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由知识积累型转为能力掌握与提高型
能力包括:思路新颖独特,方法正确可行;逻辑(科学)思维能力,实验动手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事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和忍耐力等。
3 知识增长方式的转变:知识增长由算术均数增长型转变为几何均数增长型。
4 由封闭型人才向开拓型人才的转变
开拓型人才的特点:
-- 竞争性;
-- 外向性(善于表达,善于交流);
-- 经济性(市场化) ;
-- 资源配置合理性 ;
-- 创造性。
5 由注重智商向注重智商和情商的全面发展
由 “ 高智商型 ” 转变为 “ 高智商 + 高情商型 ”
二、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一种探索未知,创造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活动。
三、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过程选题→形成假说→定题→文献检索→科研设计→实验→数据收集→数据整理统计→分析、总结→科研论文、报告、答辨、发表、专利、推广→奖励→下一个选题。
四、医学科学研究 1 .特点:-- 对象特殊
-- 方法困难
-- 内容复杂
2 .类型2.1 根据研究性质分
一般可分为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
2.1.1 基础性研究
2.1.1.1 定义:在医学科学领域中是指阐明人体内在运动的基本规律以及健康与疾病相互转化的规律等。
2.1.1.2 特点:所研究的课题着重于知识的深度;特异性及针对性不明显;所需研究时间较长;研究成果短期内效益不显著;但对学科的根本性进步影响深远。
2.1.1.3 细胞结构的研究,核酸性质的研究;血液动力学的研究,中医藏象研究;证的研究;诊法、治法研究等。
2.1.2 应用性研究
2.1.2.1 定义:在医学科学领域指解决防病治病中有待解决的各种实际问题或具体问题的研究。
2.1.2.2 特点:研究的课题着重于应用的广度;特异性和针对性较强;课题研究周期较短;效益显著或立竿见影地解决问题;需要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做为指导,形成新方法和产品,如新药,新仪器等。
2.1.2.3 如:某种疾病诊断的研究;一种新疗法的研究;某病发病率的调查;中药栽培、炮制等,新药的研制及研究。
2.1.3 开发性研究
2.1.3.1 定义:对应用研究成果的进一步扩大或转化,它是运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及实验知识,为推广新材料、新产品、新设计,新流程与方法等进行研究。
2.1.3.2 特点:推广新的应用。
2.1.3.3 举例
探索核酸本质及其结构 —— 基础性研究;进一步探索基因重组,基因调控、基因移植的可能性,达到改变遗传性状的目的 —— 应用性研究;将上述基因工程技术引入不同学科领域,如用于农业转基因农作物,植物品种改良,中药新品种的诞生,转基因动物等 —— 开发性研究。
颜色的数值化 —— 色度学研究 —— 基础性研究;颜色测定的研究 —— 应用性研究;舌色测定仪 —— 开发性研究。
2.2 根据创新程度的不同分
一般可分为探索性研究和发展性研究
2.2.1 探索性研究
2.2.1.1 定义: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2.2.1.2 特点:这种研究是在众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又较少有前人的系统经验可资借鉴;需要良久的独立思考,思维活动水平较高;探索的时间也许是漫长的,而且风险较大;一旦成功可获得重大成果或突破性进展,常可为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奠定基础;但亦可以一无所得而告终。
2.2.1.3 举例:(最早的)细胞膜受体的研究;(当初的)胃肠道激素的研究;(目前的)人体经络实质的研究。
2.2.2 发展性研究
2.2.2.1 定义:深化探索性研究或其他研究的初步成绩,进一步验证、巩固、发展和扩大已有的成果。
