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复旦大学物理系系志

研究生院 免费考研网/2006-09-27

约二百米远的地方,座落着一幢五层高的大楼。走进底层大厅,复旦创始人马相伯老先生的纪念胸像端坐于厅的中央,庄严而安详的神态好象满意地注视着这所大学、尤其是这座楼房中人们的工作进展。这座建筑现在已命名为“恒隆物理楼”,其地理位置正好处于复旦校本部“版图”的中心。复旦物理系的开拓与壮大,正是从这里开始的。
复旦物理系诞生于解放后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的1952年,由原复旦数理系物理组并入8所高校的物理专业而建成。所以,当复旦欢度百年校庆的时候,其物理系迎来的是系庆53周年。这个系正处在“知天命”的盛年。

相对于国内有些大学的老牌物理系来说,53年的历史是不长的。客观地,怎样看待物理系这不长的创业史?十分巧合的是,这里有一段现成而言简意赅的评述。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90年代初旅经香港时,曾经讲过这样几句话,他说:在上海复旦大学念物理,和美国任何一所大学念的物理相比,可以说,只会好些,不会差些。杨振宁是在回答当时所搭乘出租车司机向他提问时这样说的。这位司机说她的儿子马上高中要毕业了,想学物理,得知杨先生是美国的大学物理教授,于是请教哪所大学的物理系最好。当年参考消息刊登了这条新闻,并被多种报刊转载过。

物理系办学有成,而且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应该说是存在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客观上,解放初期的知识阶层,对融入国家建设真诚地怀有满腔热情,这正是“天时”。教师来自四面八方,看似“人和”不易。但反过来看,“一脉相承”、“近亲繁殖”,并不见得有利于学术发展。教师从不同学校来,只要工作做到位,反倒有利于长短互补。抗日时期由多所大学合并的西南联大,物理人才辈出,办学成绩斐然,多年传为佳话,便是一例。上海作为太平洋岸的四海通衢,教科文事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自有其无可比拟的便利性。三十年代爱因斯坦访问中国,他唯一作过学术讲演的地方就是上海。改革开放以来,国际最著名的一些物理学家接踵而至,更有越来越多的海归学人,选择此城此校作为其施展才华的舞台。复旦物理系得益于“地利”之处,实在是太多了。物理系受惠于上海,同时物理系也打上了上海这座城市的烙印,这就是相对许多他校的物理系而言,这里务实的风气较浓,比较贴近应用。当然,一个系办得好坏,主观因素的影响尤为重要。在半个世纪的悠悠岁月中,物理系师生员工爱岗敬业,具有一贯的“团队意识”。哪一年高考,物理系把“状元考生”给招进来了,大家便会喜形于色;哪一届考出国留学生,第一名是复旦物理系的学生,人人心里便都乐滋滋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真的实现了这一条,一个国家也不会不富强。

物理系办学有成,五十年代学有所成、当时正年富力强的教授们功不可没。随便举出一些名字,如王福山、周同庆、卢鹤绂、谢希德、周世勋、方俊鑫,等等。今天,当这些前辈人物的背影离物理系渐渐远去的时候,人们意识到他们留下的远不只是一些出色的教科书和研究成果,他们数十年言传身教,树立严格的学术风范,潜移默化地注入到这个系肌体中去的一代学风,才是真正更为宝贵的财富。学风这东西,一旦形成,便会代代相传,使物理系永远受益。

物理系是出人才的地方。中科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代表着全国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中最高的学术水平与成就。到目前为止,曾经在这里接受物理学启蒙,或者曾经在这里教书(包括还在这里工作)的两院院士,共达18位。另外一个有趣且令人深思的现象是人们发现,在解放以来复旦大学先后的六位校长中,有一半(三位)是从物理系走进校长办公室的。

物理系在复旦是一个大系。人们说,物理学是二十世纪“科学皇冠上的宝石”,这么说来,物理系是全校可数的大系本不为奇。值得指出的倒是,几十年来从这里繁衍出一系列新的系、新的学科,这个“大”字就有了不寻常的含义。1958年,从物理系分出一个物理二系,从事原子核科研和教学;1975年,计算机和自动控制专业分出去;1978年,光源与照明工程另立门户;1982年电子工程独立成系,那一年还分出电子材料专业;1990年,电子物理与真空物理告别物理系,去与电子材料联合,成立复旦材料科学系。“裂变”一直持续发生到21世纪的2000年,半导体专业和光学专业的一部分成为复旦信息学院的一个组成部分。物理系是一个母系,而且是新学科的一个超级孵化器。

物理系较顺利的发展,还与其把握机遇的成功率较高,有很大关系。1948年晶体管的诞生,宣告了固体电子学时代来临。中国学术决策部门敏感地意识到应赶紧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于是,五校联合半导体专门化在北京大学组办,复旦物理系抓住了这次机遇,成为“五校”物理系之一。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件事对物理系的发展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60年代初,国外继研制成功红宝石激光之后,投入对气体激光的研究。物理系看准这个发展方向,紧紧跟上,并且在1963年制成国内高校最早的一具氦氖激光器。就这样,复旦光学学科声名鹊起,为后来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1977年11月,刚摆脱“四人帮”迫害的谢希德,在全国自然科学规划会议上率先提出表面物理研究的倡议。这一动议后来使物理系成为全国表面物理的一个研究中心,并最终于1990年建成国家级“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谢希德说,“一所大学,一个系,总得有亮得出来的学科。”确实如此,哈佛成为全世界的名校,追溯到最早,不就是因为其法学先出了名么?而一个学科要出名,成功地抓住最早到来的机遇是关键。

物理系现有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三个二级学科。1988年首次评选全国重点学科点时,理论、凝聚态和光学都被评为全国重点,并有权授予博士学位。原子与分子物理被评为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点。此外,还有其他学科的一些科研工作成绩不俗,如物理学史、计量学(也是一个硕士点)和生物医学物理等。1992年全国博士点评估,物理系的三个点在国内同类博士点中,排名都位于前茅,其中光学点被评为全国光学点第二,全国高校光学点第一。2002年,全国高校重点学科第二次评审,物理系的三个老牌重点再次全部入选国家级重点学科。事实表明,“把学科办好”的原则,将会一直坚持下去。

在复旦历年的招生中,物理系录取的学生,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名次居前。这里面既有物理学科的吸引力,也有上海城市的吸引力,但主要的吸引力来自于复旦物理系办学的成绩。这个系对教学极端负责任。就拿教材建设来说,1997年教育部主持全国高校物理专业“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的审定,复旦提交的普物、理论物理、物理实验所属14门课程、15本教材,全部被选中作为面向21世纪物理专业课程教材由高教社出版,在全国大学中,似乎没有第二所。物理系对学生的学风,一贯严格要求。入学一年级新生,普物实验的报告写得略见草率,立即退回去重写。辛勤的耕耘带来丰硕的收获。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倡议组织的“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CUSPEA),在80年代连续举行了9届。全国有100所左右的大学和研究单位派学生参加考试,9年共录取赴美留学生897人,其中复旦物理系为125人,占14%;其中有两年,考分第一的是复旦学生。在国外工作的物理系校友中,不少人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泛物理”的科研领域看,凝聚态理论、高温超导、量子电子学、光电子材料、集成电路设计等,都有从这里出去的年轻人,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杨振宁先生对物理系的评论,真的不是随便说说而已。

复旦是一所研究型的重点大学。这里的研究生既是培养的对象,也是科学研究的一支生力军。物理系拥有坚强的导师力量,历来重视带出业务能力特别强的研究生。自文革后恢复研究生制度以来,据不完整的统计,物理系在20年间授予博士学位171人、硕士学位425人。学位论文的质量包括其原始创新性,是衡量研究生工作好坏的主要标准。近年来,这里设定了学位论文考核的硬性指标:博士学位获得者起码发表SCI、EI论文2篇;硕士学位则至少1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每年进行一次。评审的标准非常严格,只有微小百分数的学位论文能获此殊荣。物理系从1999年至2001年,连续3年有博士被评上。这里的高端人才培养水平,足以自立于国内高校物理专业之林。
长江后浪推前浪,王福山、谢希德等先辈50年前带领一批比他们更年轻的教师,创下了物理系的基业。当这个系一百岁的时候,是什么模样?那就同样得看现在三四十岁的年轻教师群体的作为了。近年来尽管面临资深教师退休的高峰,教学科研工作的交接班,可说是进行得有条不紊。每学期本科生、研究生的大约50门次课程,年轻的教授们已承担了其中的绝大部分。科研成果多,是物理系的传统。九十年代,由于连续3年勇夺高质量论文发表全校理科各系之冠,“物理系”三个字刻上了大学颁发的荣誉奖杯。现在进入新世纪,短短数年间已有3位年轻人成为国家教育部“****奖励计划”的特聘教授;7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杰出青年基金”,这个人数近乎占了物理系教师总数的10%,为全国高校各系所罕见。一个系,如果教师们都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那么几代下来,事业必定益显兴旺。“办大学就是大师办学,无大师就无大学。”这里借用最近北京大学校长的这句话,预祝在不很久远的将来,看到大师级的学者从复旦物理系脱颖而出。


物理系大事记(1905~2005)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

八月,大部分师生退出原震旦学院,成立复旦公学,校址在吴淞提督行辕原址,马相伯先生任校长。是为复旦大学的前身。
建校初期的复旦公学章程规定,学制为三年,理工科属于“正斋第二部”,其课程中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矿、测量和制图等。反映了对物理教学的注重。(该年正是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的一年)

1908年
修订后的复旦公学章程,将三年物理课的内容分年度列出。第一年上学期为力学、热学、声学;下学期为光学、电学、磁石学。第二年为实验物理。第三年再教力学,但注明“制图详解静力学”,与土木建筑、机械相结合。

1917年
复旦公学扩充为复旦大学,设有数学系和物理系,但教师只是为外系开设两学期的相关课程,并无物理专业的学生。当时称这些系为“辅系”。

1924年
理工科(正斋二部)学生读到三年级时分系。土木工程系、数理系和化学系呈“三系鼎立”的格局,土木系还设有四年级。学生“从所愿而学之,择业务约,穷理致用,成功乃多。”

1926年
子彬院(今600号数学楼)落成,数理系和化学系迁入。“开辟数室为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及仪器储藏室。”“仪器之数、益倍于昔。”
理工科三、四年级共学生23人,今夏毕业11人。一、二年级学生达60余人,将分学数理、化学、土木三系。

1942年
抗日战争时期,复旦大学内迁于重庆,是年改为国立大学。
数理系正式设系,除原有教授叶蕴理外,又聘请了江仁寿、王恒守、周怀衡(数学)、黄缘芳(数学)等当时的名教授。1944年至1945年数理系的系主任为李仲珩。

1946年
复旦大学迁回上海现址,数理系仍在子彬院。
1946年,数理系的系主任为陈传璋(1903-1989)。

1947年-1951年
数理系内分为数学组和物理组。该年入学的新生修完课程后,即明确为数学专业毕业生或物理专业毕业生。四年后的1951年,留校任教的王樨德、戴乐山和周福洪等,实为复旦大学物理专业第一届毕业生。
1947~1948年,数理系的系主任为邓静华,1949年后为陈传璋。

物理组一年级普物讲授教师为束世杰、实验指导侯灏;二年级理论力学讲课为戚作钧(同济大学来兼课)、电磁学朱应铣、实验指导黄瑞璋;三年级光学叶蕴理;热学、物理学均为江仁寿、无线电学任课为何育辽;四年级近代物理任课教师为王恒守、理论物理江仁寿、选修课天文测量由董仲林担任。

