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南开大学陈志强教授应邀在上外希腊研究中心开展学术讲座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1-16

2020年11月21日晚,南开大学东欧拜占廷研究中心主任、希腊研究中心主任、“希腊最高文学艺术奖”金质勋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陈志强教授应邀做客上海外国语大学希腊研究中心,以“拜占庭帝国首都的古埃及方尖碑漫谈”为题进行了学术讲座,吸引了校内外众多师生参加。本次讲座由希腊研究中心主任胡晶晶副教授主持,以线上腾讯会议形式开展。
在本次讲座中,陈志强教授以古埃及方尖碑为中心,围绕其碑文内容、来龙去脉、象征意义等,探寻拜占庭帝国与地中海古代文明的联系,结合自身治学经验探讨了其中的基本问题,梳理其背后的历史隐喻和文化内涵。
陈志强教授首先分享了自己的田野调查经历,对拜占庭帝国名称的由来和时空范围作了注解。他说,自己是先发现古埃及文物矗立在异国中心地带这一现象背后的宗教和种族冲突,由此不断发问,通过研究方尖碑的诞生、内容、搬运等探索其功能合理性,最终发掘出拜占庭帝国对古代文明的继承与发展。方尖碑是古埃及的文化传统,也是埃及帝国权威强有力的象征,主要有三种价值:以太阳神为主的宗教崇拜;对法老在位功绩的纪念;装饰。君士坦丁一世于324年下令兴建“新罗马”,从各地拆除艺术杰作运往拜占庭城,其中就包括都城中心保存的古埃及方尖碑和古希腊铜柱。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继承了古埃及的传统,通过高大、坚固的立柱和其上雕篆的文字颂扬统治阶级的功勋和威权。陈志强教授评论说,“古埃及方尖碑极好地满足了人们表现高大威猛的艺术需求,成为宣誓暴力成果的最佳形式。罗马帝国的军事征服需要它,罗马帝国继承者拜占庭人因此也传承了古代传统,它成为后世的暴力图腾。”
最后,陈志强教授总结说,古埃及方尖碑在古希腊、古罗马、拜占庭帝国的出现与演变,使之成为“欧洲地中海文明传承至今的传统”。由此可见,欧洲地中海文明是整体和连贯发展的。通过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中心区的方尖碑这一切入点,我们能够观察到欧洲地中海文明圈“多元一统”的发展过程。从这一新的观察视角出发,欧洲地中海文明圈或许像中华文明一样,也是绵延不绝的。对欧洲地中海文明圈进行整体观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地中海地区当今国际格局的历史演变。他指出,目前我国学界对罗马帝国传统遗产的研究、古罗马文化对拜占庭文化的影响方面的研究仍有欠缺,亟需年轻学子积极开拓。
讲座结束后,陈志强教授悉心解答参会师生提出的多个问题,并就拜占庭文化对东方的影响、查士丁尼西征、多元文化吸收与融合、语言与种族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此次讲座持续两个多小时,与会师生纷纷表示获益匪浅。



相关话题/文化 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