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世界最强激光照亮GPCR-阻遏蛋白信号转导通路_上海药物研究所

上海药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2018-05-05

世界最强激光照亮GPCR-阻遏蛋白信号转导通路

  ——基于创新方法的药靶结构解析取得重大突破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研究员领衔国际上28个实验室组成的交叉团队经过联合攻关,利用世界上最强X射线激光,成功解析视紫红质(Rhodopsin)与阻遏蛋白(Arrestin)复合物的晶体结构,攻克了细胞信号传导领域的重大科学难题。该项突破性成果伦敦时间7月22日以长文形式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

  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美国科学家罗伯特·莱夫科维茨和布莱恩·科比尔卡,以表彰他们在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 receptor, GPCR)信号转导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他们的研究成果揭开了人体信息交流系统的秘密,即身体如何感知外部世界,并将信息通过下游G-蛋白发送到细胞,具有划时代意义。然而,GPCR信号转导领域还有一个重大问题悬而未决,即GPCR如何激活另一条信号通路——阻遏蛋白(Arrestin)信号通路,该难题一直困扰着世界结构生物学科学家。

  G-蛋白和阻遏蛋白构成了GPCR下游的两条主要信号通路。“在调节GPCR功能过程中,阻遏蛋白和G-蛋白分别扮演阴和阳的角色”,徐华强研究员介绍说,即GPCR能激活G-蛋白的信号通路,而阻遏蛋白会识别被激活的GPCR并使其内吞到细胞内脱敏,进而阻止G-蛋白向下游传递信号。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阻遏蛋白还能够作为独立的信号转导蛋白,广泛参与多种细胞生理活动,调节与G-蛋白通路不同的生理功能,比如人体感官功能和神经活动。

  对于GPCR这一类膜蛋白来说,要得到晶体已经非常困难,而获得GPCR与阻遏蛋白复合物的晶体则“难上加难”。在过去的十年间,徐华强研究员所领导的团队一直致力于解析视紫红质(Rhodopsin)和阻遏蛋白复合物的晶体结构。视紫红质是一个经典的GPCR,可以感应到光信号,激活视觉功能。

  最大的挑战来自获得的复合物晶体形态较小,未能达到同步辐射光源所适合的尺寸,很难获得高分辨率的图像。在交叉团队的紧密配合下,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利用了比传统同步辐射光源强万亿倍的世界上最亮的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x-ray free-electron laser, XFEL)技术用较小的晶体得到了高分辨率的视紫红质-阻遏蛋白复合物晶体结构。该三维结构展现了阻遏蛋白与GPCR的结合模式,与G-蛋白与GPCR相互作用截然不同,为深入理解GPCR下游信号转导通路奠定了重要基础。该结构也是运用XFEL技术获得的首个蛋白质复合物结构,展示了XFEL技术在结构生物学领域的强大应用前景,将对蛋白晶体结构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带来颠覆性变革。

  该研究不仅解决了世界级的科学难题,同时为开发选择性更高的药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徐华强解释说,“GPCR是目前最成功的药物靶标,迄今40%左右的上市药物是以GPCR为靶点。在药物发现领域,对靶蛋白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理解认识越深刻,开发出高效低毒药物的几率越大。”因此,选择性靶向其中一条信号通路的药物,也就是激活或抑制G-蛋白或阻遏蛋白信号通路,可能具有更好的疗效并有效降低毒副作用。

  “这个研究项目面临了艰巨的挑战,最终在全世界众多研究机构的多领域专家的合作下完成”,徐华强研究员说。“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技术为未来解决更具挑战性的蛋白质科学难题开启了新思路。”

  “徐华强研究员团队的研究成果对理解GPCR功能具有重大意义,”来自托马斯杰弗逊大学的GPCR领域专家Jeffrey Benovic博士认为。“视紫红质和阻遏蛋白复合物的晶体结构有助于人们理解GPCR的脱敏过程,并为未来解析更多的GPCR复合物提供了新思路”。

  这个项目由徐华强和美国温安洛研究所Karsten Melcher合作主导完成。项目合作机构遍布全球,包括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蒋华良与赵英明、上海科技大学Ray Stevens、美国南加州大学Vadim Cherozov以及其他60余名科学家分别来自于斯坦福大学同步辐射光源结构基因组学联合中心,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南加州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德国Desy自由电子激光科学中心,新加坡大学,纽约XFEL结构生物学中心,斯克利普斯研究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范德堡大学,NSF科学技术中心威斯康辛大学密尔沃基分校,瑞士保罗谢尔研究所,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学院,芝加哥大学,德国康斯坦茨大学和德国汉堡超速成像中心等。

  该研究除国际项目支持外,还获得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973、先导专项、上海市科委等基金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aop/ncurrent/full/nature14656.html