1952年
复旦物理系发展史上重要的一年。十月,全国高校进行大规模院系调整,以原数理系物理组为基础,建立新的物理系。教师组成如下:
(一) 原数理系物理组留系11位
江仁寿、王恒守、叶蕴理、黄瑞璋、何育辽、章志鸣、戴乐山、王樨德、周福洪、华惠迪、吴治华
(二) 其他高校调整来系14位
王福山(同济大学)、周同庆、方俊鑫、蔡祖泉、周雄豪、华中一、蔡怀新(以上交通大学)、卢鹤绂、殷鹏程、赖祖武、郦庚元、裘志洪(以上浙江大学,后二位以研究生身份随卢鹤绂来系)、周世勋(沪江大学)、汤睿(大同大学)。
(三) 同年(1952)或稍后来系7位
谢希德(由美国绕道英国,于1952年11月到校)、吴椿、吴剑华、沙闺丈、李仲卿(1953)、郑广垣(1954)、毛清献(1954)。
物理系系址从原数理系600号楼迁至200号楼,并以登辉堂(今相辉堂)整个一楼为普通物理和中级物理实验室,以及实验仪器储藏室。调来教学仪器设备的高校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大同大学、震旦大学和上海工专等。

王福山任系主任。吴治华任系秘书。(次年吴作留苏准备,系秘书由戴乐山接任)。
学习前苏联,成立教研组。先设基本物理教研组,组长王恒守;实验课教研组,组长周同庆。
学生情况为:二、三年级学生131人,分别从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大同大学、圣约翰大学和沪江大学调整转学而来。一年级新生103人入学,国庆节过后报到。

开课情况:新生教学计划参考学习前苏联,一年级普通物理采用福里斯编著普通物理学为教材,由王福山、江仁寿各担任一个班的讲授。二、三年级在原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参照新的要求稍作调整,由王恒守、叶蕴理、周同庆、卢鹤绂、周世勋等任课。电子学课程是从交通大学聘请蒋大宗前来兼课。原交大物理系与东北卫生部合作的X光管研制项目,系由周同庆、方俊鑫负责。在蔡祖泉、华中一随项目调整来复旦后研制工作继续进行。

1953年
江仁寿任副系主任。基本物理教研组改称普通物理教研组,主任由江仁寿兼任。江仁寿、戴乐山等大力开展教学实验室建设,普物实验自制仪器,仅分子物理部分即自制15种,92套。 成立理论力学教学小组,组长王恒守。为工农学生补课,临时成立速成物理教学小组,周世勋任组长。 全面学习前苏联,筹建专门化。先设光学专门化,周同庆负责,教师有叶蕴理、周雄豪、章志鸣等;还有分子物理专门化,卢鹤绂负责,教师江仁寿、赖祖武、戴乐山等。筹备专门物理实验的工作于下半年开始,由各组分头承担,后来改称中级物理实验。
学习前苏联,主要课程设习题课、答疑课。考试实行口试,五级记分。培养青年教师方面,理论力学等课程都开展试讲活动。稍后,系领导还请卢鹤绂为青年教师开设量子力学课。教材方面,周同庆等翻译史包尔斯基著原子物理学,其中第一卷于次年出版。
经过五个月的工作,X光管研制于8月底获得成功。高压达9万伏,解决了铜与玻璃焊接等技术问题,制成的X光管可供医用配套,在国内为前所未有。

按国家规定,高校三年级学生提前于暑假毕业。物理系绝大部份毕业生,被分配到全国各地科研单位或高等院校工作。本系有五人留校任助教,他们是唐璞山、孙恒慧、徐余麟、姚震黄、林同。
又有李仲卿等几位教师调来物理系。郦庚元、裘志洪从研究生转为教师。自赖祖武报到后,电子学课不再请交大教师兼任。同年,51届留校的周福洪被调往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上海市物理学会第二届理事会改选,周同庆当选为理事长。(后来1955、1957、1961年改选,又连任三届)。
郝孚逸、朱永嘉先后来系任政治指导员、支部书记。
第一教学楼建成,课堂讲授有了正规的教室。
增设教学辅助员,首批胡以铎等5人来系工作。邵来圣调来继续他原来业余从事的纸带录音机研制。

1954年
继续学习苏联,进行教学改革:试行课程论文(后改称学年论文);三年级结束后试行生产实习,该年学生所去的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陶瓷研究所、上海材料研究所、邮电部上海器材厂等;四年级下学期试行毕业论文。
基础课实行大班课,由一名教师讲授。新生入学后执行教育部新颁布的统一教学计划,物理系一年级的周学时最高时数曾达到34节,学习负担过重非常突出。
光学专门化成立光学教研组,周同庆任主任;分子物理专门化成立分子物理教研组,主任卢鹤绂。安排一部分普物教研组教师参加专门化建设,如华惠迪、汤睿参加分子物理组建设。固体物理有王樨德、郑广垣等在中年教师主持下准备专门化实验,选择进修方向,阅读资料文献。

五月份校庆,举办校庆科学讨论会第一次物理分组会。
成立物理系党总支,钱孝衡任总支书记。教师党支部书记为徐余麟。在此之前,物理系政治指导员、支部书记为叶绍箕。

1955年
在固体物理专门化方向的基础上,正式成立固体物理教研组,谢希德任主任。然而,成立一年的分子物理教研组因教师调动而撤销。
卢鹤绂调北京大学参加筹建原子核物理专业(当年的通讯地址为546信箱,以此为基础,后来成为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四年级14名学生(1956届)同时调往北大学习核物理,他们是叶立润、彭凤、郑绍唐、叶春堂、吴名枋、周眉清、周月华、王豫生、陈怀琳、胡华琛、朱耀兹、刘保华、杨长生、盛树筠。

江仁寿调往西北大学,王福山兼任普通物理教研组主任。成立理论物理教研组,周世勋任副主任,主任暂缺。
院系调整后,复旦大学物理系首届四年制学生于暑期毕业。10人留系任助教,他们是:倪光炯、蔡圣善、陆栋、阮刚、李富铭、赵焕卿、袁榘、曹国良、魏瑞霞、金兆良、李园。另外,郑思定、钱钟华以周同庆的研究生或助手的名义留下。金兆良旋即担任系党总支学生委员。
当年有X光管、红外光谱、半导体物理研究等7项工作的成果被认定为学校主要科研成果。
物理系首届五年制新生入学,意味着1959年无应届毕业生。
三年级学生暑期分别到北京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铁道部研究所、上海邮电部器材厂等单位实习。
周同庆被聘任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学部委员。这是我系第一位学部委员。(后改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谢希德首次为四年级学生讲授固体的量子理论
肃反运动开始,物理系个别师生受审查。

1956年
这一年从高等教育部布置下来的工作有:
一、试行教师工作量制度。
二、评定教师工资级别,周同庆评为一级教授,王福山、王恒守、叶蕴理评为二级教授。
三、采取“临时措施”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教学计划上规定的学生周学时数略为减少。
四、经高教部批准,三年级(1957届)有12位学生提前一年毕业留系任助教,他们是贾起民、王兆永、郭有思、徐钧山、宗祥福、钱景华、顾鸿椿、薛履端、康来鹏、沈天增、李梧令、金有光。
五、抽调第二批四年级(1957届)同学前往北京大学学习原子核物理。
六、根据国家科学发展十二年规划中,重点发展半导体科技的要求,抽调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北人民大学和厦门大学五校物理系部份师生,前往北京大学,建立五校联合半导体专门化。我系谢希德、唐璞山、阮刚、王迅、屈逢源、钱佑华、孙恒慧、郑广垣等先后前往。谢希德任联合专门化副主任(主任为黄昆);王迅、屈逢源当时为研究生;方俊鑫带领留校教师建设实验室,为我系半导体物理专门化的成立作准备。

四月,根据国家科学发展十二年规划,在制订出的复旦大学12年科研规划中,确定了我系的重点研究方向为:分子光谱、半导体、场论与基本粒子,以及微波等。
院系调整新建成我物理系后所招收的首届(1956届)学生毕业。钱佑华、包宗明、凌佩玲、何鸣皋、徐学基、钱毓敏、吴寿锽、邵燮麟、赵梓光等九人留校任助教 。另有王迅、屈逢源为谢希德的研究生;潘笃武、贾玉润为周同庆的研究生。从外系外校毕业后分配来我系任助教的有姚晋(复旦数学系)、陈莹(北大物理系)。
我系电子学实验室赖祖武、何育辽等研制成功复旦601型模拟电子计算机,可解多元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
在完成多项研究课题后,X光管实验室结束在我系的工作。一机部十所派来的协作人员龙唐等撤离。华中一、蔡祖泉继续研究真空技术与设备,蔡祖泉并举办真空系统制作培训班,兄弟院校派来人员接受培训。
理论物理、电子学专门化为次年开始接受学生做毕业论文作准备。(理论物理教研室在去年即已成立)。
从各组抽调教师建设中级物理实验室,戴乐山任主任。

波兰物理学家、曾是爱因斯坦同事的英费尔德,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鲍威尔和前苏联科学院院士伏耳等先后访问我系,并作学术报告。
周世勋、谢希德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钱孝衡调人事处,徐余麟任党总支书记。

1957年
在中央号召“向科学进军”的鼓舞下,校内和系内的学术活动以及国内外交往趋于活跃。前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物理研究所所长潘金教授应聘来系作为时三个月的讲学,主要内容为气体放电光谱学。访问期间,潘金还与王福山、周同庆讨论物理系教学计划的修订问题。
由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朝永振一郎和理论物理学家有山兼孝率领的日本物理学家代表团,在访问北京中科院有关研究所后到达上海,随即来我系参观并作学术演讲。朝永是二战前王福山留学德国时的同学,两人都是海森堡的学生。
六月份开始的反右运动在我系也扩大化。共有王恒守、吴椿、吴剑华、戴乐山、王兆永、李梧令、沈天增等七位教师被错打成“右派”。王恒守随后被调往安徽大学。反右期间,物理系四年级被认为是“右派”集中的地方,最终该年级有10名学生被错划为“右派”。
我系四年级(1957届)去北京大学物理系半导体专门化学习的毕业生王公治、陈苏卿,以及去北大技术物理系学习核物理的毕业生汤家镛、陆全康等四人,分配回校任教。他们回沪后,与去年留校的部份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一起,被下放到宝山县葑溪乡劳动。
暑期以后,系内人事及工作安排有:卢鹤绂从北京大学调回;周世勋赴莫斯科大学博戈留波夫院士处研究量子统计与多体问题;王恒守调安徽大学;袁榘赴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进修微波电子学;刘洁来系任党总支书记,方小兰、徐余麟任党总支副书记;王育干任系主任助理。
反右后,校党委发动师生进行整改鸣放,物理系较多意见是批评科研的落后状态。

