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与河南省高院于2012年签订了合作协议,此后双方在法官培训、实务课程、学生实践等方面开展紧密合作,取得了良好效果。4月20日上午,为进一步推进双方深入合作,曹文泽一行专程拜访了河南省高院党组书记、院长胡道才,双方进行了亲切会谈。胡道才对我校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华政给予河南法院事业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详细介绍了河南近年来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成就和全省法院系统概况。胡道才表示,华东政法大学学科实力雄厚,在全国名列前茅,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在全国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和非常大的影响力,为国家法治建设和“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作出了重要贡献,值得称赞。河南高院愿与华政在业务培训、专题研究、实务课程、实习实践等领域进一步开展合作,为河南法院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和帮助。非常欢迎华政毕业生多回河南发展,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胡道才院长和曹文泽书记会谈
曹文泽对河南经济社会和法院事业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表示祝贺,他回顾了学校与高院开展的合作事项和取得的合作成果,对河南高院长期以来给予学校的关心、指导和帮助表示感谢。他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取得的主要成绩,以及目前正开展的重点工作。曹文泽表示,华政经历了两落三起的历史考验,现在已进入发展快车道,学校已实现了从“千人大学”到“万人大学”,从单科性“学院”到多科性“大学”,从单校区到两校区的转变。当前学校正在抢抓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的战略机遇期,确立事业发展的“四梁八柱”整体布局,坚持“开门办学、开放办学、创新办学”发展理念,深化“教学立校、学术兴校、人才强校”发展模式,构建“法科一流、多科融合”发展格局,实施“两基地、两中心、一平台”发展路径和具象化指标,完善改革举措,推进协同创新,坚持依法治校,强化内涵发展,逐步把学校建成一所国际知名、国内领先,法科一流、多科融合,特色鲜明、创新发展,推动法治文明进步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和令人向往的高雅学府。
曹文泽书记向胡道才院长赠送专著《教之以廉:基于国内外比较的教育廉政文化研究》和学校画册
曹文泽建议与河南高院在以前良好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合作,在四个方面点面结合重点着力:一是在点上,双方多加强人员之间的往来。学校多聘请资深法官做校外导师和兼职教授,建立校外导师团队;学校多派出优秀学生来做法官助理,增长实务知识。二是在面上,河南省各级法院可以作为学校的重要实习实践基地,许多传统红色基地可以作为学生思政教育基地,培养更多“德法兼修”的优秀人才。三是建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河南法院系统每年160多万件案件是法律大数据平台的重要案例来源,华政在自贸区法律、金砖国家法律、“一带一路”法律、知识产权等研究领域有很好的研究基础和数据积累。四是双方加强新时代大背景下的法律理论与实践研究,在智慧法院、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开展专题专项研究,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提高法院审判效率和审判水平。希望河南省法律实务部门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积极建言献策。胡道才深表赞同。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王韶华、审委会专职委员郭保振、办公室主任华夏、政治部副主任韩守贤、研究室主任马献钊参加了会见。
合影
4月22日上午,我校与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该院举行。新乡中院党组书记、院长袁荷刚,副院长尚志东,党组成员、副院长周东方、任春平、周化冰,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王峰,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阎紫梅和我校曹文泽、应培礼一行出席仪式。仪式由袁荷刚主持。
签约仪式现场
应培礼与尚志东代表双方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审判实务和理论研究、法学教育和法官培训、实习法官助理、共建创新发展平台等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
应培礼副书记与尚志东副院长签约
袁荷刚对曹文泽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对学校多年来给予新乡市两级法院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新乡中院与享誉国内外的知名政法院校华东政法大学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机会难得,应倍加珍惜,此次合作签约是新乡中院引进先进司法理论、共同培养适应新时代司法需求的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加强司法实践与法学教育、法学研究的交流互动,推动教学科研与司法实践有效对接。他强调,新乡两级法院全力为华东政法大学开展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多种形式支持华政不断创新和发展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注重借鉴华政严谨的治学作风和前沿的理论成果,引导法院干警不断提升应用法学理论破解实践难题、推动改革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袁荷刚院长讲话
曹文泽代表学校对新乡市中院的支持表示感谢,并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和未来发展规划。曹文泽指出,新乡中院作为全国文明单位,多项改革举措走在全省乃至全国法院的前列,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审判业务专家。此次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为学校和实务部门提供了沟通协作、资源共享、人才交流的平台。他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双向交流,联合打造“法律人共同体”;共建共享信息库、数据库、案例库;加强科研合作,凝练经典审判案例;设立华东政法大学思政教育基地,提升学生和法官素质素养;坚持务实态度,构建长效机制,确保合作协议各项举措落到实处。

曹文泽书记讲话
签约仪式结束后,曹文泽会见了新乡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郅晓峰,双方就合作达成了初步意向。
参观新乡中院
4月21日下午,曹文泽、应培礼一行赴河南省辉县裴寨社区调研“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十九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裴寨社区党总支书记裴春亮陪同调研。
曹文泽一行先后考察了裴春亮先进事迹展览馆、党建展览馆、裴寨村史馆、裴寨村习书堂,并详细了解裴寨村开展精准扶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
考察裴春亮先进事迹展览馆
调研结束后,曹文泽表示,通过参观深入了解了裴春亮书记个人成长的艰难历程,及其经过个人不懈努力,在全村率先实现脱贫致富后不忘党恩,主动带领全村群众共同致富的先进典型事迹,切实体会了“听党话、跟党走、同创业、共致富”的裴寨精神,被裴春亮书记“乡亲不富誓不休”的奋斗精神深深感动;裴寨社区由过去落后贫穷到今天发展势头强劲、人民生活幸福的奋斗历程,证明了中央提出的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完全可以做得到脱贫;华政要将裴寨社区设立为思政教育基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常识、见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胆识,唯有如此,才能很好地改变现在,创造美好未来。
考察裴寨党建展览馆
裴寨社区位于河南新乡辉县市张村乡,2005年前的裴寨村,全村153户595口人靠着仅有的661亩山岗薄地维持生计,生活条件艰苦,经济收入低下,是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2005年裴春亮当选裴寨村村委主任后,带领全村群众艰苦创业,裴寨村开始步入发展快车道,短短5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裴春亮个人先后捐资1.18亿元用于扶贫助困、社会公益、社区建设等,筹资10亿元建起年产500万吨优质水泥的春江水泥有限公司,带领群众兴修水利发展高效农业,裴寨村民生活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观,从一个仅有595口人,人均收入不到1千元的穷山村,到今天入住11830口居民、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的新农村建设示范区。2010年11月,裴寨村正式更名为“裴寨社区”,张村乡11个行政村2837户10130口人入住新型农民住宅社区。作为党的十九大代表和全国人大代表、裴寨社区党总支书记、春江集团董事长,裴春亮致富不忘乡亲、真情奉献社会,带领党员干部创先争优、科学发展,探索了一条贫困山区城镇化、居民就业能致富的精准扶贫成功之路。裴春亮同志的先进事迹,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他先后荣获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最美村官、河南省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多次受到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我校党校办、社会协同合作处、校友办负责人参加了系列活动。
来源|社会协同合作处 文字|谢之杰 吴高升 摄影|谢之杰 编辑|熊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