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斗导航星座星间通信速率控制方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5

卫星导航系统在交通、渔业、水文、气象、林业、通信、电力、救援等诸多领域均取得了广泛应用,深深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1]。位置、速度、授时(Position, Velocity and Time, PVT)的精度、完好性、连续性和可用性是评估卫星导航系统性能的四大指标[2]。导航系统革新与升级的过程也即是不断采取新技术、新手段提升这些性能的过程。在众多用于改进导航系统性能的技术中,星间链路技术成为近年来人们研究的热点,在导航卫星间构建测距和传输链路可以大幅度提高星历预报精度,使星座具备长时间自主定轨能力,建设星间链路已成为当前各个全球导航系统的重要共识[3-5]
北斗导航星座在全球组网建设中,第18、19颗北斗导航卫星首次建立了基于Ka相控阵天线的星间链路,并在后续导航卫星上也配置了星间链路单元[6],开始逐渐发挥作用。当前国内外关于北斗导航星间链路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星间精密测距[7-10]、自主定轨与星地联合定轨[11-16]、星间组网规划[17-18]等方面。但北斗导航星间链路的功能和定位不仅仅局限于精密测距和自主定轨,北斗卫星全球导航系统建成以后,将成为中国首个具备全球全天时覆盖能力的星座,北斗导航卫星之间的数据传输不仅可以服务于导航系统本身,也可以用于全球任意地点信息的不落地回传,实现“一星通,一网通”,对于破解中国无法全球布站的困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导航星座星间数据传输问题,也有一些相关的研究,涉及信号体制、传输协议、拓扑路由、编码控制等。文献[19]提出了一种测距通信一体化的导航星座星间链路无线信号结构,该信号结构采用非均衡QPSK调制模式,包括测距信道和通信信道,测距信道和通信信道的信道功率根据链路预算进行配比,通信信道的速率也可进行调整,但没有给出速率调整的算法和依据。文献[20]借鉴了数字卫星广播的思路,提出了通过采用自适应编码控制的方式来提高全球导航系统的星间数据传输效益,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但该方法在带来效益提升的同时,频繁的编码调整也给星上解调带来较大的计算负担。文献[21]从组网协议设计的角度入手,提出了基于CCSDS(Consultative Committee for Space Data System)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信息传输接入模型,来提高星间信息传输的时效性和可靠性,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但解决的是接入层的问题。
本文针对北斗导航星座星间传输效能问题,从星间数据传输的信号模型入手,定量分析了星间信号通信速率与信道变化特性的关系,给出了基于星历的星间距离计算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导航星历的星间通信速率控制方法,以北斗导航系统中的MEO星座为对象,区分同轨道面和异轨道面卫星,仿真评估了本文方法的传输效能,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1 星间传输信号模型 卫星数字通信中,广泛采用非平衡QPSK信号结构,其同相支路和正交支路传输不相干的两路独立数据流,可以采用不同的码速率和功率,以较好的兼顾测距和通信功能,星间链路中也广泛采用了此类信号结构[19]。该信号结构如图 1所示。图中:i 表示发射卫星,j表示接收卫星,测量帧对应同相支路,通信帧对应正交支路,测量帧的功率幅度AijC和通信帧的功率幅度AijP不同,可根据测量和通信的性能要求进行配比。其中,测量帧的数据速率远低于通信帧的数据速率,且测距信道与通信信道严格时间同步,在测距信道同步后可完全实现通信信道位同步、帧同步,以降低硬件资源消耗。
图 1 星间测距通信一体化信号结构 Fig. 1 Integrated signal structure of inter-satellite ranging communication
图选项




传输信号Sij(t)的数学表达式可写为
(1)

式中:Ci(t)为卫星i 发射测距扩频信号的扩频码;
Pi(t)为卫星i发射通信扩频信号的扩频码;DCi(t)为卫星i发射测距扩频信号的数据码;DPi(t)为卫星i发射通信扩频信号的数据码;f为星间链路信号的载波频率;φiC为卫星i发射测距扩频信号的载波相位;φiP为卫星i发射通信扩频信号的载波相位。
对于通信信道,数据信息DPi(t)可以看作一种随机的双极性非回归(Non Return to Zero,NRZ)二进制位序列,其时间变量可以由一系列幅度为m且时宽为Tb的正负极方形脉冲来表示[22],其随时间t的变化函数可以进一步写为
(2)

