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病原生物学期终考试试题( )
专业 大班 小班 姓名 学号
一、最佳选择题(每题1分,共22分)
( ) 1. 溶菌酶的作用机制是
A. 抑制四肽侧链的形成 B. 破坏聚糖骨架
C. 与核糖体30S的亚单位结合 D. 与核糖体50S的亚单位结合
( ) 2. 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
A. disinfection B. sterilization
C. antisepsis D. asepsis
( ) 3. 分离培养脑膜炎奈瑟菌常用的培养基是
A. 血平板 B. S.S平板
C. Korthof 培养基 D. 巧克力色培养基
( ) 4. 下列组合的HBV标志可从乙肝病人血清中检测到的是
A. HBsAg, HBcAg, HBeAg B. HBsAg, HBcAg, anti-HBc
C. HBsAg, HBeAg, anti-HBc D. HBcAg, anti-HBs, anti-HBe
( ) 5. 包有一层显著肥厚荚膜的病原微生物是
A. staphylococcus B. Candida albicans
C. actinomyces D.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 ) 6. 可用于诊断某些种类立克次体感染的非特异性血清学试验是
A. hemagglutination test B. antistreptolysin O test
C. Weil-Felix reaction D. Schick test
( ) 7. 欲对肠热症患者进行沙门菌的分离与鉴定,病程第一周应采取的标本是
A. 粪便 B. 尿
C. 血 D. 呕吐物
( ) 8. 引起潜伏感染的病原体是
A. measles virus B. influenza virus
C. mumps virus D. herpes simplex virus
( ) 9. 供体菌游离的DNA 片段直接进入受体菌,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称
A. conjugation B. transduction
C. transformation D. lysogenic conversion
( ) 10. 在易感动物或人的中枢神经细胞中增殖时,可在胞质内形成内基(Negri)小体的病毒是
A.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B. 腮腺炎病毒
C. 风疹病毒 D. 狂犬病病毒
( ) 11.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体是
A. varicella-zoster virus B. cytomegalovirus
C. EB-virus D. human papillomavirus
( ) 12. 不产生外毒素的细菌是
A. 霍乱弧菌 B. 福氏志贺菌
C. 白喉棒状杆菌 D. 破伤风梭菌
( ) 13. 对人致病的链球菌菌株,90%左右属于
A. A组 B. B组
C. C组 D. D组
( ) 14. 属于微需氧菌的是
A. M.tuberculosis B. E.coli
C. Helicobacter D. Bordetella
( ) 15. 在衣原体特殊的发育周期中,具有感染性的颗粒是
A.. 包涵体 B. 原体
C. 网状体 D. 异染颗粒
( )16.可通过胎盘传播的寄生虫病是:
A、丝虫病与疟疾 B、血吸虫病与钩虫病
C、疟疾与弓形虫病 D、血吸虫病与弓形虫病
( )17. 经有效治疗可获得消除性免疫的寄生虫病是:
A、血吸虫病 B、疟疾
C、黑热病 D、丝虫病
( )18.中华按蚊对疟原虫的传播方式为:
A、发育式 B、繁殖式
C、发育繁殖式 D、经卵传递式
( )19.成虫直接产幼虫的蠕虫有:
A、蛲虫,丝虫 B、丝虫,旋毛虫
C、蛲虫,带绦虫 D、血吸虫,旋毛虫
( )20.旋毛虫病早期诊断可用的方法是:
A、肌肉活检 B、免疫学诊断
C、粪检虫卵 D、血检幼虫
( )21. 阿米巴痢疾的主要传染源是:
A、急性阿米巴痢疾患者 B、慢性阿米巴结肠炎患者
C、带虫者 D、肠外阿米巴病患者
( )22. 下列病原体不可能经输血传播疾病的是:
A、微丝蚴血症 B、疟原虫血症
C、弓形虫血症 D、利杜体血症
二. 填空(每空格0.5分,共24分)
1. 病毒分离培养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动物接种、鸡胚接种和 .
2. 微生物按其结构、组成等,可分为三大类.它们是非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和
3. 细菌的人工培养,关于气体环境,多数细菌在代谢过程中需要
4. 在SS平板中,起鉴别作用的主要物质是 和中性红.
5. 细菌细胞壁的基本成分是 .此外,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尚各有其特殊组分.
6. 温和噬菌体具有2个生活周期,即溶菌性周期和 .
7. 细菌的侵袭力包括细菌表面结构和 .
8. 革兰阴性菌的菌体抗原(O抗原)的化学成分为细胞壁脂多糖中的 .
