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准光系统中椭球面反射镜面截取方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5

在气象遥感领域,微波辐射计具有常规红外和光学探测仪不具备的优势,如不受云层影响、全天候、全天时探测等.此外,由于大气及地表物体的热辐射信号落在微波波段[1],微波辐射计[2]可以通过被动接收大气以及地表物体的热辐射信号获得相关观测数据.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微波辐射计能够实现对大气和地面的长期不间断观测,在气象灾害的预报监测等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所以研制搭载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上的微波辐射计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3].同时,由于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属于高轨道卫星,需要采用毫米波/亚毫米波的探测器(或遥感器)进行探测,以满足辐射计空间分辨率的需求.然而,在毫米波和亚毫米波波段,传统的波导传输系统会带来较大的传输损耗[4, 5].与传统的导波系统相比,准光系统[4]结构紧凑,整体尺寸较小,传输损耗低,易于实现超宽带传输[6].并且,不同于常规的焦平面馈源阵列排布方式,准光系统能够使多通道的波束共用主反射面天线的焦点,使波束空间指向一致,真正实现共视轴传输.一般而言,准光系统通常使用椭球面金属反射镜实现波束汇聚、改变波束方向以获得紧凑的系统布局.由于反射镜面材料为良导体金属,镜面的反射率较高,热损耗极低.因此,如果镜面截取面积足够大,该器件产生的损耗很小.通常,椭球面反射镜的半径按照2倍波束半径的原则进行截取,保证了较低的截断损耗[2, 7].本文利用高斯波束理论,分析了常规的椭球面反射镜面截取方法,找出了该方法对准光系统中波束能量传播和边缘锥削效应产生不利影响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种新的镜面截取方法,降低了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同时减小了镜面的尺寸,更有利于准光系统的紧凑型布局[8].1 高斯波束理论1.1 高斯波束的定义准直波束传输特性以近轴波动方程为基础,即亥姆霍兹(Helmholtz)波动方程在满足近轴条件下的一种近似.近似包括两个基本假设:①在第一段与波长可比拟的距离内,场分量u在传播方向上的变化(由于波束的衍射引起)很小;②场分量u在传播方向上的变化小于其横向变化.根据直角坐标系中的亥姆霍兹方程,结合这两个假设,可得
式中:x、y、z分别为直角坐标系的3个方向;j为虚数;为自由空间中的波数,λ为波长;u为一个复标量方程用于表征准直波束中的非平面部分.满足上述近似波动方程的解的波束称为高斯波束.这种波束是设计、分析准光系统的基础[9, 10].1.2 高斯波束的求解设波束的传播方向为z,w定义为场强下降到轴向最大值时的半径,称为波束半径.解高斯波束方程式(2):
式中:w0为波束在z=0处的波束半径,称为束腰半径,也是最小的波束半径;R为球面波的等相面曲率半径;φ0为高斯波束的相位偏移;r为柱坐标系的第一个坐标值;可得
被称为高斯波束的共焦距离或共焦参数,则式(3)~式(5)可简化为
2 边缘锥削和波束截断在高斯波束传播中,由式(2)可知,在横向平面内电场为高斯分布,在传播方向上有最大电场幅度值,且平面内不同位置处的电场值与轴向最大电场值之比为
因此可得不同位置处的功率密度与最大的功率密度之比为
式中:P(r)为坐标r处的功率密度.定义高斯波束的边缘锥削Te为半径re处的相对功率密度,则
式(11)中得到的边缘锥削Te为线性单位,但Te通常以dB为单位表示,且线性单位与dB之间有如下的转换关系:Te(dB)=-10lg Te.图 1给出了不同位置处的相对功率密度曲线[8],图 1(a)中纵坐标具有线性单位,图 1(b)中纵坐标单位为dB.由式(12)可知,不同边缘锥削Te(以dB为单位时)对应的边缘半径re与波束半径w之间的关系为
当边缘半径与波束半径之比为0.58时,波束的边缘锥削为3 dB,这表明高斯波束携带能量的一半集中在直径为1.175w的圆形区域内.当边缘半径与波束半径的比值为2时,波束的边缘锥削为34.7 dB,即波束携带能量的99.97%集中在半径为2w的区域内.
图 1 相对功率密度与相对半径的关系[8]Fig. 1 Relation between relative power density and relative radius[8]
图选项


