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4日上午,由研究生院举办的上海社科院建院六十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一:《中国土地制度及其对收入分配和城市空间布局的影响》专题报告会在上海社科国际创新基地举行。主讲人为我院首届硕士毕业生、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左学金研究员。上海市发展战略研究所陶纪明研究员,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王红霞研究员、于辉副研究员作为交流嘉宾进行了发言。
此次讲座从政治经济学视角,重点阐述了我国土地征用和补偿制度以及土地管理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改革建议。左学金研究员首先阐明了目前我国土地所有制以及征用补偿制的情况,并指出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对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大规模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土地制度也带来了若干问题:第一,农民难以从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合理分享土地用途带来的巨大收益。第二,城乡收入分配差距与农户缺少土地等财产收入有关。第三,当前土地制度造成了政府对征地收入的依赖。第四,地方政府征地土地价格低估造成了我国建设用地的过度使用甚至滥用。除此之外,土地制度也和我国空间布局中存在的问题息息相关。左学金认为,要解决当下困境,城市转型更大程度上需要政府去规划和推动,发挥土地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所起的作用,减轻和消除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建设多功能混合城市。
陶纪明研究员聚焦上海建设用地的基本事实,说明了上海工业用地的调整及其对城市空间的影响。他认为要解决问题,要开发增值收益共享,突破体制机制,并增加持有环节成本,降低交易环节成本。
在交流发言环节中,王红霞研究员认为土地制度和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土地空间变革和发展需要更为系统性的思考和设计。于辉副研究员提出,目前政府和产业园区对土地产出保证增量和发展还有待协调。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工业园区和产业园区更强调经济功能,土地的社会功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左学金研究员以及与会嘉宾都希望有更多对土地制度和城市空间研究领域有兴趣的学者和同学能够加入到研究团队中来,对这个领域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研究,为解决困境、消除发展的不平衡提供更多理论依据和方法途径。
本次报告会是“尚社讲坛”为庆祝建院六十周年,特别安排的杰出校友系列的第一场。今年5月,校友会将特邀在金融界具有影响力的01级硕士校友管清友来院演讲,更有沪上知名作家88级硕士校友潘向黎作为讲坛主讲人,敬请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