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波代表学校热烈欢迎与会嘉宾和各界代表,并表示党的十九大会议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当前,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的“三社联动”已成为新时期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创新点。华东政法大学将依托自身学科、科研优势,努力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进一步发挥学科优势,继续加强与长宁区委、区政府之间的合作,希望在多方共同帮助下,为推动上海社会治理创新发展,长宁区“三区建设”作出更大的智库贡献。

匡鹏、唐波、徐静和市社工协会副会长朱苏启共同为区社工协会成立揭牌。

童潇介绍了长宁以“三社联动”创新社会治理的成效及区社工协会的筹备成立情况。童潇表示,长宁社会工作协会将以“一核四聚焦”为工作总纲,即紧紧把握社会工作协会作为枢纽型社会组织定位这一核心,聚焦参与治理,进一步扩大参与主体,引导更多的社工组织加入长宁社会工作实践大潮中;聚焦人才培育,完善社工队伍培训机制,打造一支政治硬、视野宽、业务精、能力强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聚焦组织合作,加强对外联动,注重社工组织、社区之间的相互支持、合作与共赢;聚焦氛围营造,将社会工作具体内容的宣传落到细处实处,培养社会大众的责任感及使命感。长宁区社工协会将作为长宁“三区建设”的积极参与者、贡献者、营造者,努力推进长宁精品城区、活力城区、绿色城区的建设。
匡鹏和徐静为来自华东政法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街镇协会、中国志愿者服务联合会、支部生活杂志、上海申爱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上海浦东新区社会工作协会的专家学者及相关社会工作专业机构代表颁发区社工协会首批专家聘书,并为长宁区各街道单位的社会组织、卫生医疗、企业和教育等第一批公益基地授牌。


为进一步强化社工协会合作机制,童潇代表长宁区社工协会分别与长宁区民政局局长章维、广州社会工作学会会长谢建社签订了共建协议。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赵蓬奇作了“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形式与展望”主题演讲。赵蓬奇从有机遇、有需求、有保障、有基础、有方向五个角度,全方位阐述了新形势下社会工作发展理念和设想。通过分析当前社会工作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不足,赵蓬奇提出要进一步健全三社联动机制,推动专业社会工作发展,壮大社会人才治理队伍,完善社会工作的服务网络等一系列社会工作未来发展建议。
在访谈环节,童潇就“新时期社会治理转型与社会工作协会使命”与各位专家进行了互动。广州大学谢建社教授,中国志愿者服务联合会副秘书长、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陈振民,市民政局社工处处长张静,华阳街道党工委书记陈颖,虹桥萍聚社区服务社理事长朱国萍围绕主题相关内容展开对话,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分享了各自的观点和感受。

徐静在闭幕致辞中指出,区社工协会的成立建立在长宁区与华东政法大学合作共建的良好基础之上,成员单位凝聚了来自社区、高校、社会组织等各领域的代表。希望区社工协会要在今后的运作中找准定位,规范运作;需求导向,积极作为;着眼需求,积极作为;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她表示,长宁区政府将进一步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积极推进“三社联动”机制建设,充分发挥社区的基础平台作用、社区社会组织的服务载体作用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骨干作用,建立居民群众提出需求、社区组织开发设计、社会组织竞争承接和社工团队执行实施的联动机制,推动“三社”互联互促互动,更好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制。
来源|社会发展学院 文字|王哲 摄影|江兴伟 编辑|熊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