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交通大学病原生物学(基础医学院)教学讲义 第4章 消毒与灭菌

上海交通大学 /2013-01-20

 

第4章 消毒与灭菌
消毒与灭菌是临床医学和微生物学中十分重要的基本操作技术。由于微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其中有些又是病原微生物,因此,从预防感染的角度出发,医务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无菌观念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例如医疗器械、注射器、手术室和无菌室等均需用适宜的方法进行消毒或灭菌。为防止疾病传播,对于传染病患者的排泄物以及实验室废弃的培养物也要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微生物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如果环境适宜,可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剧烈的环境变化则可使微生物生长受到抑制至死亡。采用的方法不同,达到的效果也有差异。以下是有关消毒灭菌的常用术语。
1.消毒(disinfection)  指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但不一定能杀死含芽胞的细菌或非病原微生物,如饮用水的消毒。用于消毒的药品称为消毒剂(disinfectant)。
2.灭菌(sterilization)  指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以及细菌的芽胞。如注射用生理盐水及外科用敷料的灭菌。
3.防腐(antisepsis) 是指防止或抑制体外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如注射针剂或中草药中加入0.01% 硫柳汞可防止杂菌生长。一般低浓度的消毒剂即为防腐剂。
一些抗生素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称之为抑菌(bacteriostasis),这些抗生素被称作抑菌剂(bacteriostat)。在体内抑制细菌的繁殖,在体外可用于抑菌试验以检测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4.无菌(asepsis)及无菌操作(aseptic technique)无菌指不含有活的微生物,为灭菌的结果。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或其它物品的操作技术,称为无菌操作。例如在进行外科手术时需要防止细菌进入创口,微生物学实验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微生物的污染和感染。
第一节 物理消毒灭菌法
消毒与灭菌的方法一般分为物理学方法、化学方法两大类。用于消毒灭菌的物理因素主要有热力、紫外线、辐射、超声波和滤过除菌等方法。
一、热力灭菌法
高温对微生物有明显的致死作用,其主要是通过变性蛋白质、破坏细胞膜和降解核酸达到杀菌作用。因而常用于消毒和灭菌。热力灭菌法分为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两大类,在同一温度下,湿热灭菌的效力优于干热灭菌。这是因为:①湿热中微生物的蛋白较易凝固;②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③湿热的蒸气有潜热存在,水由气态变为液态时可释放出潜热,能迅速提高被灭菌物体的温度。多数无芽胞细菌对湿热敏感,55~60℃作用30~60分钟后死亡。80℃作用5~10分钟可杀死所有细菌的繁殖体和真菌。细菌的芽胞对高温抵抗力强,例如炭疽芽胞杆菌的芽胞,可耐受5~10分钟煮沸,肉毒梭菌的芽胞则需煮沸3~5小时才死亡。
(一) 干热灭菌法  
干热(dry heat)的杀菌作用是利用火焰、热空气及电磁波产热等方法,使微生物脱水、干燥,细胞内化学成分氧化和大分子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1.焚烧和烧灼法  是一种彻底的灭菌方法。废弃的物品或有感染性的动物尸体等可以直接点燃或在焚烧炉内焚烧。微生物学实验室用的接种环、试管口、瓶口等的灭菌用烧灼的方法。
2.干烤 利用干烤箱灭菌,一般加热至160~170℃经2 小时。适用于高温下不变质、不损坏、不蒸发的物品,例如玻璃器皿、瓷器、玻璃注射器等的灭菌。
