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伍新春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4-21

伍新春教授

电话:
E-mail:xcwu@bnu.edu.cn
研究方向:教育与学校心理学(当代学习科学与有效教学,儿童阅读发展与教学促进,科技场馆学习与科学教育),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创伤心理干预,教师职业发展与心理健康,亲职教育与家庭协同教养)。目前重点关注的研究议题是:正常儿童的阅读促进与障碍儿童的阅读矫治、青少年创伤后心理反应的影响机制及询证干预、父母教养投入和协同教养的影响机制与作用后果、共情陪伴的家校实施及其对儿童心理社会能力发展的影响。
个人履历
一、学习经历
1986,09-1990,07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本科,学士学位
1990,09-1995,07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研究生(硕博连读),博士学位
2000,09-2002,07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心理辅导博士班,在职研修兼行政协助
2005,07-2005,08 中共中央党校,全国高校第五期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学习
2005,12-2008,05 北京师范大学-台湾辅导学会心理咨询实务高级研修班,在职研修兼课程统筹
2009,06-2009,07 北京市委党校,北京市第二期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研修班,学习

二、工作经历
1995,09-1998,06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讲师
1996,09-1997,01 美国Illinois大学(UIUC)阅读研究中心访问
1998,07-2001,11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心理学系党总支书记
2001,11-2003,06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副院长,教育心理与心理健康研究所所长
2003,07-2007,09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教育心理与心理健康研究所所长
2004,12-2005,01 英国Manchester大学教育学院访问教授
2007,05-2007,06 加拿大British Columbia大学(UBC)教育学院访问教授
2007,10-2009,11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心理与心理健康研究所所长,儿童阅读与学习研究中心主任
2008,11-2008,12 澳大利亚Melbourne大学国际课堂教学研究中心访问教授
2009,11-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儿童阅读与学习研究中心主任
2010,07-2010,08 加拿大British Columbia大学(UBC)教育学院访问教授


科学研究
一、在研项目
1.(2013—2019)残疾人语言障碍与学习机制研究. 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ZD188).主持.
2.(2014—2018)青少年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创伤后成长的结构及影响机制研究. 2014年度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ZDA11).主持.
3.(2015—2018)父亲与母亲教养投入对青少年心理适应影响的比较研究.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2015年度重点课题(AFA15199).主持.
4.(2016—2020)国民心理卫生素质及其提升机制与对策. 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6ZDA232).子课题负责人(首席专家为江光荣教授).
5.(2015—2019)人际和谐心理健康促进技术研究. 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ZDB139).子课题负责人(首席专家为侯志瑾教授).
6.(2018—2019)华北片区高考评价体系的人才素质需求调研.教育部考试中心重大委托项目“高考评价体系研究”(首席专家为莫雷教授)子课题.主持.
7.(2018—2019)义务教育阶段四、八年级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监测测试工具研制.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委托课题(AD201806).主持.
8.(2016—2021)儿童阅读素养的测评与提升.北京清源逸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委托项目.主持.
9.(2017—2020)共情陪伴对儿童心理社会能力的影响.中国教育学会2017年度“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A).主持.
10.(2016—2020)共情陪伴与儿童早期关键经验培养.爱果实(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委托项目.主持.
11.(2016—2018)中学生心理辅导.北京师范大学本科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建设项目.主持.

二、已结项目
(一)教育与学校心理学
(学习规律)
12.(2008-2010)中小学教师动机激发风格及其对学生自主型学习动机的影响.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AIA08064).主持.
13.(2006-2007)北京市家长对中小学生学习质量的看法.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委托课题(YW0607).主持.
14.(2005-2006)北京市普通中小学学生学习经验调查.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委托课题.主持.
15.(2004-2009)学习与心理发展.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群体计划.项目核心成员(申继亮教授总主持).
16.(2002—2005)现代学习理论与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EBA010432).主持.
17.(2000-2002)学习策略的心理学研究与国家日语课程标准的研制.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子课题.主持.
18.(1999-2001)学科能力培养与学生素质提高的教学心理学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九五”规划专项任务(99JDXLX007)/内蒙古包头市横向合作课题.主持.
19.(1997-2000)关于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心理学研究.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主持(第二).
20.(1993-1996)改革中小学语文数学教学体制的实验研究.国家教委“八五”博士点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主要承担者.
21.(1991-1995)学科教学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国家教委重点课题.主要承担者.
(语言发展)
22.(2013—2017)残疾儿童语言障碍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2013年度开放课题(CNLYB1311).主持.
23.(2015—2016)义务教育阶段四、八年级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监测测试工具研制.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委托课题(2015AD011).主持.
24.(2011—2015)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1JZD041).子课题负责人(首席专家为舒华教授).
25.(2014—2015)义务教育阶段四、八年级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监测工具研制与语文监测专项研究.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委托课题(2014AD009).主持.
26.(2010—2013)汉语儿童语素意识的结构及其在阅读发展中的作用——来自比较与追踪的证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0-0246).主持.
27.(2012—2013)义务教育阶段四、八年级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监测测试工具研制.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委托课题(2012AD005).主持.
28.(2010—2011)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监测工具研制.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委托课题(2010AD008).主持.
29.(2009—2010)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监测工具研制.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委托课题(2009AD006).主持.
30.(2007—2008)小学生阅读成就测验的编制.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子课题.主持.
31.(2006-2010)分享阅读的理论深化与实践推进的心理学研究.北京迪科奕阳儿童阅读顾问有限公司委托课题.主持.
32.(2005-2006)平衡教学对学前儿童汉语词素意识及阅读理解发展的影响.北京迪科奕阳儿童阅读顾问有限公司委托课题.主持.
33.(2001-2005) Learning to read Chinese: Cultivating children's strategic reading.美国Spencer基金课题.主持(第二).
34.(2000—2003)儿童汉字学习与阅读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儿童脑高级功能开发与素质教育若干重要问题的研究”子课题(95-专-09).主持(第二).
35.(1999-2001) Facets of meta-linguistic awareness that enable the acquisi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words.美国Spencer基金课题.主持(第二).
36.(1996-1999)Learning to Read Chinese:Effects of Metalinguistic Knowledge and Volume of Reading on the Acquisition of Literacy in a Non-Alphabetic Writing System.美国Spencer基金课题.主持(第二).
(科学学习)
37.(2013—2017)我国科技场馆教育工作者的胜任特征模型与专业发展培训体系的构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点项目暨北京师范大学自主科研基金重点项目(2012WZD05).主持.
38.(2012—2014)儿童科技场馆学习的发展特点与效果促进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
39.(2009—2011)儿童校外科学教育状况调查研究.中国儿童中心“中国城市儿童校外科学教育状况与实践研究”子课题.主持.
40.(2009-2010)“科技馆活动进校园”的教育活动推进与资源集成开发.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委托项目.主持.
41.(2009-2010)科技馆员工的专业发展需求与“科技馆活动进校园”的工作成效调查.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委托项目.主持.
42.(2008-2009)“科技馆活动进校园”的教育活动推进与培训材料开发.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委托项目.主持.
43.(2008-2010)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实验)修订.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项目.核心成员(韦钰院士总主持).
44.(2007-2008)“科技馆活动进校园”的试点推进与效果评估.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委托项目.主持.
45.(2007-2007)“科技馆活动进校园”试点场馆工作调研.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委托项目.主持.
46.(2006-2008)中小学生科技场馆学习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主持.
47.(2006-2007)“科技馆活动进校园”的培训策划与初步实施.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委托项目.主持.
(教学研究)
48.(2012—2013)基于实习学校特色的教育教学活动方案研究——自主阅读能力促进.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度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11-26).主持.
49.(2009—201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项目.主持.
50.(2004-2006)学习理论与教学.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主持.
51.(2003—2004)教育心理学.教育部“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项目”.主持.
52.(2001—2003)教育心理学.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项目.主持.

(二)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学生辅导)
53.(2011—2015)青少年创伤后成长的发展特点与促进研究——来自比较与追踪的证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1JJD190006).主持.
54.(2011—2012)婴幼儿心理社会能力发展与促进.中国儿童中心“成长桥”项目和“爱的教育”项目子课题.主持.
55.(2010—2011)“中小学校园应激和危机事件心理干预指导纲要”研究.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委托课题.核心成员(方晓义教授总主持).
56.(2008-2011)灾后中小学生心理疏导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8JZD0026).项目协调人和子课题负责人(林崇德教授总主持).
(教师健康)
57.(2006-2011)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特征与其职业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百人工程”项目(06AgJY006).主持.
58.(2003—2006)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成因及其干预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博士点基金项目(03JB88001).主持.
(亲职教育)
59.(2008-2013)父亲参与儿童教养行为的基本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基金项目(08JAXLX001).主持.
60.(2010—2012)我国家庭、婚姻、亲子关系问题的综合筛查评估与干预示范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BAI77B05).核心成员(赵旭东教授总主持).
(教学研究)
61.(2013—2015)中学生心理辅导.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主持.
62.(2009—2010)行为矫正.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创新平台建设项目.主持.
63.(2005-2007)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主持.
64.(2003—2004)心理咨询与治疗丛书.高等教育出版社.主持.

