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座中,马秋华教授提出中国声乐应是既符合国际化的科学演唱方法,又体现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气质,符合大众审美需求的歌唱。这就要求每一个民族声乐人在掌握科学唱法的基础上,更多的要根据作品需要进行二度创作,调整运用演唱方法,从而更好的表达情感、诠释作品。例如,山西民歌愉悦欢快,陕北民歌则苍凉凄婉;蒙古族民歌苍劲有力,而新疆维吾尔族民歌则热情奔放…在学习演唱中,一定要先把握作品的风格特色,在此基础上寻求其与科学唱法之间的平衡。




讲座结束后,马秋华教授开展了示范教学公开课。我系青年教师王乙婷演唱河北民歌《小白菜》,研究生三年级学生梁少茹演唱创作歌曲《鸟儿在风中歌唱》,研究生三年级学生沈贝贝演唱创作歌曲《贵妃醉酒》,本科四年级学生郝建党演唱东北民歌《乌苏里船歌》。课上马老师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受到了我系师生的一致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