3.红外线 红外线是一种0.77~1000μm波长的电磁波。波长在1~10μm时的热效应最强。红外线的杀菌作用与干热相似,利用红外线烤箱灭菌所需的温度和时间亦同于干烤。由于热效应只能在照射到的表面产生,因此不能使物体均匀加热。此法多用于医疗器械的灭菌。
(二) 湿热灭菌法
1.巴氏消毒法(pasteurization) 用较低温度杀灭液体中的病原菌(如结核分枝杆菌、布氏菌等)或特定微生物,而仍保持物品中所需的成分不被破坏的消毒方法。此法由巴斯德创立。方法是加热至61.1~62.8℃ 30分钟或71.7℃加热15~30秒,目前多采用后者。主要用于牛乳的消毒。
2.煮沸法(boiling water)  在1个大气压下,水的煮沸温度为100℃,5 分钟可杀死一切细菌繁殖体,而细菌的芽胞则需3h,对个别细菌的芽胞则需5小时才能杀死。若在水中加2%的碳酸钠,可提高沸点温度达105℃,不仅可缩短煮沸时间,还可防止金属器皿生锈。煮沸法可用于餐具、金属器皿的消毒,时间至少应在10分钟以上。煮沸法不适合在海拔较高的地方使用。
3.流动蒸气法(free-flowing steam)   又称常压蒸汽消毒法,在一个大气压下,利用水煮沸时产生的蒸汽进行消毒。细菌繁殖体经100℃15~30 分钟被杀死,但不易杀死芽胞。该法常用的器具是Arnold消毒器,我国的蒸笼具有相同的原理。可用于一般外科器械、注射器、食具和一些不耐高热物品的消毒。
5.间歇蒸气灭菌法(fractional sterilization) 利用反复多次的流动蒸气间歇加热,以达到灭菌的目的。方法是将需要灭菌的物品放入Arnold灭菌器(可用蒸笼代替)中,经100℃15~30 分钟,杀死其中的繁殖体,取出后放37℃孵箱过夜,使芽胞发育成繁殖体,次日再蒸一次,如此连续三次以上,可达到灭菌的效果。此法适用于一些不耐高热的含糖、牛奶等培养基。
5.高压蒸气灭菌法(autoclaving steralization)  是一种最有效、最常用的灭菌方法。其原理是用密闭灭菌器使压力上升至103.4kPa(或1.05kg/cm2),水的沸点达到121.3℃,保持15~20分钟,即可杀死包括细菌芽胞在内所有微生物。常用于细菌培养基、玻璃器皿、生理盐水、手术敷料等耐高温、耐湿制品的灭菌。
 
二、辐射杀菌法
(一)紫外线(ultraviolet radiation, UV)  
      紫外线的波长为10~400nm,波长在240~280nm的紫外线(包括日光中的紫外线)均具有杀菌作用,其中以265~266nm杀菌作用最强,这与DNA的吸收光谱范围一致。紫外线的杀菌机理是作用于DNA,使一条DNA链上相邻两个胸腺嘧啶共价结合而形成二聚体,干扰DNA的转录复制,进而影响蛋白质合成而引起微生物的死亡。紫外线穿透力较弱,普通玻璃、纸张、尘埃、水蒸气等均能阻挡紫外线。因此仅适用于空气、物体表面的消毒灭菌,如无菌室、手术室、烧伤病房、传染病房、细胞培养室的空气消毒及不耐热物品的消毒
 杀菌波长的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眼睛有损伤作用,并可诱发皮肤癌,应注意防护。
(二)电离辐射(ionizing radiation)  
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γ射线和高速电子等。在足够剂量时,对各种细菌均有致死作用。其机制在于电离辐射可在瞬间产生大量的自由基,能破坏DNA的正常复制,损伤细胞膜以及产生H2O2都对细菌有致死作用。电离辐射常用于大量一次性医用塑料制品、生物制品的消毒,亦可用于食品的消毒,而不破坏其营养成分。
(三)微波(microwave)  
微波是一种波长为1mm到1m的超高频电磁波,其机理是利用高频电场产生高频电磁场造成分子剧烈运动而产生热量,使微生物蛋白质变性凝固。微波可穿透玻璃、塑料薄膜与陶瓷等物质,但不能穿透金属表面,多用于检验室用品、食品食具、药杯等用品的消毒。常用微波炉有2 450MHz(2450兆赫)和915MHz。微波对人体有害,应减少接近工作中的微波炉的次数。
三、滤过除菌法
滤过除菌法(filtration)是用物理阻留的方法除去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以达到无菌目的。所用的器具是滤菌器(filter),滤菌器有许多微细的小孔(0.22~0.45μm),只允许液体或气体通过,而大于孔径的细菌等颗粒则被阻隔在筛板或滤膜的上面。该方法主要用于不耐热的血清、毒素、抗生素,细胞培养液的除菌以及生物安全柜和空气中的虑过除菌。目前常用的有一下4种滤菌器。
1.玻璃菌滤器 (glass filter)  在玻璃漏斗嵌入玻璃砂筛板制成。分G1-G6 6个型。G1-G 4孔径大,用于滤清液体,G5和G6用于除菌。G6除菌较G5彻底,但支原体和L型细菌仍有通过的可能,使用时应予注意。
2.石棉滤菌器(asbestos filter)(亦称Seitz滤菌器)  在金属夹持容器底部嵌以石棉虑板,按石棉虑孔大小分为K,EK和EK-S 3种。常用EK型除菌,EK-S型尚可阻止较大病毒通过。
