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基于时域映射的多无人机系统给定时间分布式最优集结*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5

通信受限条件和复杂战场环境下,多无人机系统自组织协同作战是应对广域战场空间中动态任务的有效作战方式[1]。而系统状态的一致性是自组织协同作战的基础,是发挥多机系统集群优势、实现智能汇聚的关键。
近年来,众多文献针对多自主体系统一致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分别提出了若干动态和静态一致性算法[2-6]。但是上述文献的研究重点在于系统内部控制结构,难以针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形成较为开放自主的任务完成能力。
为解决上述问题,一些****将研究点进一步拓展,开始逐步研究分布式优化问题,即如何在局部通信条件下,不仅实现全局一致性,还能针对单个系统不能完全感知的外部环境作出协调反应,实现某些指标的全局最优。关于分布式优化问题,文献[7-10]将梯度下降算法与一致性协议结合,在离散框架下解决了相应问题。然而文献[7-10]所考虑的多自主体系统不包含动力学模型,这与实际应用场景不符。因此,文献[11]针对连续的动力学系统,提出事件驱动机制解决了对应的优化问题,但是决策协议中部分参数的选择依赖于外部环境全局信息。为解决此问题,文献[12]利用自适应技术,分别构造性地设计了基于边和节点的分布式自适应优化协议,但无论是一致性还是最优化都只能实现渐近收敛,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基于此,文献[13-14]运用符号函数技术,保证了系统一致性与最优化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但所有局部目标函数必须满足类二次型(Quadratic-Like)假设。为消除该限制性条件,文献[15]进一步采用切换策略,将有限时间收敛结果推广到更一般的凸目标函数。然而,应该指出的是,文献[15]中的收敛时间与初始条件有关且优化时间无法显式计算。文献[16]进一步将具有固定时间收敛特性的双幂次趋近律运用到分布式优化问题当中,消除了一致性收敛时间上界对系统初始状态的依赖。但该上界仍然取决于某些全局信息及协议参数,并且系统最优性无法在有限时间内实现。如何在给定时间内进行协调决策,更快地实现信息和智能的汇聚成为分布式优化领域亟需解决的难点。
为解决给定时间内多无人机系统的分布式最优集结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时变增益的分布式优化协议。通过建立时域映射,并基于原有限时域给定时间稳定性与转换后无限时域渐近稳定性的等价关系,在转换时域证明了分布式协议的有效性。与目前常规的基于幂次趋近律的有限和固定时间方法相比,本文收敛时间能够被任意规定,有效增强了面向任务的能力。此外,时变增益的使用还消除了传统方法增益设计的限制性条件,避免了常数增益和自适应增益设计方法中需要一定全局先验知识以及复杂度增加的问题。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给定时间分布式优化协议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1 问题描述 1.1 通信拓扑 对于由N架无人机组成的多智能体系统,其通信关系由图G=(V, E, A)来描述。V={1, 2, …, N}为节点集,代表相应的无人机;E?V×V为边集,边(j, i)∈E表示无人机i能够获得无人机j的信息,此时无人机j称为无人机i的邻居,无人机i的全体邻居集合记为Ni;邻接矩阵A=[aij]N×N描述整个系统的连通性,若(j, i)∈E,则aij=1,否则aij=0。如果?i, jV,满足aij=aji,那么称图G为无向图。如果存在一个节点序列i1, i2, …, il,使得(ik, ik+1)∈Ek=1, 2, …, l-1,则称存在一条从节点i1到节点il的路径。如果无向图G中任意2个相异节点间都存在至少一条路径,则称G为无向连通图。图G的Laplacian矩阵定义为本文多无人机之间的通信关系,满足如下假设:
假设1??G为无向连通图。
在假设1条件下,每架无人机仅能获取自身及其邻居的局部信息,但同时也保证了多无人机系统中不存在完全孤立的个体,这使得群体中每名成员的信息可通过间接方式实现融合。对于无向连通图,有如下引理:
引理1[17]??假设1满足时,1=[1, 1,…, 1]TRN为Laplacian矩阵L的特征向量,其对应的特征值为0,且重数为1,而其余所有特征值均为正数。此外,Laplacian矩阵L的最小非零特征值λ2满足:
1.2 任务建模 假定在某次任务中,N架无人机在分布式通信条件下分别由不同初始位置起飞,从不同方向集结到任务区域。在整个集结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我方支援补给、敌方探测雷达、防空导弹威胁等约束条件,实时动态地规划每架无人机的飞行航迹,并要求无人机群集结完毕时所在位置全局最优。本文约定每架无人机能够依据自身设备与知识得到态势判断函数fi(xi): RnR,并进一步计算出当前梯度信息xi为无人机i的位置,fi(xi)越小越好。此外,战场环境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为了不打乱既定作战计划,保证整个任务链顺利进行,要求无人机群必须在给定时间T内完成集结。任务可用数学语言描述为
(1)