三、学术论文
2018(已接受)
1.Zhou,X., &Wu,X.*(2018).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pe and posttraumatic growth among adolescents after Ya'an earthquake: The mediating role of acceptance and cognitive reappraisal.Journal of Pacific Rim PsychologyDOI:10.1017/prp.2018.14 (SSCI,Q3,IF=0.909)
2.Zhou,X., &Wu,X.*, Zhen,R., Wang,W., & Tian,Y.(2018). Trajectories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s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in the area worst-hit by the Wenchuan earthquake.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35(2),303-307.DOI: 10.1016/j.jad.2018.04.032 (SSCI,Q1,IF=3.786)
3.Zhou,X.,Wu,X.*, & Zhen,R. (2018). Pattern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posttraumatic growth among adolescents after Wenchuan earthquake in China: A latent profile analysis.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31(1), 57-63.DOI: 10.1002/jts.22246 (SSCI,Q2,IF=2.254)
4.Zhou,X., Zhen,R., &Wu,X.*(2018). Trajectories of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among adolescents over time since Wenchuan earthquake.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84,86-92.DOI: 10.1016/j.chb.2018.02.030 (SSCI,Q1,IF=3.435)
5.Zhou,X.,Wu,X.*, & Zhen,R. (2018). Self-esteem and hope mediate the relations between social support 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growth in adolescents following the Ya’an earthquake.Anxiety, Stress and Coping,31(1),32-45.http://dx.doi.org/10.1080/ **. 2017.**(SSCI,Q2, IF=2.042)
6.Zhou,X.,Wu,X.*, Li,X., & Zhen,R. (2018). The role of posttraumatic fear and social support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uma severity and posttraumatic growth among adolescent survivors after Yaan earthquak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53(2),15-156.DOI: 10.1002/ijop.12281 (SSCI,Q2, IF=1.867)
7.Liu,C.,&Wu,X*.(2016). Dyadic effects of marital satisfaction on coparenting in Chinese families: Based on actor-partner interdependence mode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53(3),210-217.DOI:10.1002/ijop.12274 (SSCI,Q2,IF=1.867)
8.程亚华,王健,伍新春*. (2018).小学低年级儿童汉语语素意识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字词阅读流畅性的中介效应.心理学报, 50(4),413-425.
9.程亚华,伍新春*,刘红云,李虹. (2018).小学低年级儿童口语词汇知识的发展轨迹及其影响因素.心理学报, 50(2),206-215.
10.程亚华,伍新春*. (2018).儿童一年级时的阅读流畅性对二、三年级时阅读理解的预测.心理发展与教育, 34(3),314-321.
11.方铖豪,程亚华*,伍新春.(2018).小学低年级儿童汉语语素意识、口语词汇知识对阅读能力的影响:一项追踪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 34(5)
12.赵英,伍新春*,陈红君. (2018).汉语儿童语素意识对阅读理解的影响:默读流畅性的中介效应.心理发展与教育
13.伍新春,赵英. (2018).听障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及促进.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16(3),170-173.
14.谢娟,伍新春*,季娇.(2018).科技场馆“第二课程”育人价值实现路径——基于我国城市中小学生的实证调查.中国教育学刊,(9),68-73.
15.田雨馨,周宵,伍新春*. (2018).创伤暴露程度对青少年物质滥用的影响:创伤后应激障碍与依恋的中介作用.心理科学, 41(1),219-224.
16.王文超,周宵,伍新春*,曾旻,田雨馨.(2018).创伤后应激障碍对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心理科学, 41(2),484-490.
17.伍新春*,王文超,周宵,陈秋燕,林崇德.(2018).汶川地震8.5年后青少年身心状况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 34(1), 80-89.(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 2018年第8期,75-86)
18.周宵,伍新春*,王文超,田雨馨.(2018).青少年重复创伤暴露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系:安全感与认知重评的中介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 34(1), 90-97.
19.安媛媛,苑广哲,伍新春*,王文超.(2018).社会支持对震后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创伤后成长的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 34(1), 98-104.
20.田雨馨,伍新春*王文超,周宵.(2018).青少年依恋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创伤后成长的影响: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的中介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 34(1), 105-111.
21.王文超,伍新春*,田雨馨,周宵.(2018).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创伤后成长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生命意义的中介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 34(1), 112-119.
22.林崇德*,伍新春,陈秋燕,田雨馨. (2018).专家-教练-教师相结合的创伤干预模式的建构——基于汶川地震后心理援助的经验.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32-40.(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 2018年第7期,75-83)
23.伍新春*,周宵,王文超,田雨馨.(2018).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创伤后成长的辩证认识——基于整合-比较的视角.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41-50.
24.王文超,伍新春*,周宵.(2018).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创伤后成长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汶川地震后的10年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51-63.
25.齐亚静,伍新春*.(2018).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拓展脉络.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
26.侯芬,伍新春*,邹盛奇,刘畅,黄彬彬.(2018).父母教养投入行为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亲子依恋的中介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 34(4),417-425.
27.伍新春*,刘畅,邹盛奇,侯芬. (2018).青少年评价父母教养投入行为问卷的修订及其信效度检验.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6(4),647-651.
2017
28.Li,L.,Wu,X.*,Cheng,Y. & NGUYEN,T.P. (2017).The relationship of character reading and spelling: A longitudinal study in Chinese.Journal of Research in Reading.DOI: 10.1111/1467-9817.12131.(SSCI,Q2,IF=1.564)
29.Li,H., Dronjic,V., Chen,X., Li,Y., Cheng,Y., &Wu,X.* (2017).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as a function of semantics, phonology, and orthography and as a predictor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Chinese.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 44(5), 1218-1247.DOI:10.1017/ S0477. (SSCI,Q1,IF=1.642)
30.Cheng,Y.*,&Wu,X.(201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S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Chinese: A mediation model.Frontiers in Psychology,8(4): 672. DOI:10.3389 /fpsyg. 2017.00672(SSCI,Q2, IF=2.323)
31.Cheng,Y., Zhang,J., Li,H.,Wu,X.,*Liu,H., Dong,Q., Li,L., Nguyen,T., Zheng,M., Zhao,Y., & Sun,P. (2017). Growth of compounding awareness predicts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young Chinese students: A longitudinal study from Grade 1 to Grade 2.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 52(1),91-104.DOI:10.1002/rrq.155 (SSCI,Q1, IF=1.596)
32.Nguyen,T., Li,H., Zhang,J.,Wu,X.,*Cheng,Y. (2017).Teaching semantic radicals facilitates inferring new character meanings in sentence reading for nonnative Chinese speakers.Frontiers in Psychology,8(10):1846. DOI:10.3389/fpsyg.2017. 01846 (SSCI,Q2, IF=2.323)
33.Zhou,X., Zhen,R., &Wu,X.*(2017).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control beliefs as the predictors of academic burnout amongst adolescents following Wenchuan earthquake.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traumatology,8,**. http://dx.doi.org/10.1080/ **.2017.**. (SSCI,Q1, IF=3.278)
34.Zhou,X.,Wu,X.,*& Zhen,R. (2017). Assessing the latent structure of DSM-5 PTSD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after the Ya’an earthquake.Psychiatry Research,254(8),33-39.DOI: 10.1016/j.psychres.2017.04.029 (SSCI,Q2, IF=2.528)
35.Zhou,X.,Wu,X.*, Chen,Q., & Zhen,R. (2017). Why did adolescents have sleep problems after earthquake? Understanding the roles of traumatic exposure, fear and PTSD.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58(3),221-227.DOI:10.1111/sjop.12366 (SSCI,Q2, IF=1.284 )
36.Zhou,X., &Wu,X.* (2017). Latent structure of posttraumatic growth and its temporal stability among Chinese children sample following an earthquake.Child Indicators Research,10(4),1121-1134.DOI:10.1007/s12187-016-9441-8. (SSCI,Q2, IF=1.194)
37.Zhou,X., An,Y., &Wu,X.* (2017). Longitudinal linkages betwee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violent behaviors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following the Wenchuan earthquake.Journal of Aggression, Maltreatment & Trauma, 26(3),231-243.DOI: 10.1080/**.2016.**. (SSCI,Q4, IF=0.547)
38.Zhou, X.,Wu, X.*, & Zhen, R. (2017).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support 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osttraumatic growth among adolescents after Ya’an earthquake: The role of emotion regulation.Psychological Trauma: Theory, Research,Practice, and Policy, 9(2),214-221.http://dx.doi.org/10.1037/tra**(SSCI,Q3, IF=1.584)
39.Zhou,X.,&Wu,X.*(2017).Moderating role of negative venting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TSD and violent behaviors and suicidal ideation in Chinese children after an earthquake.Child Indicators Research,10(1), 221-230. DOI:10.1007/ s12187- 016-9383-1 (SSCI,Q2, IF=1.194),
40.Chen, J., &Wu,X*.(2017). Posttraumatic stress symptoms and posttraumatic growth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following an earthquake: Latent transition analysis.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30(6),583-592.DOI: 10.1002/jts.22238 (SSCI,Q2,IF=2.254)
41.Chen, J., &Wu,X*.(2017). Posttraumatic stress symptoms and posttraumatic growth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following an earthquake: A latent profile analysis.Child 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22(1), 23-29.DOI:10.1111/camh.12175(SSCI,Q3, IF=1.597)
42.程亚华,李虹,伍新春*,董琼. (2017).一年级汉语儿童语素意识与口语词汇的双向关系:追踪研究的证据.心理科学,40(1),103-109.
43.季娇,伍新春*,青紫馨. (2017).非正式学习:学习科学研究的生长点.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学报,(1),74-82.
44.伍新春,王莹,张宜培.(2017).科技场馆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教师教育研究,29(4), 31-38.
45.周宵,伍新春*,王文超,田雨馨.(2017).社会支持、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创伤后成长之间的关系:来自雅安地震后小学生的追踪研究.心理学报,49(11),1428-1438.