3 椭球反射镜面设计3.1 现行设计方法由第2节对波束变形及边缘切削现象的分析,可以得到椭球反射镜面的设计原则是使镜面半径等于2倍的波束半径.此时波束的边缘切削为34.7 dB,集中了波束携带能量的99.97%[8, 9, 11].然而,随着高斯波束的传播,波束半径随之增大(如图 2所示),由于镜子的偏轴放置,波束斜入射至椭球镜,导致椭球镜左右两端与波束束腰间距离不同,造成镜面的左端与右端波束宽度的差异.因为椭球反射镜面是一个三维结构,镜面各点的纵向镜面尺寸需要通过将各点对应的波束半径代入波动方程分别计算,这将给设计带来极大困难.
图 2 高斯波束在椭球形反射镜面中传播仿真示意图Fig. 2 Simulation of transmission of Gaussian beam in an ellipsoidal reflector
图选项


因此,现行的截取方法为了规避大运算带来的不便,选择忽略镜面各点对应波束半径差异.设波束中轴到达椭球面时的波束半径w,取椭球面上到达波束轴线为2w的两点,过两点的连线做过两焦点及所取的任意一点的椭圆的垂面,该垂面所截椭球体表面(小椭球面部分)便是所需要的椭球面镜,如图 3所示.利用现行的截取方法得到的椭球镜面形状仿真结果如图 4所示.
图 3 现行椭球面反射镜镜面截取方式示意图Fig. 3 Schematic diagram of intercepting an ellipsoidal reflector with traditional method
图选项


图 4 现行截取方式下椭球面反射镜仿真结果Fig. 4 Simulation of intercepting an ellipsoidal reflector with traditional method
图选项


3.2 现行设计方法评估本文对上述截取方案进行了仿真.利用高斯波束方程与椭球体方程联立求解交点坐标,即镜面边缘坐标,利用式(11)得到现行截取方案中镜面边缘的相对功率密度(相对衰减值)与波束边缘相对半径的关系.通过图 5可知,椭球面反射镜的边缘存在局部衰减量仅为30 dB的情况,并不满足34.7 dB的衰减要求[12].这将引起反射波能量缺失和波束的变形,后者将会导致波束的准直性下降.
图 5 现行椭球面反射镜截取方式边缘衰减图Fig. 5 Radar map of the loss of power on edge of ellipsoidal reflector with traditional method
图选项


3.3 现行设计缺陷分析根据如图 5所示的边缘相对功率密度图,在区间(150°,200°),镜面的衰减量约为30 dB,而区间(0°,40°)对应的衰减量大于40 dB.这表明现行截法所得到的镜面在局部超过衰减要求,而在局部却不足衰减要求,进而整个镜面满足最适衰减量的部分所占比重很小,降低了镜面效率.根据第2节的边缘切削原理,边缘衰减量35 dB 对应的镜面半径为2倍对应波束半径,此时可以理解为镜面恰好将整个波束都包含在内.边缘衰减量大于35 dB意味着镜面半径大于对应波束半径的2倍,此时镜面将整个波束包含在内且仍有盈余;而边缘衰减量小于35 dB意味着镜面半径小于对应波束半径的2倍,此时镜面只包含了部分波束.4 椭球反射镜面设计方法改进结合图 5,可以分析得到:现行截法截取得到的镜面尺寸在左端点出现盈余现象而在右端点出现不足现象.如图 6所示,B点位于波束轴线上,B点的波束半径为w,而A点与波束轴线的距离为2w.从而造成A点处衰减小于理论的35 dB.同理可知由于D点所对应的波束半径小于B点对应的波束半径,相应的衰减量也就大于35 dB.而实际对应的35 dB点应为A′和D′.通过AD′的垂面截取出的椭球面反射镜应该更符合设计指标.
图 6 改进方案示意图Fig. 6 Schematic diagram of improvement plan
图选项


4.1 设计方法仿真以波束入射线为轴线,以衰减量最小点A和衰减量最大点D对应的波束半径为半径分别做两个圆柱体,与椭圆体相交得到A′点和D′点,从而得到修正后的椭球面反射镜,如图 7所示.
图 7 修正椭球反射镜面截取示意图Fig. 7 Schematic diagram of intercepting an ellipsoidal reflector with improved method
图选项


如图 8所示,两镜面分别是利用现行截法与改进截法得到的椭球镜,可以看到经过修正后的椭球镜有了较小的偏移,直观上看面积更小,这将更有利于紧凑型布局.
图 8 两种截取方式得到的镜面尺寸仿真结果Fig. 8 Simulation results of reflectors’sizes with two methods
图选项