1958年
著名的“大跃进“年。年初,各项工作尚属正规,例如,周同庆按原定计划赴南斯拉夫、印度参加学术会议和进行参观访问等。
以物理系学生为主,开展勤工俭学。成立校“仪器制造修配厂”,设金工、玻工、无线电修配等车间。
党委发动师生对红与专、理论联系实际等问题,开展鸣放辩论,正常教学渐趋停顿。上半年期末,提出“创造性学习”,并以写专题报告取代考试。师生下乡下厂参加劳动。
在大跃进形势下,正在进行毕业论文工作的四年级同学,带头掀起学生大搞科研的热潮,集中课题,开展微波波导系统设计、气泡室试验等项目。部分四年级同学与赵焕卿等教师到上海广播器材厂办红专大学。
在着手进行加速器建造的情况下,核物理方向受到普遍的重视与关注。校党委副书记王零来物理系兼任党总支书记,钱孝衡、徐余麟任党总支副书记。十月间,在核物理专业实验室初具模样之时,该专业从我系正式分离出去,与放射化学专业一起,建成原子能系,也称物理二系。王零改任原子能系系主任,不再兼任物理系党总支书记,而由钱孝衡继任,吴征铠任原子能系副系主任。
大跃进中各组大搞科研,简要情况如下:
核物理——最先有物理系二年级学生侯旅适等提出建造加速器,并开始有所行动。在此影响下,教师也提出一些设想。新的党总支便组织卢鹤绂、赖祖武等教师与四年级学生杨福家、黄祥豫等,把建设核物理专业作为工作的目标,开展了MeV级电子感应加速器和25MeV静电加速器的研制。到八月份,专业实验室可认为已基本建成,于是成立物理二系的条件成熟。
半导体——集中于北京大学的五校联合专门化,在培养了57、58两届毕业生、开展了一批科研项目、编写了一些课程的教材之后,各校分开,返回原地继续办学。黄昆与谢希德合著的半导体物理学于第四季度正式出版。谢希德回复旦后,不久即承担了筹建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当时称为101所)的任务,任副所长。技物所的筹建办公室便设在900号楼内。半导体教师在大跃进高潮中回沪,立即兴办了“红旗半导体工厂”。除三、四年级同学外,还从同济中学抽调一批高中学生与工厂师生一起搞产品研制和专业建设。整个半导体组采取半工半读制度,师生结合,边干边学,实行劳动、科研、学习三结合。在短时间内制成上海第一只锗晶体管,装配出半导体收音机;制造出的单晶炉炼成上海第一锭锗单晶。研制成功的产品还有晶体二极管、热敏与光敏器件以及材料器件性能测试设备等。
光学——配合上钢五厂钢铁生产大跃进,光学组师生研制十道光电自动记录光谱仪。结合国防和生产建设的需要,还研制了红外影象增强器、场致发光屏等。
电子学——师生结合研制数字式计算机、微波测试设备以及其他多种电子仪器。在科研、实验和课程建设取得进展的条件下,物理系电子学专业宣告成立。
真空物理——提出真空器材的质量和水平要赶超英国爱德华公司,终于完成1200升/分金属油扩散泵等30余种赶超产品的研制。把市里的“杨兴记机械厂”并进来,成立了复旦大学真空器材厂。
大跃进中,全系力量主要投于科研和劳动,认为干就是学,在干中学,边干边学。秋季开学后,一年级(63届)和二年级(62届)先参加炼钢,或到校办工厂、校内农田参加劳动,“苦战40天”。新生入学后,到10月间才开始上课。由于青年教师下放劳动,仅由王福山、周同庆等单课独进式讲授普通物理,原有意义上的教学工作被放在非常次要的位置。三年级(61届)和四年级(60届),以及新留校的教师,几乎全部时间全副精力组成各路队伍,开展科研和新专业建设。一年级有80名工农学生从“工农速成中学”直接升入物理系。王兆永、贾起民等先为他们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基础补习。其中乐伦富等28位工农同学,原先是熟练的金工,就让他们参加半导体组的锗单晶炉的研制工作。
解放前留美学人、原在RCA公司任工程师的侯元庆回国,来我校工作,但不久又被调去上海科技大学。该校当时为新建,部份一年级学生曾来我系借读。
58届毕业生中有朱昂如、凌燮亭、何永保、杨福家、沈伯埙、黄心源、蔡一鸣、程达铭等8人留校。戴道宣、盛篪、黄嘉华等提前毕业留校。

1959年
我系有一批教师于年初调往原子能系,其中教学人员有卢鹤绂、赖祖武、郦庚元、王樨德、钱景华、汤家镛、倪光炯、徐钧山、华惠迪、杨福家、黄祥豫;科研人员有裘志洪、薛履端、陈苏卿等7人,他们在计划中是要调往新成立的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当时也称102所);另外还有行政人员两位:徐余麟、金兆良。
年初,学校提出教学计划应按一年中8个月教学、3个月劳动、1个月放假的时间分配作出安排。可是七月间又改为33周上课、4周考试、9周劳动、6周放假。总的趋向是较前重视教学,重视劳逸结合,压缩劳动时间。三、四年级(即61届、60届)恢复上课。学生搞科研强调结合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进行。为了补充科研力量的短缺,从三、四年级抽调部份同学作为“预备教师”,与原来教师一起继续科研。许多科研课题从“大兵团作战”转入集中力量攻坚。
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也作了一些努力,如修订大纲、成立实验教学组、为工农同学补课、陈列演示实验、修订或编写多门课程的教材等。
成立于去年的无线电电子学专业,着重于教材建设和教学实验室建设,陆续编写出13门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材,建成无线电基础、微波、电子线路、电真空、晶体管线路等五个实验室,排出的教学实验达60个,为明年建系打下基础。
秋季开学,在反右倾形势下,又强调科研跃进,但主要只组织五年级(即60届)同学参加,对基础课冲击不大。
各教研组教师开展的学术活动有:谢希德和半导体组教师参加上海市物理学会组织的“半导体讲座”,以普及半导体知识;周世勋从苏联回国,向教师、同学介绍量子统计与多体理论的新进展,拟组织力量开展研究;周同庆、卢鹤绂和许国保(华东师大)等举办等离子体物理讨论班,稍后便有青年教师开始从事气体放电光谱学的实验研究;王福山担任辞海物理条目主编。
方俊鑫加入中国共产党;何育辽调任华东计算所副所长。
十一月,物理楼(今恒隆物理楼)破土动工。

1960年
上海市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高潮年。我系二年级(63届)和三年级(62届)同学到联华带钢厂和校内玻工厂等处搞革新,另一部份同学建设电化教室。
教学方面,掀起以“精简、更新、加深”为中心的课程改革。组织高年级同学与教师一起编写新教材。
五月,学校宣传表杨我系一年级(64届)师生以6周时间完成9周教学内容,腾出时间搞科研和实验室革新。
由我系分出的无线电电子学系成立,人称物理三系,内设无线电电子学专业和电子物理专业。华中一、袁榘、刘静华任副主任。党总支书为李庆云,副书记为金兆良。电子物理教研组被评为上海市高校先进单位,蔡祖泉为高校先进工作者。
党总支书记钱孝衡调校党委办公室,张才赓继任。
60届毕业生,孙鑫、陶瑞宝、蒋平、陈孝琛、杨之昌、苏九令、王文澄、汪德馨、徐元华、傅丽珍、徐泰、章倩苓、雍新生、范长鑫、周锡忠等15人留系任助教或读研究生。宗有恒、孙济民留系为学生工作干部。
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国家经济困难加剧,学校暂不再开展带运动色彩的教学、科研和别的一些活动,强调要劳逸结合。
半导体组研制成锗固体组件,当时只比美国德克萨斯仪器公司(TI)的类似成果晚2年,聂荣臻、罗荣桓元帅对此表示赞许和鼓励。
在高教部召开的物理教材会议上,周世勋编著的量子力学讲义和谢希德、方俊鑫编著的固体物理学被选作通用教材。二书均于1961年暑假正式出版。
为了给上海市培养电子学方面的人才,经高教部批准,在我系设电训班,从复旦附中、复兴中学和劳动中学抽调学生3个班108人入学。电训班原定学制为3年,后来改为也是5年。
年底物理楼竣工,我系所有机构、教研组和实验室基本上全部迁入,结束了分散在200号、300号、大礼堂楼下(400号)等多处的状况。物理楼高五层,位居校本部的中心,正对学校大门。
学校于十一月中旬对我系五年级(61届)光学班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抽查,在16人中有13人体重下降,与7月份比较,平均下降幅度达4.55公斤。

1961年
教育部下达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高校60条),我系在贯彻中抓劳逸结合,稳定教学秩序。停办了半导体工厂。调整科研项目,继续进行的是一些主要项目。
高校60条的精神是根据“教学为主”安排工作。王福山提出物理系应培养“高质量的原材料”,加强“三基”,避免追求“学得专深”。同时对部份“单课独进”和学时削减过多的课程,也采取了补课措施。注意因材施教,培养拔尖学生。
上海市教卫部和科委决定技术物理研究所的领导关系从复旦大学划归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至此,该所与我系的依托关系结束,成为独立的研究所,只是所址暂时仍在复旦大学校区内。
61届毕业生30余人留任助教。周同庆、谢希德和殷鹏程招收研究生陈林棠、陈叔琦、徐至中、邵丙铣和张春霆共5人。
系党总支再次选定骨干教师,分为教学骨干、实验骨干、学科骨干三类。校党委在100号楼上辟室为全校骨干教师学习和改善生活提供条件。我系的骨干教师有倪光炯、朱如昂、阮刚等。
我系设立一个新的专门化——电介质物理,并成立电介质物理教研组,方俊鑫为教研组主任。半导体物理与电介质物理合成为固体物理专业。(但次年,固体物理专业即并入物理专业)。电介质物理专门化共培养四届毕业生;63届乐伦富等;64届陈至立等;65届曹永明等;66届肖慧玲等。
中国物理学会以我系为上海分会的挂靠单位。在第五届上海分会理事会的选举中,周同庆连任理事长,卢鹤绂、王福山当选为副理事长,周世勋为秘书长。

1962年
贯彻高校60条,学校明确发展13个重点学科,其中物理方面占4个:半导体物理、高真空物理、低能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
复旦全校的专业设置由33个调整为24个。无线电电子学系与我系合并,该系自正式成立至此为时二年。合并后的物理系系主任仍为王福山,副系主任为蔡怀新、袁榘、华中一、刘静华。党总支书记为李庆云,副书记为张才赓、金兆良。
周同庆、谢希德出席第二次全国科学规划会议(广州会议)。我系贯彻会议精神,发挥老专家作用,为周同庆配备了研究助手钱毓敏。
1963年—1972年国家科技发展规划中,我系谢希德等提出的“固体能谱的理论研究”等7个子项目被纳入“国重26号”——固体能谱项目之中,成为这些子项目的主持单位。
全系的科研工作强调集中力量、突出重点。谢希德主持的半导体理论,蔡祖泉主持的高压汞灯、氪灯、氢灯,华中一主持的标准麦氏规,唐璞山主持的半导体核探测器等,被确定为重点课题。朱昂如等开始进行激光研究,激光技术方面在国内高校中居领先地位。
62届毕业生吴宪平、杜元成、章壮健、陈凌冰、戚盛勇、蔡树榛、潘孝仁、桂子后留校任教。陆奋、薛舫时、王以铭、叶令、宋宙模、范品忠为研究生。

1963年
上半年大形势为继续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一月廿六日举行的校务委员会扩大会议专门讨论建设优良学风问题。物理系历来学习负担过重,特别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下半年,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强调阶级斗争,留校的应届毕业生一律先到崇明农场劳动一年。
1963年—1972年国家科技发展规划中,列为“国重25号”的是“受激发射研究”,我系主要承担气体受激发射及其机理的研究。在气体激光器研制方面,1963年成功制成氦氖激光器,在国内高校为最早。
教育部聘任我系周同庆、谢希德为物理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我系接受的教材编写任务为化学系用普通物理。我系接受制订教学大纲的课程有:普物实验、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和化学系用普通物理。
我系老教师黄瑞璋病故。