46.陈红敏,赵雷,伍新春*. (2017).情感强度不同的正性生活事件对情感反应和行为决策的影响.心理科学,40(3),638-644.
47.周宵,伍新春*,安媛媛,林崇德. (2017).汶川地震后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潜在结构分析.心理发展与教育,33(2),206-215.
48.周宵,伍新春*,王文超. (2017).青少年的乐观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希望与反刍的中介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 33(3),328-336.
49.周宵,伍新春*,王文超,田雨馨.(2017).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创伤后成长的影响:状态希望和积极重评的中介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 33(5),587-594.
50.周宵,伍新春*,王文超,田雨馨,曾旻. (2017).青少年侵入性反刍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主动反刍的中介和希望的调节作用.心理与行为研究,15(4),544-550.
51.曾旻,周宵,伍新春*,陈杰灵. (2017).创伤暴露程度对中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控制感的调节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5(1),59-64.
52.伍新春*,陈杰灵,蔚鹏霞,王文超. (2017).青少年创伤后成长对其学业卷入的影响: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5(5),919-922.
53.周宵,伍新春*,安媛媛,王文超,田雨馨. (2017).事件相关反刍量表在地震后青少年群体中的适用性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5(6),1001-1006.
54.刘畅,伍新春*,邹盛奇. (2017).父母协同教养及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学报,(4),15-25.
55.刘畅,伍新春*. (2017).主客体互倚性的成对模式及其检验.心理发展与教育, 33(1), 105-112.
56.刘畅,伍新春*,邹盛奇. (2017).父母协同教养问卷青少年评定版的修订及其信效度检验.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5(5),845-849+881.
57.伍新春. (2017).在共情陪伴中提升教师的共情能力.上海托幼, (4A), 14-15.
58.伍新春. (2017).在高质量陪伴中提高幼儿的共情能力.上海托幼, (5A), 14-15.
2016
59.Cheng,Y., Zhang,J.,Wu,X.,*Liu,H., & Li,H. (2016). Cross-lagged relationships between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among Chinese children.Frontiers in Psychology,7(9):1379.DOI:10.3389/ fpsyg. 2016.01379. (SSCI,Q1,IF=2.463)
60.Ji,J.*, Anderson,D., &Wu,X.(2016). Motivational factors in career decisions made by Chinese science museum educators.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 66(1),21–38. DOI: 10.1177/ 074**93 (SSCI,Q2, IF=0.780)
61.Zhou,X.,Wu,X.*, & An, Y. (2016).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uma exposure and depression among adolescents after earthquake: The roles of fear and resilience.Frontiers in Psychology,7(12):2044. DOI:10.3389/fpsyg.2016.02044 (SSCI,Q1,IF=2.463)
62.Zhou,X., &Wu,X.*(2016). Understanding the roles of gratitude and social support in posttraumatic growth among adolescents after Ya’an earthquake: A longitudinal study.PersonalityandIndividualDifferences,101(10),4-8. DOI: 10.1016/j.paid.2016.05.033 (SSCI,Q2, IF=1.951)
63.Zhou,X., &Wu,X.* (2016).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ruminatio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posttraumatic growth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after earthquake: A longitudinal study.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193(3),242-248. DOI:10.1016/j.jad. 2015.12.076(SSCI,Q1, IF=3.570)
64.Liu,C.,Wu,X*. & Zou,S.(2016). Parent’s relative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paternal involvement in Chinese families: The mediating role of coparenting. Frontiers in Psychology,7(6):940. DOI:10.3389/fpsyg.2016.00940 (SSCI,Q1,IF=2.463)
65.赵英,程亚华,伍新春*,阮氏芳. (2016).汉语儿童语素意识与词汇知识的双向关系:一项追踪研究.心理学报,48(11),1434-1444.
66.李利平,伍新春*,周宁宁,程亚华,阮氏芳. (2016).汉语儿童读词者的认知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心理学报,48(10),1270-1281.
67.李利平,伍新春*,程亚华,阮氏芳. (2016).语素意识对小学生阅读流畅性的影响:汉字识别的中介作用.心理科学,39(6),1398-1405.
68.李利平,伍新春*,熊翠燕,程亚华,阮氏芳. (2016).元语言意识和快速命名对小学生汉字听写的影响.心理发展与教育,32(6),698-705.
69.阮氏芳,李虹,伍新春*,孙鹏. (2016).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越南大学生汉字部件意识的发展.心理与行为研究,14(1),20-26+41.
70.董琼,伍新春,左莉.(2016).阅读暴露的科学测量及其对阅读教学的启示.课程?教材?教法,36(12),54-60. (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 2017年第6期,55-59)
71.伍新春,谢瑞波. (2016).听障儿童语言能力评估的现状与展望.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14(4),271-274.
72.季娇,曾筝,伍新春. (2016).我国科技场馆教育人员胜任特征的质性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6),85-91.
73.周宵,伍新春*,曾旻,田雨馨.(2016).青少年的情绪调节策略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创伤后成长的影响: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心理学报,48(8),969-980.
74.伍新春*,周宵,陈杰灵,曾旻,田雨馨. (2016).社会支持、主动反刍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基于汶川地震后青少年的追踪研究.心理科学,39(3),735-740.
75.陈红敏,赵雷,伍新春*. (2016).情感强度不同负性生活事件对个体情感反应和行为决策的影响.心理科学,39(1), 178-184.
76.伍新春*,周宵,毋梦薇,陈杰灵,赵献梓. (2016).创伤暴露程度、主观害怕程度对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影响的追踪研究: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32(5),595-603.
77.周宵,伍新春*,曾旻,田雨馨. (2016).社会支持、主动反刍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系:来自地震后青少年的追踪研究.心理与行为研究,14(5),626-632.
78.田雨馨,周宵,伍新春*,曾旻. (2016).创伤后应激障碍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情绪调节策略的调节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4(3),480-483.
79.齐亚静,伍新春*,胡博. (2016).教师工作要求的分类——基于对职业倦怠和工作投入的影响研究.教育研究,37(2),119-126.
80.齐亚静,伍新春*. (2016).中小学教师工作重塑问卷的编制.心理与行为研究,14(4),501- 506.
81.齐亚静,伍新春*,王晓丽.(2016).中小学教师工作重塑与工作投入的交叉滞后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4(5),935-938+942.
82.伍新春*,齐亚静,余蓉蓉,臧伟伟.(2016).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卷的进一步修订.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4(5),856-860.
83.邹盛奇,伍新春*,刘畅. (2016).母亲守门员效应——概念结构、理论解释与研究展望.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58(6),41-49.(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青少年导刊》, 2017年第3期, 3-11)
84.邹盛奇,伍新春*,刘畅. (2016).父亲关于自身教养价值的态度对其教养投入行为的影响: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模型.心理发展与教育,32(2),166-174.
85.刘畅,伍新春*,邹盛奇. (2016).父母婚姻满意度及其相似性对协同教养的影响:基于成对数据的分析.心理发展与教育,32(1),49-55. (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 2016年第7期,75-83)
86.伍新春. (2016).共情陪伴奠定幼儿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海托幼,(11A),8-10.
2015
87.Cheng,Y., Zhang,J., Li,H*, Anderson,R., Ding,F., Nguyen-Jahiel,K, Shu,H., &Wu, X.(2015). Moving from recitation to open-format literature discussion in Chinese classrooms.Instructional Science,43(6),643-664. doi:10.1007/s11251-015-9358-5 (SSCI,Q1, IF=1.426)
88.Cheng,Y., Li,L., &Wu,X.*(2015). The recipro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ounding awareness and vocabulary knowledge in Chinese: A latent growth model study.Frontiers in Psychology,6(4): 440. doi:10.3389/fpsyg.2015.00440.(SSCI, Q1, IF=2.84)
89.Li,L., &Wu,X.*(2015). Effects of metalinguistic awareness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the mediator role of reading fluency from grades 2 to 4.PloS ONE,10(3): e**. doi:10.1371/journal.pone.** (SC1, Q1, IF=3.54)
90.Wu,X.*, Zhou,X., Wu,Y., & An,Y. (2015). The role of rumination i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posttraumatic growth among adolescents after Wenchuan earthquake.Frontiers in Psychology,6(9):1335. doi: 10.3389/fpsyg.2015.01335.(SSCI,Q1, IF=2.84)
91.Chen, J., Zhou,X., Zeng,M., &Wu, X.*(2015).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t-traumatic stress symptoms and post-traumatic growth: Evidence from longitudinal study.PloS ONE,10(6): e**. doi:10.1371/journal.pone. ** (SC1, Q1, IF=3.54)
92.Zhou,X.,Wu,X.* (2015). Longitudin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gratitude, deliberate rumination, and posttraumatic growth in adolescents following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in China.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56, 567–572. DOI: 10.1111/sjop.12237(SSCI,Q2, IF=1.15).
93.Zhou,X.,Wu,X.*& Chen,J. (2015). Longitudinal linkages betwee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posttraumatic growth in adolescent survivors following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in China: A three-wave, cross-lagged study.Psychiatry Research, 228,107-111. DOI: 10.1016/j.psychres.2015.04.024(SSCI,Q2, IF=2.69)
94.Zhou,X.,Wu,X.*,Fu,F., & An,Y.(2015). Core belief challenge and rumination as predictors of PTSD and PTG among adolescent survivors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Psychological Trauma: Theory, Research, Practice, and Policy,7(4),391-397. DOI: 10.1037/tra**. (SSCI, Q2, IF=2.09)
95.Ying,L.*, Chen, C.,Lin, C.*, Greenberger, E.,Wu,X., &Jiang, L. (2015).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ttraumatic stress symptoms and suicidal ideation among child survivors following the Wenchuan earthquake.Suicide and Life-Threatening Behavior,45(2),230-242.DOI:10.1111/sltb.12118. (SSCI, Q2, IF=1.40)
96.Jia, X.,Ying,L.,Zhou,X.,Wu,X., &Lin,C*.(2015). Effects of extraversion, social support 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on posttraumatic growth among adolescent survivors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PloS ONE10(3): e**.DOI:10.1371 /journal.pone.**.(SC1, Q1, IF=3.54)
97.高欣羽,程亚华,李虹,张洁,丁凤姣,Kim Nguyen-Jahiel,Richard C. Anderson,舒华,伍新春,郑明璐,崔彦梅. (2015).小学生领导力自然萌芽与发展的实证研究.心理科学,38(3), 612-617.
98.伍新春. (2015).读透文本,正确处理读写关系.小学语文,(7-8), 38-41.
99.陈杰灵,伍新春*,安媛媛. (2015).创伤后成长的促进:基本原理与主要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学报,(6), 114-122.
100.安媛媛,李秋伊,伍新春*.(2015).自然灾害后青少年创伤后成长的质性研究——以汶川地震为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6), 107-113.
101.周宵,伍新春*,袁晓娇,陈杰灵,陈秋燕. (2015).青少年的创伤暴露程度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系:核心信念挑战、主观害怕程度和侵入性反刍的作用.心理学报, 47(4) , 455-465.
102.李仁莉,戴艳*,林崇德,伍新春. (2015).中学生创伤后成长、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展趋势:心理复原力的预测效应.心理发展与教育, 31(6),728-737.