3.薄膜滤菌器(membrane filter)  是将不同孔径的硝化纤维素薄膜固定在相应滤器的下部。薄膜滤器有不同容量及不同孔径规格,其中以微量针头滤器在实验室较常用。主要用于小剂量液体的除菌。
4.高效空气颗粒滤菌器 (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HEPA filter) 为大型滤器。其是应用空气压缩机产生一定压力的空气气流,通过一定孔径的过滤板以除去空气中小于0.3μm 的颗粒。如医院的手术室、烧伤病房、无菌制剂室及超净工作台等的除菌。
四、超声波杀菌法
      超声波(ultrasonic vibration)20kHz~100kHz的高频声波对病原微生物具有一定的杀灭作用。其机制主要是高频声波通过液体时,在应力薄弱区能产生许多直径在10μm的小空腔,小空腔逐渐增大,最后爆裂而产生巨大压力,爆裂时的压力可达到1 000个大气压,其能破坏病原微生物的结构而引起微生物的死亡。超声波杀灭病原微生物不彻底,但能明显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可用于餐具消毒。目前主要应用超声波粉碎细胞,以提取细胞组分或制备抗原等。
五、其他物理抑菌或杀菌方法
低温、高渗和干燥也具有一定的抑菌或杀菌的作用。
(一)低温  
       低温可降低病原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抑制其生长繁殖。不但不能杀死病原微生物,还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长期存活,故常利用低温保存病原微生物。利用低温贮藏食品和药品不容易发生变质。
利用低温反复多次的冻融可明显减少细菌的数量。因而有一定的消毒灭菌作用。因为冷冻时细菌内部水分形成结晶,能损伤细胞结构,破坏细胞内胶质状态,并可产生膨胀,导致细菌崩解。实验室常用此原理制备细菌的可溶性抗原。
(二) 干燥 
干燥可使病原微生物脱水、浓缩,新陈代谢减缓,甚至引起死亡。不同病原体对干燥环境的耐受性不同,如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苍白密螺旋体和流感病毒等对干燥敏感;而结核分枝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炭疽芽胞杆菌芽胞以及真菌、乙型肝炎病毒等对干燥有一定抵抗力。干燥法主要用于保存食物,防止食物变质。
(三) 冷冻真空干燥法(lyophilization)
冷冻真空干燥法是在低温状态下真空抽去菌体内的水分,既可以使病原微生物脱水、新陈代谢减缓,又可避免冷冻时菌体内水分结晶对细菌的损伤。是目前保存菌种的最好方法,一般可保存微生物数年至数十年。
第二节 化学消毒灭菌法
许多化学药物具有杀灭病原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长繁殖的功能。这类化学药物主要有消毒剂和防腐剂。消毒剂和防腐剂对病原微生物和人体组织细胞都有毒害作用,故只能外用或用于环境的消毒。
一、消毒剂
(一)消毒剂的分类
1.根据消毒剂的杀菌机制分类
(1)使微生物蛋白质变性或凝固:如高浓度的重金属盐类、酚类,醇类、醛类及酸碱类等。
(2)干扰微生物的酶系统和代谢环节:如低浓度的重金属盐类及氧化剂。这类消毒剂能与微生物某些酶分子上的-SH基结合而使其丧失酶活性。
(3)损伤微生物膜结构:某些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苯扎溴铵、脂溶剂及低浓度的酚类等能降低微生物表面的张力,使细菌细胞膜或病毒包膜通透性增强,胞外液体内渗,导致细菌细胞或病毒的裂解。
2.按消毒剂的化学结构和性质分类
(1)醇类:杀菌机制主要是能使菌体蛋白质变性并能溶解细菌细胞膜中的脂类。如异丙醇杀菌作用强,挥发性低,但毒性较高;乙醇是临床最常用的消毒剂, 70%~75%浓度的乙醇杀菌力最强,因高浓度的醇类能使菌体表面蛋白迅速凝固而降低杀菌效力。主要用于皮肤消毒和浸泡体温计等。
(2)酚类:低浓度时破坏菌细胞膜,改变膜的通透性;高浓度时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也有抑制细菌脱氢酶、氧化酶等作用。常用的有石碳酸、来苏、洗必泰等酚类化合物。
