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不同稀释气体下等离子体辅助甲烷点火*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5

在高超声速飞行器的众多难点中,动力技术是其中一项核心技术。由于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飞行经历加速幅度较大,因此,通常使用组合发动机作为其动力驱动装置[1]。当飞行速度达到一定的速度时,转换使用冲压发动机作为其动力系统。
当飞行器速度达到高超声速时,发动机吸入的作为氧化剂的空气,裹挟喷注的燃料以超声速在燃烧室流动,燃料难以实现点火、充分燃烧以及能量释放[2]。等离子体由于可以同时在燃料反应中增加化学效应与热效应,有望成为辅助点火的有效技术途径[3-4]
Gundersen[5]在密闭的金属容器内安装电晕和电弧放电电极,研究了电晕和电弧放电等离子体对点火特性的影响。Kosarev等[6-9]在激波管的末端通过纳秒脉冲放电的方式加入了等离子体,研究了等离子体对于碳氢燃料点火延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可将碳氢燃料的点火延迟时间缩短一个数量级。该团队基于实验研究结果对于CkH2k+2:O2:Ar(k=1~5) 提出了37个重要的反应式[10]。Boumehdi等[11]通过表面介质阻挡放电的方式加入等离子体,研究了在高压条件下等离子体对燃料点火延迟时间的影响。最早的在超声速流中使用等离子体火炬是由Kimura等[12]完成的。自此,有一大批研究者在超声速气流中通过加入等离子体的方式辅助燃料点火,包括使用不同的等离子体火炬以及针对不同的燃烧室的凹腔构型进行研究[13-15]
杜洪亮等[16]建立了等离子体数值计算模型,计算了N2/O2混合气体中的活性粒子随着约化场强变化。韦宝禧等[17]在超燃冲压发动机中使用热等离子体,研究了等离子体在超燃环境中的应用。张鹏等[18]研究了等离子体对于两相流的作用,并建立了数值计算模型进行仿真。
甲烷作为结构最简单,也是应用极为广泛的碳氢燃料,研究等离子体对甲烷点火延迟时间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对于甲烷点火延迟时间的测量中,研究者一般使用Ar作为稀释气体,其化学惰性较强,极少参与到化学反应中,且其气体常数与分子量较大,满足实验条件的温度范围较宽[19]
在等离子体辅助燃料点火的实际应用中,一般的点火环境为燃料/空气。对于甲烷来说,具体的应用环境为CH4/O2/N2。并且,在放电条件下,N2会更大程度地参与反应。因此,有必要研究在不同稀释气体下等离子体对甲烷点火延迟的影响。
1 实验系统及方法 1.1 实验系统 如图 1所示,实验系统主要由激波管实验系统与等离子体生成系统组成。激波管实验系统主要由激波管管体、实验段、供气系统、夹膜段、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等组成。等离子体生成系统主要由放电电源与放电机构组成。
图 1 实验系统示意图 Fig. 1 Schematic diagram of experimental system
图选项




图 1中的放电图片即为典型放电图,从图中可以看到,在放电单元中,可以形成较好的放电,可产生大量的高能电子与活性粒子。放电类型为高频高压放电,放电峰值电压为2~5kV,放电峰值电流为mA量级,放电频率为10kHz左右。实验中,控制放电时间为1s,放电输入功率为4~5W。
图 2所示为测量放电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示意图。通过石英透镜将等离子体放电的发射光进行汇聚至光谱仪探头进行测量。光谱仪的型号为FC-UV1000,光谱仪有八通道,光谱仪的测量范围为197~1082nm,测量光谱的分辨率为0.1nm。
图 2 发射光谱测量示意图 Fig. 2 Schematic diagram of emission spectrum measurement
图选项