式中:mkm为序列为n的比特位的幅度,可以从任意时间t=0的时刻进行推算;p(tnTb)为脉冲波形函数,,表示对t/Tb的值进行向下取整,即采用比例式的整数部分,Tb为符号位持续时间,其与位通信速率Rb的关系为
(3)

2 基于星历的星间通信速率控制方法 2.1 星间通信的速率计算 对于式(1)所示的信号结构,如果不考虑编码增益,误码率PBER的计算公式为[23]
(4)

式中:Eb为平均到每个比特上的信号能量;N0为噪声的功率谱密度。
将式(4)转换可得,对于给定误码率PBER,所需的接收信号的Eb/N0
(5)

对于星间通信链路,接收信号的Eb/N0表达式为
(6)

式中:c为光速;Pt为卫星i的发射机功率;Gt为发射天线的增益;Gr为接收天线的增益;dij为通信时刻卫星i与卫星j的传输距离;k为玻尔兹曼常数;T为接收机噪声温度。
结合式(5)和式(6),并经过一定的转化,可得信息位通信速率的表达式为
(7)

式中:发射机功率Pt、发射天线增益Gt、接收天线增益Gr、发射信号频率f和接收机的噪声温度T可预先测定。因此,对于给定的误码率需求PBER,只要得知星间的距离dij,即可计算出信号的位通信速率Rb
2.2 基于星历的星间距离计算 对于导航卫星ij,若二者对应的地心角为α,则星间距离可表示为
(8)

式中:rirj分别为地心到卫星ij的距离。
(9)

式中:aeM分别为卫星的长半轴、离心率和真近点角。
卫星ij对应的地心角α的表达式为
(10)

式中:
(11)

其中:λ为轨道面倾角;ΔΩ为双星的升交点赤经之差;uiuj分别为两星的相位。
综上,星间距离可以表示为
(12)

根据北斗卫星空中接口控制文件[24],上述参数均可从卫星播发的广播星历中获得。这些广播星历也可以作为星间通信内容的一部分在星间传输。这样,单颗卫星既有自身的星历,又可通过星间通信获得目标星的星历,在此基础上,根据式(12)即可计算得到星间距离。
2.3 星间通信速率控制方法流程 由于式(11)中双星的相位uiuj随时间变化,卫星间距离是时变量,对于固定的两颗卫星之间建链,随着时间的不同,星间距离也不同;当某一卫星与不同卫星建链时,目标星不同,星间距离也存在差异。因此,星间通信时如果将通信速率设定为固定值,势必要考虑距离最远、Eb/N0最差的情况。但对于距离较近的星间链路,此时信号的空间衰减较小,接收信号的质量较好,如果仍采用最差情况下的通信速率,必然会造成传输能力的冗余和浪费。从这点出发,基于信号传输模型和星间距离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导航星历的星间通信速率控制方法,以适应星间传输特性的变化,方法流程如图 2所示。
图 2 基于星历的星间通信速率控制方法 Fig. 2 Inter-satellite communication rate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ephemeris
图选项




为了使接收方能够及时掌握传输信号的速率变化情况,准确解调信息,需要在发送的有效数据前加入速率指示位,如图 3所示。当接收方解析出速率指示后,可以根据信号速率对数据帧进行解调。
图 3 星间通信数据帧结构 Fig. 3 Frame structure of inter-satellite communication data
图选项




3 仿真分析 3.1 北斗导航星座构型 北斗三号(全球组网星)标称空间星座由3颗GEO卫星、3颗IGSO卫星和24颗MEO卫星组成,并视情部署在轨备份卫星。GEO卫星轨道高度为35 786 km,分别定点于东经80°、110.5°和140°。IGSO卫星轨道高度为35 786 km,轨道倾角为55°。MEO卫星轨道高度为21 528 km,轨道倾角为55°,回归周期为7天13圈,相位从Walker24/3/1星座中选择,第一轨道面升交点赤经为0°[25]
根据星座设计,MEO卫星数量占到了星座卫星总数的80%,是导航星座提供全球服务能力的主要依托,因此仿真计算针对MEO卫星展开,其构型如图 4所示。
图 4 北斗导航星座MEO星座构型 Fig. 4 MEO constellation configuration of Beidou navigation constellation
图选项




3.2 同轨道面星间通信仿真分析 不失一般性,以第一轨道面的卫星为例进行分析,计算M11卫星与同轨道其他卫星之间的距离。对于同轨道面卫星,升交点赤经相同,此时ΔΩ=0,根据式(10)、式(11)可得
(13)