  图片说明:视紫红质和阻遏蛋白复合物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蓝色所示为视紫红质的结构;黄色所示为阻遏蛋白的结构。视紫红质感受外界光信号,并将光信号传导到细胞内,产生视觉。阻遏蛋白参与调控视觉的产生过程。

相关话题/结构 信号 药物 激光 技术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药物所芘撑石墨烯电极捕捉活细胞疾病受体研究获进展_上海药物研究所
    利用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及蛋白标志物,识别并捕捉特定组织及特定生理病理状态下的细胞,对于疾病诊断、靶向治疗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糖蛋白及糖结合蛋白作为细胞-细胞、细胞-微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媒介,随着糖组学的发展,其重要性也日益受到重视。  针对现有化学糖生物学检测手段技术繁复、耗时长、成本高的技术缺陷, ...
    上海药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药物所揭示Oct4分子内自调控机制及在生成诱导干细胞中的应用_上海药物研究所
    POU家族转录因子Oct4在调节干细胞多能性及生成诱导干细胞(iPSC)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其与DNA特异性识别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传统观点认为,Oct4与DNA的识别主要依赖其POUs和POUh结构域和DNA大沟的结合,忽视了进化中高度保守且富含碱性残基的POUh结构域N端RK序列以及连接两 ...
    上海药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上海药物所痛风镇痛新靶点研究获新突破_上海药物研究所
    痛风镇痛新策略:激动外周KCNQ钾通道  2015年5月28日,国际疼痛学会(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theStudyofPain)会刊PAIN?以封面文章在线发表了上海药物所关于痛风镇痛新靶点的研究结果,该项研究表明分布于外周神经系统中的KCNQ钾通道是痛风镇痛的新靶 ...
    上海药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结构药理学新进展挑战GPCR药物作用模式传统认知_上海药物研究所
    P2Y1R的三维结构——GPCR研究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  3月30日,上海,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在嘌呤能受体P2Y1R结构生物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首次测定了该受体蛋白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揭示了P2Y1R抑制剂分子的作用机理,为研究治疗血栓性疾病的新型药物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未来将开启G蛋白偶 ...
    上海药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SciBX》专题亮点报道药物所发现新型DNMT1选择性抑制剂_上海药物研究所
    DNA甲基化是最早发现的表观遗传修饰途径之一,参与许多重要的细胞过程,如基因组印记、X染色体灭活、转录抑制、胚胎发育等,与精神分裂症、Rett综合征、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DNA甲基转移酶(DNAMethyltransferase,DNMT)蛋白家族负责催化和维持DNA甲基化,研究人员 ...
    上海药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药物所成功研发靶向标记肝细胞硫化氢的糖荧光分子探针_上海药物研究所
    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可广泛参与调控机体多种生理病理过程,被认为是继一氧化氮、一氧化碳后第三种重要的气体信号分子。肝脏是产生硫化氢的主要组织,研究表明后者可能与肝损伤、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等病程发展直接相关。于是,发展可特异性检测肝细胞内硫化氢的分子探针,无论是对细胞生物学研究还是疾病诊断均有重 ...
    上海药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肝素合成过程中关键酶结构的解析研究获新进展_上海药物研究所
    硫酸乙酰肝素是在细胞表面和细胞质基质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多糖,它能与一系列的生长因子、趋化因子和白介素等功能性蛋白质相互作用,进而在胚胎发育、细胞生长、炎症反应、凝血、肿瘤转移和病毒侵染等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葡萄糖醛酸C5异构酶则是硫酸乙酰肝素和肝素合成中的一个关键酶,它能将糖链中的葡萄糖醛酸异构为艾杜 ...
    上海药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不对称金属卡宾B-H插入反应研究取得进展_上海药物研究所
    在有机合成中,金属卡宾插入C-H,X-H(X=O,N,S,Si)键是构建C-C,C-X键的一类非常有效的方法。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过渡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卡宾插入C-H键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基于不对称卡宾插入X-H键以构建C-X键的方法则在最近才有所突破,其中Rh(II),Cu(I),Cu(II), ...
    上海药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上海药物所两项目分获上海市药学科技一二等奖_上海药物研究所
    2014年12月28日,2014年度上海市药学科技奖揭晓。上海药物所《化学创新药物代谢和药动学研究》及《中国红树林植物及其共/附生微生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分获一、二等奖。  由药代中心钟大放研究员、陈笑艳研究员及其研究小组完成的研究项目“化学创新药物代谢和药动学研究”荣获2014年上海药学科 ...
    上海药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药物所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研究获新进展_上海药物研究所
    细菌合成、释放与群体密度相关的信号分子,并通过感知其浓度变化从而调节细菌的基因表达和群体行为,这一调控系统称为群体感应(Quorumsensing)。群体感应是细菌的“语言”,它调节细菌群体内所有成员的行为并使之社会化,从而实现单一细菌个体无法完成的生理功能。在铜绿假单胞菌中,Rhl群体感应系统是由 ...
    上海药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