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交通大学临床医学学科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 /2013-01-09

 

一、历史沿革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主要分布在瑞金医院、仁济医院、新华医院、第九人民医院、第一人民医院、第六人民医院、第三人民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童医院、胸科医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和国际妇幼保健院等十二家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经过100余年的发展,特别是建国后50余年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成果不断涌现,创造了我国甚至亚洲、世界医学史上的许多第一:1954年完成国内第一例心脏二尖瓣分离术;1956年国内首次用阿托品治疗锑剂中毒引起的阿斯综合症;1958年成功抢救大面积烧伤病员邱财康;1963年成功实施国际医学史上第一例短肢再植手术;1973年施行国内首例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1977年国内首例同种原位肝移植获得成功;1978年完成亚洲首例心脏移植手术;1981年成功完成国内首例联体婴儿分离手术;1986年在国际上率先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8年后又在国际上首先证实了三氧化二砷的应用可以特异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调亡,使得复发难治白血病治疗取得突破;1991年国内首次进行了头皮撕脱伤原位再植获得成功;1999年研制成功国内首例携带有人血清白蛋白基因的转基因试管牛;1999年国内最早研究发展计算机辅助定制型关节以及形状记忆骨折内固定装置,并用于临床;2003年成功施行了亚洲首例成人胰岛细胞移植、成人胰岛细胞—肾联合移植;2004年成功完成亚洲首例腹腔七器官联合移植。
1981内科学、儿科学、 外科学等被批准为首批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84年妇产科学、眼科学、神经病学等被批准为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临床医学被批准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并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目前临床医学拥有博士生导师250名,硕士生导师569名。
二、学术队伍情况
目前本学科专职教师及研究人员有745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人员45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6名,****特聘教授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7名,教育部跨世纪人才2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1名。
三、科研及成果情况
本学科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8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学科(三级学科)1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5个 。
3年来,本学科共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获中华医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9项;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获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6项、二等奖4项;获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2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25项;获宋庆龄儿科医学二等奖2项;获省级科技贡献奖5项。获发明专利38项。
3年来,本学科共出版学术专著 125部,共有4277篇论文被CSCD收录,860篇论文被SCI收录;1547篇论文被EI或MEDLINE收录。
3年来,本学科共承担科研项目431项,其中973计划13项,863计划27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8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3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69项,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3项,境外合作科研项目8项。科研总经费高达51897.28万元; 其中境外合作科研项目经费315.7万元;境内国家级科研项目经费 12382.08万元。
四、培养研究生情况
2005~2007年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在临床医学领域共授予博士学位491名,硕士学位1056名,其中有1名博士生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名博士生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奖,17名研究生获得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奖。目前在校攻读临床医学博士、硕士学位的留学生有22名。