1964年
这是我系科研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尤其是强调“变展品为产品”,“向社会提供新技术、新产品”等,出现了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可以用的科研成果:
电光源——表扬蔡祖泉研制电光源的事迹,并举行第一届元宵灯会,展出新研制成功的电光源。首届灯会展出的新型光源共有20KW管状氙灯等10多类,大部份已移交有关厂家生产。
真空物理——60多种真空器材陆续移交曙光机械厂、上海玻璃厂等单位生产。新试制成功的超高真空热阴极电离真空规、简式冷阴极电离真空规,获全国真空测试基地会议新产品奖。研制成氘-氘核反应中子发射管。
固体能谱——试制成调频调场式顺磁共振波谱仪
光激射技术——研制成功氦氙连续波气体激光器等四种激光器;研制成电光晶体KDP、ADP、TGS、钛酸钡等;培养出氯化亚铜晶体,制成红外光调制器;13层介质反射膜等。
新型核探测器——试制成6种探测面积规格不同的金-硅面垒核探测器。
电子计算机——复旦602型电子计算机加减法运算速度提高到每秒1万次,乘除法每秒6百次。每天稳定运行12小时。
晶体管线路——弱信号接收方面,邵祥仪等研制成采样模拟相关仪、同步积累器,提高雷达探测距离。
九月,高教部理科司在青岛召开物理系课程大纲会议,强调减负,“砍掉1/3”,我系各课都动手精简内容。调查总结了量子力学精简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实行开卷考试等经验。
树立教学标兵:王福山长期重视基础教育、讲求实效、关心培养青年教师;王迅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对学生全面负责。
李庆云赴北大参加“四清”,金兆良代党总支书记。校党委派“四清工作组”到物理系蹲点调查。
研究生陶瑞宝、徐元华、蒋平、陈孝琛毕业,其中陶、徐、蒋留校,陈分配去公安部研制半导体器件(文革后调中科院福建物构所)。

1965年
四月九日夜,技术物理所大楼发生液氢爆炸,我系电子物理教研组党支部书记黄心源前往抢救,不幸堕楼身亡。后经上海市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高教部规定学生毕业前需下乡参加“四清”,因而五年级教学计划作相应削减。教师也分批下乡“四清”。
1960年春招收的电训班学生,仍经五年学习,于年初毕业。有18人留系任助教,他们是张立明、邱友瑾、陆廷璋、李振华、夏绍丰、赵有源、马杰、武立荣、杨根元、翁渝民、章开和、胡爱本、黄金林、郁曾期、夏敬芳、金耀根、杨锡良、吴迪惠。
于十月在北京揭幕、第二年四月闭幕的高教部直属高校科研成果和生产产品民览会,是全年科研方面的一件大事。我系送展的展品有晶体管模拟机、超高压强氙灯与强汞灯、大功率钠灯、空心阴极灯等30种新型电光源、脉冲He-Ar激光器和He-Hg激光器、Ar弧激光器、多层介质高反射率镜、CuCl和KDP等激光调制晶体(He-Hg激光KDP两路信号光通信演示系统和He-Xe激光CuCl红外光通信演示系统,是当时国内领先的两项成果)、高灵敏度热阴极电离真空规、3厘米外差式顺磁共振波谱仪、普物教学演示实验等。这些展品占复旦送展成果的绝大部分。
贾起民、沈伯勋分别举行了普通物理、无线电基础的讲授观摩课,这种讲课具有示范的性质,当时称为“唱一台好戏”。

1966年
十年动乱开始的一年。上半年初期各项工作秩序尚可,我系主要的教学和学术活动有:
为了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亚洲与太平洋地区物理教育讨论会,我系在学术报告与教学经验交流方面均作了与会的准备,还提供演示实验供展出和交流。谢希德出席会议,贾起民、何懋麒参加会议的筹备工作。
一月,谢希德、王迅与南开大学张光寅、北京大学陈辰嘉组成教育部代表团,出席在英国举行的固体物理学会1966年会。谢希德在会上宣读了论文。会后,代表团访问了牛津、剑桥、曼彻斯特和基尔大学等。
物理系二年级学生邱胜利等介绍了“如何学得生动活泼”的经验。
系里开辟一间实验室,并提供无线电器材,让学生自己动手安排实验。
华中一接受两名越南留学生,谢希德接受一名越南进修教师。(动乱开始便都回国)。
六月,北大聂元梓大字报发表,十年动乱启动。我系全面仃课搞运动,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我系出现大量整教师的大字报。
七月,谢希德、蔡祖泉等出席北京亚非科学讨论会。
教职工中许多人受到严重迫害。光学教研组毛清献受迫害致死,无线电教研组姚晋受迫害后失踪,始终不明下落,估计也被迫害而死亡。系内成立两支“劳改队”。
十月,系革会成立,随后两派红卫兵冲突不断。
十二月,造反派夺权,宣称建国十七年校内一切皆为资产阶级专政。

1967年
这是十年浩劫中所谓“全面夺权”的一年。“一月革命”,全市夺权,复旦造反派卷入很深。不久又有“炮打张春桥”和“清查炮打”。学校混乱不堪,一切陷于停顿。十月十四日曾有“复课闹革命”的通知,但动乱仍在发展,根本无法复课。十一月十三日,军宣队进驻复旦。
六月,全系赴长兴岛“三夏”劳动。

1968年
“市革会”在复旦大搞“清理阶级队伍”,却发生了“4·12炮打张春桥”事件。在进一步抓紧“清队”中,制造了大量冤假错案,使这一年成为复旦非正常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年。
三月,由红卫兵掌权的系革会成立,二年级学生戴金根任主委。多次试行“复课闹革命”,但在“炮打”、“清队”的冲击下,都很快夭折。
八月,工宣队进驻,全系师生混合,按连排编制。工军宣队执掌物理系大权,决定仪器集中堆放,腾出实验室供“斗批改”开会之用。仪器设备重大毁损从此开始。
九月五日,工宣队以搜查黑材料、凶器和破四旧为名,对全校五千多师生的住所进行突击性搜查,称为“九·五”行动。当时复旦工宣队多达1056人,入室翻箱倒柜,影响极其恶劣。“九·五”行动后,原系党总支书记金兆良被打成现行反革命。
工宣队在“清队”中,将谢希德诬陷为“特务分子”,隔离审查长达3年多。
当时也有零星科研工作,仅限于少数教师接受一些军工任务,如单模激光器、图象识别机、多源多层镀膜机等的研制以及固体电路新工艺研究等。另外,为集体企业(中兴重机厂、星火元件厂等)办业务培训班。
1962年招收的6名研究生,除宋宙模一人留校外,其余5人皆分配去外单位或外地,最后分配的叶令、陆奋二人,拖延至今年才离校。

1969年
全校继续“斗批改”、“开门整党”、下乡劳动、下厂“战高温”,组织小分队下厂进行教育改革调查。
“四人帮”上海市委写作组搞所谓“批判爱因斯坦”,逐渐发展为成立复旦“理科大批判组”,我系先后有教师8人被抽调到这个组。
四、五月份,我系半导体、无线电、电子物理等组的几位教师,想利用现有条件研制集成电路。这一想法后来导致“办一个工厂”,实行“开门办学、厂校挂钩、校办工厂、厂带专业”,建立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体制,“四一工厂”由此产生。先设立试制线和生产线,主要做微电子器件,后来扩大为材料、元件、整机、金工车间。“四人帮”很快就插手进来,把“四一工厂”捧为样板。稍后,另一部分搞自动控制技术的师生也并入“四一工厂”。
在工宣队和曹运祥、何永保带领下,物理系部分教师到上钢三厂创办“四一理工科大学”,并参加工厂技术革新。
六月,招收28名初中程度的工农兵学员,成立微电子试点班,贯彻“以典型产品带教学”,结合晶体管示波器,把基础课、专业课“开放”到校外厂所,搞技术革新,试制新产品。学制开始时定为二年,后改为三年。这是动乱三年后我系最早的一次“招生”。
属“科研排”的教师,研制线切割机、30公里激光通信和一些红外元件,向建国20周年献礼。
十月,光学工厂成立,生产激光器。
林彪发出一号令,大部分教师下乡,有的去校办农场。(所谓“校办农场”,就是将邯郸路校本部区域内所有建筑物周边的绿化地带,凡是可以开垦的,全部翻垦成为种粮食和油料作物的农田。当时的这些农田,幸好主要在校门以东和北面的区域,现今相辉堂前有悠久历史的珍贵大草坪,才幸免于难。)

1970年
年初,复旦校党委和行政机关一批干部下放到四一工厂。
四月,党组织恢复活动。
六月,张春桥、姚文元在上海召开理工科大学教育座谈会。7月初,朱永嘉来复旦先后召开文科座谈会和理科座谈会,所宣扬的东西在红旗第8期发表,其中就有所谓“四一工厂经验”和“要抓阶级斗争”。
七月廿日,我系原69、70两届学生毕业分配方案公布,总共毕业学生387人,其中“暂留借用”110人。这是我系有史以来一次留校学生最多的一年,虽然后来略有调动,这个事实不变。后来,此110人分属四一工厂和光学工厂两单位。
七月廿四日,四一工厂长篇调查报告在上海各报刊登。
八月,“光学排”联合一度归属国防科委的电光源实验室以及7051科研组,组成光学工厂、光学系,成立党总支,叶铭任书记,戴国如、蔡祖泉任副书记。至此,物理系分为两个部分:四一工厂(物理系)和光学工厂(光学系),均成为“一个单位、两块招牌”的格局。
十一月,四一工厂党总支成立,军宣队姜寿春为书记,工宣队徐玉万为副书记。
十二月,四一工厂革委会组成,姜寿春任革委会主任,徐玉万任副主任。
十二月十一日,复旦第一届工农兵学员入学报到完毕。物理系设材料器件、微电子、无线电接收、自动控制和计算机5个专业。计算机第一届未招生,前四个专业招收工农兵学员数依次分别为63、73、38、62人。光学系设激光和电光源两个专业,激光专业第一届招收工农兵学员38人。
为加强四一工厂处理化学工艺问题的技术力量,化学系部分教师职工并入四一工厂。此外,复旦科学仪器工厂人员,并入四一工厂金工车间。

1971年
二月七日至三月十五日,物理系(四一工厂)部分教师被调去参加拉练,往返安徽广德。日常教学、科研工作无法稳定开展。
四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方耀华发言为张春桥炮制“两个估计”出力。所谓“两个估计”,一是前17年教育战线是资产阶级专政,二是说知识分子大多数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方回校后提出“批判资产阶级是战略任务”。
光学工厂以电影放映氙灯、氦氖激光器样机等6项成果,向“七·一”建党50周年献礼。
激光专业确定以真空镀膜机作为车间的典型产品。
十月底,全校传达“9.13事件”,同时校内开始揭批方耀华。光学工厂党总支正、副书记由戴国如、胡文楼接任。

