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郑元者老师介绍

研究生院 免费考研网/2006-09-27

郑元者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简历

郑元者,男,1964年10月19日生,浙江省乐清市人,汉族。199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导师为蒋孔阳教授)。现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教授、文艺学与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会会长、民族艺术编委等。荣获国家教育部首届(1999年度)“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基金”奖。

研究范围

多年来潜心于当代人类学美学、艺术人类学、心理学、考古学、比较宗教学、民俗学等领域的跨学科性研究,近年来重点专攻的是图腾美学和艺术起源学。有艺术之根:艺术起源学引论图腾美学与现代人类崇高之始:中国图腾文化美学观礼美学心韵等专著,艺术人类学与知识重构走向元文艺学试论艺术起源研究中的历史优先性原则艺术起源的性别学思考相似、相应与相继──艺术与进化论小议蒋孔阳的美论及其人类学美学主题美的探寻与人生的觉醒──蒋孔阳人生论美学思想述评当代中国美学的四大遗憾等论文50余篇。在当代人类学美学和艺术人类学方面有诸多开拓和创见,有相当的学术社会影响。主编田野印象丛书文化与艺术人类学译丛等。先后参加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编教材美学原理、教育部专升本统编教材美学(副主编)的撰写。

所开课程

为各类学生讲授过的课程有:美学、人类学美学、艺术人类学、当代人类学美学专题、美学讲座、西方美学史、西方美学史话、文艺心理学、文艺理论研究等。指导硕士生6人。
科研成果

学术专著

图腾美学与现代人类,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

崇高之始:中国图腾文化,沈阳出版社,1997年版。

艺术之根:艺术起源学引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艺术起源与图腾特化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硕士文库·文学卷之一),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美学观礼,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年版。

美学心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主编、选编、译著、教材

文化与艺术人类学译丛(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陆续出版。

田野印象丛书(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

上海著名学者文集·蒋孔阳集(选编),重庆出版社,1999年版。

蒋孔阳学术文化随笔(选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版。

美与真:蒋孔阳美学随笔(选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蒋孔阳全集(参编),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神圣的饥饿:作为文化制度的食人俗[P.R.Sanday](译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美学原理(参加撰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美学(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主要论文

悲剧快感发生的生理心理机制(文艺理论研究1988.3)

图腾艺术与生命感受的表达(民间文艺季刊1989.1)

瓦雷里与象征主义(西方现代文艺理论研究1991)

畲族的盘瓠崇拜及其民俗心理(浙江民俗1992)

立足于高标准 反对平庸──美学和文艺创作的下一步目标[学术对话](文论报1993.1.2)

图腾崇拜的悲剧感及其原始崇高感(社会科学1993.5)

喧哗中的庄严:评现代西方美学史复旦学报1995.5)

寻求跨世纪的文学史新景观(学术月刊1995.12)

文学史研究中的历史优先性原则(文学评论1996.2)

走向元文艺学(文学评论1996.4)

勾勒20世纪西方美学的历史图景(社会科学1996.8)

面向21世纪的美学家:蒋孔阳(美与时代1996.8)

蒋孔阳的美论及其人类学美学主题(文艺研究1996.6)

关于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美学的思考[学术对话](文艺理论研究1997.2)

艺术起源序说(民族艺术1997.1)

艺术起点问题新探(民族艺术1997.2)

艺术作品的起源与艺术起源学(民族艺术1997.2)

试论艺术起源的必然性》(民族艺术1997.3)

艺术起源问题的理论内涵及其当代意义(文学评论丛刊 第1卷第1辑,1997.12)

历史优先性原则与小说史研究(复旦学报1997.4)

试论史前艺术的始源性意义(求是学刊1997.6)

诗人的象征──瓦雷里(语文学习1998.4)

试论艺术起源研究中的历史优先性原则(江海学刊1998.4)

史前艺术的功能属性》(中国文化与世界第6辑,1998.6)

艺术起源与“美”的情境性(华南师大学报1998.3)

试论劳动说与模仿说的有效性问题(复旦学报1998.6)

蒋孔阳的美学道路(学术月刊1998.11)

上海美学研究发展报告[1978-1998](上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报告[1978-1998],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美的探寻与人生的觉醒──蒋孔阳人生论美学思想述评[蒋孔阳文集代编后记](文学评论1999.1;复旦学报1999.4)

文化滑向凡庸的忧思(文汇报·文艺百家1999.4.10)

人类学立场与文化的未来发展(民族艺术1999.2)

史前艺术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2辑,1999.4)

艺术起源的性别学思考(性别诗学,社科文献1999)

物品与人品[美学对话](中文自修1999.1)

美育和生活[美学对话](中文自修1999.2)

美与创造[美学对话](中文自修1999.3)

人类学与艺术[译作](民族艺术1999.3)

艺术人类学与知识重构文汇报·学林2000.2.12)

当代中国美学的四大遗憾(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3辑,2000.4)

20世纪中国美学:边际化及发展策略漫议(美学与艺术评论第5集,2000.6)

“只要有路,我还将走下去” ──蒋孔阳先生的最后十年(学术界2000.3)

艺术与童心(中文自修2000.1)

感觉的天使(中文自修2000.2)

形象的风帆(中文自修2000.3)

城市之美(中文自修2000.6)

艺术起源与因果问题(海上论丛第3辑,2000.4)

相似、相应与相继──艺术与进化论小议(东方丛刊2000.3)

民族民间艺术与21世纪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建设(’99南宁国际民族民间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