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戴耀晶老师介绍

研究生院 免费考研网/2006-09-27

戴耀晶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简历
戴耀晶,男,1958年 1月28日生,江西泰和人,汉族。1978年2月上大学,1990年7月获得文学博士学位。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讲师(1990-1993)、副教授(1993-)。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2000—)、博士生导师、博士研究生指导组成员。中文系汉语教研室主任,中国语言学会会员,上海语文学会理事。1996年赴韩国新星大学任客座教授一年。2000年赴韩国外国语大学任客座教授一年。曾应邀在韩国中央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韩国加图立大学作学术访问。
研究范围
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和语义学。在普通语言学理论、方言语法、语音学、对外汉语教学等领域也有所涉猎。1987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学位论文论主谓短语。1990年获得文学博士学位,学位论文论现代汉语的体
出版学术专著现代汉语时体系统研究,合作编写教材和著作现代汉语现代语言学:理论建设的新思考动词研究三个平面:汉语语法研究的多维视野语言研究的新思路等5种。发表语言学论文论语言符号的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论词的反义关系现代汉语表示持续体的“着”的语义分析赣语泰和方言的完成体现代汉语动作类二价动词探索试论现代汉语的否定范畴等40余篇。
教学
已讲授的大学生课程有:语法修辞、现代汉语、语用学、汉语语义学、现代汉语语法专题。已讲授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课程有:语法专题研究、汉语语法学史、语言学名著选读、汉语语义问题研究。
指导硕士研究生8名,高级进修生2名,进修教师6名。协助指导博士研究生3名。
著作
现代汉语时体系统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
现代汉语(合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
现代语言学:理论建设的新思考(合编),语文出版社,1994年。
动词研究(合编),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5年。
三个平面:汉语语法研究的多维视野(主编之一)语文出版社,1998年。
语言研究的新思路(主编之一),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发表论文
论语言符号的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 (吉安师专学报1983,2)
“打扫卫生”及其他 (杭州大学研究生1985,2)
语言起源漫谈 (杭州大学研究生1986,3)
观点新颖 方法严谨----读朱德熙语法答问 (语文导报1986,8)
歧义浅谈 (吉安师专学报1986,3)
论助词“们” (吉安师专学报1987,1)
语义缀与语法缀----英语词缀性质浅析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7,4)
论词的反义关系 (杭州大学学报1988,2)
论现代汉语持续体形态“着” (语言论丛杭州大学出版社,1990年)
现代汉语经历体"过"的语义分析 (吉安师专学报1991,1)
体的三组语义特征 (现代语言学1991,1)
现代汉语表示持续体的"着"的语义分析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2)
语法研究方法二题 (语法修辞方法论,复旦出版社,1991年)
读邵敬敏汉语语法学史稿 (语文研究1992,1)
人体词语的引申用法 (修辞学习1992,2)
重动句的语法价值 (现代语言学1992,4)
现代汉语短时体的语义分析 (语文研究1993,2)
从三个平面看语法的基本结构单位----兼评“句子” (现代语言学1993,2-3)
“了”在表示未来意义句子中的用法(现代语言学----理论建设的新思考语文出版社,1994年)
论瞬间动词 (语法研究与语法应用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
论现代汉语现实体的三项语义特征 (复旦学报1994,2)
动词的情状分类 (语法修辞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
赣语泰和方言的完成体(上) (语文研究1995,1)
赣语泰和方言的完成体(下) (语文研究1995,2)
功能解释的语言观 (上海教育报,1995年6月6日)
动词后“了”的语义分析 (动词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
动词后“着”和“过”的语义分析 (动词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
情状与动词分类 (动词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
赣语泰和方言的完成体 (动词的体香港中文大学出版,1996年)
汉语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说 (中国语学论文集日本东方书店.1997年)
赣语泰和方言的动词谓语句 (动词谓词句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
论现代汉语的体 (开篇第15期,日本好文出版社.1997年)
现代汉语动作类二价动词探索 (中国语文1998,1)
试说汉语重动句的语法价值 (汉语学习1998,2)
三个平面:汉语语法研究的多维视野·前言 (语文出版社,1998年)
“前”的空间意义和时间意义 (语言研究的新思路,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赣语泰和方言的代词 (代词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语境在言语交际中的解释功能 (吉安师专学报1999,2)
疑问句的类型和语义分析 (继承与创新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
网上词语的规范有待时日 (文汇报2000年6月27日六版)
传信与传疑:汉语疑问句的语义分析 (语文论丛第6期,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试论现代汉语的否定范畴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3)
获奖情况
(1) “现代汉语”课程1992年获复旦大学本科课程教学一等奖。
(2)体的三组语义特征1993年获上海市社联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奖。
(3)现代汉语表示持续体的“着”的语义分析1994年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1986 - 1993)论文二等奖。
(4)现代汉语动作类二价动词探索2000年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1998 - 1999)论文三等奖。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