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导师教师简介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1-31

陈庆权,男,浙江省杭州市人,兰州大学哲学系哲学学士,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主任,上海市中信正义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哲学、美学等,已发表文章有《论美、自由及其选择》、《哲学的当代解读》、《审美心理学及其在文学艺术中的表现》、《神奇的物质成果—唯物主义本体论探微》等10余篇,编著出版《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副主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式教学研究》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一书分别获得上海市高校优秀教材三等奖、华东政法大学优秀教材三等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式教学研究》获得华东政法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等。

王建龙,男,山西离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政治哲学、思想史。主要著作:《长治久安:理念、制度及其推进》。发表论文:《论自由、民主与平等理念的张力及其在近代中国的被误读》、《论严复对“大一统”理想政治的反思及其现实意义》等。先后获得2007年度上海市优秀教材三等奖、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度校优秀教材三等奖、华东政法大学2005—2008校教学成果奖。

张建忠,男,福建省屏南县人,法学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意识形态。主要研究成果有:《曼海姆知识社会学思想研究》(专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话语体系》(合著),在《社会主义研究》、《探索》、《思想理论教育》、《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李明坤,男,山东省博兴县人,香港中文大学政治学博士,副教授,马院外事秘书。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已发表的文章有《<自然权利与历史>中的启示与哲学之争》、《现代性与历史主义》、《例外状态与自然正当:施特劳斯与施密特的一次交锋》等。

赵宴群,女,上海崇明人,复旦大学文学学士、法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博士后。现为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人权理论等。主持(含已完成)省部级课题2项,主持校级课题1项,曾参与多项上海市相关部门的横向课题研究。已发表文章十余篇,主要有《人权教育与人权意识》、《作为人权的文化权及其实现》、《论我国大学生宪法教育与法治思维的培养》、《当前公共服务购买中的政社关系及发展路径》等。曾获得高校社科科研管理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社科管理青年奖等荣誉。

王江涛,男,1986年生,重庆人,讲师,中山大学哲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博士后。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古典政治哲学,曾开设《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西方文明史》《西方哲学经典研读》等课程,中国比较古典学学会会员。出版译著《苏格拉底与希琵阿斯》,在《海南大学学报》《人大法律评论》《古典研究(香港)》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若干,其中部分论文为人大复印资料转载。现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美”的政治哲学探源》,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哲人与智术师研究》。

闫莉,女,1985年7月生,河南鹿邑人,华东师范大学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曾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杂志上发表《当代中国的所有制结构与民生建设》一文,并在《求实》、《湖南社会科学》、《理论月刊》、《理论导刊》等核心期刊发表多篇文章。参与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再思毛泽东:毛泽东思想的探索》一书。参与国家社会基金项目《基层民众对乡镇干部认同的差异与取向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及其当代实践意义研究》等课题研究。

谢静,女,江苏盱眙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与前沿问题,当代德国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哲学动态》、《教学与研究》、《学习与探索》等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上海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一等资助,并参与国家重大课题、教育部人文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专著《奥菲的福利国家问题研究》、参著《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历程》、《西方哲学通史:二十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参译《杜威全集·晚期著作(第十九卷)》;在教学竞赛中也多次获得荣誉。

杨嵘均,男,江苏淮安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乡村治理,网络政治学,中国政府与政治。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学研究》《学术月刊》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大部分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学术文摘》以及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中国政治》等二次文献转载,其中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六篇,包括两篇网络版全文转载。
成果曾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三等奖各1项。

张大卫,男,上海人,1985年生。2008年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本科毕业,2017年于柏林洪堡大学取得哲学博士学位,2018年7月起于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做师资博士后。研究方向: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Die immanente Sittlichkeit in der bürgerlichen Gesellschaft(德文), Verlag Dr.Kovac, 2018。译著:《现实与理性》(l’effectif et le rationnel)(法译中),华夏出版社,2018。