为了保证目标函数最优解存在,给出如下凸优化假设:
假设2??对于任意i=1, 2, …, Nfi(xi)二阶可微且为正定矩阵。
在此条件下,fi(xi)为严格凸函数,式(1)归结为分布式凸优化问题。由于当tT-时要求所有状态xi实现一致性,并考虑到可微严格凸函数极小值点的充要条件是梯度为零,定义s为集合元素, 为函数梯度。则在假设2条件下,X非空且为问题的全局最优解集。对于全局目标函数的梯度和二阶导数,有如下一般性假设:
假设3??梯度为局部p阶Lipschitz连续的,即对?sRn,存在s的一个邻域和依赖于的常数C > 0和p > 0使得
(2)

假设4??范数保持有界。
对于可微凸函数f(s)而言,假设3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条件,它比一般的Lipschitz连续性条件更弱。假设4则保证了全局梯度的变化率有限,符合实际情况。为便于分析,介绍如下引理:
引理2[18]??对于非空闭凸集X?Rn,||x-PX(x)||为关于xRn的连续函数,且有PX(x)为向量x在闭凸集X上的投影点,即
1.3 决策模型 若将无人机看做质点,其三维运动学模型可表示为[19]
(3)

式中:[x, y, h]T为无人机的位置向量;v为无人机速度大小;ψθ分别为无人机的航向角和俯仰角。
可以看出,若忽略飞控系统的动态响应过程,无人机的三轴速度都可以通过vψθ合适的指令进行相应配置。由于本文旨在研究如何通过实时在线分布式决策实现智能汇聚,仅涉及到空间内三轴速度指令决策,故决策系统的一般表达式即为
(4)

式中:xi(t)∈Rn为无人机的状态,若仅考虑三轴位置,则n=3,为体现本文方法的可扩展性,仍记为未定整数nui(t)∈Rn为决策指令输入,ui(t)只能使用自身和从邻居处获取的信息。
实际的决策系统多采用离散化的方式逐步确定下一时刻位置指令。注意到当采样时间Δt较小时,可将微分方程(4)转化为如下差分方程进行离散化决策:
(5)

式中:jN为采样次数;N为自然数集合。
2 主要结果 2.1 时域映射 借鉴文献[20]提出的时域映射方法,本节将系统(4)的给定时间分布式优化问题转化为时变系统(9)的渐近优化问题,相比于通常的固定时间幂次趋近律方法,简化了分析与设计流程。
令多无人机系统集结时间的上界为T,当t∈[0, T)时,考虑利用如下的时域坐标映射将有限时域t扩张到无限时域τ
(6)

其逆变换记为
(7)

显然有ω(τ): [0, +∞)→[0, T)。式(7)左右两边对τ求导可得
(8)

式中: κ(τ)为时变系数。
t∈[0, T)时,式(4)两边同时乘以式(8)可得
(9)