9 . 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主要疾病是 .
10. 白喉棒状杆菌在形态和染色上,有鉴定意义的主要特征是 .
11. 结核分枝杆菌的抗感染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但有其特点,属于 免疫.
12. 放线菌病的诊断最主要和最简单的方法是在脓和痰中寻找 .
13. 肠热症恢复后有较牢固的免疫性,主要是 免疫.
14. 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是观察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能否引起 变态反应的一种试验.
15. 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病原体是 .
16. 肺炎支原体引起的疾病,根据其病理变化,称 .
17. 恙虫病立克次体的传播媒介是 .
18. 沙眼亚种在人间传播有2种方式,一是通过眼-眼等,另一类则通过 传播.
19. 钩端螺旋体常用的染色方法是 .
20. 白念珠菌的 和厚膜孢子有助于鉴定.
21. 干扰素作用于宿主细胞,使之合成蛋白激酶, 和磷酸二酯酶等,发挥抗病毒作用.
22. 流感病毒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的结构成分是 .
23. 对接触麻疹的易感者,紧急预防可用 .
24. 肠道病毒的基因组为 ,具有感染性.
25. 组轮状病毒最为常见,是婴幼儿腹泻的最重要病原体.
26. 为检测钩端螺旋体,发病1周内应取血液,2周后应取 .
27.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传染源是 ,中间宿主是 ,传播媒介是 ,储存宿主是 .
28. 人可因食入某些食物不当而感染寄生虫,如食入_____________可能感染华支睾吸虫;食入____________可能感染卫氏并殖吸虫;食入_______________可能感染布氏姜片吸虫;食入生的猪肉可能感染____________虫、_____________虫、______________虫等。
29.可永久性寄生于人体的螨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阶段是____________;其致病阶段是_____________。
31. 分别写出下列寄生虫的寄生部位和首选病原学诊断方法:
Leishmania donovan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lonorchis sinensi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ecator americanu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uchereria bancroft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 (每题3分,共 30分)
1、interferon(定义)
2、菌毛 (种类和功能)
3、败血症(定义,举例)
*4. 溶原性转换 (定义, 举例 )
*5. 抗酸染色 (定义,结果 )
6、growth factor ( 定义, 举例)
7、Dane颗粒 (含义, 结构 )
8、夜现周期性
9、机会致病寄生虫
10、Concomitant immunity
四.问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 以间日疟原虫为例说明疟疾周期性发作的机理及其临床表现。根据其在人体内的生活史,阐明复发和再燃的原理。
2. 如何从脓汁标本中鉴定出致病性葡萄球菌?
3. 疱疹病毒有哪些共同特点?为什么抗体的作用在疱疹病毒感染中更为有限?
4. 5种肝炎病毒(A~E)在核酸种类,传播方式和疾病类型上有什么差别?
参考答案
一、
1 |
B |
2 |
B |
3 |
D |
4 |
C |
5 |
D |
6 |
C |
7 |
C |
8 |
D |
9 |
C |
10 |
D |
11 |
C |
12 |
B |
13 |
A |
14 |
C |
15 |
B |
16 |
C |
17 |
C |
18 |
C |
19 |
B |
20 |
B |
21 |
C |
22 |
A |
二、
1、组织培养(细胞培养)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3、二氧化碳
4、乳糖
5、肽聚糖
6、溶原性周期
7、侵袭性物质
8、特异多糖
9、食物中毒
10、异染颗粒
11、感染
12、硫磺样颗粒
13、细胞
14、迟发型(Ⅳ型)
15、幽门螺杆菌
16、原发性非典型肺炎
17、恙螨
18、性
19、镀银染色法
20、假菌丝
21、2’-5’腺嘌呤核苷合成酶
22、HA