李洋,男,安徽淮北人,法学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发展问题。主要科研成果包括:《马克思的社会时间理论及其当代意义》、《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的时间向度》等;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等省部级以上课题。在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何益忠,男,重庆酉阳人,教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党建。主要科研成果包括:《老城厢:晚清上海的一个窗口》、《民主集中制之“辩证统一”探析》等;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等多项省部级以上课题。在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获上海市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2017年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中青年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


赵庆寺,男,山东青州人,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教授,校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主持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国际政治、中美关系、能源安全等。曾获上海市阳光学者、上海市育才奖、华政优秀青年人才、首届中金奖教金、优秀本科主讲教师、我心目中的最佳教师等荣誉和奖励、当选全国高校思政教师2016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2017年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中青年拔尖人才、2017年华东政法大学优秀主讲教师。主要著作有:《美国石油安全体系与外交1941-1981》、《美国能源法律政策与能源安全》、《国际合作与中国能源外交》等。主要论文有:《金砖国家能源合作的问题与路径》、《世界能源安全新形势与中国的战略选择》、《试论中国能源国际战略的改革与调整》、《试论国际能源外交的经验与启示》、《试论美国对外石油政策的形成(1941-1954)》等。

花勇,安徽巢湖人,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国家构建、国际规范演化、党的建设。在《世界经济与政治》、《国外社会科学》、《国外理论动态》、《国际论坛》等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数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上海市哲社一般题目“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法规建设研究”,中国法学会课题“危急状态下海外劳工保护研究”,上海市法学会课题“国际法和国际关系交叉视角下南海问题研究”,上海市教委课题“马克思恩格斯国际社会思想研究”,上海市教委国情调研项目“农地土地流转制度研究”,参与1项国家社科重点项目和多项国家社科一般项目。

徐家林,男,安徽合肥人,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法学博士、上海大学社会学博士后,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马克思主义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法治政党与国家治理研究所所长,上海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伦理学会政治伦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曾被评为上海市模范教师、上海市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文化理论与建设、政治认同与合法性、发展与转型理论、政党与国家治理等教学与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上海市社科规划项目、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等20多项,出版《“人文发展”:维度及其评价》、《社会转型论——兼论近现代中国社会转型》等学术专著2部,编著和教材多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探索与争鸣》、《国外社会科学》以及《解放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国内重要学术期刊、报纸公开发表文章80余篇,其中CSSCI等核心期刊论文40多篇,多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

喻包庆,男,江西万载人,副教授,武汉大学法学博士,上海市阳光学者、2017年华东政法大学优秀主讲教师提名奖。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政治社会化、生态文明建设等。近年来已出版学术专著1部,在CSSCI等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1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3项,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参与省部级课题2项。获省部级奖励2项,其中专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政治学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获2012年上海市第九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曾获国浩奖、上海市育才奖,被评为华东政法大学韬奋学者、华东政法大学第21、22届“我心目中的最佳教师”、上海市“阳光学者”。代表作包括:专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政治学分析》,论文《马克思恩格斯的幸福观及其现实启示》、《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及其解决路径》、《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危机及其解决路径》、《依法治权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等。

曾琰,男,湖北竹山人,法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清华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价值观、社会治理。在《社会主义研究》、《思想理论教育》、《理论探索》、《东北大学学报》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多篇。当前正主持研究2017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二等资助项目等。


严宇鸣,男,上海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当代史(历史社会学)、社会基层治理、大学生当代史观研究。近年来在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篇,2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1篇被《中共党史研究》杂志要点摘编。先后主持2项上海市德育处课题,获得2017年“阳光计划”项目资助。

赵丽涛,河北邯郸人,法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网络意识形态、社会思潮、经济伦理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伦理学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思想教育研究》《中国教育报》等期刊或报纸上发表学术文章近30篇,部分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上海高校教师培养资助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一等资助项目、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项目、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项目等多项课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等课题。

李旭,女,山西阳泉人,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政治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后,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俄罗斯及东欧法律翻译,俄罗斯政治以及中俄关系研究。在《江淮论坛》、《南通大学学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以及俄罗斯ВАК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一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参与了教育部青年课题项目、江苏省重大课题项目、上海市贸促会委托项目以及上海合作组织司法培训中心的俄罗斯法律翻译项目。

