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张宝贵老师介绍

研究生院 免费考研网/2006-09-27

张宝贵
副教授 博士
简历

张宝贵,男,满族,1966年7月7日生于辽宁省黑山县。1990年毕业于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0年~1992年工作于辽宁省黑山县教委;1992年入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学位,师从刘雨教授,1995年获文艺学硕士学位;1995年入复旦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应必诚教授,1998年获文艺学专业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至今。

研究范围

1992~1995年曾从事法兰克福学派研究,着力于大众文化批判方面;1995~1998年从事约翰·杜威实用主义美学研究,系为博士毕业论文题目;1998年至今从事于马克思美学及科学美学研究等。

所开课程

从1998年起,在复旦大学教授应用写作、现当代西方美学、美学讲座、杜威美学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论与文艺思潮等课程。2002年~2003年在韩国庆北大学教授中国文学批评史等课程。

主要著作

大专语文(副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演讲文稿,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简论 target=_blank title=网上书城检索>杜威的<艺术即经验>简论,见西方美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杜威与中国,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世俗与尊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主要论文

从〈苦界〉看当代畅销书 文艺争鸣1994年第2期。

理性的迁移——转型期文艺之人文精神构建断想天池1994年第3期。

寻求对自身的超越——浅析后现代主义批评中的悲剧意识

长白论丛1994年第2期。

双重的掠险——从小剧场戏剧的艺术探索看转型期戏剧的生存境遇

戏剧文学1994年第2期。

错位的欢乐 新文化报1994年第8期。

对五四新文学的深刻透析 吉林日报,1994年7月15日。

寻求超越的港湾——转型期散文生存状态与文化透视 天池1995年第2期。

当代影视艺术的文化阐释与新历史冲动

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第4期。

意义的追寻与困顿——美学视点下的市民文学

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5期。新华文摘存目

美与生活的三重陷阱 民族艺术1997年第4期。

寻找信仰的曙光——孔子与杜威艺术社会学思想比较

孔子研究,1999年第2期。

经验的哲学改造与审美特性——简论杜威的审美经验理论

美学与艺术评论,2000年6月第五集。

走向生活的美学——20世纪西方美学的主体走向

江海学刊,2000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全文转载

〈刮痧〉刮出三出戏 中文自修,2001年第4期。

等共20余篇

主要项目

马克思与文学(参与) 国家教育部省部级项目

杜威艺术哲学思想研究(主持) 国家文化部国家级项目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