103.伍新春*,周宵,陈杰灵,曾旻. (2015).主动反刍、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一项来自汶川地震后青少年的长程追踪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31(3),334-341.(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 2015年第11期, 74-82)
104.伍新春*,周宵,林崇德,陈杰灵. (2015).青少年创伤后心理反应的影响机制及其干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 31(1),117-127.
105.周宵,伍新春*.(2015).小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对睡眠问题的影响:积极认知的调节作用.心理与行为研究,13(2), 242-250.
106.周宵,伍新春*. (2015).复原力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基于汶川地震后青少年的追踪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3(5),773-777.
107.周宵,伍新春*,陈杰灵. (2015).青少年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复原力的调节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3(3),512-516.
108.齐亚静,伍新春*,胡博. (2015).中国内地与香港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特征.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9(4), 295-300.
109.伍新春*,刘畅,胡艳蕊,郭素然,陈玲玲,郭幽圻. (2015).父亲教养投入问卷的编制及其信效度检验.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3(4), 576-579.
110.刘畅,伍新春*. (2015).协同教养的研究缘起、结构与评估.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3(1), 32-37.
2014
111.Ji,J., Anderson,D.,Wu,X.,& Kang,C.(2014). Chinese family groups’ museum visit motivation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Beijing and Vancouver.Curator: The Museum Journal,57(1),81-96.
112.Zhou, X.,Wu,X.*, & An,Y.(2014). Longitudin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posttraumatic stress symptoms and sleep problems in adolescent survivors following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in China.PLoS ONE,9(8): e104470. doi:10.1371/journal.pone. **.(SC1,Q1,IF=3.54)
113.Ying,L.,Wu,X.,Lin,C*., &Jiang,L.(2014). Traumatic severity and trait resilience as predictors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adolescent survivors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PLoS ONE,9(2): e89401. doi:10.1371/journal.pone.**.(SC1,Q1,IF=3.54)
114.Ying,L., Lin, C*.,Wu,X., Chen, C., Greenberger, E.& An, Y.(2014). Trauma severity and control beliefs as predictors of posttraumatic growth among adolescent survivors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Psychological Trauma: Theory, Research, Practice, and Policy,6(2),192-198.(SSCI,Q2,IF=2.09)
115.伍新春.(2014).学习的本源与真义.人民教育, (11), 8-11.
116.郑明璐,伍新春*,李虹,程亚华.(2014).协作推理讨论——培养“集体智慧”的课堂教学模式.教育学报, 10(2), 58-64,84.
117.董琼,李虹*,伍新春,饶夏溦,朱瑾.(2014).语素意识、语音意识和快速命名对学前儿童言语能力发展的预测作用:来自追踪研究的证据.心理与行为研究,12(2), 207-211.
118.陈钰,李虹*,张洁,阮晓彤,饶夏溦,伍新春.(2014).书面字形在汉语低年级儿童口语词汇学习中的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 30(6), 616-623.
119.伍新春.(2014).汉语字词学习与阅读能力发展——了解“字”理,把握“学”理;掌握“词”法,讲求“教”法.载郭华主编.《文化与教育》(P.145-171),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20.伍新春,Jie Zhang,李虹,董琼,张艳.(2014).小学生汉语词语结构意识测验.载申继亮、陈英和主编.《中国教育心理测评手册》(P.154-158),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21.季娇,伍新春,张军.(2014).学生对科学家形象的认知:测量方法与影响因素.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 96-102.
122.季娇,伍新春*,燕婷.(2014).探索职前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非正式学习情境的促进作用.课程?教材?教法, 34(3), 106-112.
123.安媛媛,伍新春*,陈杰灵,林崇德.(2014).美国9·11事件对个体心理与群体行为的影响:灾难心理学视角的回顾与展望.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 5-13(摘录于《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15年第1期, 83-85).
124.周宵,伍新春*,安媛媛,陈杰灵.(2014).青少年核心信念挑战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反刍与社会支持的作用.心理学报, 46(10), 1509-1520.
125.伍新春*,周宵,刘淋淋,陈杰灵.(2014).青少年的感恩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社会支持与主动反刍的中介作用.心理科学, 37(5),1148-1153.
126.周宵,安媛媛,伍新春*,陈和琼,龙超敏.(2014).汶川地震三年半后中学生的感恩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 30(1), 68-74.
127.陈杰灵,伍新春*,曾盼盼,周宵,熊国钰.(2014). PTSD与PTG的关系:来自汶川地震灾区教师的追踪研究证据.心理发展与教育, 30(1), 75-81.
128.陈红敏,赵雷,伍新春*.(2014).生活事件对情感和行为的影响.理论比较与启示.心理科学进展,22(3), 492-501.
129.吴玉飞,安媛媛,伍新春*,林崇德.(2014).谨慎性人格对青少年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2(4), 663-667.
130.姜帆,安媛媛,伍新春*.(2014).面向儿童青少年的创伤聚焦的认知行为治疗:干预模型与实践启示.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2(4), 756-760.
131.周宵,伍新春*,陈杰灵.(2014).汶川地震四年半后青少年的感恩对学业卷入的影响: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2(6),1082-1086.
132.伍新春,吴玉飞,安媛媛.(2014).创伤事件反刍问卷.载申继亮、陈英和主编.《中国教育心理测评手册》(P.394-398),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33.伍新春*,齐亚静,吴亮,张迪.(2014).中小学教师工作特征问卷的编制.心理与行为研究,12(1), 67-73.
134.齐亚静,伍新春*.(2014).影响汶川地震灾区教师职业倦怠和工作投入的工作特征因素:跨时间的比较.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2(2), 301-305.
135.陈玲玲,伍新春*,刘畅.(2014).父母的婚姻满意度对父亲教养投入的影响:父母协同教养的中介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 30(3), 268-276.
136.邢学玮,伍新春*,侯建芳,刘畅,陈玲玲.(2014).父亲的角色态度对其教养投入的影响:母亲态度类型的调节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 30(4), 387-395.
137.刘畅,伍新春*,陈玲玲.(2014).父母协同教养问卷中文版的修订及其信效度检验.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2(4), 727-730.
138.伍新春*,陈玲玲,刘畅,邢学玮.(2014).我国父亲教养投入的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 88-95.
139.伍新春,刘畅,胡艳蕊,郭素然,郭幽圻,陈玲玲.(2014).父亲教养投入问卷.载申继亮、陈英和主编.《中国教育心理测评手册》(P.546-554),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40.伍新春.(2014).角色扮演是联结故事角色与儿童的桥梁.学前教育, (6), 12.
2013
141.Anderson, R. C., Ku, Y. -M., Li, W., Chen, X.,Wu, X., & Shu, H. (2013).Learning to See the Patterns in Chinese Characters. Scientific Studies of Reading,17(1), 41-56.
142.Ying,L.,Wu,X., Lin, C., Chen, C.(2013). Prevalance and predicators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child survivors 1 year following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in China.European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22(9), 567-575.
143.An,Y., Fu,F.,Wu,X*., Lin,C.,& Zhang,Y.(2013). Longitudin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neuroticism, avoidant coping 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symptoms in adolescents following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in China.Journal of Loss & Trauma,18(6),556-571.
144.伍新春,吴思为,康长运.(2013).学习理论的第三思潮——复杂科学视野下的学习与教学观.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2(3), 169-176(摘录于《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13年第4期, 149-150).
145.董琼,李虹*,伍新春,饶夏溦,朱瑾.(2013).语素意识对汉语学前儿童言语技能发展的预测作用——追踪研究的证据.心理发展与教育, 29(2), 147-151.
146.伍新春.(2013).深入研究教材文本,正确认识语言运用.小学语文, (1-2), 13-17.
147.青紫馨,伍新春.(2013).学生在科技馆的对话特点及先前知识的影响作用.科普研究, 8(2), 49-53,79.
148.林崇德*,伍新春,张宇迪,臧伟伟,周宵,戴艳.(2013).汶川地震30个月后中小学生的身心状况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 29(6), 631-640.
149.伍新春*,张宇迪,林崇德,臧伟伟.(2013).中小学生的灾难暴露程度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中介和调节效应.心理发展与教育,29(6), 641-648(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 2014年第5期, 89-98).
150.程科,周宵,陈秋燕*,张晨光,伍新春.(2013).小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应对方式的调节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 29(6), 649-656.
151.安媛媛,伍新春*,刘春晖,林崇德.(2013).情绪性人格对青少年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应对方式的中介和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9(6), 657-663.
152.伍新春*,刘畅,郭幽圻,邹盛奇.(2013).小学生父亲的人格特点对其教养投入的影响——婚姻质量、协同教养的多重中介作用.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68-73.
153.刘畅,伍新春,陈玲玲,邢学玮.(2013).幼儿父母的原生家庭对其协同教养的影响——人际间变量及性别一致性的调节作用.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74-80.
154.郭素然,伍新春*.(2013).社会关系模型在家庭研究中的应用.心理科学进展, 21(3), 561-570.
2012
155.Zhang, J., Anderson, R. C., Wang, Q., Packard, J.,Wu, X., Tang, S., & Ke, X. (2012). Insight into the structure of compound words among speakers of Chinese and English.Applied Psycholinguistics, 33, 753-779.
156.Ying,L.,Wu,X.&Lin,C.*(2012). Longitudinal linkages Between depressive 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symptoms in adolescent survivors following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in China: A three-wave,cross-lagged study.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33(4),416-432.
157.赖丹凤,伍新春*,吴思为,胡博.(2012).我国中学教师激励风格的表现形式与主要类型.教师教育研究, 24(4), 19-24.
158.董琼,李虹,伍新春*,潘敬儿,张玉平,阮氏芳.(2012).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阅读相关认知技能缺陷.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6), 798-801.
159.伍新春,郑明璐.(2012).学生心理需求与阅读.中国教师, (7), 10-15(摘录于《教育科学文摘》, 2012年第6期, 99-100).
160.伍新春*,季娇.(2012).科学家刻板印象——研究与启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 5-12.
161.伍新春*,季娇.(2012).青少年学生心目中的科学家形象:研究现状、干预措施及对我国科普工作的启示.载詹正茂主编《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12)》(科学传播蓝皮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P42-54.
162.伍新春*,李长丽,青紫馨.(2012).促进校外与学校教育资源的整合.中国德育, (2), 11-14.
163.伍新春,李长丽,曾筝,季娇.(2012).科技场馆中的亲子互动类型及其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教育研究与实验,(6), 88-92.
164.张晨光,陈秋燕,程科,伍新春,林崇德.(2012).社会支持在灾区中学生创伤后成长中的中介效应检验.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9), 82-86.
165.伍新春*,郭素然,刘畅,陈玲玲,郭幽圻.(2012).社会变迁中父亲职能的凸显——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分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 56-62(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 2013年第4期, 13-20).
2011
166.赖丹凤,伍新春*.(2011).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教师激励风格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19(4), 580-588.
167.赖丹凤,伍新春*.(2011).支持自主型课堂——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教育研究与实验,(1), 64-68.
168.赖丹凤,伍新春.(2011).自我决定理论对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的阐述.外语教学,32(专刊), 93-94.
169.李虹,伍新春*,张洁,郑秋,朱瑾.(2011).不同阅读形式下拼音对儿童汉字学习和阅读动机的长期影响.心理科学,34(2), 367-370.
170.李虹,饶夏溦,董琼,朱瑾,伍新春*.(2011).语音意识、语素意识和快速命名在儿童言语发展中的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7(2), 158-163.