1972年
尼克松二月访华,中外交往有所恢复。谢希德于四月初恢复业务工作,参加教材编写,“具备任课资格”。
军宣队撤离复旦后,四一工厂党总支以袁成瑞(干部)、陈根长(工宣队)、苏九令(教师)为副书记;革委会以袁、陈、陆林泉(工宣队)、孙保太(干部)、袁榘(教师)为副主任。光学系成立革委会,戴国如为主任,陆庆壬(干部)为副主任。
六月下旬,在北京召开“理科教育座谈会”,朱永嘉在复旦的活动更频繁。7月7日到四一工厂召开大型座谈会,重申“结合典型产品搞教学”,并声言要成立教研组,将教学人员从车间分出来。物理系设半导体材料、微电子、电子计算机、自控、半导体线路等专业教研组。还有基础物理和(理论)物理教研组,后者准备成立专业,但强调理论教学要为专业课服务。光学系设激光、电光源教研组。电光源以气体放电灯为“典型产品”。
七月,微电子试点班结业,这批学员学制正好三年。
七月十九日,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研究员、美籍华人朱兆祥访问上海,在科学会堂报告国外集成电路的研究情况,我系王迅、鲍敏杭等多人前往。这是闭塞多年之后,重新开始了解国外半导体发展情况迈出的一步。
八月四日,学校传达7月份召开的上海市高教工作会议,要求加强与生产的联系,批判“基础重要”的论点,强调不能“复旧”。
周世勋、张开达等开始筹备成立低温超导专业和低温实验室。
主要科研成果有四一工厂的十多种线性电路;光学工厂的20个激光器研制、电光源新建的光源标准实验室。

1973年
四一工厂宣传年产值100多万元,批判“文革”前物理系毕业生“连晶体管收音机也不会装”。八月二日,上海各报转载辽宁日报上“白卷考生”张铁生的一份“意见书 ”,代表了教育领域泛滥的极“左”思潮。
光学系设电子物理专业,成立电子物理教研组。
谢希德继恢复工作近一年之后,又恢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并可招收研究生。秋季,文革中谢希德招收的第一届研究生沈国雄等6人入学。
八月四日,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来校作学术报告,题目是原子的几何结构
九月七日,新生开始报到。物理系招收工农兵学员135人,其中(理论)物理专业第一次招生30名。光学系激光专业与电光源专业各招40名,共80名。
十二月,“四人帮”在清华大学搞“反复旧”运动,整干部。南北呼应,朱永嘉在激光专业批“复辟回潮”,无事生非制造风波,派调查组进驻激光教研组党支部。
科研任务有较大幅度增加。物理系有大规模集成电路、脉冲雷达接收机、文字识别机等。光学系有多种气体激光器以及无机液体激光器等。
物理系、光学系落实第二次招收工农兵学员,并确定物理专业、半导体材料专业和无线电接收专业每三年招收一届。

1974年
继续“批林批孔”,批“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六月份以后“四人帮”又抛出“儒法斗争”、“评法批儒”,对高校工作极尽干扰之能事。
明确物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高等学校师资和物理科研人员,实际上相当于文革前的理论物理,但也与其他专业一样强调结合“典型产品”安排教学,今年的典型产品被定为“自动控制”和“低温超导”。怎样结合是不可能搞清楚的,因而次年批“右倾翻案风”时,又将物理专业说成“回潮”。
四一工厂党总支领导调整,总支书记仍由袁成瑞担任,陈根长离校回厂,副书记为姜寿春和苏九龄。
四一工厂各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一次修订,除重申结合“典型产品”外,强调要让工农兵学员以自学为主。
承担三废测污雷达研制等任务的7051科研组并入激光教研组。
去年被指责为“复辟回潮”后,光学工厂(光学系)总结今年“开门办学”受到社会欢迎,“教育革命”有很大进展。科研方面接受生产单位委托,研制电影放映灯、新闻拍摄灯、光罩、反光抑制膜等攻关任务。
1970年冬入学的第一届工农兵学员毕业分配,我系留校十多人,其中一部份担任党政、管理工作。

1975年
强调“厂校结合”、“开门办学”。四一工厂(物理系)和光学工厂(光学系)许多专业的师生下厂办“7·21大学”。
四一工厂(物理系)的计算机专业和自动控制专业,连同原承担的789项目,与数学系的有关专业联合,组成新的计算机科学系。
四一工厂(物理系)内部,无线电技术与半导体线路两个教研组合并,成为新的无线电技术教研组。另外还新建立微波技术教研组。
光学工厂(光学系)党总支增补章伯虎、金耀根为副书记。
在“开门办学”中,四一工厂接受第四机械工业部委托,举办“半导体测试短训班”,于年底结业。电光源和电真空也分别举办了6期和2期短训班。光学工厂的“为农服务”科研项目有激光育种、室内插秧光源、人造小太阳等。光学工厂年产值97万元,其中电光源80万元,激光17万元。

1976年 
“四人帮”覆灭年。
二月,谢希德从北京出差回校,传达四机部科技局负责人讲话时称,我系与集成电路有关的科研计划,已被列入四机部发展规划。
最后一届工农兵学员招生,招收人数大幅度减少,微电子专业往年招生数在40人至70人之间,本届报到人数实际为19人。至此,“文革”中我系共招生6届(包括1969年的微电子试点班在内),总人数在千人以上。
谢希德为69、70届留校年轻教师进修补课,并开始编写半导体集成电路的物理基础教学讲义。
四一工厂(物理系)党总支书记由李岚继任,增补顾树棠为副书记。

1977年
工宣队陆续离校。1974年入学的工农兵学员毕业分配,原则上返回原来所在地区。
华中一任光学系系主任,宗有恒、贾起民、王潜智任副主任。光学系党总支由章伯虎任代理总支书记,金耀根、赵衍盛任总支副书记。
十一月,全国自然科学规划会议在北京举行,谢希德出席并在会上提出开展表面物理科研的重要性。我系董树忠去京参加会议筹备工作。
十二月二日,学校公布文革后恢复招收硕士研究生考试的课目和参考书目。物理系的固体物理和理论物理两个专业、光学系的激光物理和真空物理两个专业,开始招收硕士生。
十二月,光学系激光教研组李郁芬等承担的“可调染料激光器”和“西汉透光镜研究”两个项目,获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
十二月,谢希德获上海市科技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

1978年
年初,恢复高考后招收的第一届(77届)本科生入学,物理系招收118名,光学系102名。
一月,我系表面物理研究室成立。6月,以表面物理为重点、包括8个研究室的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成立,谢希德任所长,华中一、杨福家、倪光炯任副所长,陆栋、朱昂如为所长秘书。(初成立时还有第九个实验室——固体光学研究室,后因不久方俊鑫调离,该室撤消。)
三月十八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开幕,我系周同庆、谢希德作为大会正式代表参加。
谢希德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建议我国立即建立表面物理研究中心,得到国家科委和高教部的支持。
三月,激光研究室李郁芬参与的“真空阀门研制”项目,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
由周世勋主持的“量子统计与多体问题”研究项目,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我校派迁教师出国进修工作开始进行。五月八日我系鲍敏杭、朱昂如等五人参加首次实行的外语考试。
于1969年独立成系的复旦大学光学系,宣布撤消。除电光源另行设系外,激光物理和电子物理均回并到物理系。调整后的物理系由王福山任系主任,华中一、袁榘、屈逢源、贾起民、汪幼兰任副系主任。党总支书记为钱孝衡,副书记为宗有恒、席承基、顾树棠、赵衍盛。
七月底,因文革而停止的招收研究生考试恢复举行。经笔试、口试考核,固体物理专业录取9人:徐永年、张秀淼、陈平、傅卓武、倪庆霄、沈金萱、杜瑞瑞、陈良尧、沙璐(沙璐后来转入微电子专业)。光学专业8人:钱士雄、应萱同、汤定鼎、贝念渝、陈策、印义言、盛云龙、沈维滇。理论物理专业9人:陈灏、陆培荣、王家珠、吴进初、钱国新、王维镛、孙煜峰、林中衡。电子物理3人:王钤、吴雪君、储继国。无线电电子学专业5人:叶国凡、潘明德、何平、姚林鑫、庄震武。电光源专业2人:陈国雄、吴美萍。文革后第一届硕士生全系共招36人。
中国物理学会恢复学术活动后的第一次年会,于八月一日起在江西庐山召开,我系固体、理论、光学、普物、电子物理等各教研组20余人参加。谢希德当选为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
九月,谢希德任复旦大学党委委员,复旦大学副校长。
秋季,78届本科生入学,物理系招收201名,以光学系名义招收95名。
教师出国访问活动迅猛增多。十月廿七日,谢希德和凌燮亭向全校理科教师介绍他们分别出访西德、法国和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科技教育界的情况。
低温超导研究室取得两项重要成果:独立设计制造的5升/小时液氦制备系统开始供应液态氦;国内第一套射频量子干涉器研制成功。
十一月,上海市激光学会成立,我系章志鸣当选为第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十二月十六日至廿五日,教育部委托复旦承办的直属高校固体物理协作规划会议在上海举行。谢希德、冯端、方俊鑫、华中一、甘子钊、秦国刚等分别介绍了国外相关领域发展的最新情况。
文革后,教师职称评定工作于今年恢复,但涉及教师仅为少数。我系孙鑫由助教被破格直接升为副教授,即使如此,他在助教职称上也已经历18年之久。
国外著名学者来我系进行学术访问也迅速增多。美国科学代表团成员、哈佛大学N.Bloembergen教授访问了我校物理系和物理二系。后来,在80年代,他以激光研究的成就,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1979年
上半年,表面物理研究室建立了第一台超高真空装置,用以开展固体表面热脱附研究。激光物理研究室建立的相干反斯托克斯喇曼散射(CARS)系统实现了信号获取。
三月廿七日至四月廿七日,受教育部和中科院委托,我系与现代物理所承办了为期一个月的“固体理论讨论班”。全国84个单位170多人前来参加。讨论班期间,著名固体理论物理学家S.R.Elliott(英国剑桥大学)、F.Jona(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和A.Freeman(美国西北大学)相继来访,并作学术演讲。
恢复高考招生和招收研究生后,到今年上半年,学校和我系的教学秩序迅速恢复。将1976届工农兵学员计算在内,加上77、78两届本科生,我系在1978学年度末共有本科生690人,研究生39人。教师方面,教职工总数为400人,其中有正副教授16人,讲师144人。师生比例和中高级教师比例严重失调。
八月廿三日,同一天有六位国际著名凝聚态物理学家访问我系,他们是:D.Tsui(崔琦,贝尔实验室科学家,美籍华人,后来获诺贝尔物理奖),P.Stiles(美国布朗大学物理系主任),F.Koch(联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教授),A .Fowler(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M.Pepper(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E.Davis(英国剑桥大学物理系教授)。我系对外学术交往十分活跃。
十一月至十二月期间,我系受国家教委委托,举办全国激光物理讨论班,为期四周。王兆永、李富铭、陈叔琦、陈凌冰等我系教师担任主讲。
周世勋编著量子力学简明教程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十二月九日至十五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光学学会成立大会上,章志鸣当选为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倪光炯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1980年
四月,方俊鑫调离复旦,任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物理系教授。
四月十日,美国伊利诺大学著名半导体器件物理学家萨支唐教授来系作学术演讲。
五月五日至八日,1980年的国际激光会议在上海举行,这是一次大型的国际会议,有70位国外学者及其家属参加,五月六日参观我校。章志鸣任会议组织委员,李郁芬、李富鸣等参加会议。该会议的第二阶段(19日至22日),会议地点移至北京继续举行。
五月廿七日,两次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国伊利诺大学教授、施乐公司(Xerox)顾问巴丁(J.Bardeen)来校访问。
六月六日全系大会,进行系主任改选。王福山因年事已高,不再延长任期,经投票选举,华中一当选为新的系主任。副系主任为贾起民、方林虎、顾树棠。会上报告中提到,正在国外进行学术访问(为期2年)的我系教师共计为20人。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F.Bloch来复旦作学术报告。
八月廿一日至廿三日,第一届激光物理研究班(Workshop)在青岛市举行。该研究班的发起人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杨国桢、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的沈元壤,以及我系激光研究室的章志鸣。每两年举行一次的此研究班,到2002年为止,已召开过十一届。沈元壤接受复旦大学名誉教授聘书的仪式,八月廿七日在物理楼举行。
十月,由谢希德主持,全国表面物理讨论班在我校举行。
十月,谢希德、卢鹤绂当选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委员(院士)。
十二月二日至七日,全国半导体物理年会在杭州举行。60个单位115位代表出席,我系有12人参加会议。黄昆、谢希德分别主持开幕式和闭幕式。
1980年底,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国哈佛大学(当年还在斯坦福大学)教授N.Bloembergen在当年(1980)出版的现代中国的科学一书中,谈到我国的激光研究时写到:“复旦大学于1974年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染料激光器。”
在李政道博士推动下,第一届“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CUSPEA)正式举行考试,我系有11名学生(有个别青年教师)被录取,居于中国科大(20名)、北京大学(15名)之后,列全国第三位。