1.2 实验方法 激波管的高低压段完成配气后,对激波管进行破膜,完成实验。
光电倍增管与压力传感器的测量位置位于同一剖面。燃料的点火延迟时间为光电倍增管测量的光信号变化曲线斜率最大值处的切线,与初始光信号水平直线的交点,距离测量反射激波到达时刻的时间间隔。该点火延迟时间测量的标准也是国内外研究者常用的判断标准[20]
实验中,在混气罐中混合的实验气体为甲烷、氧气与稀释气体。其中,各气体的体积分数为甲烷16.67%,氧气33.33%,稀释气体50%。
当通过放电加入等离子体时,控制电源的输入功率为4~5W。由于电源的输出效率约为75%,因此,放电时电源输入放电单元的功率为3~4W。
实验分为3组:第1组为未加入等离子体,测量在实验设定的气体组分、压强以及当量比条件下的甲烷自点火延迟时间;第2组在实验过程中持续放电,整个放电过程大约持续1s,测量在持续放电的条件下甲烷点火延迟时间;第3组为完成放电后关闭电源测量甲烷的点火延迟时间。具体实验中,放电持续约1s后将电源关闭,在关闭电源后,完成破膜。从关闭电源到完成实验,时间约为0.5s。
放电过程中产生了多种活性粒子,在持续放电的条件下,由于电场的持续存在,各种活性粒子不断生成和淬灭,大部分活性粒子在ms量级之内便会处于平衡状态[21]。第2组实验便是为了研究在放电过程中粒子处于平衡状态下,活性粒子对甲烷点火延迟时间的影响。
在停止放电以后,由于失去了电场的持续激励,存在时间较短的粒子会迅速淬灭,生成稳定的粒子,而一些较为稳定的粒子会存在较长一段的时间。第3组实验是为了研究这些存在时间较长的粒子对甲烷点火延迟时间的影响。
2 实验测量结果 2.1 稀释气体为Ar下的实验结果 实际的实验中,点火压强在200kPa附近。在实际问题的研究中,当点火压强相差不大时,一般认为压强对点火延迟时间的对数与温度倒数之间拟合线性关系的影响可以忽略[6, 8]。因此,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时,未考虑点火压强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图 3所示为稀释气体为Ar下的不同当量比的甲烷点火延迟时间实验结果。其中,黑色方块、红色圆与蓝色三角分别为第1、2、3组实验结果,黑色实线、红色虚线与蓝色点划线为3组实验结果的拟合结果。
图 3 稀释气体为Ar下不同当量比的实验结果 Fig. 3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diluent gas Ar with different equivalent ratios
图选项




根据Arrhenius关系,在当量比及点火压强基本相同时,点火延迟时间的对数与点火温度的倒数呈现线性关系[22]
因此,实验结果的横坐标为点火温度T的倒数1000/T,纵坐标为点火延迟时间τ,取对数坐标。
2.2 稀释气体为N2下的实验结果 如图 4所示为稀释为N2下的不同当量比的甲烷点火延迟时间实验结果。由于在当量比为1.5的贫氧条件下,使用稀释气体N2,成功完成甲烷点火的概率较低。因此,图 4为当量比为1与0.5时的甲烷点火延迟实验结果。
图 4 稀释气体为N2下不同当量比的实验结果 Fig. 4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diluent gas N2 with different equivalent ratios
图选项




2.3 不同压强下的混合气体发射光谱 如图 5所示为当量比为1的CH4/O2/Ar混合气体,在实验压强为3kPa与7kPa下的在放电条件下的发射光谱。可以看到,特征谱线主要集中在650~950nm,特征谱线主要由激发态Ar,激发态O,O2电子激发态等离子发射的。
图 5 不同压强下CH4/O2/Ar混合气体的发射光谱 Fig. 5 Mixed CH4/O2/Ar gas emission spectrum under different pressure
图选项




图 6所示为当量比为1的CH4/O2/N2混合气体,在实验压强为3kPa与7kPa下的发射光谱。其发射光谱的特征峰值波长对应的为N2第2正带系(C3ПμB3Пg),(313.46、315.80、337.05、353.56、357.58、370.94、375.42、380.39、399.70、405.74、426.79和434.27nm),放电压强的改变并未改变其发射光谱的特征峰值波长。
图 6 不同压强下CH4/O2/N2混合气体的发射光谱 Fig. 6 Mixed CH4/O2/ N2 gas emission spectrum under different pressure
图选项




