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一种全球临近空间大气密度建模方法及应用*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5

临近空间大气变化非常复杂,真实大气中包含复杂的大气波动信息,这也是真实大气偏离气候平均状态的主要原因。往往大气模型不能很好地表征这部分波动信息。为了避免模型不准确对实际飞行的影响,在工程上通过增加设计裕度的方式来避免。但是,设计裕度的增大是以牺牲其他方面的设计为代价的,如有效载荷质量和尺寸的减小。因此,一些****开展了大气参数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影响的研究。例如,陈闽慷等[1]通过研究85 km北半球几个典型纬度和典型月份大气波动对驻点热流的影响,发现在极端情况下,SABER观测的包含大气波动的大气参数预测的热流比USSA76高40%以上。李健等[2]利用地球扰动大气模型对再入飞行器的弹道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大气扰动条件下,大气扰动对飞行器的落点、过载和气动热有很大影响。黄华等[3]利用美国Cape Canaveral靶场上空的气象资料建立了大气环境样本集,并利用样本集数据对再入飞行器的弹道进行了仿真,研究发现,大气热力学参量的扰动能够引起落点在射向的散布,风场的扰动对射向和横向落点的散布均有较大的影响。因此,真实大气中的扰动对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此外,大气扰动的分布存在时空差异,飞行过程中,飞行器在不同高度受到大气扰动的影响是不同的,还需要满足不同约束条件,使得狭窄的飞行器气动布局设计对气动误差的容忍能力较弱,提升飞行器气动力和气动热的预测准确性对气动设计精细化是非常重要的[4]。飞行器的气动特性对大气密度非常敏感,获得可靠的大气密度数据是提升气动热环境预测准确性、减少设计冗余的一种有效途径。
大气模型是获取大气密度数据的重要来源。在航空航天领域,国际上常用的大气模型主要有美国标准大气(USSA76)[5]、COSPAR国际参考大气系列模型(CIRA)[6]、质谱仪和非相干散射雷达系列模型(MSIS)[7-8]和水平风系列模型(HWM)[9]等,但这些模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均不能给出大气的扰动信息。GRAM系列模型[10]可以给出不同经纬度和月度下的温度、密度、气压和风场等参量的平均值,还可以模拟相对于平均状态的扰动剖面,但该模型代码未公开。相比国外,中国大气模型的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先后发布了国军标模型,如GJB 365.1—87、GJB 366.1—87、GJB 544—88和GJB 5601—2006等。除了GJB 5601—2006外,其余都是国际标准的引进。这些模型只能提供大气的气候平均状态,不能提供大气的扰动状态。大气模型未包含偏离平均值的大气扰动是大气模型与真实大气存在偏差的主要原因[11]
近年来,中国****开展了一些大气模型修正及建模方法的探索。刘一博等[12]利用酒泉2010—2011年的探空数据,对GRAM模型在酒泉上空的大气密度月均值和标准偏差进行修正,改善了酒泉上空GRAM模型的精度。肖存英等[13]利用TIMED/SABER统计获得的11年月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将临近空间大气密度表征为气候平均量与扰动量的加和,建立了北纬38°N大气密度扰动模型,并利用激光雷达观测数据验证了建模方法的可行性。肖存英等[13]的建模方法中采用一阶自回归模型对总扰动量的表征,未对不同尺度的扰动进行区分。实际大气中的潮汐波和行星波均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这些波动不是随机的,具有一定的规律,采用基于随机过程的一阶自回归模型对整体扰动进行表征还存在一些改进空间。
本文在文献[13]建模方法的基础上,将大气扰动分别用大尺度扰动和小尺度扰动代替,大尺度扰动采用周期性的余弦函数表征,小尺度扰动采用一阶自回归模型表征,初步建立临近空间参考大气模型,并对大气模型开展测试验证。
1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TIMED卫星于2001年发射,至今已连续积累长达18年的观测数据。卫星以74.1°的轨道倾角在约625 km的太阳同步轨道运行,轨道周期约为97 min。TIMED卫星上搭载4个有效载荷,即SABER、TIDI (TIMED Doppler Interferometer)、GUVI (Global Ultraviolet Imager)和SEE (Solar ultraviolet Experiment)。其中,SABER探测器通过测量大气中15 μm和4.3 μm的CO2临边红外辐射来反演大气温度和成分等参量[14]。卫星每天大约测量15轨数据,相邻轨道的经向间距约为24°。由于卫星进动缓慢,覆盖全球24 h地方时需要约60天。卫星每60天进行一次机动以防止卫星指向太阳,这就导致在正午无卫星数据覆盖,卫星的纬度覆盖范围从一个半球52°到另一个半球83°每60天交替变换一次。本文采用TIMED/SABER数据的时间范围为2002年1月至2018年12月。卫星数据最新版本为V2.0版本,相比V1.07版本,改进了反演算法,提升了产品精度。本文采用的数据版本为V2.0版本。在中间层及以下高度,SABER的最大观测误差在±2 K[15]。与激光雷达观测结果相比,SABER温度与激光雷达温度的偏差在3 K以内。与COSMIC掩星数据相比,在38~60 km,最大温度偏差约为5 K[16]。SABER卫星数据以其较高的数据精度,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等领域已广泛应用[1, 17-20]
采用与文献[13, 21]相同的处理方法,将卫星数据通过信息范围检查、极值检查、垂直一致性检查和统计学检查等质量控制,对错误信息进行订正或野值剔除。利用式(1)和式(2),按月份统计计算每个网格内大气密度的月平均值和标准偏差。网格数据的高度间隔为1 km,纬度间隔为4°,经度间隔为5°。网格内月平均值和标准偏差的计算公式如下:
(1)

