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大学2017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4)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09-26


招生人数:51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英语二
3.302数学二
4.01、06方向:921材料科学基础(二)(专)
02、07方向:922物理化学(二)(专) 或 923普通物理(二)(专)
03、08方向:921材料科学基础(专) 或 922物理化学(二)(专) 或 923普通物理(二)(专)
04、09方向:922物理化学(二)(专)
05、10方向:921材料科学基础(专)或 922物理化学(二)(专)
5.01、06方向:材料工程基础(固态相变或金属材料学或材料力学性能)
02、07方向:固体物理 或 量子力学 或 无机化学
03、08方向:材料科学基础 或 物理化学 或 金属材料学
04、09方向:高分子综合知识
05、10方向:固体物理 或 材料科学基础 或 物理化学
备  注:
1.本专业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培养,学制2.5年。
2.联系人:
01、06方向:李娜 linaysu@shu.edu.cn 闵永安 56334194 mya@staff.shu.edu.cn
02、07方向:张文竹 沈悦 66132031 shuemat@oa.shu.edu.cn
03、08方向:李娜 linaysu@shu.edu.cn 钟云波 56336048 yunboz@staff.shu.edu.cn
04、09方向:孙 莺66138063 polymer@oa.shu.edu.cn
05、10方向:林根文 021-56331537 gwlin126@126.com,姚美意 021-56338586 yaomeiyi@shu.edu.cn

085207 电气工程                返回页首
本领域针对能源、电力、汽车、仪表等行业的电力传动和变换控制问题,研究方向覆盖了电机设计、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应用电子等领 域的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本领域已建成上海市重点学科,是学校"211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二级 学科博士点,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上海市电站自动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以及上海大学-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隶属上海电气集团)等上海市研究生联 合培养基地等,实验设备和仪器先进,具有良好的学习和科研环境。
本领域所设课程反映当今电气工程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应用趋势,培养学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并具有在相关领域内进行研究开发以及创新实践的能力。
本学科师资队伍雄厚、学科梯队完整,长期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目前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教育部、上海市科委和教委的基础研究、国际合作、人才培养和科技攻关项目,以及企业合作科研项目等几十项。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新型电机设计及应用
02.(全日制)智能电器设计及应用
03. (全日制)电力电子功率变换技术
04. (全日制)电力传动控制系统
05. (全日制)电动汽车电驱动技术
06. (全日制)新能源发电及其并网技术
07. (全日制)现代电力系统优化及运行
08. (全日制)控制系统的故障分析与诊断
09. (全日制)机器人伺服驱动技术及应用
10. (全日制)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11. (全日制)新型储能及变换技术
12. (非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黄苏融教授、罗建教授、冉峰教授、徐国卿教授、徐美华教授、张琪教授、胡越黎教授、邹斌教授、张少华教授、宋文祥教授和20余名副教授及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
招生人数:25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英语二
3.302数学二
4.918电路(专)
5.模拟与数字电路(复试科目)
备  注:
1.本专业学制2.5年。
2.联系人:李帅 联系方式:021-56331638 lishuaishu@i.shu.edu.cn

085208 电子与通信工程                返回页首
本专业是国家第一批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招生和培养专业,主要研究领域有:数字通信与接入网络技术、综合业务数字网与传输技术、光 纤通信、宽带无线通信、多媒体通信及终端技术、光纤器件、光纤传感网络、微带天线、微波毫米波电路与微波输能、嵌入式与片上系统(SOC)、医学电子学与 信息系统等。
本专业是国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研究生层次专业,是上海市教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拥有上海市专业学位实习基地,并与中国电信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同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努力。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建有通信、电 子、信息类培训实验室,拥有开展电子与通信工程研究所需的成套精密实验仪器设备。
本专业开设的课程包括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以及反映本领域行业特点的企业课程。本专业培养目标是使研究生掌握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门知 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依托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机制,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培养 既有国际视野,又具有产品研发能力和解决生产一线科技问题能力的电子通信行业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宽带接入网
02.(全日制)特种光纤及光通信和传感技术应用
03.(全日制)通信信号处理与传输
04.(全日制)视音频技术与安全保障
05.(全日制)有线与无线接入技术的融合
06.(全日制)微带天线理论与应用
07.(全日制)微波介质测量
08.(全日制)微波毫米波电路与微波输能
09.(全日制)微波遥感
10.(全日制)嵌入式与片上系统(SOC)
11.(全日制)数字媒体系统
12.(全日制)医学电子学与信息系统
13.(全日制)影视信息处理技术与应用
14.(非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110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英语二
3.302数学二
4.912模拟电子技术(专)
5.复试科目:通信原理
备  注:
1. 本专业学制2年 。
2. 本专业研究方向13.影视信息处理技术与应用,在上海电影特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即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培养。