由于同轨道面卫星围绕地球同向运动,相互之间的相位差ui-uj为固定值,如图 4所示,此时星间距离不随时间变化。根据文献[24]给定的参数,利用式(8)可以计算M11卫星与M12、M13、M14卫星之间的距离,结果如表 1所示。由于M15与M11卫星被地球遮挡无法直视,计算时不予考虑。另外,M18、M17、M16与M12、M13、M14位置对称,在此也不做重复计算。
表 1 M11与同轨道面卫星之间的距离 Table 1 Distances between M11 and satellites in the same orbit
目标卫星 星间距离/km
M12 21 358.68
M13 39 465.59
M14 51 564.07


表选项






基于表 1中的星间距离,根据式(7)可以计算出信息通信速率Rb。计算时,各个参数的设置值如表 2所示。
表 2 星间通信链路中的参数设置 Table 2 Parameter setting of inter-satellite communication links
参数 数值
传输误码率 10-6
通信频率/GHz 30
发射功率/dBW 20
发射天线增益/dB 25.5
接收天线增益/dB 20
接收机噪声温度/K 300


表选项






星间通信仿真计算时,通常将通信误码率设为10-6,本算例中也按该值设定[26]。根据式(7)计算得到星间通信速率分别为51.57、15.10和8.85 Kbit/s,对应的链路如图 5所示。
图 5 第一轨道面卫星间通信速率 Fig. 5 Inter-satellite communication rate in the first orbit plane
图选项




3.3 异轨道面星间通信仿真分析 北斗MEO卫星分布在3个轨道面,异轨道面卫星间距离是时变量,具体数值可以基于卫星星历由式(12)计算得到。由于MEO卫星的星座构型为Walker星座,分析时以M11卫星到第二轨道面卫星距离为例展开,M11与第三轨道面卫星间的距离可参照进行。经过计算,星间距离变化情况如图 6所示。
图 6 M11卫星与第二轨道面星间距离 Fig. 6 Distances between M11 and satellites in the second orbit plane
图选项




计算结果表明,星间距离最大值为55 587 km,对应M11卫星与M23卫星之间的链路,星间距离最小值为21 443 km,对应M11卫星与M21卫星之间的链路。根据方法流程,基于表 2中的参数配置,在给定误码率为10-6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式(7)计算得到星间通信速率,计算结果如图 7所示。可见,通信速率随时间不断发生变化,变化范围为7.6~51.1 Kbit/s。
图 7 M11卫星与第二轨道面卫星间通信速率 Fig. 7 Inter-satellite communication rate of M11 and satellites in the second orbit plane
图选项




系统实现时,并不要求通信速率完全随时间瞬变,可以进行离散化采样以简化控制。以M11与M25卫星间通信为例,按照5 Kbit/s为一个量化阶梯进行离散化处理。例如,通信速率在35~40 Kbit/s之间时取值35 Kbit/s,30~35 Kbit/s之间时取值30 Kbit/s。依次类推,经过离散化后的通信速率配置如图 8所示。
图 8 离散化的M11卫星与M25卫星通信速率 Fig. 8 Discretized communication rate between M11 and M25
图选项




3.4 传输效能分析 对采用本文方法前后的2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首先考虑同轨道面卫星间通信的情况。根据上述分析,如果未采用本文方法,而是利用固定速率传输,那么通信速率应该满足距离最大的链路,即M11与M14之间的链路,此时通信速率为8.85 Kbit/s。采用本文方法后,不同卫星间的通信速率可以不同配置,M11与M12、M13、M14卫星之间的通信速率可分别配置为51.57、15.10和8.85 Kbit/s。那么,采用本文方法后的传输效率提高8.53倍。
对异轨道面卫星间通信的情况,采用积分的方式进行效能分析。假设根据本文方法计算得到的通信速率曲线为Rbij(t),未采用速率调整算法时要考虑最远传输距离,此时通信速率最小,为min(Rbij(t)),那么在一个传输周期Tc内,传输效率比的计算公式为
(14)

以M11卫星与M21卫星之间的链路为例分析,采用本文方法得到的通信速率曲线如图 9中虚线所示,对应的S1为传输数据量。而未采用本文方法情况,通信速率固定,为最小值8.85 Kbit/s,传输的数据量如图 9中斜纹区域S2所示。根据式(14)定量分析,可以得到传输效率比为2.48。
图 9 M11卫星与M21卫星间传输效能对比 Fig. 9 Comparison of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between M11 and M21
图选项