易欣,1973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讲师,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与思政教育专业毕业,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学和研究工作,曾获上海市育才奖,华东政法大学第十至第十九届连续十年“我心目中的最佳教师”称号;参与沈济时教授主持的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

黄一玲,籍贯安徽桐城,中共党员,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复旦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博士,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流动站博士后,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博士后。现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曾赴台湾成功大学交换学习,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学学院访学,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英国牛津大学访学一年。在《中国高等教育》、《东南学术》、《复旦国际关系评论》、《探索》等发表50余篇论文,部分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民网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大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2016年入选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获校“移动教学之星”称号,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一等奖;重庆市高校青年教师“崇德论坛”征文一等奖等。

刘招成,男,湖南安化人,副教授。上海市毛泽东思想研究会会员。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近现代史、美国中国学。主要著作:《美国中国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曾在《社会科学》、《中国农史》、《湖北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过《<反对本本主义>接受史研究》、《论战后美国中国学社会科学化研究取向的形成》等论文20余篇。,男,山东枣庄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海外中国学、中国清及近代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先后发表《民间记忆与帝国意识形态》、《一分为四的历史学》、《全球视野下的史学:区域性与国际性》等多篇论文。出版专著《美国新清史三十年(1980-2010):拒绝汉中心的中国史观的兴起与发展》。

党为,男,山东枣庄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海外中国学、中国清及近代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先后发表《民间记忆与帝国意识形态》、《一分为四的历史学》、《全球视野下的史学:区域性与国际性》等多篇论文。出版专著《美国新清史三十年(1980-2010):拒绝汉中心的中国史观的兴起与发展》。

刘颖涟,女,湖南人,历史学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曾发表《理想与现实的鸿沟——战后中间知识分子社会民主主义理想破灭原因再探》、《反思、宽容、超越——“中国近代史上的激进与保守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等论文。

葛玲,女,山东日照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副教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共党史、中国当代社会经济史。先后在《中共党史研究》、《史林》、《安徽史学》、《当代中国史研究》、《中国农史》、《党史研究与教学》、《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全文转载。代表作包括《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皖西北“责任田”的改正》(《中共党史研究》2016年第8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皖西北“责任田”的试点与推广》(《中共党史研究》2015年第5期)《稻改、粮食减产与饥荒——以皖西北地区为中心》(《中国农史》2016年第5期)、《1955年春季粮荒中的“统销补课”——以广东地区为中心》(《史林》2016年第3期)等。先后主持广东省社科规划青年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

陈宇,男,浙江宁波人,副教授,1986年6月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学士学位,1986年7月入职华东政法学院政治理论部(即今之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至今。从事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三十多年。先后承担“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革命史”、“毛泽东思想概论”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本科教学中,开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研究”、“国史概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史研究”等通识课程。此外,为成人教育和研究生也开设了相关的政治理论课程。

陈代波,男,四川宣汉人,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博士。主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哲学史》、《周易研究》、《鹅湖月刊》等海内外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或者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4项,市教委级项目4项。

万勇华,男,安徽芜湖人,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已发表文章有《庄子处世观中的人生智慧》、《庄子天人观的三重意蕴》、《<逍遥游>经典注解述评》、《试论庄子自由观念的类型与样式》、《高校“思政课”中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其实现方式探究》、《情景模拟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研究》等。于2013年出版专著《庄子的理想世界》。曾获华东政法大学2011-2012年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张秀,女,湖南浏阳人,中山大学哲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后,美国耶鲁大学访问学者,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哲学、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已出版专著《多元正义与价值认同》,论文《正义、功利与平等》、《多元正义的困境》、《全球正义的理论与争辩》等。主持教育部青年课题“政治义务、法律正义与公民服从”,上海市优青课题“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公民服从研究”和华东政法大学校级课题“公民服从与公民法治理念研究”。参与国家课题“大学生人生态度研究”,教育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彩课件”,教育部“基础课学生期待视野及其引领研究”。

