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言文学

研究生院 免费考研网/2006-05-21

  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言文学学科始建于1960年,早期以阿拉伯语教学为主。1986年被批准为阿拉伯语硕士点,1998年被批准为阿拉伯语博士点,2000年12月学科所属的中东研究所经教育部考察评审,成为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1年9月被批准为上海市重点学科。学科现已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处领先水平,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形成了学术优势,造就了一批外语教学和研究方面的优秀人才,有教授5人(4人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6人、讲师和助教10余人,形成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学科的综合教学科研水平在国内同类大学中的领先地位十分明显:全国性阿拉伯语言文学专业的各主要学术机构均由本学科带头人担任;承担的科研项目数量在全国同类高校名列第一;出版和发表的专著、译著、教材、学术论文数量在全国同类高校居首;学术成果数量多、影响大;研究活动起步早,学术力量强;在国内外知名度高;积极为国家和上海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国情咨询报告和建议;学科建设规划的可行性、学术性和前瞻性在国内同类大学中处一流水平。

  学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是在三年内把阿拉伯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成国外知名、国内领先的上海市重点学科。学术地位和研究成果:建立阿拉伯学研究中心,培育学科创新点,占领学术制高点,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阿拉伯学;继续保持并不断增强学科的综合教学科研水平在国内同类大学中的领先地位;承担的科研项目数量在全国同类高校继续名列第一;出版和发表的专著、译著、教材、学术论文数量在全国同类高校中保持第一,争取在国内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0篇左右;学术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在全国同类高校中继续保持第一,力争国家级奖项一个,省部级奖项2个;保持并不断扩大我学科在国内外特别是阿拉伯世界的知名度,三年中至少与四个阿拉伯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正常的学术交流关系;学科建设规划的可行性、学术性和前瞻性在国内同类大学中继续保持领先水平。人才培养:建立与上海发展规划接轨的阿语人才培养和储备的机制,建成“走出去”人才高地;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三年中逐年扩大本科生的招生比例;学科已设有一个博士点和一个硕士点(阿拉伯语言文学专业),分三个研究方向(文化、文学、语言)三年中计划增设国际关系和翻译研究方向并扩大博士生、硕士生招收比例;利用高新科技,实现多媒体教学,定期调整或更新学位课程及选修课内容,有效促进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特别是要把高级翻译人才或阿拉伯高级研究人才的培养推上一个新台阶;制定必要的人才管理和培养条例,实施学科带头人选拔与评估制度,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造就和培养高素质的一流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队伍;通过改革,建立起对外开放、人员流动、内外联合、竞争创新、精干高效的教学科研运行机制。

  学科带头人简介:朱威烈,男,1941年生,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语系。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突出贡献特殊津贴获得者(1991年)。现任教育部专业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阿拉伯语学科组组长、《阿拉伯世界》期刊主编、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上海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1987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997年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他是目前国内阿拉伯语专业的唯一海外院士(约旦皇家科学院通讯院士、埃及阿拉伯语科学院通讯院士)。自1986年以来,先后完成教育部“七五”、“八五”、“九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各1项,与他人合作完成国家“八五”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一项(获1998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出版著、译作20余部,《简明汉阿词典》一部,发表论文70多篇。近3年来,出国讲学、开展学术交流10余次。目前,指导阿拉伯语言文化博士研究生2名。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