依照此方法,对M11与第二轨道面其余卫星之间的链路进行分析,可得采用本文方法后带来的传输效率提升,如图 10所示。
图 10 M11与第二轨道面卫星间传输效能对比 Fig. 10 Comparison of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between M11 and satellites in the second orbit plane
图选项




图 10中可以看出,采用本文方法后传输效能带来了明显的增加,最低提高了1.43倍,最高提高了8.3倍。综合考虑同轨道面和异轨道面2类情况,M11卫星与星座内其他卫星建链时,若采用固定速率,需要考虑最远距离,即M11与M23通信时对应的最大距离55 587 km,此时通信速率为7.6 Kbit/s;采用本文方法后,通信速率随信道变化而调整,最高速率可达51.57 Kbit/s,总体效能可提高1.92倍。
4 结论 北斗导航星座星间通信速率控制方法利用北斗卫星自有的导航电文数据来估计信道状态的实时变化,而后基于此估计动态调整星间信号通信速率,以提高数据传输效能,分析表明:
1) 导航星座星间通信传输链路具有时变特性,采用固定通信速率会造成传输能力的冗余和浪费。
2) 充分利用了导航卫星自身具有的导航电文资源,在满足用户通信质量需求的前提下调整星间通信速率。采用本文方法后,星间数据传输效能可提高1.92倍。
3) 针对北斗导航星座进行了特定分析,但原理和思想可拓展应用到其他全球导航系统中。
为了简化分析,突出方法设计和流程,在分析时未考虑北斗导航系统中的GEO卫星和IGSO卫星,可在后续的研究中加以补充。此外,传输效能分析时未结合星座星间组网规划,也可作为后续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吴发林.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原理与应用[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17: 18-36.
WU F L.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M]. Beijing: Beihang University Press, 2017: 18-36. (in Chinese)
[2] 胡志刚.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性能评估理论与试验验证[D].武汉: 武汉大学, 2013: 15-30.
HU Z G.Beidou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 performance evaluation theory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D].Wuhan: Wuhan University, 2013: 15-30(in Chinese).
[3] 李献斌.导航星座星间精密测距关键技术研究[D].长沙: 国防科技大学, 2015: 1-8.
LI X B.Research on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inter-satellite precise ranging for navigation constellation[D].Changsha: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2015: 1-8(in Chinese).
[4] FERNANDEZ F A. Inter-satellite ranging and inter-satellite communication links for enhancing GNSS satellite broadcast navigation data[J].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2011, 47(5): 786-801. DOI:10.1016/j.asr.2010.10.002
[5] SUN L Y, WANG Y K, HUANG W D, et al. Inter-satellite communication and ranging link assignment for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J]. GPS Solutions, 2018, 22(2): 1-14.
[6] 潘军洋, 胡小工, 唐成盼, 等. 北斗新一代卫星时分体制星间链路测量的系统误差标定[J]. 科学通报, 2017, 62(23): 2671-2679.
PAN J Y, HU X G, TANG C P, et al. System error calibration for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inter-satellite payload of new-generation Beidou satellites[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7, 62(23): 2671-2679. (in Chinese)
[7] 孙文超, 常青, 徐勇, 等. 星间DOWRT中的相对论效应分析与修正[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2, 38(3): 335-339.
SUN W C, CHANG Q, XU Y, et al. Analysis and correction on relativistic effect of inter-satellites using dual one-way ranging/time synchronization[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12, 38(3): 335-339. (in Chinese)
[8] PAM J Y, HU X G, ZHOU S S, et al. Time synchronization of new-generation BDS satellites using inter-satellite link measurement[J].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2018, 61(1): 145-153. DOI:10.1016/j.asr.2017.10.004
[9] LI X B, WANG Y K, YANG J, et al. Power allocation in inter-satellite ranging measurement of navigation constellation[J].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2014, 18(5): 801-804. DOI:10.1109/LCOMM.2014.032014.132855
[10] 申景诗, 左莉华, 贺瑞, 等. 基于Proximity-1协议的星间测距与时间同步技术研究[J]. 航天器工程, 2016, 25(1): 67-72.
SHEN J S, ZUO L H, HE R, et al. Study of inter-satellite ranging and time synchroniz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CCSDS Proximity-1 protocol[J]. Spacecraft Engineering, 2016, 25(1): 67-72. (in Chinese)
[11] FENG Y, ZHEN H, NA X. Autonomous navigation for GPS using inter-satellite ranging and relative direction measurements[J]. Acta Astronautica, 2019, 160: 645-655.
[12] 陈培, 韩潮. 基于星间测量的卫星星座自主导航算法[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8, 34(2): 202-205.
CHEN P, HAN C. Autonomous orbit determination algorithm for constellation from relative position measurements[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08, 34(2): 202-205. (in Chinese)
[13] 陈金平, 尤政, 焦文海. 基于星间距离和方向观测的导航卫星自主定轨研究[J]. 宇航学报, 2005, 26(1): 43-46.
CHEN J P, YOU Z, JIAO W H. Research on autonav of navigation satellite constellation based on crosslink range and inter-satellite orientation observation[J]. Journal of Astronautics, 2005, 26(1): 43-46. (in Chinese)