五、主要研究方向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目前本学科主要形成了以下6个研究方向:(1) 肿瘤发病学与治疗学基础研究:肿瘤发病机制研究;血液恶性肿瘤治疗。(2)消化系病与内分泌和代谢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幽门螺杆菌及其相关疾病研究;胃癌中DNA甲基化和维生素研究;细小病毒抗胃癌研究;肝癌DNA甲基化研究;肝纤维化细胞外基质改变研究;脂肪肝防治研究;糖尿病研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研究;肾上腺和甲状腺疾病研究。(3)整形外科与普通外科研究:组织工程学研究;整形外科基因学研究;面神经瘫痪治疗与周围神经再生研究;颅面外科学研究;组织器官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胃肠道肿瘤生物学行为及综合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ANP)临床治疗方案及加重因素的研究;胆石成因及胆石病易感因素的研究。(4)儿童常见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婴幼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诊治的研究;优生优育、新生儿期矫畸的研究;新生儿先天性疾病早期筛查、诊断、治疗遗传病、代谢性疾病的研究;深化儿童生长发育、营养、心理方面的研究;提高儿童肿瘤疾病的生存率及生命质量的研究。(5)临床检验诊断学研究。(6)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研究。
六、学科优势特色
本学科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与科学发展前沿的需求,开展了临床与基础相互交叉的系列研究,形成了以下学科优势特色:(1)开展白血病诱导分化治疗的研究,进行大量的分化诱导剂筛选工作,筛选出不少可望用于临床治疗的分化诱导剂,成为本世纪白血病治疗的重大突破点。在肿瘤相关基因研究方向,以APL发病原理和分化、凋亡诱导的新型治疗为基本模型,在白血病相关基因的结构、功能研究方向取得了实质性突破。(2) 在国内首先开展幽门螺杆菌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关系的研究,首次进行了包括多方面内容防治胃癌的流行病学调查、分子机理的系列研究,总体水平达到国内和国际领先。从分子、细胞、整体和流行病学等方面较系统地研究了细小病毒对消化系肿瘤的作用,探讨了其可能的机理,国内外均未见报道。国内首次对人肝癌发生中DNA甲基化改变这一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系列研究,阐明人肝癌这一我国常见恶性肿瘤发生中的分子机制,在总体上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成功地提纯了鼠纤维结合素,制备了特异性抗体,建立了检测FN的ELISA方法,为阐明肝纤维化的发病机理和开发防治慢性肝病的中西药物提供实验基础。在国际上率先研究了各种重型脂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对肝细胞、肝星状细胞及Kupffer细胞生物学火星的影响。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3)首次发现中国汉族Ⅱ型糖尿病特有的易感基因位点。在国际上首次阐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组织的基因表达谱,克隆到200余条新全长cDNA(国际基因库已登陆),并已确定染色体定位。在甲状腺激素与脑发育的研究方面,发现了甲状腺激素可以调节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等多种基因的表达,通过对异质性甲状腺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发病中的作用研究,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临床处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致病机理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4)首次应用组织工程技术,在具有完全免疫功能的自体哺乳动物体内,成功构建组织工程化组织,在形态、组织结构、生化组织成分与生物力学强度等方面与正常组织十分接近,功能同时得到完全重建。通过基因治疗手段抑制生长因子促进瘢痕增生的作用,转导抑制瘢痕增生的因子减少伤口愈合过程中的瘢痕增生,研究硬脑膜生长因子调节颅缝闭合的作用,为临床治疗颅缝早闭提供了理论基础。完成我国第一例胸小肌移植重建面肌功能,创用了“超长蒂背阔肌肌瓣一期面肌功能重建”方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目前唯一的颅面外科中心,已完成200余例复杂的颅面畸形手术,利用分层截骨原理完成“一期放射后眼眶结膜囊重建手术”属国内外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进行肿瘤生物学特性与预后的研究、淋巴结和外周血肿瘤微转移检测,进一步明确胃癌转移浸润机制研究。建立ANP的治疗流程及规范。开展载脂蛋白B基因多态性与胆固醇结石病关系的研究,胆固醇7α-羟化酶、LDL受体、Apo B、E基因多态性与胆囊结石病关系、上海地区胆囊结石病家系调查及ApoE基因型分析和预测胆固醇结石病高危人群的进一步研究。(6)心内科开展小儿心导管介入治疗先心病,使无创小儿先心病诊断率得到提高,治疗的数量和质量均居国内领先。心外科在开展婴幼儿重危先心病手术方面有突破性进展,手术例数及治愈率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加强了新生儿重症抢救病房的建设,进一步降低了危重儿死亡率及致残率。提高新生儿期的矫畸的水平,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最早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开展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的筛查,得出了该疾病上海地区的发病率。采用细胞遗传与细胞分子遗传技术进行染色体病产前诊断,遗传与优生系列研究,有效降低了出生缺陷,使该专业能够在新生儿先天性疾病的防治研究领域保持国内领先地位,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围绕环境对儿童健康影响,营养与心理认知和语言学习的研究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高质量地完成了小儿白血病、实体瘤的临床治疗工作,提高了小儿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
相关话题/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