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读书会”由《光明日报》发起,是目前国内非常有影响力的阅读品牌。此次光明读书会首次登陆上海,华政荣幸成为读书会的上海第一站。在读书会上,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201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五百年来王阳明》。该书自出版后引起巨大反响,在刚刚结束的2017年度“中国好书”颁奖晚会上,该书入选“2017中国好书”。

沈卫星对《五百年来王阳明》在“2017中国好书”榜上有名表示热烈祝贺。他认为,华东政法大学、上海人民出版社和光明日报联合举办这次读书会,邀请专家进行探讨交流,必将对阳明心学的研究和推广起到积极作用。

王为松在致辞中表示,上海人民出版社一直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他希望更多的80后、90后甚至00后通过“现代表达”接触到更多“传统精髓”。

曹文泽在主旨演讲中指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儒家学说尤其是阳明学的普及和阐发,对于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对于解决当下社会的诸多问题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他从谈心、谈学、谈书三方面进行了分享交流。

关于谈心,他指出对于党员来说,党的“心学”就是党性教育。这个心,也就是本心,也就是习总书记一再强调的“初心”。对一个普通人来说,初心就是孟子讲的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就是王阳明讲的良知。而共产党人的初心,按照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其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关于谈学,他认为共产党人的“心学”,也就是党性教育的修养方法,应着重在以下方面下功夫:一是立志——党性修养的根基:不立志,就像种庄稼,如果不种好根,其他培土灌溉都是徒然,再怎么辛苦劳作,也不会成功。要立长志,而不是常立志,要有远大的志向,坚实的基础。二是学习——党性修养的途径:从书本上学习理论知识虽然很重要,但是结合实践进行独立思考更重要。在当今时代,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就是要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要系统学习好、运用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是“致良知”——致良知是党性修养的要求: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更应以“人皆可以为尧舜”要求自己。要当好表率,做好模范,就要深刻认识党纪严于国法,要深刻认识到提高党性修养的自觉性,自觉把党章党规入脑入心,自觉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自觉按照党性原则办事,自觉做一个纯粹的、内心光明的共产党人。四是“事上练”——党性修养的实践:良知要在事上磨练,要在实践中获取。需要强调,“事上练”不仅是提高党员修养的必经之路,也是我们广大青年学生学习成才的必由之路,我们的事业是要干出来的,而不是等出来、要过来的。
关于谈书,他认为这本书至少有两大突出作用,一是可以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材。本书着眼个人和族群两个层面,结合两千年来中华文明发展史,从心学思想的创建历程对王阳明立功、立德、立言的传奇人生做了系统的梳理,从“心外无物”“致良知”“事上练”“知行合一”等多方面对心学智慧作了卓有见地的阐发,并为心学正名。二是架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沟通融合的桥梁。本书注重将心学宗旨与国人精神、心理结构耦合互洽,进一步推进心学大众化、普及化。特别是突出描绘了对华夏文明的终极追求和内在超越等内容,满足了广大读者的精神追求和个人安身立命需要,并与民族命运的有机结合。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校务委员会委员、第三分校校长朱亮高,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上海儒学院执行副院长吴震,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陈玉聃等专家学者分别与在场师生分享了他们对阳明心学当代意义、如何修好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心学的理解和看法。



朱亮高认为,莘莘学子要用拳拳之心、报国之情,审视、反思包括阳明心学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努力让心学之问成为时代追问;吴震研究阳明心学近四十年,认为阳明心学之所以在今天受到社会大众的欢迎,最主要的原因是阳明心学的思想学说放在今天社会仍然有重要的启发意义;陈玉聃则从“心学与世界政治”的关系角度谈了阳明心学的力量。
来源|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部分内容摘自微信公众号@上海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