(3)表面活性剂:又称去污剂,能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使物品表面油脂乳化易于清除。表面活性剂通过疏水性基团与细菌细胞膜的疏水区结合而破坏细胞膜。表面活性剂分阳离子、阴离子和非离子三种类型。细菌多带阴电荷,易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结合,因而杀菌效果最好,常用消毒制剂有新洁尔灭和杜灭芬;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烷苯磺酸盐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肥皂主要成分为脂肪酸,解离后带阴电,亦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杀菌作用。阳离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不能同时使用,否则易相互降低效果。非离子型消毒剂对细菌无毒性,有些反而有利于细菌的生长,如吐温80(tween 80)对结核分枝杆菌有刺激生长作用。
(4)氧化剂和卤素类:氧化剂主要依靠其氧化能力杀菌,其可与酶蛋白中的-SH基结合,使其转变为-SS-二硫键而导致酶活性的丧失。常用的有过氧化氢和过氧乙酸。过氧乙酸易分解,并有刺激性与腐蚀性,不适用于金属器具等的消毒
用于消毒的卤素有碘和氯两类,氯易与蛋白质结合,使菌体蛋白变性。氯溶于水后形成次氯酸和盐酸,而次氯酸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氯多用于水的消毒。 碘对细菌繁殖体和芽胞都有强大的杀伤作用,常用于外科手术部位的消毒。碘与表面活性剂混合使用称碘伏(iodophors)。
(5)烷化剂:主要是通过对微生物蛋白质及核酸的烷化作用而杀菌;其杀菌谱广,杀菌力强。常用的烷化剂有甲醛、环氧乙烷和戊二醛等。环氧乙烷对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和细菌芽胞均有较强的杀伤作用。缺点是对人体有一定毒性。有些烷化剂,如β-丙脂等可能有致癌作用。
(6)重金属盐类:大多数重金属单独或以化合物的形式,通过使微生物蛋白质变性与沉淀,或灭活微生物酶类发挥杀菌作用。常用的消毒剂有氯化汞、硝酸银等。
3.按消毒剂杀菌的效力分类
(1)高效消毒剂(high-level disinfection):可以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这类消毒剂有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
(2)中效消毒剂(intermediate-level disinfection):能够杀灭除细菌芽胞以外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的繁殖体、多数病毒和真菌。这类消毒剂有乙醇、酚类、含氯消毒剂及碘伏等。
(3)低效消毒剂(low-level disinfection):能杀死细菌的繁殖体及有包膜的病毒,对真菌有一定作用。新洁尔灭及洗必泰等属于这类消毒剂。
(二)常用消毒剂的种类与应用
消毒剂种类很多,其性质、杀菌能力和作用机制各异,因此用途也就不同。使用时要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来选择消毒剂。常用消毒剂的种类与应用见表4-1。
4-1  常用消毒剂的种类、作用机制与用途
类 别
作 用 机 制
常用消毒剂与剂量
  
醇类
蛋白质凝固与变性,溶解细胞膜
70%~75%乙醇
皮肤、体温计消毒;
酚类
损伤细胞膜,灭活酶类,高浓度导致蛋白质凝固
3%~5%石碳酸
2%来苏
0.01%~0.05%洗必泰
地面、器具表面的消毒,皮肤消毒;
术前洗手、阴道冲洗等;
表面活性剂
损伤细胞膜,灭活氧化酶活性,蛋白质变性  
0.05%~0.1%新洁尔灭
0.05%~0.1%杜灭芬
粘膜和皮肤消毒;术前洗手;浸泡器械;
氧化剂和卤素类
氧化作用,蛋白质沉淀
0.1%高锰酸钾
皮肤、尿道、蔬菜、水果消毒;
3%过氧化氢
深部创伤及外耳道消毒;
0.2%~0.3%过氧乙酸
塑料、玻璃和人造纤维;
2.0%~2.5%碘酒
皮肤消毒;
0.2ppm~0.5ppm氯
饮水及游泳池消毒;
10%~20%漂白粉
地面、厕所与排泄物消毒;
0.2%~0.5%氯胺
 
室内空气及物体表面消毒,0.1%~1.2%浸泡衣服;
0.5%~1.5%漂粉精
饮水消毒:0.3%~0.4%/kg;
1%碘伏
皮肤、粘膜消毒;
重金属盐类
氧化作用,蛋白质变性与沉淀,灭活酶类
0.05%~0.01%升汞
2%红汞
0.1%硫柳汞
1%硝酸银
1%~5%蛋白银
非金属器皿的消毒;
皮肤、粘膜、小创伤消毒;
皮肤消毒、手术部位消毒;
新生儿滴眼、预防淋病奈瑟菌感染。
烷化剂
菌体蛋白质及核酸烷基化
10%甲醛
50mg/L环氧乙烷
2%戊二醛
物品表面消毒,空气消毒;
手术器械、敷料等消毒;
精密仪器、内窥镜等消毒;
染料
抑制细菌繁殖,干扰氧化过程
2%~4%龙胆紫
浅表创伤消毒
酸碱类
破坏细胞膜和细胞壁,蛋白质凝固
5~10ml/m3醋酸加等量水蒸发
