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白玉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秘书长高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杨纪朝,兴安盟委书记张恩惠,北京服装学院副校长仲丛生出席开幕式。国家有关机关单位、自治区有关厅局领导以及国内有关专家****、手工刺绣技艺传承人、文化企业负责人近300人参加大会。
![](http://www.bift.edu.cn/images/content/2019-08/20190805110843062599.jpg)
仲丛生副校长在中国手工刺绣传承创新大会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们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要保护传承和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手工刺绣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有着独特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大力推进手工刺绣传承创新正当其时。
![](http://www.bift.edu.cn/images/content/2019-08/20190805110900718626.jpg)
他说,北京服装学院是一所特色鲜明的时尚高等学府,在服装服饰材料、时尚教育、文化创意、时尚产业等领域国内领先、国际知名。近年来,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积极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着力打造中华服饰文化研究工程,构建了中华服饰从文化传承、技艺复原到创新设计的系统性与科学性的研究方法,产出了一大批重大原创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学校先后成立了“新中装”研究中心、非遗研究中心、敦煌服饰文化研究暨创新设计中心、奥运服饰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服饰文化研究院等机构,整合专业资源积极服务雄安新区建设、“一带一路”、APEC会议、奥运会、冬奥会、武汉军运会等国家重大任务,充分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反响十分热烈;积极服务产业和地方发展,与雄安容城、山东青岛、江苏昆山、浙江海宁等产业聚集地及数十家国内外重量级企业深化产学研合作,对行业发展和地方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北京服装学院将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旅厅共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共建蒙古族刺绣与现代设计创新创意实践基地和中心等方式来参与蒙古族手工刺绣的传承创新,汇聚优势资源,搭建良好平台,深化务实合作,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和人才培养,带动农牧民脱贫致富,擦亮新时代“蒙绣”品牌,为促进蒙古族刺绣进一步融入人民群众生活、融入国际时尚潮流,为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作出不解努力。
![](http://www.bift.edu.cn/images/content/2019-08/20190805110927505786.jpg)
白玉刚、高勇共同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命名科右中旗的“中国手工刺绣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揭牌。
![](http://www.bift.edu.cn/images/content/2019-08/20190805110952702839.jpg)
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副司长胡雁、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曹保明共同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科右中旗的“中国蒙古族刺绣文化之乡”揭牌。
![](http://www.bift.edu.cn/images/content/2019-08/20190805111020356929.jpg)
为进一步支持蒙绣产业,培养蒙古族刺绣专业人才,加快蒙绣产业升级,北京服装学院等12所高校与科右中旗共建“蒙古族刺绣与现代设计创新创意实践基地”。
张恩惠、仲丛生共同为北京服装学院等12所高校与科右中旗共建“蒙古族刺绣与现代设计创新创意实践基地”揭牌。
![](http://www.bift.edu.cn/images/content/2019-08/20190805111052678065.jpg)
为了给蒙古族刺绣产业发展带来新的理念,帮助蒙古族刺绣在人才培训、产品研发、创意设计、文化内涵等方面实现全面提升,经前期调研论证,北京服装学院等12所高校与兴安盟科右中旗将建立“蒙古族刺绣与现代设计创新创意中心”。
北京服装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西安工程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武汉纺织大学、东北电力大学、湖北大学、中华女子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兴安职业技术学院有关负责人上台接牌。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李晓秋为12所高校代表颁发牌匾。
![](http://www.bift.edu.cn/images/content/2019-08/20190805111129029171.jpg)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韩昀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李晓秋、北京服装学院副校长仲丛生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
开幕式结束后,举办了中国手工刺绣高峰论坛。论坛以“承荣·思新”为主题,围绕中国手工刺绣的文化内涵、传承创新、产业发展等议题,邀请有关专家****以分享、沙龙的形式进行了演讲发言。与会人员将赴科右中旗考察蒙古族刺绣扶贫车间、蒙古族刺绣产业村等,共同推动蒙古族刺绣等民族刺绣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