在不同压强下,发射光谱的特征谱线基本相同,随着实验压强的降低,发射光谱的强度增强。因此,可以判断,在持续放电条件下,实验压强越低,产生的活性粒子浓度越高。
3 实验结果分析 从第2节的实验结果看,很少的放电能量( < 4W)即可有效缩短甲烷的点火延迟时间。并且当放电电源关闭后,存在时间较长的粒子依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甲烷点火延迟时间。然而,等离子体对甲烷点火延迟时间缩短的效果随着点火温度、燃料当量比、稀释气体种类的不同而有一定的不同。
首先,对于甲烷的自点火,从实验结果看,在一定范围内,甲烷在富氧(燃料当量比?=0.5) 条件下的点火延迟时间较短,在贫氧(?=1.5) 的条件下点火延迟时间较长。
当稀释气体不同时,甲烷的自点火延迟时间也会产生变化。选取当量比为1时的实验条件进行对比研究。如表 1所示为当量比为1的稀释气体为Ar与N2的甲烷自点火延迟时间的拟合参数以及拟合确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的对比。拟合的曲线线型为lnτ=a+(1000b/T)。
表 1 当量比为1的不同稀释气体甲烷点火延迟时间拟合对比 Table 1 Fitting comparison of methane ignition delay time of equivalent ratio equals to 1 under different diluent gas
稀释气体 拟合参数 拟合值 拟合确定系数
Ar a -3.82210.9785
b 5.2165
N2 a -1.56970.9175
b 2.9495


表选项






从拟合结果看,稀释气体Ar下的甲烷自点火延迟时间的对数与点火温度倒数的拟合确定系数更接近1,说明了N2作为稀释气体,相比Ar在更大的程度上参与了甲烷的点火过程的反应,因此N2作为稀释气体的实验结果的不确定性更强。同时,稀释气体为Ar的情况下拟合直线的斜率较稀释气体为N2的情况下要大。说明稀释气体为Ar时,甲烷点火延迟时间相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要更强一些。
对于加入等离子体的情况下,选取当量比为1的Ar稀释气体与N2稀释气体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如表 2所示为实验结果的对比。当使用Ar作为稀释气体时,持续放电条件下甲烷的点火延迟时间对数与点火温度倒数呈二次函数关系;当使用N2作为稀释气体时,持续放电条件下甲烷的点火延迟时间对数与点火温度呈线性函数的关系。
表 2 当量比为1的不同稀释气体在持续放电条件下甲烷点火延迟时间拟合对比 Table 2 Fitting comparison of methane ignition delay time of equivalent ratio equals to 1 in different diluent gas under continuous discharge
稀释气体 拟合线型 拟合曲线
Ar 二次函数 ln τ=-14.279 56+25.365 9(1000/T)-10.9474(1000/T)2
N2 一次函数 ln τ=-2.6947+4.6531(1000/T)


表选项






当使用Ar作为稀释气体时,在点火温度较低或者较高(T < 1000K或者T > 1400K)时,等离子体对甲烷的点火延迟时间的缩短效果较为明显,当使用N2作为稀释气体时,点火温度越低,等离子体缩短甲烷点火延迟的效果越明显。
图 7所示为在持续放电条件下,不同点火温度下等离子体对甲烷点火延迟时间的缩短效果。在稀释气体为Ar时,等离子体对甲烷点火延迟时间的缩短效果先减弱后增强。在稀释气体为N2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缩短效果减弱。
图 7 不同点火温度下等离子体对甲烷点火延迟时间的缩短效果 Fig. 7 Shortening effect of plasma on methane ignition delay time under different ignition temperature
图选项