式中:τ∈[0, +∞)。系统(9)即为原系统(4)在时域τ内的动力学表达式。
注1??时域映射(6)及其逆变换(7)建立了有限域t和无限域τ之间的双射,这意味着想要解决原系统(4)的给定时间控制问题,只需要在无限域τ上实现转换系统(9)的渐近控制即可。对于转换后的时变系统(9),κ(τ)可视为系统的时变控制系数。因此,为了对系统(9)进行渐近控制,决策指令必须包含增益项1/κ(τ)来补偿时变控制因子κ(τ)的效能损失,而指令的有界性通过乘以更快趋于0的状态量来保证。
注2??从无限域τ到时域t的坐标映射不仅仅局限于式(6)的形式。实际上,一些形如指数函数和三角函数等的坐标映射也是可行的,只要满足如下条件:① 2阶可导且单调递增;②ω(0)=0且
2.2 决策协议 为解决式(1)和式(4)所述给定时间分布式优化问题,直接给出时域t内的分布式协议如下:
(10)

式中:t∈[0, T);αj(t)为无人机i的邻居j的辅助变量; 常数k∈(1, 2)任取;αi(t)和βi(t)可视为估计全体无人机梯度平均值的辅助变量。需要特别说明的是,βi(t)的初值选择应满足βi(0)=0,因此有式(11)关系式成立。
(11)

从而当αi(t)达成一致性时,式(11)表明其可实现对梯度平均值的无偏估计。这种引入辅助变量的设计思想类似于文献[15, 21]。但本文使用了时域映射方法,与上述文献相比,既避免了使用不连续的符号函数技术,又不需要进行控制增益的选择。
对于给定时间分布式协议(10),有如下定理成立。为使内容结构清晰、便于理解,其证明过程分为一致性与最优性分析放在2.3节和2.4节。
定理1??对于多无人机系统(4),当假设1~假设4满足时,分布式协议(10)解决了式(1)所述的给定时间分布式最优集结问题,且闭环系统保持有界,特别地,
2.3 一致性分析 利用式(6)~式(8)建立的时域t和无限域τ之间的映射关系,不难得到分布式协议(10)在无限域τ内的等价表达式:
(12)

本节研究αiβi的给定时间一致性,联立式(9)和式(12)可得
(13)

,并引入?表示矩阵的Kronecker积,可将系统(13)写为如下紧凑形式:
(14)

进而考虑如下Lyapunov函数:
(15)

式中:常数ε > 0。对式(15)沿式(14)对τ求导,并注意到L?InH都是对称矩阵,有
(16)

考虑到假设2以及引理1,对称矩阵HL?In分别为正定和半正定的。可证明(L?In)H为半正定矩阵,则
(17)

L?In的特征值为0=λ1 < λ2≤…≤λN,且λi对应的单位正交特征向量为pijRNnj=1, 2, …, mi。下面分析zT(L?In)z和||(L?In)z||2之间的大小关系。对?zRNn,都可表示为
(18)

式中:μijR。则有
(19)

注意到
(20)

根据假设4,记||H||的上界为h,将式(17)~式(20)代入式(16)可得
(21)

式中:O(·)表示同阶无穷小。进而对于充分大的τs0,当τ > τs0时,取ε < h-2,放缩式(21)有
(22)

V1非增,且根据LaSalle不变集原理,解轨迹收敛于最大不变集,即。这说明对?i, j∈{1, 2, …, N},系统一致性在给定时间内实现,即,且收敛速度快于(1+τ)-2:(T-t)2。这意味着式(10)中的部分输入项,即和(T-t)-2·全局有界。
2.4 最优性分析 定义,根据2.3节中的一致性分析结果可知,当ττs0→+∞时,忽略掉高阶无穷小量有
(23)

考虑如下Lyapunov函数:
(24)

对式(24)沿式(23)对τ求导,利用引理2与函数的凸性可得
(25)

对任意l > 0,定义集合Y={sRn |||s-PX(s)||≤l},正常数表示集合Y的边界。于是对?s?Y都满足: 。因此,当τ > τs0时,对任意x*(τ)?Y
(26)

对式(26)两边积分可得
(27)

这表明存在某有限时刻τs1 > τs0使得当τ > τs1时,||x*-PX(x*)|| < l成立。根据l取值的任意性,不妨令l→0,可得考虑到τt之间的映射关系,即有当tT-时,x*无限趋近于最优解集合X,这说明全局目标函数在给定时间T内达到了最小。
分析ui中第2项在t∈[0, T)上的有界性。注意到,,将PX(x*)点进行泰勒展开可得
(28)

