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柜下侧挡板和导流板对流场的影响分析
闫睿一1,2(

1. 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61
2. 山东大学苏州研究院, 江苏 苏州 215123
收稿日期:
2021-04-19出版日期:
2021-10-20发布日期:
2021-09-29通讯作者:
赖艳华E-mail:yanruiyi@mail.sdu.edu.cn;laiyh@sdu.edu.cn作者简介:
闫睿一(1996—),男,山西晋中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暖通空调,通风技术等. E-mail:基金资助:
苏州市重点产业技术创新-前瞻性应用研究资助项目(SYG201834)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underside baffle and deflector of the fume hood on the flow field
Ruiyi YAN1,2(

1. 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061, Shandong, China
2. Suzhou Institute, Shandong University, Suzhou 215123, Jiangsu, China
Received:
2021-04-19Online:
2021-10-20Published:
2021-09-29Contact:
Yanhua LAI E-mail:yanruiyi@mail.sdu.edu.cn;laiyh@sdu.edu.cn摘要/Abstract
摘要: 针对现有通风柜流场存在涡流以及气体逸出的现象,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方法进行仿真。更改通风柜窗口下侧结构的形状参数, 分别使用不同半径的圆弧挡板, 不同长度的椭圆弧挡板, 以及增设不同半径的导流板。通过分析通风柜内涡流大小以及出现位置来研究结构变化对通风柜内流场的影响, 从而得到结构优化的方向。结果表明, 下侧挡板高度较低且长度较短时, 通风柜的中心位置以及壁面附近存在明显的大涡流; 高度大于50 mm, 长度大于90 mm的挡板可使通风柜中心处及挡板与侧壁面交界处的涡流明显减小。增设导流板可使中心涡流消失, 同时导流板半径不能大于70 mm, 否则会在导流板外侧和末端激发明显的涡流, 为通风柜的合理化设计提供依据。
PDF全文下载地址:
http://gxbwk.njournal.sdu.edu.cn/CN/article/downloadArticleFile.do?attachType=PDF&id=2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