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安全工程学院硕士课程内容介绍《信息论与编码》

上海交通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2-12-28


《信息论与编码》

课程代码X036510学分/学时3.0/54开课时间
课程名称信息论与编码
开课学院信息安全工程学院
任课教师
面向专业
预修课程
课程讨论时数0 (小时)课程实验数0 (小时)
课程内容简介

信息论与编码是通信/密码学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通过对通信系统中信息理论的介绍,使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信息的概念和本质,并掌握一些信息理论知识和常用的编解码的方法。以香农信息论为基础,香农三大定理及香农公式为重点,介绍各种信源/信道编码的基础理论以及具体编解码方法。在介绍信息论在通信中经典应用的同时,引入信息论相关知识在解决信号处理和分析等领域一些研究热点中的应用,从而拓宽学生的相关知识面,为其之后的学术研究工作指引方向。

课程内容简介(英文)

Information Theory and Coding is one of the basic courses of the major Communication and Cryptology.The purpose of the course is to offer students a deeper 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 and essence of information,as well as to teach them some of the information theories and coding methods which are most commonly used,by introducing information theories in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Based on the Shannon theory,and focused on Shannon's three main theorem and Shannon's formula,the course introduces basic theories in source/channel coding and particular method of coding.When introducing the applications of the information theories throughout communication,the course also gives examples of applications of some relative knowledge in dealing with problems in signal-dealing and analysing field.By this way,it's helpful to widen the students' relative knowledge,and can therefore guide their later work or research.

教学大纲

第一章信息科学及其发展 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信息科学的创立,信息理论的研究内容和香农(Shannon)信息论梗概第二章信息的度量信息量的建模与计算,自信息量和条件自信息量, 互信息量和条件互信息量, 离散集的平均自信息量, 互信息量和条件互信息量、信息链接准则,熵的界,数据处理不等式信息论相关知识的应用介绍(一)互信息量在特征选取领域的应用第三章离散信源离散信源的分类及其描述,离散信源的熵,信源的冗余度,信源符号序列分组定理,平稳离散信源及其性质第四章离散信源的信源编码信源编码的模型,信息传输速率和编码效率,单义可译定理,无失真信源编码定理,几种典型的信源编码方法信息论相关知识的应用介绍(二)几种典型的图像、视频编码方法及其核心原理介绍第五章离散信道及其信道编码信道的分类及其描述,无扰离散信道的传输特性,有扰离散信道的传输特性,译码准则,有扰离散信道的信道编码定理,信道编码定理的应用第六章连续消息和连续信道连续消息的信息,连续消息在信道上的传输问题,香农信道容量公式,连续消息的识别和理想接收机,连续信源的数字处理及其编码第七章信息率失真理论及其应用失真函数和平均失真度,信息率失真函数,信息率失真函数R(D)的计算,保真度准则下的信源编码定理,信息率失真函数与信息价值第八章差错控制的基本概念差错控制系统及其理论基础,纠错编码的基本概念及其本质,纠错编码方法的性能评价第九章线性分组码线性分组码的编码,线性分组码的译码,线性分组码举例第十章循环码循环码的描述,循环码的编码和译码,二元BCH码,多元BCH码和R-S码,其他BCH码期末复习 随堂考试

课程进度计划

第一章信息科学及其发展 (3学时)第二章信息的度量 (6学时)信息论相关知识的应用介绍(一)(3学时)第三章离散信源(3学时)第四章离散信源的信源编码(6学时)信息论相关知识的应用介绍(二)(3学时)第五章离散信道及其信道编码(5学时)第六章连续消息和连续信道(4学时)第七章信息率失真理论及其应用(6学时)第八章差错控制的基本概念(3学时)第九章线性分组码(3学时)第十章循环码(3学时)期末复习 (3学时)随堂考试 (3学时)

课程考核要求

考试的内容以教学大纲要求为准,主要内容包括:信息与熵的概念,联合熵、条件熵、信息量的概念、性质及其关系,信源编码的有关理论,各种经典编码方法,连续信号的信息量计算以及香农公式,信道容量及信道编码理论,信源的率失真函数,保真度准则下的信源编码定理,信息率失真函数与信息价值,线性分组码的编解码,典型的线性分组码,循环码的编译码,典型的循环码。考核形式:闭卷考试考试题型:5道大题选4题(每题25分),另包括一道附加题。课程总评成绩的评定办法课程总评成绩=平时成绩*20%+期末成绩*80%

参 考 文 献
相关话题/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