(2)

式中:N为该网格内的数据量;ρi为第i次大气密度观测量。
2 大气密度的变化特征 利用统计获得的大气密度网格化数据,对大气密度的气候平均状态和扰动状态进行分析,获得大气密度的定量变化特征,结果如图 1图 2所示。
图 1 1月份和7月份大气密度月平均值相对于年平均值的变化量在120°E随纬度和高度的分布 Fig. 1 Latitude-altitude distribution of variation of atmospheric density relative to annual average density on 120°E in January and July
图选项




图 2 1月份和7月份大气密度标准偏差相对于年平均值的变化量在120°E随纬度和高度的分布 Fig. 2 Latitude-altitude distribution of variation of atmospheric density standard deviations relative to annual average density on 120°E in January and July
图选项




图 1给出了1月份和7月份120°E大气密度多年月平均统计结果相对于年平均密度的变化量,可以看出大气密度在南北半球不同的分布特征。在1月份90 km以下,大气密度呈现出从南半球向北半球逐渐递减的趋势。在南半球,大气密度在高纬地区约82°S 80 km高度处存在大气密度的极大值,最大值高于年平均值的74.8%。在北半球,大气密度在中高纬地区80 km附近存在大气密度的极小值,大气密度低于年平均值的36.9%。在90 km以上,大气密度呈现出从低纬地区向两极地区递减的趋势。7月份的变化规律与1月份的相反。在90 km以下,大气密度从北半球高纬地区逐渐向南半球高纬地区递减。在北半球高纬地区约80 km高度存在大气密度的极大值,最大值高于年平均值的77.9%,在南半球高纬地区存在大气密度的极小值,最小值低于年平均值的54.3%。在90 km以上,大气密度也呈现出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的趋势。
图 2给出了1月份和7月份120°E大气密度多年月平均扰动量相对于年平均密度值的变化。可以看出,在1月份,大气密度的相对扰动量在80 km以下,北半球中高纬地区大气密度的扰动量较大,尤其在高纬地区,大气密度相对扰动量在平流层顶附近(~45 km)存在极大值,最大值为17.9%。在低纬地区和南半球中高纬地区,60 km以下,大气密度相对扰动量较小,基本在4%以内。在60~80 km,大气密度相对扰动量随高度逐渐增大,因为大气潮汐波的贡献逐渐显著。在80 km以上,从南半球到北半球大气密度的扰动均较强,相对扰动的最大值可达19.9%,在相同高度层,南半球的大气密度扰动量高于北半球。在7月份,大气密度扰动量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规律与1月份相反。在80 km以下,南半球中高纬地区大气密度扰动较大,最大值为15.0%。在20~60 km,低纬地区和北半球中高纬地区,大气密度扰动较小。在60~80 km,大气密度扰动量随高度逐渐增强。在80 km以上,大气密度扰动在南北半球均较强。在同一高度层,北半球的大气密度扰动量高于南半球。从1月份和7月份大气密度扰动的变化规律可以看出,在80 km以下,冬季半球的中高纬地区大气密度扰动较大。在80 km以上,夏季半球的大气密度扰动量高于冬季半球。
美国标准大气模型(USSA76)是飞行器设计和仿真常用的模型,USSA76模型与观测数据之间的差异是实际应用中非常关心的问题。利用大气密度网格化数据,对USSA76模型相对SABER大气密度随纬度和高度的偏差进行了评估,结果如图 3所示。在1月份,90 km以下,从北半球到南半球USSA76大气密度的相对偏差从正偏差逐渐向负偏差过渡。在北半球,高纬地区80 km附近存在正相对偏差的极大值,约为76.7%。在南半球,高纬地区80 km附近存在负相对偏差的极大值,约为38.5%。在90 km以上,USSA76大气密度的相对偏差均为正偏差,且高纬地区的偏差高于低纬地区。在7月份90 km以下,从南半球到北半球,USSA76大气密度的相对偏差从正偏差逐渐向负偏差转变。在南半球高纬地区存在正相对偏差的极大值,为132.2%,在北半球高纬地区80 km附近存在负相对偏差的极大值,为36.1%。在90 km以上,USSA76大气密度相对偏差为正偏差。
图 3 1月份和7月份USSA76相对于TIMED/SABER大气密度的偏差在120°E随纬度和高度的分布 Fig. 3 Latitude-altitude distribution of relative error between USSA76 and TIMED/SABER atmospheric density on 120°E in January and July
图选项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在90 km以下,大气密度的相对偏差逐渐从冬季半球正偏差向夏季半球负偏差过渡,且冬季半球正偏差的最大值高于夏季半球负偏差的最大值。在90 km以上为正偏差。
3 大气密度建模方法 将临近空间大气密度表征为气候平均量与大气扰动量之和:
(3)

