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药物所研究人员综合利用分子模拟和生物实验,揭示了Oct4的RK序列与DNA小沟相互作用在其特异性识别及转录激活过程中的重要性。以此为基础,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Linker结构中的酸性氨基酸可以与RK序列中的碱性氨基酸形成氢键相互作用,通过分子内自调控方式对该识别过程进行更加精细的调控。定点突变破坏分子内氢键作用后,Oct4与DNA的亲和力明显增强,其转录激活及诱导生成iPSC的效率都得到显著提高。该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分子内自调控机制在Oct4识别DNA及诱导生成iPSC中的重要性,该研究中发现的Oct4功能增强型突变将为进一步阐释Oct4的多能性调控研究提供工具,并将有助于获得更多“病人特异性iPSC”用于再生医学研究。同时,鉴于RK序列和Linker序列的保守性,该机制可能同样适用于其他POU家族成员。该研究成果于2015年4月13日在线发表于著名国际期刊《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
论文第一作者为上海药物所的孔祥谦博士和刘健同学,通讯作者为罗成研究员和谢欣研究员。该研究工作得到了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和药靶发现与药物分子设计863计划课题、中科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先导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该研究也获得了中科院网络中心、上海超算中心和天津超算中心在计算资源上的大力支持。
论文全文链接:http://nar.oxfordjournals.org/content/early/2015/04/13/nar.gkv323.full.pdf+html

(供稿部门:蒋华良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