171.伍新春,安媛媛.(2011).指引学生发展的领路人,守护学生心灵的“特种兵”——论特级心理教师的角色、素养和能力.中国教师,(12下), 12-13.
172.安媛媛,臧伟伟,伍新春*,林崇德,周佶.(2011).创伤暴露程度对中学生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复原力的调节作用.心理科学,34(3), 727-732.
173.郭素然,伍新春*,滕秀杰,张平.(2011).自我对话与情绪智力的关系——自我意识的中介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7(5), 513-521.
174.郭素然,伍新春*,郭幽圻,王琳琳,周兰芳.(2011).大学生反刍思维对消极情感和积极情感的影响——以孤独感和情绪智力为例.心理发展与教育,27(3), 329-336.
175.郭素然,伍新春*.(2011).反刍思维——理论解释、产生机制与测量工具.中国特殊教育杂志,(3), 89-93.
176.郭素然,伍新春*.(2011).反刍思维与心理健康.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5(4), 314-318.
177.倪士光,伍新春*.(2011).学习投入——概念、测量与相关变量.心理研究,4(1), 81-87.
2010
178.Zhang, J., Anderson, R.C., Li, H., Dong, Q.,Wu, X, & Zhang, Y. (2010). Cross- language transfer of insight into the structure of compound words.Reading and Writing: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23, 311-336.
179.Kang,C., Anderson,D., &Wu,X.(2010). Chinese perceptions of the interface between school and museum education.Cultural Studies in Science Education,5(3), 665-684.
180.吴思为,伍新春*,赖丹凤.(2010).初中生社会性学习目标的表现及对教师动机激发的启示.教师教育研究, 22(6), 41-47.
181.吴思为,伍新春*,赖丹凤.(2010).青少年课外学习特点的分析与建议.教育学报, 6(2), 77-81.
182.赖丹凤,伍新春*.(2010).激将法.载舟抑或覆舟?——学生情感体验在动机教学中的核心作用.教育科学研究, (10), 43-44,57.
183.伍新春*,赖丹凤,吴思为.(2010).试论学生情感体验的指标价值——对“人民满意的教育”评估指标的反思.教育科学研究, (4), 32-35.
184.李虹,伍新春*,张洁,郑秋,朱瑾.(2010).不同阅读形式在儿童读写能力发展中的作用.心理与行为研究,8(4), 263-267.
185.李虹,伍新春*,张洁,郑秋,朱瑾.(2010).不同形式分享阅读对儿童字词学习和阅读动机的长期影响.教育学报, 6(5), 89-95.
186.叶青青,伍新春*.(2010).在阅读活动中训练幼儿的汉语词素意识.教育导刊, (8), 41-44.
187.伍新春*,季娇,尚修芹,谢娟.(2010).初中生的科学家形象刻板印象及科技场馆学习经历对其的影响.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 58-64.
188.伍新春*,季娇,曾筝,谢娟,尚修芹,胡艳蕊.(2010).科技场馆学习中社会互动的特征及影响因素.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 79-83.
189.伍新春*,林崇德,臧伟伟,付芳.(2010).试论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45-50(摘录于《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10年第2期, 83-85;摘录于《教育科学文摘》, 2010年第2期, 17-18).
190.倪士光,伍新春,张岿.(2010).森田疗法取向团体辅导改善大学生面试焦虑的对照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4(5), 375-379.
191.吴亮,张迪,伍新春*.(2010).工作特征对工作者的影响——要求-控制模型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的比较.心理科学进展,18(2), 348-355.
2009
192.Wu, X., Anderson, R.C., Li, W., &Wu, X., et al.(2009).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and Chinese Children’s Literacy Development: An Intervention Study.Scientific Studies of Reading,13 (1), 26-52.
193.李虹,董琼,朱瑾,刘俊娉,伍新春*.(2009).语素意识在学前儿童言语技能发展中的作用.心理科学,32(6), 1291-1294.
194.伍新春*,李虹,刘振宏.(2009).注音方式与教学形式在儿童课堂汉字学习中的作用.心理与行为研究,7(3), 166-170.
195.唐珊,伍新春*.(2009).不同的拼音教学方式对幼儿拼音水平及汉语语音意识发展的影响.心理发展与教育,25(2), 68-72.
196.唐珊,伍新春*.(2009).汉语儿童早期语音意识的发展.心理科学,32(2), 312-315.
197.伍新春,孙莉莉.(2009).从争论到综合——当前早期阅读教学现状分析.学前教育,第1期, 47-49.
198.伍新春.(2009).课外阅读更需要阅读指导.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 2009年7月2日第5版.
199.伍新春*,谢娟,尚修芹,季娇.(2009).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科技场馆学习.教育研究与实验,(6), 60-64.
200.伍新春*,曾筝,谢娟,康长运.(2009).场馆科学学习——本质特征与影响因素.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 13-19(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 2009年第12期, 27-33;摘录于《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10年第1期, 150-151;收录于《北京市第六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集(上)》,北京出版社, 2013年9月, P283-291).
201.林崇德,伍新春*,侯志瑾,付芳,臧伟伟.(2009).灾后中小学生的长期心理援助模式——基于TAT和SAP的比较.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 48-53.
202.臧伟伟,张宇迪,伍新春*.(2009).汶川地震外迁学生的PTSD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 59-63.
203.臧伟伟,付芳,伍新春*,林崇德.(2009).自然灾难后身心反应的影响因素——研究与启示.心理发展与教育, 25(3), 107-112.
204.伍新春*,侯志瑾,臧伟伟,张宇迪,常雪亮.(2009).汶川地震极重灾区中小学校的心理援助现状与需求.以茂县、汶川县和都江堰市为例.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 110-114.
205.付芳,伍新春*,臧伟伟,林崇德.(2009).自然灾难后不同阶段的心理干预.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 115-120.
206.倪士光,伍新春*.(2009).认知行为互动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学业倦怠干预效果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7(4), 512-514.
207.倪士光,伍新春*,张步先.(2009).大学生学业倦怠问卷的信效度验证及其结构.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7(7), 827-830.
208.倪士光,伍新春,张步先.(2009).大学生学业倦怠的团体辅导干预——认知行为互动取向团体辅导方案设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8(2).34-38.
209.倪士光,伍新春,张步先.(2009).威海大学生学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30(2).167-168.
2008
210.伍新春*,管琳.(2008).同伴互动类型对三年级小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心理科学,31(6), 1361-1364. (收录于中国教育学会编.《中国教育科学·2008》),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年3月, 167-171)
211.伍新春,臧伟伟.(2008).工作特征研究综述.载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百人工程”项目阶段成果选编》,北京.同心出版社, 70-78.
212.潘子彦,伍新春.(2008).父母效能系统训练对改善亲子关系的效果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6(4), 446-448.
2007
213.伍新春,谢娟.(2007).解读科学教育中“探究”的误区.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 2007年6月21日第6版.
2006
214.Packard, J.L., Chen, X., Li, W.,Wu, X., Gaffney, J.S., Li, H. & Anderson, R.C. (2006). Explicit instruction in orthographic structure and word morphology helps Chinese children learn to write characters.Reading and Writing,19(5), 457-487.
215.伍新春*,张爱芹.(2006).试论概念图及其对科学教育的启示.心理发展与教育, 22(3), 116-119(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 2006年第10期).
216.伍新春,余蓉蓉,贾荣芳.(2006).教师工作压力的自我管理.福建教育, (9), 14-17.
217.王国香,刘长江,伍新春.(2006).教师职业倦怠与归因的关系探讨.心理与行为研究, 4(2), 139-142.
218.伍新春.(2006).分析需求,了解规律,创造条件——教育心理学在科技场馆中的应用.《大众科技报》,2006年12月10日.
2004
219.Chen, X., Anderson, R.C., Li, W., Hao, M.,Wu, X., & Shu, H. (2004). Phonological awareness of bilingual and monolingual Chinese children.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6(1), 142-151.
220.伍新春,姚梅林,刘儒德.(2004).教育心理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初步尝试.中国大学教学, (5), 40-42.
221.刘儒德,伍新春,姚梅林.(2004).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心理科学,27(3), 753-754.
222.伍新春.(2004).和孩子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学前教育,(3), 10-11.
223.伍新春.(2004).早期阅读从“分享”开始.教育导刊,(2/3), 103-107.
224.伍新春,李虹.(2004).分享阅读——分享孩子成长的快乐.上海托幼,(2), 14-17.
225.伍新春,郭卉菁.(2004).国外分享阅读的理论与实践.教育导刊,(1), 56-59.
226.刘长江,王国香,伍新春.(2004).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分析.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8(6), 118-121.
2003
227.王国香,刘长江,伍新春.(2003).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修编.心理发展与教育,19(3), 82-86 (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 2004年第1期).
228.伍新春*,曾玲娟,秦宪刚,郑秋.(2003).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心理与行为研究,1(4), 262-267(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 2004年第3期).
229.曾玲娟,伍新春.(2003).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辽宁教育研究,(11), 79-80.
230.伍新春,曾玲娟.(2003).透视教师职业倦怠.中国教师,(4), 21-22.
231.曾玲娟,伍新春.(2003).国外职业倦怠研究概说.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7(1), 81-84.
2002
232.Anderson, R. C., Gaffney, J. S.,Wu, X., Wang, C. C, Li, W., Shu, H., Nagy, W. E.,& Ming, X. (2002). Shared-book reading in China. In Li, W, Gaffney, J. & Packard, J. (Eds.,), Chinese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etical Pedagogical Issues. Hingham, MA: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33.Nagy, W. E., Kuo-Kealoha, A.,Wu, X., Li, W., Anderson, R.C., & Chen, X.(2002).The role of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in learning to read Chinese. In Li, W, Gaffney, S. Janet & Packard, L. J. (Eds.,), Chinese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etical Pedagogical Issues. Hingham, MA: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34.Wu, X., Li, W., Meng,X., Anderson, R. C., & Chen,X.(2002) .Morphological Instruc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 Li, W, Gaffney, S. Janet & Packard, L. J. (Eds., ),Chinese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etical Pedagogical Issues. Hingham, MA: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35.伍新春*,李虹,舒华, R. C. Anderson,李文玲.(2002).拼音在儿童分享阅读中的作用.心理科学,25(5), 548-551.
236.舒华,李文玲,辜玉民,R. C. Anderson,伍新春,张厚粲,轩月.(2002).家庭文化背景在儿童阅读发展中的作用.心理科学,25(2),136-139.
237.伍新春*,张洁,舒华,李虹, R. C. Anderson,李文玲.(2002).拼音在儿童课外阅读中的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18(3), 49-54.
2001
238.伍新春.(2001).小学四年级学生写作构思技能培养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4(1), 42-45.
239.伍新春.(2001).小学六年级学生写作构思策略培养的实验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7(4),52-56.
240.伍新春,乔志宏,杨六琴,刘振宏.(2001).师范生心理适应能力的调查研究.载吴志功主编《高师大学生素质教育目标调查及对策研究》(p.121-13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41.伍新春,冯忠良.(2000).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与教学改革.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2(1), 21-26.
1999
242.Wu, X., Li, W., &.Anderson, R.C. (1999). Reading Instruction in China.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31(5), 571-586.
243.张大成,伍新春.(1999).语言文字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汉字识字教学的心理实质及其规律.语言文字应用,(4),52-55.
1998
244.伍新春.(1998).关于言语能力的实质与结构的探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51-57(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 1998年第5期, 143-149).
245.伍新春.(1998).西方关于写作构思心理研究的进展.心理科学,21(3),254-257.
246.伍新春.(1998).小学三年级学生阅读理解技能培养的实验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4(3),28-32.
1996
247.伍新春.(1996).西方关于课文理解研究的进展.心理发展与教育,12(1),56-60.
248.伍新春.(1996).汉字学习与认知研究综述.心理学探新,16(4),26-31.
249.伍新春.(1996).我国语文教学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教育研究与实验,(4),58-62.

