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4日上午,应上海外国语大学“欧亚文明研究“特色研究生班2019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暨俄罗斯-欧亚研究方法论训练营邀请,俄罗斯外交部直属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俄罗斯-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A.D Voskresenskiy 在上外作题为《国际关系理论的复杂性》的讲座,讲座由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助理、欧亚文明特色研究生班负责人杨成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Voskresenskiy指出了国际关系的特殊性,他认为国际关系是一个独特的学科体系,该体系没有统一标准,并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次地区关系、地缘政治、多边制度、军事、科技等因素的改变都会使该体系发生变化。同时,Voskresenskiy还指出国际关系的研究对于中国、俄罗斯等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意义。Voskresenskiy教授从苏俄、苏联和俄罗斯三个时期对俄罗斯国际关系理论发展进行了梳理。1917年苏俄建立后,国际关系依托社会学理论获得了初步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讨论被运用到国家建设的实践当中,国际关系的特性在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社会学理论中初步体现出来。
在苏联时期,国际关系体现的不仅仅是国家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反映了苏联内部的政策变化:苏联先后经历了托洛茨基和列宁有关新经济政策的争论、斯大林的阶级斗争理论、赫鲁晓夫的和平共处理论以及戈尔巴乔夫的“新思潮”理论。Voskresenskiy教授认为,现实主义流派的均势理论在苏联占据主要地位,主张将世界分为两极,强调国家实力的重要性;苏联的国际关系理论以社会主义理论为基础,塑造了苏联与西方的矛盾关系:沃勒斯坦提出的世界体系理论是西方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张在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世界体系会成为市场主导的一体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而苏联坚持社会主义理论,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不可调和,苏联与西方理论观点的矛盾也成为两个阵营对立的原因之一。
如今,国际关系理论领域的主要理论由西方主导,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三大理论范式成为国际关系领域的主流。但随着美国的霸权衰落和前殖民地国家国际地位不断提高,非西方国家积极寻求自己的国际关系理论建构。Voskresenskiy教授认为,俄罗斯作为一个非西方大国,也在不断寻找、构建解释国际关系的新途径,并在现有国际关系理论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国际区域研究。
面对世界更迭迅速,武装斗争、军事冲突和经济制裁破坏世界规范的现状,Voskresenskiy认为,国家要承认并理解不同国家国际关系理论的异同,建立新关系、提出新理论、搭建新平台,对现存的国际关系理论进一步深化。
讲座最后,Alexey Voskresenskiy与同学们亲切互动并耐心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令同学们获益匪浅。
欧亚班是上外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和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两院以及政治学学科和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两个一级学科点的协同创新合作的结果,已作为子项目入选“上海市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项目——上海外国语大学区域国别研究特色研究生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