式中:ρtotal为总大气密度;ρ为月平均大气密度;ρ′为大气密度扰动量。
对给定轨迹而言,沿轨迹的气候平均量和扰动量分别由网格化的月平均值和标准偏差通过对数插值获得。根据空间尺度,将大气扰动划分为大尺度扰动和小尺度扰动。大尺度扰动包括大气潮汐波和大气行星波,具有行星尺度的波长。小尺度扰动包含大气重力波和湍流,重力波的波长由几百到几十公里,湍流的空间尺度更小。大气密度扰动量表征为大尺度扰动量ρL与小尺度扰动量ρS之和:
(4)

将大气扰动进行划分的优点在于:对不同尺度的大气波动的表征会更加准确,有利于后续将温度、密度和气压协同建模时,将彼此之间满足的物理规律和相关性考虑进去。大气重力波由于重力波的分布、变化不规则及大气湍流的波动尺度更小,随机性更强,对其准确建模非常困难。对于小尺度扰动,采用一阶自回归模型进行表征。连续位置x1x2处的小尺度大气密度扰动满足:
(5)

(6)

式中:rρS(x2)/σS(x2)和ρS(x1)/σS(x1)之间的自相关,相关系数随着时间和空间尺度呈指数衰减;δhδz分别为相邻轨迹点之间位移的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q为高斯分布随机数;LhLz分别为与小尺度扰动有关的水平和垂直尺度,Lh的取值范围为7.8~840 km,Lz的取值范围为0.53~24.03 km;τ为与背景风速有关的时间尺度[22]
大尺度扰动量是由于大气潮汐和行星波引起的扰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因此,将大尺度扰动量表征为余弦函数的形式:
(7)

式中:ρL为大尺度扰动量;σL为大尺度扰动的标准偏差;A为振幅因子;ω=2π/T为随机波动周期为T的角速度;mn分别为纬向波数和经向波数;?θ分别为经度和纬度;z为高度;λ为与高度有关的垂直波长;β为0~2π均匀分布的随机相位。
模型的初始扰动值可以是初始位置实际观测数据计算得到的扰动值,或是从全球网格化标准偏差数据中利用插值方法得到的扰动值。
4 模型测试 为检验大气模型的仿真效果,以2019年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敦煌临近空间激光雷达观测试验的数据为基准,利用建立的大气模型仿真敦煌上空20~100 km的大气密度,并将观测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假设给定轨迹仅随高度变化,不随时间和经纬度变化,初始高度为20 km,终点高度为100 km。为方便与激光雷达观测数据对比,将仿真时刻均设置为2019年4月18日21:30,仿真轨迹的高度间隔为1 km,模型仿真结果如图 4所示。图中:ρmean为密度月均值。左图给出的是20~100 km高度大气密度100次蒙特卡罗仿真值相对于沿轨迹的大气密度月平均值的变化量,右图给出的是沿轨迹的大气密度月平均值。可以看出,大气密度的仿真结果沿月平均值基本呈对称分布,仿真值基本在3倍标准偏差范围内。仿真的扰动量随高度逐渐增大,仿真结果展现的规律与现有的研究结果相符。这些扰动主要由不同来源的静态行星波、传播性行星波、潮汐波、重力波和湍流等贡献。此外,较高高度上波流相互作用、波与波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等导致了大气密度偏离气候平均态产生复杂的变化,展现了大气的整体扰动水平。
图 4 100次蒙特卡罗仿真的大气密度相对于月平均值的变化量随高度的变化 Fig. 4 Variation of atmospheric density of 100 Monte Carlo simulations relative to monthly mean density with height
图选项