四、专著与教材
1.伍新春著:《行为矫正与治疗》(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待出)。
2.伍新春主编:《教育心理学》(教师教育精品教材丛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待出)。
3.伍新春、程亚华主编:《高等教育心理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待出)。
4.Danny Wedding, Raymond J. Corsini著,伍新春等译:《当代心理治疗理论与应用》(第10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待出)。
5.David A.Kolb著,伍新春等译:《体验学习》(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待出)。
6.张泽主编,王红旗、伍新春、宋金榜副主编:《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1-6年级),郑州:大象出版社,2017-2020。
7.Anita Woolfolk(安妮塔·伍尔福克)著,伍新春、张军、季娇译:《伍尔福克教育心理学》(第1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
8.Anita Woolfolk(安妮塔·伍尔福克)著,伍新春等译:《教育心理学:主动学习版》(第1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7月。
9.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著:《教育心理学(第3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6月。
10.Carl R. Rogers(卡尔·罗杰斯), H. Jerome Freiberg(杰罗姆·弗赖伯格)著,王烨晖译,伍新春审校:《自由学习》(第3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年3月。
11.卢家楣、伍新春、桑标主编:《现代心理学:基础理论及其教育应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9月。
12.伍新春主编:《心理健康教育(高一/高二/高三年级)》(河南省心理健康教材),郑州:海燕出版社,2014年6月。
13.伍新春主编:《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4月。
14.Anita Woolfolk(安妮塔·伍德沃克)著,伍新春改编:《伍德沃克教育心理学》(第11版,双语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
15.Anita Woolfolk(安妮塔·伍尔福克)著,伍新春、赖丹凤、季娇等译:《伍尔福克教育心理学》(第11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
16.David Allen主编,伍新春、管琳等译:《学生学习评估》,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
17.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著:《教育心理学(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7月。
18.王建中主编,马喜亭、伍新春、邓丽芳、乔志宏副主编:《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
19.伍新春主编:《中学生心理辅导》(全国高等院校教师教育核心课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
20.伍新春、管琳著:《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
21.伍新春、龚双江主编:《中职素质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
22.伍新春主编:《赢在青春起跑线丛书》(8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4月。
23.伍新春主编:《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马来西亚:马来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9年。
24.(美)里德、贝格曼著,伍新春、夏令、管琳译:《课堂观察、参与和反思》(第5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1月。
25.伍新春、张军编著:《教师职业倦怠预防》,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10月。
26.姚本先、伍新春编著:《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10月。
27.伍新春、乔志宏主编:《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用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
28.伍新春、乔志宏主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用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
29.Paul D. Eggen, Donald P. Kauchak著,伍新春、朱瑾、夏令、秦宪刚译:《学习与教学策略》(第4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
30.张泽主编,王红旗、伍新春副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3-6年级),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2008。
31.张泽主编,王红旗、伍新春副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教学指南》(3-6年级),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2008。
32.伍新春主编:《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33.Carl R. Rogers, H. Jerome Freiberg著,伍新春、管琳、贾荣芳译:《自由学习》(第3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34.郑日昌、江光荣、伍新春主编:《当代心理咨询与治疗体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
35.伍新春、胡佩诚编著:《行为矫正》,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
36.Robert C. Reardon, Janet G. Lenz, James P. Sampson & Gary W. Peterson著,侯志瑾、伍新春等译:《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
37.David W. Johnson, Roger T. Johnson著,伍新春、郑秋、张洁译:《合作学习》(第5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38.伍新春主编:《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育部师范司组织审定),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
39.冯忠良主编,姚梅林、伍新春副主编:《心理学大辞典·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
40.伍新春、叶斌主编:《中职心理健康阳光教育》(学生用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2005年7月修订版(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41.伍新春、叶斌主编:《中职心理健康阳光教育》(教师用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2005年7月修订版(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42.J.A. Middleton & P. Goepfert著,伍新春、张洁等译:《数学教学的创造策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6月。
43.C.E.Weinstein & L. M.Hume著,伍新春、秦宪刚译:《终身受用的学习策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6月。
44.B.L.McCombs & J.E.Pope著,伍新春、秦宪刚、张洁译:《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5月。
45.M.V.Covington & K.M.Teel著,伍新春、郑秋、李虹、朱瑾译:《学习障碍的消除策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5月。
46.辛涛、黄高庆、伍新春著:《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2001年7月修订版(推荐为“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
47.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著:《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48.李百珍(主编)、伍新春等编著:《学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
49.雷切尔·凯茨、伊丽莎白·埃里茨编著,伍新春译:《大脑学习的高速公路:儿童早期的大脑开发》,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7月。
50.伍新春、李红文主编:《少儿心理自助400个怎么办》,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9年7月。
51.郑日昌、伍新春主编:《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学》(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委托编写),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
52.伍新春主编:《高等教育心理学》(教育部人事司委托编写),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 1999年9月第2版。
53.伍新春主编:《儿童培养指南》,济南:明天出版社,1996年8月。
54.向玉琴(主编)、王本路、伍新春等编著:《愉快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5月。


