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复旦大学物理系已故名人--卢鹤绂

研究生院 免费考研网/2006-09-27

卢鹤绂教授
卢鹤绂(Lu Hefu),男,1914年6月生,山东莱州人。1936年6月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理学院物理系。1939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院获科学硕士学位,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1年回国,先后在中山大学、广西大学、浙江大学任教授。1957年起任复旦大学教授。1960年至1977年兼任上海原子核所副所长及一室主任。1980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1984年至1991年任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
1953年卢鹤绂加入九三学社,以后又被选为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科教委员会主任,上海市科技工作委员会主任。并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1975年至1985年担任上海市物理学会理事长,1985年以后任上海市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1962年受聘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物理组组员。1964年受聘为中国物理学会理论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任物理学报原子能物理译报杂志编委,中国物理学会物理学名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子核物理杂志副主编。1986年受聘为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管理学院研究室高级研究员。
60年代,卢鹤绂教授曾被评为上海市教育出版系统先进工作者,1977年被评为上海市先进科技工作者。1988年被中国科学院授予从事科学工作50年荣誉奖状。
1979年受美国斯瓦尔斯莫大学校长邀请为1979年至1980年康涅尔尊贵访问教授,又应巴丁教授及其他学者邀请去伊利诺大学等20多个大学和研究机构访问讲学。
30年代,卢鹤绂教授首创了“时间积分法测量锂6锂7的丰度比”。1953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雪格瑞主编的实验核物理学中认为是卢鹤绂首先发现了热盐离子发射的同位素效应。直到1990年美国核数据表还引用了他的这一测定值作为标准。1945年卢鹤绂研究出“估算铀235原子弹及费米型原子堆临界体积的简易方法”,并在国际上第一个公开发表。1950年卢鹤绂教授进行了容变粘滞性理论的研究,以物质应变时内部有分子弛豫过程导致第二种粘滞性不为零为依据修改推广了原有的纳威尔-斯托克斯非线性方程。这一结果被国际上誉为“卢鹤绂不可逆性方程”。以后他又把这一理论从适用于单一种分子弛豫过程推广到有多种弛豫过程同时存在的情况,并从分子论观点研究了关于容变粘滞性理论对所有热、机构、化学三种分子弛豫过程的普适性,论证了容变粘滞性系数定义的合理性,并扩充了爱因斯坦的化学弛豫学说。
60年代初,卢鹤绂教授对受控热核反应进行了研究,提出快脉冲、慢脉冲和稳脉冲的三大分类法,认为研究的注意力应集中在等离子体表面不稳定性与反常扩散这两个问题上。他根据美国三斧器磁流体动力学数据,讨论了该装置磁流体不稳定性问题,深入研究了受控热核反应成功的可能性。主编了受控热核反应一书。
卢鹤绂教授先后开设了电磁学、量子力学、理论物理、热力学、统计物理学、中子物理学及加速器原理等课程。参加翻译了史包尔斯基著原子物理学一书,还同陈传璋合译出版了朱哈著积分方程及其应用
发表的主要论文有:
“锂离子的低温热源”,物理评论(美国),1938;53:845-846。
“关于原子弹的物理学”,美国物理月刊,1947;15;513-514。
“论核模型,物理评论”(美国),1950;77:416-417。
“从声现象中研究容变粘滞性及压缩性”,美国声学会月刊,1951;23(1):12-15。
“再论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曊忱砺邸保匀豢蒲昙?/FONT>1989年纪念创刊十周年专辑,专论2?-2?。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