1981年
我系理论物理、固体物理、真空物理三个专业被批准为博士点。周世勋、谢希德、华中一为博士生导师,并于今年立即开始招收博士生。
1978年招收的第一批硕士研究生按时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其中部分硕士留系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表面物理研究室从英国V.G.公司引进两台大型电子能谱仪;真空物理研究室从美国PHI公司购进扫描俄歇电子能谱仪一台;近代物理实验室添置包括正电子湮灭仪在内的一些教学、科研设备。
五月,谢希德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委员。
第二届CUSPEA考试,我系有13名学生被录取。

1982年
五月,国际知名凝聚态理论物理学家W.Kohn教授应邀来校作“密度泛函理论”学术报告。
八月,我系原无线电技术、微电子等专业从物理系分离出去,成立新的电子工程系。
九月,我系部分教师离开物理系,成立新的材料研究所。(三年半以后的1986年3月,此部分教师又与化学系的部分教师,共同组成新的材料科学系。)
十一月,华中一不再担任系主任,经改选,系主任由王兆永担任。贾起民、李白云、高惠民任副系主任。
十一月三日,美国量子电子学代表团访问我系激光物理实验室。该团回美国后在一份书面报告中评价称,对该实验室(指激光物理实验室)所进行的工作留下深刻的印象,其研究气氛与美国同类实验室相当,一些研究已达到相当的水准。
著名凝聚态理论学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P.W.Aderson访问我系,并作关于对称性破缺方面的学术报告。
第一届全国原子分子光谱会议和第二届激光物理研究班在我系召开。
第三届CUSPEA考试,我系有17名学生被录取。

1983年
二月,谢希德出任复旦大学校长。
现代物理研究所领导班子调整,杨福家任所长,倪光炯、陆栋任副所长。
六月八日,由世界银行贷款出资聘请,前来我系作两星期讲学的伯克利加州大学教授、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于鑫(P.Y.Yu)开始为固体物理专业师生讲课。于鑫的课程采用与伯克利研究生院同样程度的讲稿,受到普遍欢迎。
八月,教育部评审科研基金项目会议在复旦举行,会议主持人有谢希德、冯端、魏荣爵等,陆栋任会议秘书。最终评出资助项目数十个,总经费274万元。此前,本次会议的专家还编写了教育部关于物理学科研发展的长远规划。
我系激光教研组争取到世界银行贷款30万美元。
继1980年以后,又一届国际激光会议于九月间在我国广州举行。外籍学者等100多人参加会议。我系作口述报告的论文有10篇。章志鸣任程序委员会主席。
“中美原子分子与凝聚态物理联合基础科研计划”于今年启动。此计划的美方初始推动人为杨振宁博士和美国物理学会主席R.Marshak。中方协调委员会成员包括我系谢希德教授和教委系统的冯端、沈克琦,以及科学院系统的黄昆、周光召、章综等。计划规定自1983年至1988年,每年由中方派出10名文革前毕业、年龄在40至45岁之间的中年物理学家,经选拔后赴美国约20所著名大学进行两年合作研究。后来,我系历年的派出教师为钱士雄(1983年,耶鲁大学)、陈平(1984,南加州大学)、王文澄(1985,芝加哥大学)、劳浦东(1986,南加州大学)、吕诚哉(1987,哈佛大学)、张翔九(1988,伊利诺伊大学)。
表面物理实验室首次接受来自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的博士后(Eric Garfunkel)来实验室进行合作研究。
第四届CUSPEA考试,我系有16名学生被录取。全国考分最高者为我系学生李兆平(1984届)。

1984年
一月,章志鸣、陶瑞宝、孙鑫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光学被批准为博士点,至此我系有三个博士点。
二月,与1960年我系迁入新建成的物理楼相隔24年之后,复旦新的科学楼落成,我系表面物理实验室、半导体物理实验室、低温与超导实验室以及真空物理实验室迁入科学楼。
三月十二日,世界银行贷款聘请的菅野卓雄教授来我系授课开始。菅野是日本东京大学工学院院长,半导体器件物理著名专家。这次开课为期二周,除我系师生外,新成立一年多的电子工程系微电子等专业的师生前来听课十分踊跃。
五月,谢希德当选上海市科协主席。
章志鸣当选上海市激光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长。
六月,我系首次由自己导师利用自身环境条件培养的三位博士生陈灏(理论物理)、徐永年(凝聚态物理)和王钤(真空物理),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正式取得博士学位。这是我系办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六月至七月,我系举办非线性光学讲习班,邀请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沈元壤教授讲授“非线性光学原理”。全国前来我系听课者近300人。
著名表面光电子谱专家、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W.Spicer应邀来我系讲授表面电子能谱,历时两周。
我系自然科学史(物理学史)被国家教委授予硕士点资格。
李郁芬参加的项目“甲种分离膜制造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
工会改选,蔡圣善任我系工会主席。
中法联合“激光及其应用”秋季研究讨论班于十月廿九日至十一月十日在我校举行。出席讨论班的法国学者以法国综合技术学院的C.Flytzanis教授为组长,包括巴黎居里大学的Y.Petroff、固体物理研究所的M.Voos、国立电信中心的J.Jerphagnon和G.D’aubne等知名教授。全国主要激光研究单位代表90余人参加了讨论班。我系章志鸣教授为讨论班组委会主席。
十二月,谢希德校长代表复旦大学授予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名誉博士学位。
第五届CUSPEA考试,我系有16名学生被录取。

1985年
我系低温超导实验室建成20升/小时氦液化系统。
二月,根据中美学者交流项目,谢希德在访美期间,向伯克利加州大学师生作了介绍复旦大学物理系教学情况的报告,并进行了固体理论方面的学术交流。
科研的方向问题,特别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问题,理论与应用的关系问题等,经常会提出讨论。四月八日,表面物理研究室举行恳谈会,谈搞一些应用课题的问题。五月七日,华中一、沙麟、强连庆召开全校理科各系室主任和课题组长会议,强调“大家来搞应用。”
四月十五日,全国凝聚态物理学术会议在国防科委上海03招待所举行。谢希德主持会议并报告了我系表面物理方面的工作。
五月廿七日,复旦大学校庆80周年,我系许多校友回来参加庆祝活动,其中有南京大学龚昌德(53届)、市科技党委陈至立(64届)、市电子局蒋孚章(63届)等。
五月廿九日,作为校庆活动内容之一,学校表彰我系周世勋、吴剑华执教四十年。
周世勋、华中一分别当选上海物理学会理事长和上海真空学会理事长。
九月全国教育界庆祝首届教师节,贾起民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教师。
十二月十三日,系行政领导再次改选,贾起民当选系主任,副系主任为李白云、陈开泰、陆奋。
十二月三十一日,倪光炯、王迅、张开明、王兆永被特批为博士生导师。至此,我系有博士生导师10位。
第六届CUSPEA考试,我系报考43人,录取15人,录取比例高。我系一年级同学王菁考了本届全国第3名,其专业分与1、2名相同,只是外语分略低。

1986年
年初,第二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在我校举行,新任系主任贾起民等我系教师与上海市物理学界人士一起主持了这次竞赛。
四月,全国高校“固体物理教材会议”在我校举行,国内有关的知名教授冯端、方俊鑫、 芶清泉等与我系专家多人出席了由国家教委组织的这次会议。会议规划出版本科生、研究生教材30多种,并决定由南京大学冯端主编“固体物理学大辞典”。
第7个五年计划实施第一年,又是科技“863”计划启动第一年,我系各教研室将争取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任务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我系光学、理论、表面物理等多名教师的研究组承担了“七五”攻关项目或国家高科技“863”项目,国家科学基金项目数也有大幅度增加。三年国家科研经费落实总额达二百万元以上,居全校各系之首。
十一月,王福山教授80华诞暨执教50周年庆祝活动在我系举行。
首届李政道物理学奖学金在我系颁发,侯晓远等5名学生获奖。
戴显熹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属于教委批准博导的第三批。
谢希德、蒋平、陆奋编著的群论及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出版。
第7届CUSPEA考试,我系推荐33名学生,录取8人。本届全国考取的学生总数仅为72人,我系录取比例不降反升。

1987年
三月,我系低温超导实验室率先研究出上海第一批钇钡铜氧(Yba2Cu3O9-x)高温超导体材料,其临界转变温度达94K。
四月八日,谢希德传达美国物理学会“三月会议”研讨高温超导体的盛况。华中一宣布我校已组织12个教研室的部分人员,进行高温超导体研制的简况。孙鑫介绍四月三日至五日在北京大学召开的、北京市有关单位研究高温超导体的学术讨论会。这些传达进一步激起我校研究高温超导的热潮。
五月,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N.Bloembergen继1978年之后,再次访问我系激光物理实验室。回国后他在一份书面报告中说,复旦光学组是中国各大学专业组中较好的。在这次访问期间,华中一校长代表复旦大学授予他名誉教授称号。
在第一届高等学校优秀教材评奖中,我系有两本教材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一本是方俊鑫、陆栋编著的固体物理学(编写此书时方俊鑫在我系任教)。另一本为蔡圣善、朱耘编著的经典电动力学
表面物理研究室主办了亚太地区表面物理学术会议。
表面物理研究室承担了“七五”国家基金委的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固体表面与界面的结构和电子态的研究”。
第8届CUSPEA考试,我系有12名学生被录取。陈洛祁为我系摘取全国考分第一名。