2.2.2.2 特点:有前人的研究基础,或多或少都有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研究的周期较短,把握性较大;基本上都能获得结果,但创造性不大;仅有探索性研究而无发展性研究也难以推动科学的不断进步,因而后者是前者的 “ 继往开来 ” 。
2.2.2.3 举例:(与前述探索性研究举例相对应的)细胞膜受体分类的研究,又一种胃肠道激素的检出等。不少发展性研究题目中均带有 “ 进一步评价 ” 、 “ 深入探讨 ” 、 “ 理论验证 ” 、 “ 内容补充 ” 、 “ 方法改良 ” 之类的字样。
2.3 从认识的深度分
一般可分为描述性研究和阐述研究两大类
2.3.1 描述性研究
2.3.1.1 定义:提供现象与事实。
2.3.1.2 特点:收集与积累事实材料,描述现象的外部联系,解决感性认识问题。
2.3.1.3 举例:对一种新的疾病或综合征的临床记述,如近年发现的军团菌肺炎、艾滋病的初期报告等;偶然发现的药物适应证在其作用机制未被阐明前的记述,如心血管药物噻吗心安对单纯性青光眼有缓解作用的报告,亦属此类。
2.3.2 阐述性研究
2.3.2.1 定义:正确阐明某一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
2.3.2.2 特点:运用既有知识,对大量的描述性资料进行深入加工,去粗取精,由此及彼,通过思考或必要的实验而建立理论;解决理性认识问题,由表及里,指出某一事物外部现象或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本质。
2.3.2.3 举例:某病的病因学或发病机理的研究;某种药物或疗法的疗效机制研究;某一学说或理论的建立。
2.4 根据研究方式的不同分
一般可分为经验性研究和理论性研究两大类,前者重在实践,后者则以推论为主。
2.4.1 经验性研究
2.4.1.1 定义:亲手进行某一项科学实验或直接观察某一种现象,从而获取经验性的事实材料。
2.4.1.2 特点:从单一的问题出发,实验一项证实一项,为系统理论研究提供基础;实验或观察的内容较为集中,思维活动的领域及概括范围小;周期较短,易出成果,结论可靠。
2.4.1.3 举例:石炭酸杀菌效能的研究;四环素抑菌作用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某病的研究;病床设置分科比例的研究(并参照比较下述理论性质研究举例)。
2.4.2 理论性研究
2.4.2.1 定义:根据已有的经验事实,研究者通过自己的思维,从中探索与发现普遍原理或在总结他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建立系统理论。
2.4.2.2 特点:综合众多的经验事实,通过融会贯通,深入进行思维加工;要求有广泛的知识基础与高度的判断推理能力;需要大量的资料与较长的时间;所付出的劳动比之经验性研究更加艰辛,但所取得的成果对指导实践更具有普遍意义;除个别问题需进一步验证外,一般不再需要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或观察。
2.4.2.3 举例:(对照前述经验性研究的四个举例,此时可相应为)消毒灭菌法的研究;抗生素疗法的研究;创立中西医结合的新医学的理论研究;医院管理学的研究。
2.5 根据研究范畴的大小分
一般可分为分解性研究和综合性研究两大类,前者重在局部,后者着眼于总体 。
2.5.1 分解性研究
2.5.1.1 定义:将研究的范围局限化,研究对象是从总体联系中分解出来的一个系统、局部或层次,并可随着认识的深入进行再分解,如人体(总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分子→亚分子等。
2.5.1.2 特点:研究的重点集中,认识的深度较大,便于横向扩展(如细胞研究中对不同种类的细胞相互比较):所认识的事物往往是局限的、孤立的、片面的、总体观念常不够完整;可为综合性研究提供更深刻的基础。
2.5.1.3 举例:脾的生理功能研究;柱状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
2.5.2 综合性研究
2.5.2.1 定义:将研究对象的范围总体化,或将一些分解性研究结果组合起来给予系统认识,提示系统与系统局部与局部或层次与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
