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简介

研究生院 免费考研网/2006-09-27

电子工程系成立于1982年,现隶属于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现有2个专业教研室: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教研室和生物医学工程教研室;1个系级研究所:复旦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2个科研中心:生物医学工程中心和数字技术中心;1个实验中心:电子学教学实验中心。电子工程系具有较强的科研、教学师资力量,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教授9名(博士生导师8名),副教授与高级工程师18名。
电子工程系,现设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 2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400人左右。作为侧重于科研应用的理科院系,电子工程系特别注意培养本科生坚实的数理基础、良好的科学素质和一定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本系历届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连续获得优异成绩。 电子工程系学科研究方向广泛,现有数字系统理论与技术、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图像处理、工业控制、通信理论与技术、电路分析与测试、医学超声与工程、医学信号处理、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医学仪器与系统等方向。电子工程系现有“电路与系统”和“生物医学工程”2个硕士点及“电路与系统”和“生物医学工程” 2个博士点。其中“生物医学工程”具有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电路与系统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授予点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1996年“电路与系统” 学科被评为上海市重点学科,1997年建立“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1999年“电路与系统” 学科获教育部批准设立“****”特聘教授岗位,2000年“生物医学工程” 学科获学校批准设立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岗位,2001年“电路与系统” 学科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2003年建立“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电子工程系的科研力量雄厚,具有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知名教授为依托、后备力量源源不断的教学科研队伍。医学超声与工程等研究方向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有国际影响;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数字系统理论与技术等研究方向有较大国内影响。多年来,本系承担了大量的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部委省市级科研项目,均取得了圆满结果。据统计,1996年来承担科研项目95项,总经费达1617.5万;获奖12项,含国家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奖10项;发表论文600多篇,著作6本,含SCI 67篇,EI 175篇。目前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0多项、其他科研项目30多项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一门与生产实践关系密切、适应面广、发展迅速的学科。它研究如何应用信息理论、电路与系统理论和电子学技术、计算机技术,获取、传输、处理和控制信息,设计电子信息系统并加以实现等技术。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掌握电子学与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计算机应用技术,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科生毕业后可在信息处理与系统、通信、广播电视、自动控制、计算机工程和医学仪器与系统等电子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应用技术等工作。
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微机原理及应用、软件技术基础、信号与通信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理论、自动控制原理及电子信息系统实验等。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生物医学工程学是综合工程学、医学和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其基本任务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研究和解决生命科学特别是医学中的有关问题。我系该学科主要研究利用电子信息技术结合医学临床对人体信息进行无损或微损的提取和处理。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生物医学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在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方面受到严格的训练,还将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本科毕业后可在生物医学工程及相关领域(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应用技术工作。
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微机原理、计算机语言、工程生理学、信号与通信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生物医学工程学、医学信号处理、医学超声技术、心脏起搏技术等。

人类崭新的21世纪,是一个以现代电子科技为强力支撑的信息社会。我们坚信,信息全球化的浪潮必将给电子工程学这门年轻的学科带来无穷的机遇,带来对电子工程学专业人才的强烈需求。基于对这一美好前景的共同憧憬,我们在此为国内外同行,包括有志于从祖国的天南地北会聚到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攻读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同学和从事博士后研究的人员,提供一个全面了解我系的视窗主页―― 如果您感兴趣,不妨轻点鼠标,访问我系的教研机构,了解我系的专业设置,结识我系的教职员工。

再次热忱欢迎您的来访!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