1988年
一月十五日,系主任改选,投票结果陶瑞宝当选。经一周酝酿,由系主任提名副系主任候选人。一月廿二日全系再次投票,选出李白云、陈开泰、高惠民任副系主任。
周鲁卫在美国坦普尔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回我系低温超导实验室任教。陈平在法国巴黎第六大学获国家科学博士后,回表面物理教研室工作。陆兴泽在美国纽约市立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来我系光学教研室任职。这些青年学者成为我系师资队伍的一支生力军。
我系凝聚态物理、光学和理论物理,被国务院评为全国重点学科。我系有三个专业被确认为全国重点,是我系办学史上的一件大事。
“三束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成立。它是由我系激光教研室联合我校核物理研究室、大连理工大学三方面共同组建。章志鸣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富铭为实验室副主任之一。
七月廿五日至廿七日,我系与上海光机所、上海激光所共同主办了1988年度国际“激光材料与激光光谱”专题会议(简称LM&LS’ 88)。会议共报告论文129篇,其中45篇来自国外研究单位,我系报告论文13篇。
十一月十四日至十七日,我系激光研究室、半导体研究室与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全国固体光学性质会议”在无锡召开。
十二月十日,方俊鑫教授病逝。方教授一生主要在我系任教,为我系做出重要贡献。谢希德、华中一、陈至立等100多人出席了十二月廿四日的告别仪式。
侯晓远获第一届霍英东优秀青年奖。
第九届CUSPEA考试,也是最后一届。我系有17名学生被录取。首次超过北京大学,位居第二(仅次于中国科大)。九届CUSPEA全国共录取897人,我系被录取125人,占14%。蔡怀新教授出席了第9届考试的总结会,至此,受到全国物理教育界关注的CUSPEA项目告一段落。

1989年
我系承担国家基金委数理学部的重大项目“激光与原子分子的相互作用”。章志鸣为项目负责人,研究期限自1989年11月至1993年10月。承担此项目部分子课题的单位还有上海光机所和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
著名物理学家、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周同庆教授因病去世,享年82岁。
七月十九日,我系原副系主任陆奋副教授因病逝世。
第七届全国半导体物理会议由我系承办,十月六日在华东师范大学开幕
我系表面物理研究室理论组叶令教授,跻身于我国去年发表科技论文被引用最多的五位科学家之列。


1990年
经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我系“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成立。
系主任改选,此届改选方式有所改变,先由各教研室进行候选人提名。4月10日,提名候选人产生,人数达11名。经过一个多月会内会外酝酿讨论,于5月29日进行教研室主任会议投票,在3名候选人中,贾起民再度当选(贾曾于86—87年担任过一届系主任)。副系主任为李白云、高惠民、陈凌冰。
真空物理教研室从我系脱离,划归材料科学系。
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首次接受外国留学生哈克(巴基斯坦)前来攻读博士学位。
七月,第三届表面结构国际会议通过决议,第四届会议定于1993年在我国上海召开。八月,同样也是在谢希德教授的推动下,“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会(IUPAP)”决议,第21届国际半导体物理会议于1992年在北京举行。
八月十一日,陈良尧举家返回上海来我系工作。这是自去年天安门广场一场政治风波后,第一位从美国回系工作的留美博士后。
十二月,国家教委聘请倪光炯、贾玉润、贾起民为首届高校物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十二月,国家教委与国家科委联合颁发通知,授予我系激光物理研究室“全国高校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这项荣誉的获得,是由于自1978年至1990年的13年期间,激光物理研究室累计有20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的奖励,由复旦大学推荐而得到批准的。
资剑被公布为今年度中国科学家在SCI杂志上发表论文最多的作者之一。
国家教委公布第四批博士生导师名单,我系苏汝铿、陈平、李富铭三位名列其中。

1991年
三月,受国家教委委托,“理科本科物理专业基本培养规格和教学基本要求”由我系负责起草,北大、吉大、西北大学三校物理系为参加起草单位。此任务于年底完成。次年由教委批准发布。
现代物理所在上海市科学会堂举办谢希德七十寿辰庆祝活动。在此之前的三月九日,市政协礼堂江海厅举行谢希德从教49周年与七十寿辰庆祝会,三百多人出席,“固体物理学术报告会”同时举行。
谢希德纪念文集表面物理及其有关课题由新加坡世界科学出版社出版。
五月十九日至六月一日,由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李远哲和该校物理学教授沈元壤共同发起,由我系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中科院物理所和南京大学联合主办的“激光化学和激光物理国际研讨会”在大连举行。
现代物理研究所领导班子调整,倪光炯任所长,陆栋任副所长。
由上海市物理学会和复旦现代物理所共同主办的介观物理讨论会,八月间在上海召开。周世勋为主讲人,邀请中科院物理所顾本源作专题报告。
十月九日,第六届李政道物理奖学金颁奖大会在五教5301教室举行。
十一月五日,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博士和陈嘉庚基金会理事一行访问我校我系。
国务院授予侯晓远“作出杰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
谢希德再次当选中科院学部主席团委员。我系校友方守贤(55届)、丁大钊(55届)、王启明(56届)、杨福家(58届)、徐至展(62届)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

1992年
我系光学、凝聚态物理和理论物理三个博士点,接受了国家教委组织的全国博士点评估。三个博士点的排名情况为:(1)光学:高校第一,全国第三;(2)凝聚态物理:高校第四,全国第五;(3)理论物理:高校第三,全国第四。
八月,第21届国际半导体物理会议在北京举行,由我系与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合办,谢希德任会议主席,王迅和半导体所汪兆平任会议秘书。
九月,我系行政领导换届选举,王文澄任系主任;高惠民兼任系副主任;陈良尧任副系主任分管科研;方小敏任副系主任分管教学;陆申龙任副系主任分管行政与创收。自本届始,设系主任助理一职,王建华担任。
十一月十一日,第七届李政道物理奖学金颁奖大会在逸夫楼举行。李政道博士作题为科学的发展——从中国古代到现代的学术讲演。
十二月廿四日,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成,通过了国家计委委托国家教委组织的验收。谢希德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王迅任实验室主任,侯晓远、金晓峰任实验室副主任。

1993年
我系向国家教委申请“复旦大学物理系作为我国物理学人才培养基地”获得批准。从1993年起到1996年止,四年中教委每年下拨3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我系基础实验室和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
三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市立大学和纽约大学三校的代表章以朋教授,来我系商谈关于实行小型的“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Mini--CUSPEA)计划问题。双方商定每年由我系(包括物理二系)选定10名至12名优秀学生,由美方三校代表前来面试,选拔其中约6名,分别前往三所大学攻读物理系研究生课程。(此项协议经当时校长杨福家同意立即生效,并执行至今。)
五月廿五日,“复旦大学李政道物理学综合实验室”举行揭牌仪式。陶瑞宝任主任,李富铭、王迅、汤家镛任副主任,蒋平任实验室秘书。李政道博士出席并作学术讲演。
复旦物理学与数学、生物、化学一起,由国家教委列为全国重点建设专业点。
我系陆全康、王文澄、叶令、侯晓远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八月十六日,第四届国际表面结构会议在上海举行,我系谢希德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教授唐叔贤共同担任会议主席,蒋平任会议秘书。
十月,在日本奈良召开的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议(IUPAP)第21届代表大会上,王迅当选为半导体专业委员。
十二月,1993年度全国优秀中青年人才专项基金评选结果揭晓,我系陈良尧入选。
十二月十日,我国物理学界前辈、著名教授、我系原系主任王福山病逝,享年86岁,追悼会于十二月廿二日举行。
十二月廿九日,“李政道物理学综合实验室”举行聘书颁发仪式,12名来自国内外的年轻博士成为首批特邀研究员。
我系校友吴杭生(53届)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1994年
复旦科技处自今年始,每年根据国家科委的统计资料,公布理工科各系当年被列入SCI和EI目录的学术论文数。物理系第一次名列全校第一。(从此连续三年均获全校第一,1996年系名被永久性地镌刻在奖杯上。)
我系陈良尧获得首届“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此后数年接连又有侯晓远、黄大鸣、金晓峰、资剑、吴长勤、金庆原等年轻教授获此项基金,人数居全国高校前列。
五月廿八日,我系1964届校友回校集会,共庆建校89周年。上海市委副书记陈至立参加校庆活动。
六月七日,我校为著名物理学家卢鹤绂院士举行执教60周年暨80寿辰庆祝会。
夏,学校组织各系科教学计划改革研讨会,我系倪光炯、贾起民、戴乐山等约10人参加。会后,物理学科传统的“四大力学”开始分为A、B两套方案,A方案基本保持原有系统与内容;B方案改为设置“理论物理学”。两方案同时开设,供学生选修。同时,在物理学科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中,增加“计算机原理”、“算法语言”等课程。这是我系教学方面一次较为重要的革新。
七月八日,“上海应用物理研究中心”举行成立大会,上海市科委主任华裕达任理事长,复旦校长杨福家任主任,陈良尧和褚君浩(上海技物所)任副主任,徐至展(上海光机所)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十月廿三日,李政道博士来校颁发李政道物理奖学金并发表讲演。
十一月十六日,“上海应用物理研究中心”科技通信网举行开通仪式,市委副书记陈至立出席表示祝贺。
“Mini—CUSPEA”第一批录取名单确定,共6人。
侯晓远获国家教委跨世纪人才基金。

1995年
二月廿日,“面向21世纪原子、分子和固体物理学术研讨会”开始在逸夫楼举行,历时三天。谢希德、杨福家、冯端任研讨会主席,外籍与港台知名物理学家多人与会。
三月十二日,我系博士生朱海军、郭剑在森林公园奋勇抢救落水儿童,受学校通报表彰。
四月廿九日,我系原副系主任(任期1978.3—1980.7)屈逢源因病去世。
五月廿七日,复旦大学校董会成立。李政道博士任名誉主席,杨福家校长任主席,校董包括陈香梅等51人。
九月十七日至廿日,国家基金委专家现场评估我系“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给予一致好评。
十月,陈良尧获第四届“上海市科技精英”称号;侯晓远、黄大鸣获1995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每人三年内获80万元研究经费;资剑获“上海市科技启明星”称号及经费资助。
我系校友沈学础(58届)、张春霆(61届)、朱静(62届)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庄松林(63届)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6年
四月,系主任改选,周鲁卫任新一届系主任。副系主任为陈良尧、黄大鸣、应质峰、诸长生。
五月七日,中科院院士、校友王启明为我系学生作题为21世纪信息科技与半导体光子学的报告,并畅谈高科技竞争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五月廿日至廿二日,杨振宁博士率先在我校新设的“杨武之教授论坛”上,连续作了三场学术讲演。
九月廿三日至廿六日,中科院物理所赵忠贤院士应邀来我系进行学术访问,接连三天作学术报告。
九月,求是科技基金“杰出青年学者奖”在京颁发,我系侯晓远为今年度20名获奖者之一。
十一月,金晓峰、资剑获1996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各获得资助60万元。这是我国面向青年科技人员级别最高、资助力度最大的基金项目。
我系叶衍铭等研制的“染料激光眼科治疗机”获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
今年我系有三项基础研究成果同时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多孔硅发光及其机理研究”(王迅等);“表面、界面及超薄膜的非线性光学效应”(王文澄等);“量子器件与异质结构电子性质的理论研究”(蒋平等)。

1997年
年初,国家向我校下达“211工程”开工建设通知。我系表面科学是10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之一。另外,光物理与离子束物理项目,我系占一部分。我系物理学教学实验中心,是8个基础教学实验室项目之一。
一月十五日,1996年度上海市第二届自然科学牡丹奖获奖者名单揭晓,我系侯晓远为四名获奖者之一。
一月,我系博士后周仕明获上海市优秀博士后表彰大会表彰。
二月十三日,著名物理学家卢鹤绂院士因病去世,享年84岁。
杨福家校长决定现代物理研究所改组,由原子核物理实验室单独组成新的现代物理研究所,汤家镛任所长。
四月,第三届国际薄膜物理与应用会议在上海召开。此会议由上海物理学会主办,每三年举行一届,1991.4为第一届。历届会议均由市物理学会理事长周世勋教授主持。会议文集在美国出版。
香港恒隆集团董事、我校校友陈曾焘、许启明夫妇,捐资装修改建、已使用37年的物理楼,于五月竣工。为纪念陈、许二先生的慷慨捐资,将大楼命名为“恒隆物理楼”。
六月二日至七日,我系与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中科院物理所共同在杭州主办了第13届“国际激光光谱会议”。章志鸣与上海光机所王之江共同担任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
九月,谢希德荣获1997年度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十月,王迅、侯晓远获中国物理学会第五届叶企孙物理奖。
十一月六日,李政道博士出席“秦惠*——李政道基金”新闻发布会,并作题为科学与艺术的讲演。