[14] 陈艳玲, 胡小工, 周善石, 等. 基于星间测距的导航卫星自主定轨新算法[J].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2015, 45(7): 75-82.
CHEN Y L, HU X G, ZHOU S S, et al. A new autonomous orbit determin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inter-satellite ranging measurements[J]. Scientia Sinica (Physica, Mechanica & Astronomica), 2015, 45(7): 75-82. (in Chinese)
[15] 唐成盼, 胡小工, 周善石, 等. 利用星间双向测距数据进行北斗卫星集中式自主定轨的初步结果分析[J].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2017, 47(2): 95-105.
TANG C P, HU X G, ZHOU S S, et al. 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bit determination of 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s with inter-satellite link measurements:Preliminary results[J]. Scientia Sinica(Physica, Mechanica & Astronomica), 2017, 47(2): 95-105. (in Chinese)
[16] YANG D N, YANG J, LI G, et al. Globalization highlight:Orbit determination using BeiDou inter-satellite ranging measurements[J]. GPS Solutions, 2017, 21(3): 1395-1404. DOI:10.1007/s10291-017-0626-5
[17] 万鹏, 张国亭. 全球卫星导航星座网络协议体系与运行模式[J]. 飞行器测控学报, 2015, 34(5): 444-452.
WAN P, ZHANG G T.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nd operation modes of global satellite navigation constellation networks[J]. Journal of Spacecraft TT&C Technology, 2015, 34(5): 444-452. (in Chinese)
[18] 王东会.面向测距与通信性能优化的卫星导航星间链路组网技术研究[D].长沙: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4: 18-60.
WANG D H.Research on satellite navigation interlink networking technology for ranging and communication optimization[D].Changsha: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2014: 18-60(in Chinese).
[19] 陈建云, 周永彬, 郭熙业, 等.一种测距通信一体化的星间链路无线信号结构: CN 103812552 A[P].2014-05-21.
CHEN J Y, ZHOU Y B, GUO X Y, et al.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wireless signal structure of inter-satellite link integrating ranging communication: CN 103812552 A[P].2014-05-21(in Chinese).
[20] HUANG J H, SU Y X, LIU W X, et al.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techniques for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intersatellite communication based on the channel condition[J]. IET Communications, 2016, 10(16): 2091-2095. DOI:10.1049/iet-com.2016.0093
[21] 钟涛, 易先清, 侯振伟, 等.基于CCSDS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信息传输接入模型研究[C]//第五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 2014: 54-59.
ZHONG T, YI X Q, HOU Z W, et al.Research o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ccess model of Beidou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based on CCSDS[C]//The Fifth China Satellite Navigation Academic Conference, 2014: 54-59(in Chinese).
[22] ACHARYA R.卫星导航基础原理[M].袁洪, 徐颖, 陈夏兰, 译.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7: 62-73.
ACHARYA R.Understanding satellite navigation[M].YUAN H, XU Y, CHEN X L, translated.Beijing: 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 Industry, 2017: 62-73(in Chinese).
[23] 樊昌信, 曹丽娜. 通信原理[M]. 7版.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2: 132-180.
FAN C X, CAO L N. Principles of communications[M]. 7th ed. Beijing: National Defense Industry Press, 2012: 132-180. (in Chinese)
[24]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公开服务信号B1I(3.0版)[EB/OL].(2019-02-10)[2019-07-06].http://www.beidou.gov.cn/xt/gfxz/201902/P020190227592987952674.pdf.China
Satellite Navigation Office.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signal in space interface control document open service signal B1I (Version 3.0)[EB/OL].(2019-02-10)[2019-07-06].http://www.beidou.gov.cn/xt/gfxz/201902/P020190227592987952674.pdf(in Chinese).
[25] 谭述森. 充满期待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J]. 科学通报, 2018, 63(27): 2802-2803.
TAN S S. Befull of expectations of Beidou global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8, 63(27): 2802-2803. (in Chinese)
[26] 梁俊明.卫星通信系统星间链路设计研究[D].长沙: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6: 42-43.
LIANG J M.Study and design of the inter-satellite links of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D].Changsha: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2006: 42-43(in Chinese).