表 1列出了截取前118通路中的3个镜面(E118镜面,E2镜面,E1镜面)面积与截取后的镜面面积,可见新的截取方法明显减小了镜面面积.表 1 截取前后镜面面积对比Table 1 Comparison of reflectors’sizes between two methods
截取方法面积/m2
E118E2E1
现行方法2 441.00572.829 266.97
改进方法1 854.83504.877 677.08

表选项


4.2 设计方法改进的评估图 9是改进截取方式与现行截取方式的相对功率密度对比图.通过图 9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改进面截取方法(虚线)很好地修正了原截取方法(实线)对称的两端一面大于35 dB另一面小于35 dB的缺陷,很好地贴合于35 dB线上,使整个镜面的效率提高.这不仅保证了高斯波束在传播过程中的低损耗,同时也保持了较好的准直特性,波束变形较小.
图 9 两种截取方式反射镜相对功率密度边缘衰减对比Fig. 9 Comparison of relative power density loss on the edge of reflectors between two methodstwo methods
图选项


5 结 论通过对准光系统中椭球面反射镜镜面边缘衰减的分析,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1) 椭球面反射镜镜面边缘相对功率不完全达到35 dB衰减标准的原因为现行设计方法仅考虑波束入射点处对应的波束半径,却忽略了波束半径随着传播距离的变化.这种不恰当的近似导致了按这种方法设计出的镜面将呈现出一端衰减量大于35 dB,另一端衰减量不足35 dB的结果.2) 改进了现行镜面设计方法.在利用现行设计方法得到镜面左右边界后,将边界沿椭球进行适当的移动,该移动量可以由波束半径随传播距离的变化规律计算得到.从两种方式的镜面边缘衰减量对比中,可以看出改进的方法能明显地改善衰减量不对称的情况,得以满足镜面边缘整体达标的目的.同时,改进设计方法将使镜面尺寸进一步减小.
参考文献
[1] 董金明,林萍实. 微波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Dong J M,Lin P S.Microwave technology[M].Beijing:China Machine Press,2003(in Chinese).
[2] 张升伟,姜景山,王振占,等.神舟四号飞船多频段微波辐射计及其应用[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5,20(1):68-73. Zhang S W,Jiang J S,Wang Z Z,et al.Multi-frequency microwave radiometer on“SZ-4”spaceship and its applications[J].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2005,20(1):68-73(in Chinese).
Cited By in Cnki (11)
[3] 张升伟,李靖,姜景山,等.风云三号卫星微波湿度计的系统设计与研制[J].遥感学报,2008,12(2):199-207. Zhang S W,Li J,Jiang J S,et al.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microwave humidity sounder for FY-3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J].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2008,12(2):199-207(in Chinese).
Cited By in Cnki (30)
[4] Benson F A. Millimeter and submillimeter waves[M].London:Iliffe Press,1969.
[5] Stumper U. Six-port and four-port reflectormeters for complex permittivity measurements at submillimeter wavelengths[J].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1989,37(1):222-230.
Click to display the text
[6] Veruttipong W,Chen J C,Bathker D A.Gaussian beam and physical optics iteration technique for wideband beam waveguide feed design[C]//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Society International Symposium.Piscataway,NJ:IEEE,1991,2:1007-1010.
Click to display the text
[7] Thompson D,Miles R E,Pollard R D.Complex permittivity measurements using a quasi-optical multistate reflectormeter[C]// Terahertz Electronics Proceedings,IEE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Piscataway,NJ:IEEE,1998:163-165.
Click to display the text
[8] 张勇芳,苗俊刚,姜景山.毫米波亚毫米波多通道准光复用系统研究[D].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 Zhang Y F,Miao J G,Jiang J S.Research on the millimeter and submillimeter wave multi-channel quasi-optical multiplexer[D].Beijing: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2013(in Chinese).
[9] Candotti M,Baryshev A M,Trappe N.Quasi-otical asessment of the ALMA band 9 front-end[J].Infrared Physics & Technology,2009,52(5):174-179.
Click to display the text
[10] Bondo T,Sorensen S B.Quasi-optical beam waveguide analysis using frame based Gaussian beam expansion[C]//Proceedings 13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pace Terahertz Technology.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2002:271-276.
Click to display the text
[11] Imbriale W A,Large antennas of the deep space network[M].New Jersey:John Wiley & Sons,Inc.,2005.
[12] Goldsmith P F.Quasioptical systems:Gaussian beam quasioptical propogation and applications[M].New York:Wiley-IEEE Press,1998.