1998年
我系陈良尧、王文澄研究组,通过上海应用物理研究中心作为协作平台,联合上海地区有关院校、科研单位和天津南开大学,申请国家科技部攀登计划项目信息科学中若干新型光子器件和光子系统的应用基础研究获得批准。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为陈良尧,今年一月份正式启动,期限至2001年12月,总经费为600万元。
三月,吴长勤获1998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至此,我系已先后有五位青年教授获此项基金。
五月,陈良尧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
八月廿三日,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朱棣文,应邀来复旦作原子和生物分子的激光操纵学术讲演。
八月三十日,著名物理学家、原我系卢鹤绂院士的纪念铜像,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大教堂落成,中美各界两千多人出席揭幕仪式。
九月,金晓峰获1998年度“求是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学者奖”。资剑获国家人事部设立的“中国青年科技奖”。
九月,1997—1998年度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评审结果揭晓,我系被评为“优秀基地”。
十月廿二日,1998年度何梁何利基金颁奖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我系王迅获科技进步奖。
十一月四日,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SIA)向谢希德颁发荣誉证书,并决定在复旦大学设立“谢希德奖学金”。
十二月三十一日,我系在任党支部书记高惠民,因病医治无效,于5时55分在长海医院去世,终年58岁。

1999年
三月,经教育部“****奖励计划”审定,我系陈良尧、金晓峰获教育部特聘教授岗位。
五月,诸长生任我系党总支书记。
六月,我系新一届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金晓峰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新的委员会第一项任务便是对物理系的教学进行改革。先组织了多次本科生座谈会以及教授大会,大家对原来的教学计划进行修订的必要性达成共识。新的教学计划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优化了基础课的设置,降低必修课的学分学时,从原167学分缩减至145学分。与此同时,较大幅度提高任意选修课的比重,引导学生关注学科交叉性强的新兴领域,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这是我系实现硕士研究生足额招收的一年,共招收35名。此外,从这一届硕士生9月入学开始,我系对他们全部按照“硕博连读”进行培养。
建立“物质科学报告会”,使师生了解国外最新科技动态,创造活跃的学术氛围。
我系孙鑫教授指导的博士生于志刚,其学位论文被评为1999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九月,我系苏汝铿编著的量子力学、倪光炯等编著的改变世界的物理学,分获本年度上海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二等奖。
十月廿二日,“复旦大学理论物理中心”正式揭牌,吴长勤任中心主任。
谢希德、陆栋编著固体能带理论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暨“科技进步奖(科技著作)”二等奖。
今年,我系师生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总数为130篇,其中SCI及EI 论文为70篇。
王迅(56届)当选为中科院院士。物理系61届毕业、现任教于本校电子工程系的王威琪、58届校友胡思得、63届校友陈良惠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0年
二月廿八日,“谢希德奖学金”设立仪式在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举行。
三月四日,谢希德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于21时35分在华东医院去世,享年79岁。告别仪式于三月十六日举行,各界人士上千人出席。
三月,经专家论证,我校评定重点学科39个,其中包括全国重点和上海市重点。我系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和光学三个学科评上,其中凝聚态物理被列为全校9个“重点之重”学科建设项目之一。
八月廿五日,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朱棣文来校介绍Bio—X研究的最新进展。
九月,在全国第三批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的中期检查验收中,我系被评为物理学科人才培养优秀基地。
九月,周鲁卫调任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系行政领导作了调整,陆昉任系主任,周仕明、王煜、傅荣堂任副系主任。
九月,复旦大学成立信息学院,我系教职工49人转去该学院。几乎同时,从医学院调入以及研究生留系等共增18人,总的来算,教师人数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十一月,李政道实验室成立了新一届领导班子:陶瑞宝任主任,金晓峰、汤家镛、蒋平为副主任,秘书蒋平(兼),王生洪、杨福家、王迅担任实验室顾问。
今年我系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博士是李富铭教授指导的任忠民。
全年发表论文总数125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的篇数为89,较去年又有约21%的增长。

2001年
三月十七日,在谢希德教授逝世一周年及诞生80周年之际,谢希德纪念铜像揭幕式和谢希德文选首发式在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举行。首届谢希德奖学金同时颁发。
五月十六日至十七日,教育部专家组对我校“211工程”“九五”项目进行验收。我系“物理学教学实验中心”项目新开设普物实验16个,综合实验10个,新建了微机MBL物理实验室,开设研究型实验4个,被评为上海市高校实验先进。我系“211工程”表面科学重点项目在锗量子点、磁性薄膜、硅锗器件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论文发表于权威杂志PRL上,一年中被引用14次,四年中整个项目获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奖励共25项。
王迅教授指导的张胜坤博士的学位论文,被评为本年度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张榜公布学生对各门课程授课质量的评估结果,这一措施有效地促进了教师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今年对76门课进行评估的平均分为4.1(满分为5分)。
我系实验中心在普通物理实验和近代物理实验的基础上,增开了五门实验选修课(基础物理实验、自学物理实验、综合物理实验、小课题实验、开放实验),以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六月十五日,我系党总支换届选举,由全系党员大会投票,差额选举,诸长生、陆昉、王建华、俞胜南、蒋最敏五位同志当选新一届的党总支委员。总支书记由诸长生担任,王建华和俞胜南任总支副书记。
我系教授资剑继七月十五日入选教育部第五批“****奖励计划”后,又于十一月廿二日获得2001年度“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简称“973”)的项目资助。以资剑为首席专家的973项目的正式立项,改写了我系缺乏主持国家级重大项目的历史。
七月十一日,我校引进中科院理论物理所资深院士郝柏林,王生洪校长代表学校颁发了聘书。
引进优秀青年教师工作取得进展,龚新高和王斌两位教授已经到系,封东来教授也即将成为我系教师队伍中的一员。
九月,我系的研究生课程开始试用英语讲授。
九月廿日至廿三日,中国物理学会2001年秋季会议暨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我校召开。我系金晓峰任会议主席。我国物理学界著名专家、教授于敏、冯端、陈家洱、赵忠贤、杨国祯等,以及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张泽、王恩哥、张杰、卢柯、侯建国等,都参加了会议。
张新夷教授和周映雪教授从中国科技大学调来我系任教。
十二月三日,周世勋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14时50分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逝世,享年81岁。
我系校友陈式刚(58届)当选为中科院院士,至此,我系教师和校友中,当选两院院士者已达18人。

2002年
上半年我系又开设用英语讲授的研究生课程6门。这些课程是:Advanced Quantum Mechanics(王斌)、Group Theory(陶瑞宝)、Selected Topics in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叶令)、Ferromagnetism(周仕明)、Nonlinear Optics(J.F.Webb)、Colloquium on Frontiers of Physics(杨新菊等)。
为了推动我系的双语教学,从四月份起聘请了英国物理学博士Jeffrey F.Webb先后两学期为我系研究生开设非线性光学。研究生们反映良好,认为有助于培养用英语思考物理问题的习惯,提高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车静光教授指导的研究组试制成功一台集群式超级计算机,其最高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417亿次。在今年上半年公布的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中,可排位于第468位。另外,车静光著微机集群的组建、优化和管理技术将于2003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海归博士、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封东来到系工作,且立即获得今年度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这样,我系先后获此荣誉的年轻教授达6人。如计入来系之前已获此项基金的龚新高,则已有7位教师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几近我系教师总数的10%。
全国高校第二次重点学科评选结果揭晓,复旦40个学科榜上有名,我系凝聚态物理、理论物理、光学三个学科全部再次入选国家重点学科。另外,在“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对全国一级学科进行的评估中,我系物理学科名列全国第五。
六月廿九日至七月五日,我系理论物理专业教师以“复旦大学理论物理中心”的名义举办了大型国际会议“2002年国际合成金属科学技术大会(ICSM2002)”。孙鑫和吴长勤分任会议主席和秘书长。包括3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海内外1200多名科学家出席了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会议,为该会历届规模之最。
十月廿五日,我系承办了“全国高校第六届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研讨会”,66所院校的122名教师与会。我系实验中心教师研制的演示实验获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二项。
金晓峰在“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于今年十月举行的代表大会上,当选为C9磁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他是我系继谢希德、王迅先后当选C8半导体职业委员会委员之后,第三位当选的专业委员。
十二月廿七日,在全系教授大会上,关于支持和鼓励教师携科研成果到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去报告的建议,获得大会投票通过。2002年度内,我系教师在国外重要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的有金晓峰、龚新高;在国内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的有丁训民、周鲁卫、资剑。
我系教师参加编写的国家“十五”规划重点图书之一的科普丛书物理学家谈物理,于今年年底出版,为推动科普教育做出贡献。
我系封东来、王斌被评为博士生导师,从而使我系博导增至27人,占教师总数的37.5%。
根据我系所承担的总工作量,校人事处于今年十二月给我系核定的人员编制为153人,而目前我系的实际教职工人数为102人。从2000年9月以来,我系人员净减少57人,而总工作量与以前几乎相等,真正实现了减员增效。另外,在教师人数上,今年与去年持平,保持为72人,但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由25人增至30人,占教师总数的41.6%。
原我校环境科学系教师杨新菊博士,原化学系博士后杨中芹,出国完成博士后研究之后来我系任教。我系1999年毕业博士刘晓晗被聘为973项目专职人员,博士后安忠博士也将按合同制聘任为我系讲师。

2003年
二月廿八日,由陆昉、蒋最敏、王迅、龚大卫和樊永良共同完成的一项科研成果,继获得2002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后,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授奖大会在北京举行。
春季开学,我系又为研究生开设了8门用英语讲授的课程:Advanced Statistica Physics(戴显熹)、Synchrotron Radiation—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s(张新夷)、Computationa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龚新高)、An Introduction to Photonic Crystal(资剑)、Quantum Field Theory(徐建军)、Surface Physics and Surface Analysis(丁训民、杨新菊)、Semiconductor Devices and Microcircuits(龚大卫)、Optica Processes in Semiconductors(朱自强)。至此,我系研究生课程全部采用英语授课。
四月,校领导决定,物理系与生命科学院为我校实施二级管理的试点单位。实行二级管理后,院系将有更大的自主权。
五月廿五日,王生洪校长向媒体宣布,我校物理系将率先试行副教授培养博士生的规定。同时规定,除两院院士外,****、首席科学家也将可以自主招生。
王斌被萨拉姆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任命为正式协联成员。至此,我系已先后有陶瑞宝、叶令、王斌三位教授被任命为正式协联成员。
我系青年教师杨中芹获首届“上海市科协青年科技人才飞翔计划”资助。该计划是上海市科协和市科技发展基金会,为鼓励青年优秀科技人员积极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而于今年设立并颁发的。计划资助人数全市每年不超过10人。
我系系主任陆昉被评为2003年上海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员。俞胜南被评为2003年复旦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