前期研究者的研究结论表明,等离子体在低温条件下对燃料点火延迟时间的缩短效果较为明显[3]。在温度较低时,点火过程的基元反应速度相对较小,加入一定量的等离子体可以非常有效地促进基元反应的发生,从而大大加快化学反应的进行。随着点火温度的升高,点火过程的基元反应速度相对低温时有较大的提高。加入等离子体对于反应速度的提升不如低温条件下明显。因此,在点火温度较低时,随着点火温度的提高持续放电对甲烷点火延迟缩短效果减弱了。
需要注意的是,实验温度越高,激波管低压段的初始压强越小。由于放电条件下注入实验区域的功率3W < P < 4W,处于一个相对恒定的区域。当点火温度进一步升高时,实验段的气体相对低温时的浓度要小很多,而气压越低越有利于产生更加明显的放电现象[23],产生相对浓度更高的等离子体。如图 5所示的发射光谱测量结果也说明了这个问题。在点火温度较高时,等离子体的浓度大大增加,因此对基元反应的促进效果也更加明显,表现为增强了点火延迟时间的缩短效果。
实验中,等离子体对甲烷点火延迟时间缩短的效果是等离子体密度与点火温度耦合的结果。持续放电对甲烷点火延迟的缩短效果呈现二次曲线的关系,持续放电对甲烷点火延迟的缩短效果在点火温度为1000~1400K时较差。在温度较低或者较高时,持续放电对甲烷的点火延迟时间缩短效果更好。
对于稀释气体为N2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持续放电对甲烷点火延迟时间的缩短效果不断下降。由于气体分子量以及气体常数的限制,当使用N2作为稀释气体时,实验的点火温度区域为1142.2K≤T≤1635.3K,而当使用Ar作为稀释气体时,实验的点火温度区域为912.6K≤T≤1961.1K。因此使用N2作为稀释气体时,在实验中,点火温度区域较Ar作为稀释气体时要小很多。因此,可以认为,当N2作为稀释气体时,持续放电对甲烷点火延迟缩短效果的拐点要高于1600K。
4 结论 构建了基于激波管的等离子体辅助甲烷点火实验系统,测量了在不同稀释气体下甲烷自点火、持续放电以及放电后关闭电源条件下甲烷的点火延迟,并测量了放电单元的发射光谱,得到:
1) 很少的放电功率( < 4W)即可将甲烷的点火延迟时间缩短30%~95%。并且当放电电源关闭后,存在时间较长的粒子依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甲烷点火延迟时间。
2) 持续放电条件下,实验压强变化时,发射光谱的特征谱线变化很小,实验压强越低,发射光谱强度越强。
3) 稀释气体为Ar时,持续放电对甲烷点火延迟的缩短效果在点火温度为1000~1400K时的某温度时最差。在温度较低或者较高时,持续放电对甲烷的点火延迟时间缩短效果更好。
4) 对于稀释气体为N2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持续放电对甲烷点火延迟时间的缩短效果不断减弱。