生石灰(按1∶4~1∶8比例加水配成糊状)
空气消毒;
 
地面、排泄物消毒;
二、防腐剂
防腐剂主要用于生物制剂、制药、食品、饮品等的防腐。医药上所使用的防腐剂多采用低浓度的消毒剂,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延长保存时限。常用的防腐剂有叠氮钠、氯仿(三氯甲烷)、硫柳汞、甲醛、石碳酸、尼泊金、山梨醇和苯甲酸钠等,后二种多用于食品与饮品的防腐。
三、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一般而言,消毒灭菌的效果与消毒剂自身的性质、 环境以及微生物的种类、数量等多种因素有关。在使用消毒剂时应予以注意。
(一) 消毒剂的化学性质、浓度与作用时间  
各种消毒剂的理化性质不同,对微生物的作用效果也有差异。例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革兰阳性菌的杀灭效果比对革兰阴性菌好;龙胆紫对葡萄球菌作用较强。同一种消毒剂浓度增加,则杀菌作用增强(乙醇例外),降低消毒剂的浓度,只能起到抑菌防腐作用。一定浓度的消毒剂,作用时间愈长,杀菌效果越愈好。
(二) 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  
微生物的种类和结构特点不同对消毒剂的敏感性不同。例如细菌的芽胞及结核分枝杆菌对消毒剂的抵抗力较一般细菌的繁殖体强。有胞膜的病毒对脂溶性消毒剂比无胞膜病毒敏感。因此,要根据消毒对象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此外,被消毒的物品中微生物含量多时,应延长消毒的时间。
(三) 环境温度与酸碱度  
消毒剂的灭菌效果可随温度提高而增强。如使用2%戊二醛杀灭104/ml的炭疽芽胞杆菌,56℃时仅需1分钟,而20℃时则需15分钟。
酸碱度也直接影响消毒剂的杀菌效果,如新洁而灭和戊二醛在碱性条件下杀菌效果好,而酚类、碘则在酸性条件下杀菌作用好。
(四) 有机物 
环境中的有机物(痰、脓汁和排泄物中的蛋白质等)与消毒剂结合,不仅消耗药品,还可阻碍消毒剂与病原菌的接触而降低杀菌效果。因此医疗器具在消毒灭菌前应先清除其表面的污物,在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第三节 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biosafty)指防范、处理危险生物因子对人体危害的综合性措施。能引起生物危害的生物因子主要包括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生物危害是指由于人为操作或人类活动,导致生物体或其产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引起现实损害或存在潜在风险。生物危害主要来自生物实验室及生物恐怖活动。
一.实验室生物安全
实验室的生物安全不仅指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而且还涉及要保护整个单位的员工及社会群体的安全。实验室人员对生物安全的正确认识、严格遵守实验室行为准则和实验操作规范的科学作风,是提高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最重要基础和保证。此外,微生物的危害性以及实验室的防护设施也是影响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因素。
(一)生物危害程度的分级
根据微生物以及各种生物活性因子对个体和群体的危害性将其分为四级:
I级:指危害性最低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等生物因子。其绝大部分不感染人类。
Ⅱ级:指中等危害性的生物因子。这类生物因子所致的感染有有效药物或疫苗用于防治。伤寒沙门菌、霍乱弧菌,铜绿假单胞菌、各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以及弓形虫等均属于Ⅱ级。
Ⅲ级:指那些可能通过气溶胶感染或能导致严重后果的生物因子。其所致的感染和疾病,可以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有些可以用疫苗预防。例如结核分枝杆菌、炭疽芽胞杆菌、霍乱弧菌、鼠疫耶氏菌、布氏菌,各型脑炎病毒、出血热病毒和贝纳柯克次体等。
Ⅳ级::可通过气溶胶感染的危险的或致死性的生物因子,如天花病毒、马尔堡病毒、埃博拉病毒、森林脑炎病毒。其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般难以治疗,亦无有效疫苗进行预防。其感染可能在人群中,人与动物之间和动物相互之间迅速传播。
