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 氮杂环卡宾铁分子氮配合物的合成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邓亮课题组一直致力于低配位低价态铁钴配合物促进的小分子活化反应研究。在之前的工作中,他们以环己基卡宾(ICy)为配体实现了高自旋一价铁分子氮配合物[(ICy)3Fe(I)(N2)][BPh4]和高自旋零价铁分子氮配合物[(ICy)3Fe(0)(N2)]的合成,发现零价铁分子氮配合物在溶液中可转化为二价铁分子氮配合物(图1)。其中,零价铁分子氮配合物中的氮氮键红外伸缩振动频率(1841 cm-1)是目前已报道的铁末端分子氮配合物中最低的,表明具有强给电子能力的氮杂环卡宾在氮气分子配位活化中具有的潜能(Chem. Eur. J. 2016, 22, 14162)。在此基础上,他们开展了钴-分子氮配合物的研究,实现了负一价钴双(分子氮)配合物的合成以及配位氮分子的官能化反应(J. Am. Chem. Soc. 2018, 140, 2239-2250)(图2)。

图2. 氮杂环卡宾钴分子氮配合物的合成及转化
研究发现,零价钴分子氮配合物[(ICy)3Co(0)(N2)]经碱金属还原可以得到负一价钴双(分子氮)配合物M[(ICy)2Co(-1)(N2)2] (M = K, Rb, Cs)。这些负一价钴双(分子氮)配合物中的氮气分子在质子酸的作用下可以部分选择性地转化为肼,产率为24-30%(相对于钴);与R3SiCl(R = Me, Et)反应,可以实现氮气分子的1,2-二硅化,形成钴二氮烯配合物[(ICy)2Co(II)(?2-R3SiNNSiR3)],这也是首例由氮气分子官能化直接制备的后过渡金属二氮烯类配合物。在还原剂KC8和Me3SiCl存在下,配合物[(ICy)2Co(II)(?2-Me3SiNNSiMe3)]中的含氮基团可以高产率地转化为N(SiMe3)3。在此基础上他们进一步发展了氮杂环卡宾钴配合物催化的氮气分子的还原硅化反应,TON值达120,超过了目前已报道的3d金属催化体系。该项工作拓展了后过渡金属在氮气活化转化方面的应用,对新的后过渡金属催化体系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B类)和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