参考文献
[1] XU B, SHI Z K. An overview on flight dynamic and control approaches for hypersonic vehicles[J].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 2015, 58(7): 070201.
[2] 丁猛, 余勇, 梁剑寒, 等. 碳氢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点火技术试验[J].推进技术, 2004, 25(6): 566–569.
DING M, YU Y, LIANG J H,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ignition technology in liquid hydrocarbon fueled scramjet combustor[J].Journal of Propulsion Technology, 2004, 25(6): 566–569.(in Chinese)
[3] STARIKOVSKIY A, ALEKSANDROV N. Plasma-assisted ignition and combustion[J].Progress in Energy and Combustion Science, 2013, 39(1): 61–110.DOI:10.1016/j.pecs.2012.05.003
[4] JU Y G, SUN W T. Plasma assisted combustion:Dynamics and chemistry[J].Progress in Energy and Combustion Science, 2015, 48: 21–83.DOI:10.1016/j.pecs.2014.12.002
[5] GUNDERSEN M.Energy-efficient transient plasma ignition and combustion:No.F49620-01-1-0322[R].[S.l.]:AFOSR, 2004.
[6] KOSAREV I N, ALEKSANDROV N L, KINDYSHEVA S M, et al. Kinetic mechanism of plasma-assisted ignition of hydrocarbons[J].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 2008, 41(3): 032002.DOI:10.1088/0022-3727/41/3/032002
[7] KOSAREV I N, PAKHOMOV A I, KINDYSHEVA S V, et al.Nanosecond discharge ignition of lean C2H2-containing mixture:AIAA-2013-1050[R]. Reston:AIAA, 2013.
[8] KOSAREV I N, PAKHOMOV A I, KINDYSHEVA S V, et al. Nanosecond discharge ignition in acetylene-containing mixtures[J].Plasma Sour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3, 22(4): 447–450.
[9] KOSAREV I N, ALEKSANDROV N L, KINDYSHEVA S V, et al. Kinetics of ignition of saturated hydrocarbons by nonequilibrium plasma:C2H6-to C5H12-containing mixtures[J].Combustion and Flame, 2009, 156(1): 221–233.DOI:10.1016/j.combustflame.2008.07.013
[10] KOSAREV I N, ALEKSANDROV N L, KINDYSHEVA S V, et al. Kinetic mechanism of plasma-assisted ignition of hydrocarbons[J].Journal of Physics D:Applied Physics, 2008, 41(3): 295–302.
[11] BOUMEHDI M A, STEPANYAN S A, DESGROUX P, et al. Ignition of methane-and n-butane-containing mixtures at high pressures by pulsed nanosecond discharge[J].Combustion and Flame, 2014, 162(4): 1336–1349.
[12] KIMURA I, AOKI H, KATO M. The use of a plasma jet for fame stabilization and promotion of combustion in supersonic air flows[J].Combust and Flame, 1981, 42: 297–305.DOI:10.1016/0010-2180(81)90164-4
[13] JACOBSEN L S, CARTER C D, BAURLE R A, et al. Plasma-assisted ignition in scramjets[J].Journal of Propulsion and Power, 2008, 24(4): 641–654.DOI:10.2514/1.27358
[14] MASUYA G, TAKITA K, TAKAHASHI K, et al. Effects of airstream mach number on H/N plasma igniter[J].Journal of Propulsion and Power, 2002, 18(3): 679–685.DOI:10.2514/2.5984
[15] TAKITA K, ABE N, MASUYA G, et al. Ignition enhancement by addition of NO and NO2, from a N2/O2, plasma torch in a supersonic flow[J].Proceedings of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 2007, 31(2): 2489–2496.DOI:10.1016/j.proci.2006.07.108
[16] 杜洪亮, 何立明, 兰宇丹, 等. 约化场强对氮-氧混合气放电等离子体演化特性的影响[J].物理学报, 2011, 60(11): 115201.
DU H L, HE L M, LAN Y D, et al. Influence of reduced electric field on the evolv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plasma under conditions of N2/O2 discharge[J].Acta Physica Sinica, 2011, 60(11): 115201.DOI:10.7498/aps.60.115201(in Chinese)
[17] 韦宝禧, 欧东, 闫明磊, 等. 超燃燃烧室等离子体点火和火焰稳定性能[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2, 38(12): 1572–1576.
WEI B X, OU D, YAN M L, et al. Ignition and flame holding ability of plasma torch igniter in a supersonic flow[J].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12, 38(12): 1572–1576.(in Chinese)
[18] 张鹏, 洪延姬, 丁小雨, 等. 等离子体对含硼两相流扩散燃烧特性的影响[J].物理学报, 2015, 64(20): 205203.
ZHANG P, HONG Y J, DING X Y, et al. Effect of plasma on boron-based two-phase flow diffusion combustion[J].Acta Physica Sinica, 2015, 64(20): 205203.DOI:10.7498/aps.64.205203(in Chinese)
[19] KIM K, SHIN K S. Shock tube and modeling study of the ignition of propane[J].Bulletin-Korean Chemical Society, 2001, 22(3): 303–307.
[20] VRIES J D, HALL J M, SIMMONS S L, et al. Ethane ignition and oxidation behind reflected shock waves[J].Combustion and Flame, 2007, 150(1): 137–150.
[21] 沈双晏, 金星, 张鹏. 甲烷-空气混合气体放电等离子体增强点火机理分析[J].推进技术, 2015, 36(10): 1509–1515.
SHEN S Y, JIN X, ZHANG P. Analysis on mechanism of plasma enhanced ignition of methane-air discharge[J].Journal of Propulsion Technology, 2015, 36(10): 1509–1515.(in Chinese)
[22] DAVIDSON D F, HANSON R K. Interpreting shock tube ignition dat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emical Kinetics, 2004, 36(9): 510–523.DOI:10.1002/(ISSN)1097-4601
[23] 张百灵, 王宇天, 李益文, 等. 低气压直流辉光放电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J].高电压技术, 2016, 42(3): 724–730.
ZHANG B L, WANG Y T, LI Y W,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study for low-pressure direct-current glow discharge[J].High Voltage Engineering, 2016, 42(3): 724–730.(in Chinese)


