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研杭州阳光家园养老机构

调研上海银康养老公寓

在江苏省民政厅召开调研座谈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当前,为加快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海各部门正在深入开展各项大调研活动。上海市发改委与江浙皖三省有关部门联合成立了长三角一体化办公室,并抓紧制订2018-2020年长三角一体化行动计划,其中将包括养老服务业一体化的内容。
长三角地区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形势。到2017年底,长三角三省一市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超过4450万人,占全国老年人口的近1/5。上海的老龄化程度更高,截至2017年底,上海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483.60万人,占总人口的33.2%,其中80岁及以上人口80.58万人,占总人口的5.5%。上海是全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程度最高的特大城市,老龄化过程中老年人口阶层也在分化,高收入、高文化程度的老人越来越多,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有些上海老人已经走出上海,到风景优美的江浙、安徽等省市旅居养老;与此同时,也有将近50万来自外省市的老人跟随子女在上海养老。但是,由于养老政策的地方分隔,给老年人跨省市养老带来了不便,比如住在昆山的上海老人,如果需要回上海急救治疗,当地的120与上海的120没有联网,不能为老人提供便捷的救助服务。
养老问题是长三角地区共同面临的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未来的养老压力将更大。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上,各省市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比如上海在养老服务业发展中拥有资金、管理能力、服务标准、医疗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其他省市在土地、环境、服务人员等方面具有优势,如何通过区域协作,把各省市的比较优势都充分发挥出来,加快区域内养老服务一体化的发展,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为此,在上海社科院和上海市民政局的支持下,上海社科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发挥老龄研究的团队优势,成立了以朱建江所长为组长,周海旺副所长和胡苏云研究员为副组长的专项课题组。从3月14日到3月19日在朱建江所长带领下,在上海本地开展了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服务组织等调研活动。从3月21开始,由周海旺副所长、市民政局张玉枝处长带队,组成了12人的调研团队,对江浙皖等省的杭州、桐乡、昆山、常州、扬州、仪征、南京、合肥、安庆等9个城市开展了高强度的连续实地调研,总行程近2500公里,涉及到老龄部门、养老政策、公办养老机构、民营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地产、智慧养老等众多方面。
通过一系列深入座谈和参观研讨活动,课题组对三省一市人口老龄化发展形势和养老服务业的现状、长三角养老服务业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前景等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获得了一大批有创新意义的典型案例。比如:杭州的大型养老机构公建民营合作管理模式;杭州的智慧养老信息监管平台社会管理模式;嘉兴一家企业的养老设备租赁服务模式;常州的369整合照护养老服务模式;扬州仪征天乐湖大养老生态社区模式(打造生态农业、旅游、房地产、养老、医疗服务有机整合的养老大生态系统);泰康人寿的大型养老社区运营模式(会员制高端养老社区);桐乡乌镇绿城雅苑的养老服务综合体模式(老年住房、护理院、医院、老年大学等大型复合社区);江苏的养老产业发展基金模式(省级、地市级);安徽利用世行贷款发展养老服务业模式;安庆的养老产业综合园区模式;合肥的智慧养老社区建设模式等。
目前,课题组正在根据调研得到的丰富材料,抓紧撰写调研总报告和三省一市的分报告,将着重对长三角养老服务业一体化中涉及的养老福利政策跨省市使用、老年健康状况评估标准一体化、养老服务人员培训标准和等级资格证书考试标准一体化、养老服务和管理信息共享一体化、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衔接、养老产业发展政策协调、养老服务业一体化管理机制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主要调研成果将提交上海市民政局和上海市发改委,并在2018年5月召开的长三角三省一市养老一体化论坛上做主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