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光焘指出,《城市交通与法治》是一本运用我们党最新法治理论成果,以法治视角、法治思维来分析研究城市交通这一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是一本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具体地、现实地、深入地贯彻到城市交通这领域中的教科书,很大程度上弥补现阶段以城市交通为主题的法治教材和书籍的空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顾祥林表示,此书出版对同济大学交叉学科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以城市交通为起点,同济大学能为国家公共治理培养更多精英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同济大学城市交通交叉学科委员会对本书的编著背景、目的、思路及主要篇章安排作了总体介绍。同济大学出版社表示,本书体现了多专业支持和跨学科融合以及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融合两大特点。
在主题报告环节,本书的统稿人、北京市政府原法制办主任周继东对全书的内容进行了系统、全面、深入的讲解。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原主任沈国明从法律视角剖析了《城市交通与法治》的特点和意义,阐释了交通执法、交通立法、交通技术的相关关系。同济大学城市交通交叉学科“数据驱动的城市交通治理”方向责任教授、校文科办主任刘淑妍作了题为《行政法视域下城市交通的规制治理》的报告。
在讨论环节,作为本书编委会成员,来自同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的专家****以及责任编辑分享了各自在参与编著该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同济大学法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的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深入开展交通与法学的交叉融合,形成更多成果,推动交叉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共同努力的共同期望。
《城市交通与法治》一书是由同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高校的教授、****共同编写的跨高校、跨部门、跨学科的著作,以法律为主线,讲述了交通行为、交通治理等方面的问题,跳出了以交通工具为主体的法律体系,建立了以社会行为为主体的法律体系。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书面向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未来发展,面向城市交通的现实问题,面向城市交通学科交叉,既可以支撑城市交通交叉学科建设需要,又适用于丰富政府管理人员的法律知识,同时为城市交通立法提供了富有价值的参考。
同济大学城市交通研究院于2019年4月成立,依托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等学院,以“城市交通”交叉学科建设为核心,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下设四个研究方向,分别是交通服务科学、城市空间活动监测与分析技术、城市移动性规划、数据驱动的城市交通治理。依托全校交通运输工程、城乡规划、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多个学科组建跨学科研究生导师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