教学工作
(一)博士研究生课程 教育与学校心理学专业:教育心理学理论进展,教育心理学研究前沿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进展
教育博士: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方法,学习心理与辅导
(二)硕士研究生课程
教育与学校心理学专业:学习理论与教学,教育与学校心理学研究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行为矫正与治疗
应用心理专业硕士:行为矫正原理与技术,亲职教育与咨询
心理健康教育硕士: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究

(三)本科生课程
心理学专业课程:行为矫正/学生心理问题及其矫正/行为矫正与管理,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学
教师教育课程:汉字中的心理奥秘,中学生心理辅导

社会工作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 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中国心理学会理事
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兼人本心理治疗学组组长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标准与服务研究委员会委员
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教育心理学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人才研究会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
中国写作学会阅读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编委
《心理发展与教育》编委


其他
一、荣誉奖励 1. 陈英和、王大华、彭华茂、伍新春、刘儒德:基于全人发展理念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平台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实践创新。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政府,2018。
2. 曹云昌、伍新春、梅娟、陈晓花、孔金、王梅莉:“情智浸润、养练融合”二维交互的儿童专注力培养的实践探索。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山东省政府,2018。
3. 伍新春: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刘畅)指导教师。北京师范大学,2017。
4. 陈英和、王大华、彭华茂、伍新春、刘儒德:立足全人发展,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实践创新。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7。
5. 林崇德、伍新春、陈秋燕、戴艳、侯志瑾、乔志宏:灾后中小学生心理疏导研究。北京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北京市委、市政府,2017。
6. 伍新春: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周宵)指导教师。北京师范大学,2016。
7. 伍新春: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安媛媛)指导教师。北京师范大学,2015。
8. 周宵、伍新春、安媛媛、陈杰灵:青少年核心信念挑战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反刍与社会支持的作用。《心理学报》2014年度优秀论文奖。《心理学报》编辑部,2015。
9. 伍新春、管琳: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第五届朱智贤心理学奖。朱智贤基金会,2013。
10. 伍新春、管琳: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第四届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2013。
11. 伍新春、曾筝、谢娟、康长运:场馆科学学习——本质特征与影响因素。北京市第六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北京市,2013。
12. 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教育心理学(第二版)。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精品教材奖。教育部,2011。
13. 伍新春、管琳: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教育部,2011。
14. 伍新春: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教育部,2011。
15. 伍新春: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委组织部,2009。
16. 伍新春:励耘奖学助学基金优秀青年教师二等奖。北京师范大学,2006。
17. 伍新春: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教育部,2005。
18. 舒华、伍新春:儿童汉字学习和读写发展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教育部,2003。
19. 辛涛、黄高庆、伍新春著:《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作为林崇德教授主编《中小学学科教学心理学书系》之一)。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2002。
20. 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建敏: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02。
21. 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建敏:教育心理学。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北京市政府,2002。
22. 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教育心理学(作为林崇德教授主编《应用心理学书系》之一)。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2002。
23. 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教育心理学(作为林崇德教授主编《应用心理学书系》之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教育部,2002。
24. 伍新春: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培养人选(2001-2006)。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1。
25. 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教育心理学(作为林崇德教授主编《应用心理学书系》之一)。第二届全国教育图书一等奖。2001。
26. 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建敏:教育心理学(作为林崇德教授主编《应用心理学书系》之一)。第五届国家图书奖。2001。
27. 伍新春、王大顺:高等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0。
28. 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全国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教育部,1999。