相关话题/卫星 通信 信号 计算 数据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一类复杂通信条件下高阶线性群系统编队控制*
    群系统编队控制在很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监视和侦察[1-3]、目标搜索和定位[4-7]、中继通信[8]以及空间探索和资源探测[9-10]等。传统的编队控制方法主要包括:领导者-跟随者[11-12]、行为方法[13]以及虚拟结构[14]。但从应用情况来看,这3种方法依然存在着鲁棒性差、行为建模复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同步式GPS欺骗干扰信号生成技术研究与设计*
    目前,无人机技术日趋成熟,应用迅速增多,飞行频次和飞行范围急剧增加,在提供方便的同时对于飞行安全提出了巨大的挑战[1]。民用无人机价格低廉、购买途径众多、操作门槛低、对起飞环境要求低,当前出现了大量黑飞无人机,一些未经审核的黑飞事件造成了严重的恶性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无人机实施监测,必要时进行强制管控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QAR数据的碳当量值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
    当下各国政府和民众对航空运输碳排放造成的气候变化问题重视程度日益提升,飞机碳排放水平除了和气候变化紧密相关之外,也作为表征飞机燃油经济性的一项性能指标,受到了飞机制造商和运营人的关注。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历经多次讨论与方案修订[1],于2017年3月审议通过了关于飞机碳排放的新国际标准——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飞行器多余物信号识别*
    在飞行器生产、制造及使用过程中,由于加工工艺水平有限,容易产生各种金属或非金属多余物,如锡渣、导线、铝屑等,这些多余物吸附或嵌入在腔体内部,在某些情况下,容易被激活为游离状态,触碰内部关键部位,并引发重大事故。在航空航天领域,国内外发生过多起因多余物造成的重大事故。1992年,“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飞机燃油质量特性计算的截面自适应分割法*
    飞机燃油质量特性是指飞机所载燃油在不同飞行姿态下的油量、重心、惯性矩、惯性积等特性[1],对飞机燃油系统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判定及在飞机飞行过程中改善飞行品质、保证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飞机燃油系统的方案设计阶段,通过计算燃油质量特性,能够确定燃油系统重心是否在允许范围之内,是判定燃油系统设计方案可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有向通信拓扑和时延条件下的无人机集群时变编队控制*
    无人机(UAV)集群具有可靠性高、成本低、能力强等特点,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无人机集群并不是简单的数量叠加,只有将其按照一定的编队构型组织起来,使之发生交互与反馈、激励与响应等交感行为,才可能实现系统能力的整体涌现[2]。不同的编队构型将产生不同类型、层次的能力涌现。因此,研究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调频引信粗糙面目标与干扰信号识别*
    调频(FM)无线电引信具有定距精度高、算法相对简单、硬件容易实现等优点,目前已经在常规弹药中得到了大规模应用[1-3]。在调频引信信号处理算法设计过程中,通常认为引信目标是点目标,但实际对地引信的目标大地表面是一种粗糙的面目标。随着无线电引信干扰技术的不断发展,以数字射频存储(DRFM)干扰为代表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超低信噪比调频连续波引信信号小周期态Duffing振子检测*
    在对调频连续波(FWCW)引信进行欺骗式干扰时,检测并获取其参数对于干扰波形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1]。然而,由于电子对抗的非合作性,到达干扰机的调频引信信号往往十分微弱,且淹没在真实战场环境下的强噪声中,难以被信号侦察系统检测。因此,研究低信噪比(SNR)下的调频连续波信号检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飞行数据的无人机平飞动作质量评价模型*
    随着军用无人机大量装备部队以及民用无人机的广泛应用,专业无人机操控手的需求缺口较大,加强对无人机操控手的基础训练,客观合理的评价操控手的飞行技能水平成为无人机发展应用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1]。对飞机驾驶人员飞行技能的评价主要有主观法和客观法两种:主观法一般由专家观察飞行过程后对驾驶人员进行打分,如K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铱星机会信号的定位技术*
    随着位置服务需求的范围越来越广,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GNSS)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然而其缺点也逐渐被认识到。GNSS信号较弱,容易受到有意或无意的干扰,且建立完备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基础设施往往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机会信号可有效弥补这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