085209 集成电路工程                返回页首
本工程领域培养专业依托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信息材料系,仅十余年来获得了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投资及"211工程"建 设资助,设有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等硕士点,材料学博士点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微电子器件及相关材料制造等先进的 仪器和设备。本学科研究领域涉及微电子器件及集成电路的制造、测试、封装、材料与设备;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新型显示技术与应用集成等多个方向,是一个集集 成电路、器件物理、微电子材料等多学科交叉的领域。该工程领域目前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市部委级课题,并注重与企业的广泛联系,已与Intel、中芯国 际、宏力、华虹NEC、美国应用材料、上广电等多家国际知名集成电路相关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建有Intel-上海大学集成电路封装失效分析联合实 验室,并受中芯国际等企业委托开展微电子相关领域的成人教育和人员培训工作。
本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的开展能进一步满足上述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和在职人员在职进修的迫切需要。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电子器件及集成电路的封装技术
02.(全日制)电子器件及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
03.(全日制)电子器件及集成电路的测试与失效分析
04.(全日制)光电子材料及器件集成化
05.(全日制)微、纳电子材料及器件集成化
06.(全日制)信息显示技术及应用集成
07. (非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王林军、陈益钢、沈悦、李冬梅、闵嘉华、朱文清、赵岳、徐闰、曹萌、张继军、黄健、杨伟光等正副教授15余名。
招生人数:17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英语二
3.302数学二
4.923普通物理(二)(专)
5.量子力学 或 固体物理(复试科目)
备  注:
1.本专业学制2.5年。
2.联系人:张文竹 沈悦 021-66132031 shuemat@oa.shu.edu.cn

085210 控制工程                返回页首
本领域针对电气、仪表、冶金、能源等行业的自动化测控问题,研究方向覆盖了控制、检测、优化、建模、信息处理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到 高技术发展的不同层次,既有学科前沿又有应用热点。本学科领域是上海市高原学科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控制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点,上海市电站自动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产学研合作的上海数字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英科学桥能源与自动化联合实验室,以及上海大学-上海自 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隶属上海电气集团)、上海大学-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隶属宝钢集团)等上海市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实验设备和仪器先进,具 有良好的学习和科研环境。
本学科是中国系统仿真学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单位等,全国嵌入式仪表及系统技术分会、全国生命系统建模仿 真专委会等国家二级学会的挂靠单位,近年来成功组织了AsiaSim2012 & ICSC2012、LSMS & ICSEE2010、ICIC2008、LSMS2007等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具有良好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平台。
本学科所设课程反映当今国际上自动化与信息处理领域的最新发展水平和趋势,培养学生掌握坚实的控制、检测、优化、智能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的理论和系统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并具有在学科相关领域内进行研究开发以及创新实践的能力。
本学科师资队伍雄厚、学科梯队完整,长期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目前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教育部、上海市科委和教委的基础研究、国际合作、人才培养和科技攻关项目,以及其他横向协作项目等几十项。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控制工程技术及应用
02.(全日制)电站与电网监控优化技术
03. (全日制)图像及语音处理技术及应用
04. (全日制)先进检测与自动化装置
05. (全日制)计算机及网络应用技术
06. (全日制)仪器仪表测控系统
07. (全日制)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
08. (全日制)嵌入式智能系统
09. (全日制)无损检测与故障诊断
10. (全日制)新能源并网技术
11. (全日制)汽车电子
12. (全日制)机器人技术及应用
13. (全日制)医工结合及智慧医疗技术
14. (非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费敏锐教授、屠晓伟教授、李斌教授、朱晓锦教授、马世伟教授、付敬奇教授、刘廷章教授、张少华教授、王冰教授、邹斌教授、贾立教授、彭晨教授、苏洲教授、李韬教授、潘全科教授、杨帮华教授和20余名副教授及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
招生人数:53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英语二
3.302数学二
4.919自动控制理论(含经典和现代)(专)或 920模拟与数字电路(专)
5.微机硬件及软件(包含8086和C语言)(复试科目)
备  注:
1.本专业学制2.5年。
2.联系人:李帅 联系方式:021-56331638 lishuaishu@i.shu.edu.cn

085212 软件工程               
相关话题/专业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