相关话题/设计 系统 传播 微波 波束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曲线片型加筋壁板的稳定性优化设计
    加筋板作为一种典型的薄壁结构形式,被广泛应用于飞机机身和机翼的盒段[1]、运载火箭的舱段[2],提高其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是工程设计的迫切需求.曲筋加筋板作为直筋加筋板的一种结构扩展,已经开始受到研究工作者的重视.目前,一些创新性的制造技术,如搅拌摩擦焊和电子束自由曲面成型技术已经可以使用铝合金与钛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多因素影响下的起落架收放系统性能分析
    起落架收放系统是飞机的重要组成部分[1,2],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飞机的飞行安全.而频发的收放事故使得对起落架收放系统的研究极为重要[3].收放故障模式多种多样,较为常见的故障原因有系统气塞、管路堵塞、油液泄漏、结构卡滞等[4,5,6].针对这些故障原因展开系统分析,并对起落架收放性能进行评估具有重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空间科学任务协同设计论证平台
    由于空间科学任务立项论证需求越来越多,为了提高概念设计阶段空间科学任务论证的效率,协同设计思想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空间科学任务的系统论证中.空间科学任务论证是设计岗位依据规范的论证流程开展协同设计的过程.以往的任务论证在数据、流程及协同方式上有如下特点:1)基于文档的数据管理模式.该模式导致了文档变更及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飞机载荷谱实测数据双缓冲视景仿真系统设计
    飞机载荷谱实测是将飞机在使用过程中的状态参数、载荷参数等进行信息采集和记录,为飞机全机试验、结构可靠性设计提供试验数据与科学依据[1,2].飞机载荷谱实测数据类型复杂,对于不同的机型,采集参数不同,数据结构也不相同,使得飞机载荷谱数据资源比较难以组织和管理[3,4,5,6].随着测试需求的不断提高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轮盘概念设计中拓扑和形状同时优化方法
    结构优化包括拓扑、形状和尺寸优化3个阶段,对于前2个优化阶段,通常的优化顺序是,先进行拓扑优化,在拓扑优化结果的基础上,再进行形状优化.在这种分步进行的优化过程中,需要人为设定一个大小一定的不可调的初始设计区域用于拓扑优化;并且在基于变密度法(即SIMP法)的拓扑优化过程结束后,还需要人为设定一个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多通道投影系统的纹理表面实时绘制技术
    随着投影机硬件性能的提升与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投影技术被应用到越来越多的领域中.通过投影技术来改变物体表面的显示效果是近年来增强现实领域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基于投影系统的光照补偿技术可以消除投影表面的交叉反射、散射等现象对投影效果造成的影响,让增强现实技术应用到更多的场合中,用户可以更随意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数字滤波器的伺服系统谐振抑制方法
    在实际的机械伺服系统中,机械谐振模态普遍存在.原因是伺服系统的传动部分,比如传动轴、连接轴等,并非是完全刚性的,在受力后会发生弹性形变.机械谐振不仅会影响伺服系统的稳定性和跟踪精度,还会严重损害机械部件,降低其寿命.因此,在伺服系统中,机械谐振的抑制一直是控制研究的重要问题,对此已有大量研究.机械谐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视觉搜索的飞机显示界面设计原则
    随着航空科学技术的发展,尽管现代飞机设计中充分利用了高科技成果,使自身的设计日渐完善,从而使固有的故障大幅度减少,但是随着飞行高度、速度、巡航时间的不断增加以及显示系统、操作系统的自动化,任务都逐渐集中到一人或少数几个人来完成,使飞行员的生理、心理承受的负荷越来越大,因工效学问题考虑不当而导致飞行故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非相似余度作动系统动态力均衡控制策略
    未来飞机将向着高机动性、超高速及大功率的方向发展,要求飞机液压作动系统朝着高压化、大功率、变压力、多余度等方向发展[1],但目前液压作动系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2,3].在此背景下,功率电传(PBW)作动系统成为了作动系统的发展方向.功率电传作动器包括电动静液作动器(EHA)和机电作动器(EM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系统的非概率可靠性分析
    随着航空航天领域对结构振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传统的振动控制很难满足设计要求,振动主动控制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振动主动控制系统针对低频振动控制具有效果好、重量轻等优点,但是其存在对不确定性较为敏感、可靠性低的缺点.然而,在工程实际中,不确定性是普遍存在的,不确定性不仅可以降低主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