式中:ο(·)表示高阶无穷小。考虑当τ→+∞时的情形,此时x*PX(x*),根据式(28)和假设2,存在常数C > 0使得
(29)

将式(29)代入式(25)可得
(30)

式中:对式(30)两边在(τs0, τ)上积分并整理可得
(31)

考虑到假设3成立,记
(32)

式中:常数C > 0。从而当sX时,由于0,故有
(33)

根据式(24)和式(33)可知, 当τ→+∞时必满足:
(34)

将式(31)代入式(34),并运用夹逼定理可得
(35)

综合式(35)和2.3节中的结果可知
(36)

这表明决策协议(10)是非奇异的。
3 仿真验证 为验证本文的主要结论,考虑由5架无人机组成的无人机群,仿真中涉及到的时间、位置和速度单位分别为min、km和km/min。它们之间的通信拓扑构成无向连通图,对应的Laplacian矩阵为
(37)

为使仿真效果直观,考虑多无人机系统在二维平面内的分布式优化问题,从而n=2。给定集结时间为T=5 min,为方便我方5个基地支援补给,假设每架无人机的态势判断函数fi(xi): R2R分别为
(38)

显然,式(37)和式(38)所述问题满足假设1~假设4。每架无人机的初始位置依次取为(-2, 4)km,(-2, 0)km,(0, -2)km,(4, 2)km,(2, 4)km。仿真结果如图 1~图 5所示。
图 1 无人机状态响应xi1 Fig. 1 State response xi1 of UAVs
图选项




图 2 无人机状态响应xi2 Fig. 2 State response xi2 of UAVs
图选项




图 3 无人机决策指令ui1 Fig. 3 Decision command ui1 of UAVs
图选项




图 4 无人机决策指令ui2 Fig. 4 Decision command ui2 of UAVs
图选项




图 5 无人机群航迹与全局优化函数等高线 Fig. 5 Flight path of UAV swarm and contour of global optimization function
图选项




图 1图 2可以看出,所有无人机均在给定时间T=5 min内集结完毕,最终集结地点坐标约为(1, 0.74)km,通过对优化函数分析计算可验证上述坐标确为全局最小值点,这表明多无人机系统在给定时间内完成了分布式最优集结。从图 3图 4可知,所有无人机决策指令输入保持全局有界,且终值趋于零,表明了本文方法的可用性。图 5绘制了整个集结过程中无人机群的航迹示意图以及全局优化函数等高线,航迹曲线光滑平稳。集结过程当中,随着信息的分布式流通,各无人机不断调整修正自身航迹,直至在最优点集结完毕。
4 结束语 本文研究了基于时域映射技术的多无人机系统给定时间分布式最优集结问题。所设计的带时变增益的给定时间分布式优化协议包括2个部分,第1个部分即辅助变量αi(t)和βi(t)的分布式动力学,可针对全局目标函数梯度进行实时估计;第2个部分即分布式决策指令ui(t),它又包括一致性输入以及梯度修正2个部分,通过系数k∈(1, 2)使其相互协调。
注意到,本文结果只分析了决策指令的有界性,而对其上界没有定量估计,下一步可研究输入受限条件下的给定时间分布式优化问题。