相关话题/实验 测量 系统 技术 甲烷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重点区域入侵安防设备系统可靠性建模方法*
    当前安防系统应用广泛,正在形成完整的产业价值链。在经历了模拟监控、数字监控、网络监控以及智能监控4个发展阶段后[1],安防系统的复杂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故障率升高的问题,最终影响系统的防范效果。随着用户对安防效果要求的提高,许多****针对防范效果进行研究,逐渐将可靠性分析和计算应用于各种安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动态系统失效的不确定性分析及其高效算法*
    在航空航天、核反应堆控制、汽轮机械等工程领域,系统的安全性能越来越受到工程技术人员的关注。与此同时,系统设计也日趋大型化和复杂化。这些都对系统的可靠性设计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系统由多个元器件按照特定关系连接构成,系统工作状态与元器件工作状态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元器件失效率为定值。然而,系统设备中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输入输出受限的无人机防滑刹车系统容错控制*
    近20年来,无人机容错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针对大中型轮式起降无人机的机电系统容错理论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刹车系统作为无人机的起飞着陆子系统的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无人机安全起飞、着陆及纠偏起到重要的作用。防滑刹车系统的可靠与否,直接关系到无人机载具的起降安全和任务完成程度。执行机构部分失效型故障普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锂电池相变材料/风冷综合热管理系统温升特性*
    锂电池作为动力电池具有比能量高、比功率大、使用寿命长、工作范围宽、环境友好等特点[1],越来越广泛应用于手机、便携式电脑、电动汽车(BEV)、混合型电动汽车(HEV)、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应用研究也越来越多。锂电池在广泛应用的同时,其安全性问题逐渐暴露出来。锂离子电池引发的安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非完美特性下的多状态系统检测与维修优化*
    系统维修在工业工程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维修优化问题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通过优化维修策略可以降低系统运行成本,获得更好的经济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传统可靠性以及系统维修优化研究主要面向二状态系统[1-3],即假定系统部件只有完美工作和彻底故障2种状态。然而在实际中,许多系统在工作和故障2种状态之间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横流风扇技术的直升机反扭验证*
    反扭系统是旋翼类飞行器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一些飞行器为了平衡旋翼的反扭矩,通过安装2个或者多个旋翼,也有一些直接消除了反扭的影响——通过在旋翼桨尖喷气。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在尾梁上安装尾桨作为平衡主旋翼扭矩的设计已经非常成熟了。这种单旋翼带尾桨的直升机布局方式,在直升机的结构设计中是很容易实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激光多普勒测速系统自适应阈值检测算法*
    激光多普勒测速(LDV)系统是根据多普勒效应通过测量运动体的多普勒频移获得目标的精确速度,它具有动态响应快、空间分辨率高、测量范围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车载导航、航空航天等领域[1-2]。由于LDV回波信号中可能不包含多普勒信号,或者信号淹没在噪声中,为了能检测到多普勒信号,通常采用设定门限的方法[3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复杂产品系统模块化分解模型及应用研究*
    模块化思想在产品制造中的最早应用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并于20世纪20年代首次应用于机械产品设计[1]。欧美专家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正式提出了模块化设计的概念,并把这一概念提升到理论高度开展研究[2]。在复杂产品系统(CoPS)领域,模块化处理是指从CoPS出发,研究其构成形式,依据一定的模块设计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ADS-B的航空器测高系统误差评估方法*
    2007年11月,中国民航在8400~12500m的高空航路实施了缩小垂直间隔(ReducedVerticalSeparationMinimum,RVSM)标准,将高空航路的垂直间隔从600m缩小到300m。RVSM的实施有效增加了中国民航高空航路容量,也对航空器的高度保持性能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极化通道扩展和盲源分离联合抗移频干扰技术*
    线性调频(LFM)信号通过脉内调制和脉冲压缩处理,解决了作用距离和距离分辨率的矛盾,并且具有对多普勒频率不敏感的特性,在现代雷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LFM信号具有大时宽带宽特性,并通过相关接收处理使传统的非相干噪声干扰的干扰效果大幅度下降。移频干扰利用LFM信号的距离-多普勒耦合特性,通过对发射信号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