2.5.2.2 特点:与分解性研究逆向而行,但往往又需要大量分解性研究结果作为基础;研究范围广泛,总体观念性强;便于纵向联系(如各个系统、局部、层次之间的相互对立与统一的关系,而非其简单之总和);研究对象通常是一个进行着复杂调节的庞大控制系统,常需着重研究每一个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全过程的信息效应及其运动规律。
2.5.2.3 举例:人体某些机能相互关系的研究,医学控制论( medical cybernetics )或控制论医学( cybernetic medicine )的研究。
2.6 从研究的时间上分
一般可分为回顾性研究与前瞻性研究两大类,以事件发生的时间划分两者的界限。
2.6.1 回顾性研究
2.6.1.1 定义:事件发生以后探讨导致该事件发后的可能因素,即从结果来分析和认识其原因,如某病之发生与某因素有否联系以及联系的程度等。
2.6.1.2 特点:以已有的事实为基础,逆向探索其因果关系;为了突出和印证其最大的可能原因,常需比较仅单一因素不同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两个观察对象的结果,因此需要 “ 配对 ” ;配对之间的可比因素常不易控制,因而结果误差可能较大,所得结论的可靠程度较低;研究所需之时间较短,耗费较小。
2.6.1.3 举例: ×××例畸形儿与母亲服用避孕药的关系的研究;肺癌病人与吸咽的关系 —— ×××例肺癌患者的分析研究。
2.6.2 前瞻性研究
2.6.2.1 定义:与回顾性研究恰好相反,指有计划有步骤地观察某一因素可能导致事件发生的频度,以明确其因果关系,亦即从原因追踪结果。
2.6.2.2 特点:主动性强,可预先作好计划,进行周密安排,有条不紊进行;容易比较和突出某一作用因素,可按理想要求进行配对;常以各种条件基本相同的 “ 一代人 ” 作为观察研究对象,经长期随访最后取得资料;所需时间较长,人力物力消耗较大,但误差较小,所得结论可靠性高;多用来验证回顾性研究所得出的初步结论。
2.6.2.3 举例:服用与不服用避孕药母亲所产婴儿畸形发生率的比较,一代人吸烟与不吸烟肺癌发病率的研究;接触肝炎病人群体与无接触群体肝炎发病率的比较。
2.7 据研究对象与场地的不同分
通常分为实验研究、临床研究、调查研究三大类。
2.7.1 实验研究
2.7.1.1 定义:通过实验手段,主动变革某一事物的自然状态或其过程,暴露出隐蔽在事物内部的真实情况,从而能较精确地回答或解释某一问题。改变某一事物的本质而创造出一种新的事物。
2.7.1.2 特点:研究的场地主要在实验室内;使用的工具与材料主要为仪器、设备、动物、试剂或其他物品;可事先作好计划,能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和各种影响因素;允许进行细致观察、多次重复、反复比较,因而自由度较大;涉及到有关人体问题,实验研究结果只具有参考价值 。
2.7.1.3 举例: 新药的合成及其临床前研究;医学动物模型的建立;各种动物实验、细胞培养、组织观察以及各种检验方法等的研究。
2.7.2 临床研究
2.7.2.1 定义:通过临床观察、病例分析或讨论以及各种临床试验等手段,了解疾病发生与发展的规律,深入探索疾病的本质,创建最佳的诊断治疗方法等所进行的认识活动。
2.7.2.2 特点:研究的场地主要是病房或门诊,亦包括家庭随访;所获得的数据资料皆来自真实的研究对象 —— 人体,此为其最大之优点;人的个体差异性及环境因素对疾病状态或治疗效果所产生的影响不易控制,乃其缺点;由于控制条件难以达到严格的程度,所得结果的精确度相对较小;若未能做到随机抽样并设立合理的对照,其意义将更加局限;在实验研究中,动物可全部服从实验要求的一切条件;而在临床研究中,各种试验和观察都必须服从病人的利益。
2.7.2.3 举例:病例分析或讨论;疗效观察;诊断方法研究;临床试验报告。
2.7.3 调查研究
2.7.3.1 定义:对客观自发的现象或状态进行考察和记录,以揭示其在人类群体中或一定区域内存在的形式或程度。
2.7.3.2 特点:研究的场地常常是一定地区范围内的现场或社会;研究的对象主要为人群,包括健康人群或以健康人为基础的群体;亦包括其他的考察对象,如环境、食品、医学昆虫等;研究的主动性较强,可预先做好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调查和记录为取得资料的主要手段。
2.7.3.3 举例:流行病学调查,社会医学调查;劳动作业环境调查;血型分布调查;某种医学昆虫的种属分布或密度调查。
2.8 其 它
-- 多学科研究
-- 边缘学科研究
-- 跨学科研究或称科际研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