图 5给出了大气模型在2019年4月18日21:30激光雷达观测结果与单次仿真结果的对比。图中:ρ/ρUS76为大气密度与标准大气的比值。蓝色实线表示模型仿真值,红色实线表示激光雷达观测值,观测的高度范围为38~80 km。可以看出,在激光雷达观测高度范围内,仿真值与观测值吻合程度较好,两者随高度变化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单次仿真的结果存在偶然性,因此,对100次蒙特卡罗仿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图 5 一次仿真结果与激光雷达观测值的比较 Fig. 5 Comparison between one-time simulation result and lidar observation values
图选项




将100次蒙特卡罗仿真结果与激光雷达观测结果进行相关系数计算,定量地展现模型仿真值与激光雷达观测值之间的吻合程度。图 6给出了100次蒙特卡罗仿真值与激光雷达观测值相关性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100次仿真结果与激光雷达观测结果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回归斜率在0.987 33~1.105 9之间,表明每次的仿真结果均与观测结果在高度上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图 6 100次蒙特卡罗仿真试验大气密度相关性检验 Fig. 6 Atmospheric density correlation test of 100 Monte Carlo simulation
图选项




对100次蒙特卡罗仿真结果与激光雷达观测结果之间相对偏差进行统计,结果如表 1所示。在65 km以下,模型仿真结果为负偏差,模型仿真值相对激光雷达观测值偏小,在65 km处存在负偏差的极大值,相对偏差可达-5.09%。在70 km和75 km模型的相对偏差较小,在±1%之间。在80 km,模型偏差较大,为7.18%。后续需要采用其他观测数据,进一步对40 km以下和80 km以上模型的可靠性进行评估。
表 1 100次蒙特卡罗仿真结果与激光雷达观测结果之间的平均相对偏差 Table 1 Mean relative error between 100 Monte Carlo simulation and lidar observation results
高度/km 相对偏差/%
40 -1.85
45 -1.83
50 -2.26
55 -2.44
60 -3.90
65 -5.09
70 0.31
75 -0.39
80 7.18


表选项






5 模型应用 假设飞行器某次再入飞行的轨迹如图 7所示,飞行器再入的初始时间为2019年11月24日10:00,初始再入的高度为100 km,经纬度为(116.0°E,40.0°N),终端高度为20 km,经纬度为(90.7°E,36.7°N),轨迹点之间的时间步长为1 s。初始位置大气密度的平均值由统计获得的网格化月平均值经对数插值计算获得。
图 7 假设的飞行器再入轨迹 Fig. 7 An assumed trajectory of a reentry vehicle
图选项




图 8再现了沿飞行轨迹大气密度的可能状态。可以看出,大气密度的仿真值均在3倍的标准偏差范围内。因为随高度大气密度呈指数减小,在飞行器每次跳跃运动的最高点时对应大气密度仿真结果的最低点,在图 8中能够清晰地展现飞行器在飞行的不同阶段大气密度的变化特征。
图 8 沿轨迹的大气密度仿真结果 Fig. 8 Simulation result of atmospheric density along trajectory
图选项




图 9分别给出了飞行轨迹上大气密度不同尺度的扰动量和总扰动量。可以看出,大气密度大、小尺度扰动量和总扰动量的仿真结果基本呈对称分布,且均未超出3倍标准偏差范围,结果表明,大气模型能够很好地表征飞行轨迹上不同尺度大气密度的扰动量。
图 9 沿轨迹大气密度小尺度扰动量、大尺度扰动量和总扰动量的仿真结果 Fig. 9 Simulation result of small-scale perturbances, large-scale perturbances and total perturbances of atmospheric density along trajectory
图选项