(二)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设施
实验室最有效、最常用的防护设施是生物安全柜,它可使感染性气溶胶局限于一定的空间而不扩散,从而起到防护作用。目前,根据所接触的生物病原体的危害程度不同,将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biosafetylevel,BSL)分为BSL-1、BSL-2、BSL-3和BSL-4四个级别。其中,BSL-4的防护级别最高。
BSL-1、BSI-2实验室为普通建筑结构实验室,一般要求墙面、地面应可以清洗、消毒,有室内洗手池;BSL-2应配备高压灭菌设备及生物安全柜等设施。BSL-3实验室要求建筑物为可隔离区域。实验室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各区之间设缓冲间。半污染区设有可自动关闭的安全门,有独立的负压保护通风系统。要求实验室内保持负压、排出空气经高效滤材过滤不得循环使用。BSL-4实验室设施与BSL-3 实验室基本相同,但选址应远离人口密集地区,周围有封闭的安全隔离带,有单独的供气和排气系统,污染区和半污染区之间有化学消毒喷淋装置,排风装置必须双重过滤等。
进行不感染人或动物的微生物工作时,采用BSL-1;如果病原体不形成气溶胶,如肝炎病毒、多数肠道致病菌及金葡萄球菌等采用BSL-2;如果病原体传染性强,且能通过气溶胶传播,或在操作时可能发生大量接触的,均应采用BSL-3。BSL-4仅在极少数情况下采用。
二 对生物恐怖活动的防范
生物恐怖活动是利用强致病力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攻击人群,对社会公众及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一种活动。
(一)生物恐怖威胁的分级
对此尚无统一的标准。目前各国参照较多的是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的
三级分类,即A级(最大危害),B级(中等危害)和C级(最低危害)。
(二)可用做生物战剂的病原微生物
属于生物恐怖A级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炭疽芽胞杆菌、鼠疫耶氏菌、A型土拉弗朗西斯菌、出血热病毒(埃博拉出血热病毒、马尔堡出血热病毒和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等)天花病毒及由镰刀菌属的真菌产生的T2毒枝菌素(T2毒素)。
(三)生物战剂的传播方式及特点  
生物恐怖活动中所使用的病原体制剂常为分散的细小颗粒状,其易以气溶胶形式在空气中传播,人可经呼吸道、眼部及皮肤感染。另一种方式是利用媒介生物携带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及生物毒素,通过媒介生物叮咬人或污染环境,经皮肤、消化道、呼吸道侵入人体,引起传播。常利用的媒介生物有蚊子、苍蝇、蜚蠊、臭虫、虱子、跳蚤等昆虫以及鼠类这些生物战剂具有传染性强,毒力强,传染面积广,危害时间长,施放手段隐蔽不容易被发现等特点。
(四)防范措施  
生物恐怖活动发生有着隐蔽性、突发性、致病性强,传播速度快等与经典的传染病不同的独特特点。在防范、处理生物恐怖活动发生方面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特异性预防 加强生物恐怖病原的相关基础和医学防治研究,研制有效疫苗和治疗药物。
2.对生物恐怖袭击做好应急准备 卫生部门应储备所需的疫苗、抗毒素和抗生素,以便及时正确救治病人,减少继发性传播,有效地控制和消灭疫情。
3.开展早期诊断技术和诊断试剂 对突发生物恐怖活动事件,应根据现场信息的判定分析及病原检测结果,快速而准确的做出诊断。
4.加强防范有害媒介生物传播疾病的措施,开展群众性的卫生运动,消灭有害媒介生物,建立科学、高效的监控系统网,及时掌握各种媒介生物及其传染病的动态和变化。
5.应急措施 一旦生物恐怖发生,根据病原的不同采取不同措施。主要是要注意个人及集体防护,如带防护口罩(N95或N98)、手套;保护食物及水源;对被污染环境、物品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对病人及时应用抗菌或抗病毒药物,并根据病情进行对症处理。

 

1ef81ad8-eeee-43d2-bc2b-744a7c185e1e.doc
文件类型: .doc df0299c63e44d0d17584a3c366af62fc.doc (75.00 KB)
相关话题/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