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pg)
城市人文遗产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日益被人们所认识,但在当代城市的发展实践中如何保护城市人文遗产并发挥其作用,仍然存在许多难题,需要历史、人文、建筑和规划等多个学科进行对话交流,以及政府、学界和企业等多个部门的沟通合作,这项工作也是当前世界各国城市建设中共同面临的课题,存在着跨国对话的需要和可能。为此,上海社科院“城市人文遗产研究”创新团队、历史研究所发起,并携手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版权资产中心暨上海音像资料馆、上海苏河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于2017年7月18—19日共同召开“跨学科背景下的城市人文遗产研究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
在研讨会开幕式环节,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城市史研究会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熊月之教授,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汪建强先生,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教授,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教授先后致辞,嘉宾盛赞大会已成为海内外聚焦城市人文遗产的一个跨界交流平台。随后,国际电视资料联合会(FIAT/IFTA)主席、爱尔兰国家电视台(RTé)档案部主任杜丽(Bríd Dooley)在致辞中高度赞赏了上海举办此次大会所具有的前瞻眼光和责任意识。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范金民教授在开幕式演讲中介绍了清代前期苏州城内的工商铺店,“列肆招牌,灿若云锦”的苏州街市业已成为苏州最重要的都市人文遗产。
大会的报告共分为“跨学科对话”、“中外城市研究”、“案例与实践”、“城市人文遗产研究的多种视角” 四个专题组。
在“跨学科对话”专题讨论中,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立大学建筑学院阮昕教授指出了城市人文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一组矛盾:形式和意义,他认为同形异义和异形同义成为遗产保护中需要细致区分的一个难点。神奈川大学非文字资料研究中心主任、工学部建筑学系教授内田青蔵介绍了日本传统建筑技术“曳家”在横滨历史建筑保存中的运用。来自比利时的拉格朗日(Charles Lagrange)教授介绍了法国设计师维赛合(Paul Veysseyre)于上世纪20、30年代在上海法租界设计建造的艺术装饰风格建筑。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苏宏元教授以广州为例,介绍了城市影像档案在保留城市记忆,打造城市精神中相较文字档案所具有的独特作用。中国高等院校电影电视学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美国电影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媒体与设计学院李亦中教授梳理了中国电影在上海的早期发展历史,并介绍了上海市区与之相关的诸多城市人文遗产。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文化学系潘律教授介绍了上海四行仓库在建设抗战纪念馆的过程中,对照战时的影像记录复原了建筑在战争中的损毁痕迹,直观地表达了四行仓库作为上海抗战关键战场的视觉记忆。广东省中山市文联主席胡波教授论述了图画和影像在反映特定时期城市社会风貌,抢救和保护城市人文遗产中的特殊作用。
在“中外城市研究”、“案例与实践”和“城市人文遗产研究的多种视角”三个专题组的讨论中,美国西北大学柯必德(Peter Carroll)教授,日本京都大学小方登教授,中国城市史研究学会副会长、厦门大学戴一峰教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历史学系黎志刚教授,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历史系教授卢汉超教授,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杨毅栋总工程师,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七所韦飚所长,杭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制图分院洪钧院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人文遗产研究团队首席专家马学强教授,上海苏河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顾宏伟先生、上海音像资料馆副馆长沈小榆女士等专家将围绕城市历史、旧城更新规划和影像资料在都市人文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分别从学术和实践的角度,介绍自己的实证观点和操作经验。
在主题为“城市人文遗产研究与保护展望”的圆桌讨论中,全国政协委员、奥盛集团总裁、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汤亮,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万勇教授,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邹怡博士等与会学者,以及上海城市人文遗产研究团队代表分别就城市人文遗产研究与保护工作的现状问题和未来走向进行集中的商议和讨论。18日下午,与会学者将实地考察思南公馆和上海工部局大楼旧址(新中国上海市政府大厦)。这两个考察点是近年来上海城建部门与城市史研究者通力合作,兼顾历史建筑和人文脉络,以城市人文遗产保护带动旧城更新的重要案例成果。
研讨会上还播放了由上海音像资料馆、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人文遗产研究”创新团队和上海外滩老建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纪录片《人民的上海:新中国初期的城市记忆》。
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王健主持会议开幕式。会议邀请了来自中国、美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爱尔兰、比利时等多个国家的40多名学者进行大会发言,并吸引了政府、学界、企业和媒体各界人士70余人到场参与讨论。新华社、中央电视台、SMG融媒体中心、SMG东方广播、《解放日报》、《文汇报》、澎湃新闻社、上海观察、《学术月刊》编辑部、商务印书馆等媒体与出版机构也派代表出席。
此次研讨会是继2015年7月成功举办 “国际视野中的城市人文遗产研究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之后,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人文遗产研究”创新团队联手上海音像资料馆等单位发起组织的第二次城市人文遗产国际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