为分析仿真结果中大尺度扰动和小尺度扰动对总大气扰动的贡献程度,分别统计计算了大尺度扰动和小尺度扰动占总扰动的比例,如图 10所示。在60 s以内,飞行高度在90 km以上,小尺度扰动占主导地位,60 s以后,随着高度的降低,总扰动逐渐以大尺度扰动为主导。这一规律与文献[21]的研究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符合大气的物理规律。在中间层顶和低热层高度,小尺度扰动的贡献占主导地位,主要贡献来自湍流、重力波及其他随机性的小尺度扰动。在70 km以上,大气潮汐波的贡献逐渐显著,在70 km以下,大气扰动的贡献主要来自于行星波和重力波。
图 10 大尺度扰动和小尺度扰动对总扰动的贡献 Fig. 10 Contribution of large-scale and small-scale perturbances to total perturbances
图选项




6 结论 基于2002—2018年TIMED/SABER卫星观测的大气密度数据,统计获得大气密度多年月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基于网格化的密度数据,对大气密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对大气密度建模方法进行探索。根据大气波动的特征,将波动特征显著的大尺度波动(行星波和潮汐波)以三角函数的形式进行表征,将更具随机性的小尺度扰动(重力波和湍流)用一阶自回归方法进行表征,初步建立了全球临近空间大气密度模型。得到以下结论:
1) 通过分析大气密度在不同纬度的垂直分布,结果表明,在90 km以下,大气密度从夏季半球向冬季半球递减;在90 km以上,大气密度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在80 km以下,冬季半球的中高纬地区大气密度扰动较大。在80 km以上,夏季半球的大气密度扰动量高于冬季半球。
2) 通过计算USSA76与SABER大气密度之间的相对偏差,结果表明,在90 km以下,大气密度的相对偏差逐渐从冬季半球正偏差向夏季半球负偏差过渡,且冬季半球正偏差的最大值高于夏季半球负偏差的最大值,最大值可达132.2%。在90 km以上为正偏差。
3) 通过对敦煌上空20~100 km大气密度进行100次蒙特卡罗仿真,并与激光雷达观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的建模方法是可行的,观测值与仿真值具有较好的吻合度。
4) 通过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对给定再入轨迹上的大气密度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模型可以再现飞行轨迹上大气密度可能的状态。
建立的大气密度模型主要优点在于:数据来源采用最近17年的观测数据,数据量大且数据全球覆盖性较好,有利于建立全球模型;建模方法更符合物理规律,不仅可以给出飞行轨迹上大气密度的平均态和总的扰动状态,还可以分别给出大尺度扰动量和小尺度扰动量。该模型可以作为初步工具,为临近空间飞行器气动设计、控制设计和飞行仿真等提供数据输入。后续将在建模方法中以温度、密度和气压满足的物理规律为约束,考虑不同尺度不同参量之间满足的相关性,对多物理参量进行协同建模,提升模型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致谢 感谢TIMED / SABER工作组提供的探测数据(http://saber.gats-inc.com/data_services.php)。