参考文献
[1] BEARD R D, MCLAIN T W, GOODRICH M A, et al. Coordinated target assignment and intercept for unmanned air vehicles[J]. 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2002, 18(6): 911-922. DOI:10.1109/TRA.2002.805653
[2] SCARDOVI L, SEPULCHRE R. Synchronization in networks of identical linear systems[J]. Automatica, 2009, 48(8): 2557-2562.
[3] SHI G D, JOHANSSON K. Robust consensus for continuous time multi-agent dynamics[J]. SIAM Journal on Control and Optimization, 2013, 48(5): 3673-3691.
[4] DIMAROGONAS D, KYRIAKOPOULOS K. On the rendezvous problem for multiple nonholonomic agents[J].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2007, 52(5): 916-922. DOI:10.1109/TAC.2007.895897
[5] DING C, DONG X M, SHI C, et al. Leaderless output consensus of multi-agent systems with distinct relative degrees under switching directed topologies[J]. IET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2019, 13(3): 313-320. DOI:10.1049/iet-cta.2018.5140
[6] 何吕龙, 张佳强, 侯岳奇, 等. 有向通信拓扑和时延条件下的无人机集群时变编队控制[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20, 46(2): 314-323.
HE L L, ZHANG J Q, HOU Y Q, et al. Time-varying formation control for UAV swarm with directed interaction topology and communication delay[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20, 46(2): 314-323. (in Chinese)
[7] NEDIC A, OZDAGLAR A. Distributed subgradient methods for multi-agent optimization[J].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2009, 54(1): 48-61. DOI:10.1109/TAC.2008.2009515
[8] ZHU M H, MARTíNEZ S. On distributed convex optimization under inequality and equality constraints[J].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2012, 57(1): 151-164. DOI:10.1109/TAC.2011.2167817
[9] DUCHI J, AGARWAL A, WAINWRIGHT M. Dual averaging for distributed optimization: Convergence and network scaling[J].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2012, 57(3): 592-606. DOI:10.1109/TAC.2011.2161027
[10] LIN P, REN W, SONG Y. Distributed multi-agent optimization subject to nonidentical constraints and communication delays[J]. Automatica, 2016, 65: 120-131. DOI:10.1016/j.automatica.2015.11.014
[11] KIA S S, CORTéS J, MARTíNEZ S. Distributed convex optimization via continuous-time coordination algorithms with discrete-time communication[J]. Automatica, 2015, 55: 254-264. DOI:10.1016/j.automatica.2015.03.001
[12] ZHAO Y, LIU Y F, WEN G H, et al. Distributed optimization for linear multiagent systems: Edge- and node-based adaptive designs[J].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2017, 62(7): 3602-3609. DOI:10.1109/TAC.2017.2669321
[13] LIN P, REN W.Distributed shortest distance consensus problem in multi-agent systems[C]//Proceedings of IEEE Conference on Decision and Control.Piscataway: IEEE Press, 2013: 4696-4701.
[14] LIN P, REN W, SONG Y D, et al.Distributed optimization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adaptivity and finite-time convergence[C]//Proceedings of 2014 American Control Conference.Piscataway: IEEE Press, 2014: 3177-3182.
[15] LIN P, REN W, FARRELL J A. Distributed continuous-time optimization: Nonuniform gradient gains, finite-time convergence, and convex constraint set[J].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2017, 62(5): 2239-2253. DOI:10.1109/TAC.2016.2604324
[16] NING B D, HAN Q L, ZUO Z Y. Distributed optimization for multiagent systems: An edge-based fixed-time consensus approach[J]. 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 2019, 49(1): 122-132. DOI:10.1109/TCYB.2017.2766762
[17] GODSIL C, ROYLE G. Algebraic graph theory[M]. Berlin: Springer, 2001.
[18] FACCHINEI F, PANG J. Finite-dimensional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complementarity problems[M]. Berlin: Springer, 2003.
[19] REN W, NATHAN S. 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architecture for multi-robot formation control[J]. Robotics and Autonomous Systems, 2008, 56(2): 324-333.
[20] DING C, SHI C, CHEN Y. Nonsingular prescribed-time stabilization of a class of uncertain nonlinear systems: A novel coordinate mapping method[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ust and Nonlinear Control, 2020, 30(9): 3566-3581. DOI:10.1002/rnc.4949
[21] CHEN F, CAO Y, REN W. Distributed average tracking of multiple time-varying reference signals with bounded derivatives[J].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2012, 57(12): 3169-3174. DOI:10.1109/TAC.2012.2199176