二、学生指导

(一)学术博士研究生(教育与学校心理学:学习与教学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
2018级(1):田雨馨
2017级(1):赵英
2016级(2):邹盛奇,王文超
2015级(2):谢瑞波,冯杰
2014级(1):孙鹏
2013级(1):张宜培
2012级(3):阮氏芳(留学生),李利平,周宵
2011级(1):程亚华
2010级(2):安媛媛,刘畅
2009级(2):董琼,齐亚静
2008级(1):郭素然
2007级(4):吴思为,臧伟伟,陈红敏,张平
2006级(1):赖丹凤
2004级(1):唐珊
(二)专业博士研究生(教育博士:学生发展与教育)
2018级(1):张迪
2017级(1):余青云
2015级(1):侯芬
2014级(1):赵献梓
2013级(1):张军
2012级(1):邓敏娜
(三)学术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学校心理学:学习与教学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
2018级(2):原昊,徐博雅(留学生)
2017级(1):陈红君
2016级(1):黄彬彬
2015级(1):田雨馨
2014级(2):赵英,曾旻
2013级(2):王莹,邹盛奇
2012级(2):燕婷,陈杰灵
2011级(2):郑明璐,陈玲玲
2010级(2):青紫馨,吴玉飞
2009级(3):李长丽,胡博,阮氏芳(留学生)
2008级(3):季娇,饶夏微,郭幽圻
2007级(4):刘俊娉,尚修芹,胡艳蕊,张宇迪
2006级(5):谢娟,宋红艳,董琼,吴亮,张迪,付芳
2005级(4):吴思为,张艳,侯建芳,权江红
2004级(4):赖丹凤,曾筝,贾荣芳,臧伟伟
2003级(5):管琳,叶青青,徐青青,余蓉蓉,潘子彦
2002级(5):朱瑾,张爱芹,夏令,伊廷伟,宋广荣
2001级(2):张洁,郑秋
2000级(2):李虹,秦宪刚
1999级(1):周继红
(四)专业硕士研究生(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心理健康教育硕士)
2018级(1):李晓慧
2017级(6):刘艾祎,郭淑婷,路武琪,宗斐;冀璐,李融
2016级(11):郭晓婉,吴诗,伍祚贤,沈悦,张天颖,高梦琪,文亚,乔怡萍,郭琴;陈聪,吴颖仪
2015级(6):王林波;周宁宁,海霞,王静怡,韦宣任,徐本虎
2014级(12):罗杨,王世俊,刘靖,曹燕,王洁,纪圆北,李春花,王丹琦;王丹,高雅琼,闫芳,郭羽熙
2013级(2):路建军;黄松
2012级(1):邢学玮
2011级(1):姜帆
(五)在职申请学术硕士(含单独招生的高教硕士和生涯硕士)
2017年12月答辩通过:毛颖捷
2016年06月答辩通过:程诗惠
2015年12月答辩通过:张晶,王璐
2015年06月答辩通过:张秋艳
2013年12月答辩通过:项佳
2013年06月答辩通过:刘淋淋,单娟
2012年12月答辩通过:肖凤丹
2012年06月答辩通过:王亚丽
2011年12月答辩通过:吴宏刚
2010年12月答辩通过:顾静,金玲玲
2010年06月答辩通过:张海燕,宋志慧,张月
2009年12月答辩通过:刘畅,黄小梅
2008年06月答辩通过:倪士光,孙夏兰
2007年06月答辩通过:张军,吕秀梅,郭志峰
2003年06月答辩通过:王国香
2001年12月答辩通过:曾玲娟
(六)指导本科毕业论文
2018届(2):王丽君,廖铂钰
2017届(2):陈红君,伊乐
2016届(1):李小红
2015届(6):吴颖仪,马雪洁,冀璐,毋梦薇,李欣,张杰
2014届(7):蔡冰洁,张兴旭,冉晓旭,韦宣任,牛灵,周宁宁,蔚鹏霞
2013届(6):王丹,杨梅迪,熊翠燕,李燕,高雅琼,闫芳
2011届(3):陈玲玲,林楠,方茜
2010届(2):青紫馨,吴静
2009届(1):颜媞
2008届(1):季娇
2006届(1):谢娟
2005届(2):吴思为,吴亮
2004届(2):唐珊,赖丹凤
2003届(1):管琳
2002届(1):朱瑾
2001届(3):张洁,郑秋,刘振宏
2000届(2):李虹,陈萍


相关话题/北京师范大学 心理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姚梅林
    姚梅林教授电话:E-mail:研究方向:学习的基本理论、迁移与问题解决、学科教学心理;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的心理规律。个人履历学习经历:1982-1986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本科生1986-1989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硕士研究生1991-1995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博士研究生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1989-现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系)教师1991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讲师1996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副教授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1
  •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许燕
    许燕教授电话:E-mail:xuyan@bnu.edu.cn研究方向: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心理测评。工作压力与心理枯竭,领导者的心理特征及其测评,心理绑架与腐败心理,价值观,善恶人格与道德心理,儿童青少年健康人格及其教育等。个人履历学习经历: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1991-1995)硕士,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1986-1989)学士,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1978-1982)培训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1
  •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西超
    张西超教授电话:E-mail:xchzhang@bnu.edu.cn研究方向:OccupationalHealthPsychology(OHP)(职业心理健康)EmployeeAssistanceProgram(EAP)(员工帮助计划)PositiveOrganizationBehavior(POB)(积极组织行为学)研究内容:Psychologicalhealthatworkplace(工作场所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1
  •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日昇
    张日昇教授电话:E-mail:risheng@bnu.edu.cn研究方向:个性与社会性发展;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心理临床;箱庭疗法。个人履历学习经历:1979-1983曲阜师范大学政治系(大学本科)1991-1994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1994年7月教育学博士(导师:林崇德教授)工作经历:1983.8~1986.11西藏大学教育心理教研室教师1986.2~1987.8西藏大学教育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1
  •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蔺秀云
    蔺秀云教授博士生导师电话:E-mail:linxy@bnu.edu.cn研究方向:家庭与儿童健康发展、家庭治疗,儿童障碍,大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弱势群体的临床心理FamilyandChilddevelopment,FamilyTherapy,ChildmentalHealthDisorder,MentalHealthofStudent,ClinicalPsychologyofVulnerableg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1
  •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学民
    张学民教授电话:E-mail:xmzhang@bnu.edu.cn研究方向:认知心理学、社会性认知、应用认知心理学(具体包括特殊环境和特殊群体认知功能评估及其干预,如航空航天各类操纵驾驶人员、注意障碍群体及自闭症等、人机界面交互工效学、用户体验评估、游戏对认知与社会性功能的影响)个人履历学习经历:1999年9月--2002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发展心理学专业,获博士学位1992年9月--19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1
  •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ROBERT N. PORTNOY, Ph.D.
    ROBERTN.PORTNOY,Ph.D.电话:**E-mail:rportnoy1@unl.edu研究方向:个人履历教育背景7/81-6/82美国心理学家协会认可临床心理学实习兰利波特精神病研究所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9/78-6/81博士学位,临床心理学(美国心理学家协会认可),1986年获得学位副修:法律心理学,方案评鉴,神经心理学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博士论文题目:从自我防御表现中预测威慑力(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1
  •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芳
    王芳教授电话:E-mail:fwang@bnu.edu.cn研究方向: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兴趣:社会生态心理学;暗黑人格;网络社会行为个人履历学习经历:2003年9月-2006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获教育学博士学位2000年9月-2003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硕士,获教育学硕士学位1996年9月-2000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本科,获理学学士学位工作经历:2006年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1
  •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周可
    周可教授电话:E-mail:kzhou@bnu.edu.cn研究方向:知觉、注意和数量感知的认知加工机制个人履历工作经历1.2018/10-至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2.2017/3-2018/9,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3.2010/9-2017/3,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4.2009/3-2010/8,,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助研教育经历:1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1
  •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彭华茂
    彭华茂教授电话:010-58802401E-mail:penghuamao@bnu.edu.cn研究方向:认知老化;认知训练;情绪与动机;决策;决策偏差个人履历学习经历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系2013.9-2014.8访问(国家公派)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2000.9-2005.6博士(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1996.9-2000.7理学学士(心理学)工作经历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学部,教授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