参考文献
[1] 陈闽慷, 杜涛, 胡雄, 等. 北半球高空大气参数波动对临近空间飞行热环境的影响[J]. 科学通报, 2017, 62(13): 1402-1409.
CHEN M K, DU T, HU X, et al. Effect of atmosphere parameter oscillation at high altitude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for near space hypersonic flight aerothermodynamic prediction[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7, 62(13): 1402-1409. (in Chinese)
[2] 李健, 侯中喜, 刘新建, 等. 基于扰动大气模型的乘波构型飞行器再入弹道仿真[J]. 系统仿真学报, 2007, 19(4): 3283-3285.
LI J, HOU Z X, LIU X J, et al. Reentry trajectories simulations for waverider configuration hypersonic vehicle based on perturbation atmosphere model[J]. Journal of System Simulation, 2007, 19(4): 3283-3285. (in Chinese)
[3] 黄华, 徐幼平, 邓志武. 靶区大气环境对再入体落点精度影响仿真研究[J]. 系统仿真学报, 2009, 21(13): 3910-3913.
HUANG H, XU Y P, DENG Z W. Simulation of influence of range atmospere on RV placement accuracy[J]. Journal of System Simulation, 2009, 21(13): 3910-3913. (in Chinese)
[4] 叶友达, 张涵信, 蒋勤学, 等. 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特性研究的若干关键问题[J]. 力学学报, 2018, 50(6): 1292-1310.
YE Y D, ZHANG H X, JIANG Q X, et al. Some key problems in the study of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near-space hypersonic vehicles[J]. Chinese Journal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2018, 50(6): 1292-1310. (in Chinese)
[5] COESA. U.S.standard atmosphere(1976)[S].Washington, D.C.: 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6.
[6] CIRA Working Group, REES D. COSPAR international reference atmosphere:Thermosphere (1986)[J]. Planetary and Space Science, 1992, 40(4): 555.
[7] HEDIN A E. Msis-86 thermospheric model[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Space Physics, 1987, 92(A5): 4649-4662.
[8] PICONE J M, HEDIN A E, DROB D P, et al. NRLMSISE-00 empirical model of the atmosphere:Statistical comparisons and scientific issues[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Space Physics, 2002, 107(A12): 15-16.
[9] DROB D, EMMERT J, CROWLEY G, et al. An empirical model of the Earth's horizontal wind fields:HWM07[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Space Physics, 2008, 113(A12): A12304.
[10] JUSTUS C G, JEFFRIES Ⅲ W R, YUNG S P, et al.The NASA/MSFC global reference atmospheric model: 1995 version (GRAM-95): NASA-TM-4715[R].Washington, D.C.: NASA, 1995.
[11] 程旋, 肖存英, 胡雄, 等. 基于TIMED/SABER卫星温度数据对大气经验模型的评估[J].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2018, 48(10): 79-93.
CHENG X, XIAO C Y, HU X, et al. Evaluation of atmospheric empirical model based on TIMED/SABER satellite temperature data[J]. Scientia Sinica Physica, Mechanica & Astronomica, 2018, 48(10): 79-93. (in Chinese)
[12] 刘一博, 沈作军, 张向宇. 一种区域参考大气密度的建模与应用方法[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9, 45(10): 2079-2088.
LIU Y B, SHEN Z J, ZHANG X Y. A method for range reference density modeling and application[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19, 45(10): 2079-2088. (in Chinese)
[13] 肖存英, 胡雄, 杨钧烽, 等. 临近空间38°N大气密度特性及建模技术[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7, 43(9): 1757-1765.
XIAO C Y, HU X, YANG J F,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atmospheric density at 38°N in near space and its modeling technique[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17, 43(9): 1757-1765. (in Chinese)
[14] ESPLIN R, ZOLLINGER L, BATTY C, et al. SABER instrument design update[J]. Infrared Spaceborne Remote Sensing Ⅲ, 1995, 2553: 253-263.
[15] REMSBERG E E, MARSHALL B T, GARCIA-COMAS M, et al. Assessment of the quality of the version 1.07 temperature-versus-pressure profiles of the middle atmosphere from TIMED/SABER[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pheres, 2008, 113(D17): D17101.
[16] 宫晓艳, 胡雄, 吴小成, 等. COSMIC大气掩星与SABER/TIMED探测温度数据比较[J]. 地球物理学报, 2013, 56(7): 2152-2162.
GONG X Y, HU X, WU X C, et al. Comparision of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between COSMIC atmospheric radio occulation and SABER/TIMED[J].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2013, 56(7): 2152-2162. (in Chinese)
[17] GU S Y, LI T, DOU X K, et al. Observations of quasi-two-day wave by TIMED/SABER and TIMED/TIDI[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pheres, 2013, 118(4): 1624-1639.
[18] LI X, WAN W X, REN Z P, et al. The variability of SE2 tide extracted from TIMED/SABER observations[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Space Physics, 2017, 122(2): 2136-2150.
[19] XU J Y, SMITH A K, YUAN W, et al. Global structure and long-term variations of zonal mean temperature observed by TIMED/SABER[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pheres, 2007, 112: D24106.
[20] 万田, 刘洪伟, 樊菁. 100 km附近大气密度模型的误差带和置信度[J].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2015, 45(12): 66-72.
WAN T, LIU H W, FAN J. Error band and confidence coefficient of atmospheric density models around altitude 100 km[J]. Scientia Sinica Physica, Mechanica & Astronomica, 2015, 45(12): 66-72. (in Chinese)
[21] 肖存英, 胡雄, 王博, 等. 临近空间大气扰动变化特性的定量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16, 59(4): 1211-1221.
XIAO C Y, HU X, WANG B, et al. Quantiative studies on the variations of near space atmospheric fluctuation[J].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2016, 59(4): 1211-1221. (in Chinese)
[22] JUSTUS C G, JOHNSON D L.The NASA/MSFC global reference atmospheric model: 1999 version (GRAM-99): NASA/TM-1999-209630[R].Washington, D.C.: NASA, 1999.


