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课程教学方案
(2012——2013学年第1学期)
课程名称(中文):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课程名称(英文):Marxism and Methodologyof Social Sciences
课程性质:□公共课 <学位基础课/核心课 □选修课
预修课程:
修读对象:硕士研究生
任课教师:王朝科
办公地点:学院楼A404室
答疑时间:每周星期五
联系电话:67703866
E-mail地址:ckwang2188@126.com
教材:
参考书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
[2]伯特尔·奥尔曼:《辩证法的舞蹈——马克思方法的步骤》,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3]约翰·贝拉米·福斯特:《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4]程恩富:《经济学方法论——马克思、西方主流与多学科视角》,上海财经大学,2002年。
[5] 博兰:《批判经济学方法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
[6]博伊兰,奥戈尔曼:《经济学方法论新论——超越经济学中的唯名论与唯实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
[7]布劳格等:《经济学方法论的新趋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
[8]卡尔·门格尔:《经济学方法论探究》,新星出版社,2007年。
[9]郭强:《论马克思的研究方法》,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10]孙显元:《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人民出版社,1993年。
[11]刘炯忠:《马克思的方法论与系统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12]王朝科:《经济力系统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
[13]张小金:《资本论与科学研究方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14]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新星出版社,2011年。
[15]《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教学大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新修订、为了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新增设的一门选修课。这门课的主要任务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教育,通过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观察社会历史的立场、观点、方法,培养硕士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掌握学习和研究哲学会科学的科学方法。
教学目标:
⒈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观察社会历史的立场、观点、方法;
⒉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理论思维能力;
⒊掌握学习和研究哲学会科学的科学方法
⒋提高分析和理解现实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
教学模式:
理论讲授+课堂讨论
考核方式:
阅读指定参考书,撰写小论文、文献综述
考核与评分:
项目 | 比例 |
课堂出勤 | 20% |
讨论 | 30% |
期末考试 | 50% |
试卷题型 | 论文 |
教学进度:
周 次 | 教 学 内 容 |
1 | 导论:马克思的方法论为什么重要? |
2 | 以实践为主的研究方法 |
3 |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
4 |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
5 | 社会过程研究方法 |
6 |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 |
7 | 社会认知与社会评价方法 |
8 | 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视野 |
9 | 考试 |
学生须知:
⒈学生无故缺旷课4次(含3次),成绩按0分计算;
⒉学生必须完成指定阅读材料,否则取消考试资格,平时成绩按0分计算;
⒊学生无论是平时作业还是期末考试,应自觉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一旦发现抄袭他人成果者,成绩按0分计算。
4.本课程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构成。
5.本课程成绩评定采取百分制,60分以下为不及格
201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