23、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
24、+ssRNA
25、A
26、尿
27、幼猪、幼猪、库蚊、库蚊
28、淡水鱼虾; 淡水蟹或喇蛄; 水生植物; 猪带绦 虫、旋毛 虫、弓形 虫
29、疥螨 、 蠕形螨
30、四核包囊;滋养体。
31、单核巨嗜细胞,骨髓穿刺法;
肝胆管,_粪便沉淀法;
小肠,饱和盐水浮聚法;
淋巴系统,厚血膜染色法。
三
1.由病毒或干扰素诱发剂等刺激细胞产生的具有抗病毒活性及调节免疫功能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的糖蛋白
2.普通菌毛:粘附
性菌毛:遗传物质传递
3.致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性中毒症状,例如高热、皮肤和粘膜瘀斑、肝脾肿大等。鼠疫耶氏菌、炭疽芽胞杆菌等可引起败血症。
4.当噬菌体感染细菌时,宿主菌染色体中获得了噬菌体的DNA片段,使其成为溶原状态时而致细菌获得新的性状。如β棒状噬菌体感染白喉棒状杆菌后,由于噬菌体携带的编码毒素基因,使细菌获得产生白喉毒素能力。
5.以5%石炭酸复红加温染色,再用3%盐酸酒精脱色,然后用美蓝复染,则分枝杆菌呈红色(+),其他细菌和背景物质为蓝色(-)。
6.细菌生长必需,而自身不能合成的化合物。如维生素、某些氨基酸、嘌呤、嘧啶等
7.具有感染性的HBV完整颗粒,呈球形,直径42nm,具双层衣壳。外衣壳由脂质双层与蛋白质组成,含有HBV的表面抗原;内衣壳含有核心抗原和 e抗原;内部含有病毒的DNA和多聚酶。
8.丝虫的微丝蚴白天滞留于肺毛细血管中,夜晚则出现于外周血液,微丝蚴在外周血液中夜多昼少的现象称为夜现周期性。两种微丝蚴在外周血液中出现的高峰时间略有不同,班氏微丝蚴为晚上10点到次晨2点,马来微丝蚴为晚上8点到次晨4点。
9.有些寄生虫在宿主免疫功能正常时处于隐性感染状态。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虫体大量繁殖、致病力增强,导致宿主出现临床症状,此类寄生虫称为机会致病寄生虫,如刚地弓形虫、隐孢子虫等。
10.伴随免疫:宿主感染血吸虫后对在感染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抵抗力,即获得性免疫。主要表现为对再次入侵的童虫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而对原发感染的成虫不起杀伤作用,这种原发感染继续存在,而对再感染具有一定免疫力的现象称为伴随免疫,属于非消除性免疫
四
1.疟疾发作机理:与红内期裂体增殖有关。红内期成熟裂殖体胀破红细胞后,大量的裂殖子、原虫代谢产物及红细胞碎片进入血流,其中一部分被巨嗜细胞、中性粒细胞吞噬,刺激这些细胞产生内源性致热质,后者与原虫的代谢产物共同作用于宿主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
发作临床表现:周期性寒战、高热和出汗退热三个连续过程。
疟疾再燃:疟疾初发停止后,患者无再感染,而残留体内红内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大量繁殖又引起疟疾发作。与原虫抗原变异和宿主的免疫力下降有关。
疟疾复发:疟疾初发患者红内期的原虫已被消灭,未经蚊媒传播感染,经数周或年余,又出现疟疾发作。与红外期肝细胞内的迟发型子孢子复苏有关。
2. 脓汁标本划线分离于血平板中,37℃培养,同时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在显微镜下看到有革兰染色阳性,球形,葡萄串状排列细菌。24小时后挑取产生金黄色色素,有透明溶血环菌落做革兰染色及生化实验(甘露醇发酵,血浆凝固酶试验,耐热核酸酶试验等),显微镜下看到如前述特征球菌,生化实验结果为:产生血浆凝固酶和耐热核酸酶,发酵甘露醇则可判断为有致病性葡萄球菌。
3、特点:(1)球形、二十面体立体对称衣壳,基因组为线性双股DNA。核衣壳周围有一层厚薄不等的非对称性披膜。最外层是包膜,有糖蛋白刺突。
(2)除EB病毒除外均能在二倍体细胞核内复制,产生明显的CPE,核内出现嗜酸性包涵体。病毒可通过细胞间桥直接扩散。感染细胞可与邻近未感染的细胞融合成多核巨细胞。
(3)病毒可表现为增殖性感染和潜伏性感染。
因为病毒可以通过细胞间桥直接扩散所以抗体的作用在疱疹病毒感染中更为有限。
4、
|
HAV |
HBV |
HCV |
HDV |
HEV |
核酸种类 |
+ssRNA
|
不完全dsDNA
|
+ssRNA
|
-ssRNA
|
+ssRNA
|
传播方式 |
粪-口
|
非胃肠道途径(血液、血制品、垂直传播)
|
粪-口
|
||
疾病类型 |
急性,多潜伏,预后好,无慢性及携带者
|
有慢性及携带者,能导致肝硬化,肝癌 |
有慢性及携带者,能导致肝硬化,肝癌 |
与HBV相关,导致乙肝症状加重与恶化 |
无慢性及携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