相关话题/大气 数据 观测 激光 空间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空地量子密钥分发网络中数据协调方案*
    量子密钥分发(QuantumKeyDistribution,QKD)技术是量子通信中发展比较成熟的一个分支,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在一些地区设计实验了一些节点数量有限的小型化QKD网络,其中基于量子卫星的QKD网络可以极大地增加通信距离。虽然量子卫星克服了远距离光子损耗的问题,但是通信的实时全方位覆盖和多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极稀疏投影数据的CT图像重建*
    传统计算机断层成像(CT)机在螺旋扫描情况下旋转一周一般需要投影1000~2000次[1-2]。已有研究显示,CT检查的X-射线辐射可增加病人患癌症的风险[3-4],过量的X-射线辐射还会对人体产生不可逆的辐射损害如染色体变异等[5-6]。临床上,可以通过减少投影角度数来降低X-射线对人体的伤害。减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空间遥感器用环路热管瞬态数值模拟与在轨验证*
    空间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Device,CCD)相机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航天遥感器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军事侦察、资源探测和测绘等领域[1]。CCD器件是CCD相机的核心组件,其工作性能受温度影响较大,热电噪声随温度的升高呈指数递增,如果温度波动较大,热噪声变化不定,会给电路设计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潜望式激光通信粗指向装置的多工况拓扑优化*
    随着中国通信事业的发展,人们对于数据传输的需求逐步加大。激光通信具有通信速率远高于微波通信速率的优点,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研究[1-2]。潜望式粗指向装置是激光通信终端常用的转台形式之一,主要安装在低轨卫星之上,用于激光的收发。该装置具有转动范围大,不存在像旋转现象等优点,已成为一大研究热点[3-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事故数据挖掘的AEB路口测试场景*
    路口作为一种典型的复杂交互交通环境,更容易引发事故。2017年,中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03049起,其中发生在路口的事故46145起,占总数的22.73%。因路口事故共造成12082人死亡,47818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22517.2万元[1]。因此,针对路口交通场景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先进驾驶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合同网的对地观测资源动态协同规划方法*
    随着卫星、无人机(UAV)、飞艇、雷达等观测资源的快速发展及光学、微波等观测技术的成熟,对地观测技术在灾害救援、灾损评估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灾后救援中,时空离散、属性单一的单类别观测资源难以满足各类事件的多样化监测需求。协同多类异构观测资源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的对地观测系统,是突破对地观测能力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非线性干扰观测器的航天器相对姿轨耦合控制*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以在轨操作为目的的非合作交会对接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非合作交会对接的远程导引已经历成熟研究,而近距离逼近及抓捕过程因姿轨耦合及大量不确定因素存在的原因,使得工程实施过程中相对测量和相对姿轨耦合控制均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些不确定因素主要包括空间环境干扰及非空间环境干扰。其中,空间环境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速度观测的双余度电液舵机系统容错同步控制*
    现代飞机普遍使用余度电液舵机系统驱动飞机的关键舵面,如副翼、方向舵和升降舵。以并联、工作在主/主(Active/Active,A/A)模式下的双余度电液舵机系统(DualRedundantElectro-HydraulicActuatorSystem,DREHAS)为例,两通道舵机同时运动,其输出端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SM4算法的白盒密码视频数据共享系统*
    在公共视频监控领域的纵向多级网络中,存储有海量视频数据,根据数据的敏感程度,一部分数据需要加密存储,一部分数据是明文存储,但均存在跨级或跨域共享需求。对于加密数据,由于受限于密钥管理系统的跨域访问限制及解密密钥的安全传输问题,需要先解密成明文后,才能共享。为保证原有加密或非密数据的共享安全,需要采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双光谱智能体温检测与健康大数据管理系统*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是中国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易于部署、信息捕获充分、接口和标准统一、可全时段运行等优点,对于建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的重要手段[1]。近年来,面向图像分析和视频监控分析的深度学习技术和大数据挖掘技术取得了很多突破性进展,同时也推动了公共安全视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