相关话题/系统 优化 文献 信息 通信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基于鸽群优化算法的实时避障算法*
    路径规划是指在有障碍物的环境下向机器人提供有关达到特定目标信息的任务[1]。对于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与避障十分重要,不合适路径可能会产生碰撞导致机器人的损坏,或大量时间的浪费[2]。一般来说,路径规划问题分为全局避障和实时避障(或称局部路径规划)。全局避障是指在障碍物完全已知的环境中,寻找可行路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节点连通度的水下通信系统生存性研究*
    在水下通信系统中,生存性对于系统整体意义较为重要。系统被攻击、存在故障及意外事件等指一切潜在的破坏性事件,或蓄意攻击,或意外事件,所以在生存性的定义中对这类事件的类型不进行区分和细化。现代网络生存性[1-5]问题如此重要,己经引起越来越多国家从政府到研究部门的重视。美国在1997年提交给总统的“保护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飞行器栖落机动的轨迹跟踪控制及吸引域优化计算*
    在自然界中,大型鸟类通过拉大飞行迎角来实现快速、准确的降落,将这种降落方式称为栖落机动。如果固定翼飞行器可以模仿大型鸟类进行栖落机动,即拉大飞行迎角、快速降低飞行速度并最终栖落在目标区域,那么将极大地扩展其应用场合[1-3]。栖落机动不但能保留固定翼飞行器在续航时间、飞行范围和速度等方面的优势,还能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改进粒子群优化的卫星导航选星算法*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s,GNSS)不断发展和日益完善[1],可用于导航的卫星增多,为了获得更优的几何结构和更多的导航信号,多星座组合导航成为导航技术发展趋势[2]。然而,如果利用全部可见卫星进行定位,不仅增加接收机信号处理负担,更为重要的是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升力体式浮升混合飞艇多学科设计优化*
    随着全球贸易的增长,特别是互联网商务的快速发展,全球货运市场日益扩大。相关研究表明,由于货轮运输具有较低的成本,其占有世界远洋集装箱运输99%的市场,仅当对速度有较高要求时才采用运输机运输[1]。浮升混合飞艇兼顾重于空气的飞行器(HTA)和轻于空气的飞行器(LTA)的特点,将飞艇艇体设计成具有高升阻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不确定理论下竞争失效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在许多复杂系统中,设备同时遭受了内部的自然退化和外部的随机冲击[1]。这种模型的可靠性已经有很多****在研究,Wei和Ronald[2]分析了系统经历相互独立的灾难性失效和退化过程,Li和Pham[3]研究了系统遭受随机冲击和2种退化过程失效模型的可靠性,Wang等[4]研究了相依竞争失效过程的可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含间隙非线性二元翼段的系统辨识*
    间隙非线性是一类重要的结构非线性,主要存在于具有相对运动的不同结构部件连接处[1]。实际结构在加工装配过程中可能由于误差和公差,其接触表面往往会存在间隙;另外,在运行中结构的失效或松动也可能产生间隙。间隙非线性的存在使得结构表现出丰富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如超临界Hopf分岔和亚临界Hopf分岔[2]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高分四号”卫星相机在轨温度分析及热设计优化*
    地球静止轨道(GeostationaryOrbit,GEO)高分辨率成像卫星监视范围广、时间分辨率高,具备极高的响应能力,可对拍摄区域内目标进行持续观测,甚至视频观测,美国和欧洲等主要航天机构在静止轨道对地观测领域均开展了相关研究[1-4]。“高分四号”卫星是中国第一颗民用地球静止轨道高分辨率光学遥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分体四轮式空气循环制冷系统仿真及试验研究*
    旅客机从地面起飞到10km巡航,环境温度从40℃下降至-25℃,气压从101.3kPa下降至26.5kPa,湿度从19g/kg(表示每1kg干空气中有19g的水蒸气,下同)下降至1g/kg[1]。飞机座舱环境控制系统(EnvironmentalControlSystem,ECS)是维持舱内压力、温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复杂系统的选择性维修模型和求解算法*
    飞机等复杂系统是先进技术的高度融合体,具有环境适应性强、可靠性要求高等特点[1],其在执行任务时,需要在任务间隙内对系统进行维修,以满足系统后续任务可靠性要求。由于任务间隙、维修费用等维修资源限制,不可能对所有组件维修。如何在有限维修资源内选择性维修,是值得研究的热门问题。1998年,Rice等[2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