马 川,女,副教授,四川省成都市人,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中国心理协会会员、上海心理协会会员。研究方向为青少年发展,近年来发表论文20余篇,部分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全文转载。独著《文化发展心理学视野下性别认同研究——以青春期女生为例》、《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青年失业研究》。翻译、合著以及参编教材数本。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国家青年课题《大学生性价值观的发展现状与建构路径研究》、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上海市大学生性价值观的发展现状与建构路径研究》、上海市第五届“晨光学者”,项目为《“新失业群体”身份建构与政治社会化的互动机制研究——基于上海的实证探索》等相关课题数项。参与国家社科、教育部、上海哲社课题若干。

贾秀芬,女,山西省忻州市人,副教授,日本神户学院大学法学硕士,日本大阪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江苏省社会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法学会理事。曾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首届十佳教师称号。研究方向: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社会法学等。在《法学杂志》、《东南亚研究》、《日本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论文“劳动关系多元化与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障”获江苏省第二届生产力理论与实践优秀成果二等奖。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国家气象软科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课题;主持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江苏省社科联研究课题、江苏省教育十一五规划项目等厅级课题。出版著作《契约劳动的研究—日本的理论与实践》(合著)、《治安管理处罚法释义及适用指南》(副主编)、《公民法律全书》(参编)、《日本宪法与公共哲学》(参译)等。

叶慧娟,女,河南宝丰人,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副研究员,2015-2016中美富布赖特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是刑法学、网络刑事法、法律大数据、青少年法治教育。近年来在《人民日报》、《学习时报》《文汇报》等重要报纸期刊上发表文章20多篇,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等省部级以上课题。代表性著作有:《见危不助犯罪化的边缘性审视》,代表性论文有:《论刑法文化对犯罪控制的制约之道》、 《网络舆论影响刑事司法的动力机制研究》、《网络反腐过程中网络举报的规范研究》、 《道德与法律关系视野中的见危不助犯罪化探析》、《以法律大数据助力现代治理》、《刑事审判应直面公众舆论》、《法律大数据:实现法治战略的有效战术》等。

阮博,男,安徽芜湖人,法学博士、博士后,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政治伦理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与党的建设。曾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以及华东政法大学国浩奖教金、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等荣誉和奖励。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一等资助项目、上海市哲社规划项目、上海市教委德育项目、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项目等多项课题,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出版《当前中国政务诚信问题研究》《科学防范现代危机的公共政策》2部学术专著,独立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研究》《思想教育研究》《思想理论教育》等期刊以及《中国教育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社会科学报》《解放日报》等报纸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3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0余篇被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求是理论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东方网等全文转载。

李源,男,1989年5月生,河南南阳人,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伦理学、法律信仰问题、法律与道德关系问题。曾获得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在《伦理学研究》、《郑州大学学报》、《中州学刊》、《北京联合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民素质提升中的道德信仰问题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研究”等。

相关话题/华东政法大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余素青
    余素青,女,外语学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文学博士,法学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校级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法律语言学方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组组长。研究方向为法律语言学、法律叙事与修辞。承担的研究生课程包括“Advancedlinguistics(西班牙阿利坎特大学研究生合作班)”“法律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31
  • 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屈文生
    屈文生,教授,法学博士,翻译学博士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博士生导师,华东政法大学科研处处长,原外语学院院长,校重点学科翻译学科带头人,华东政法大学法律翻译研究所主任。兼任中国翻译协会法律翻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法学会法学翻译研究会会长、《法学》英文版执行主编、上海市地方性法规规章英文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31
  • 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伍巧芳
    伍巧芳,女,副院长;法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就职于外语学院英语系,担任国别与区域研究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为金融监管、法商翻译和跨文化交际。承担课程包括《中国法律概况》(英文)、《中国法律文化》(英文)、《非文学翻译》、《合同法》(英文)、《商务翻译》、《商务英语》等。曾于1997年8月至1998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31
  • 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徐浩
    徐浩,男,副院长;文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就职于外语学院,研究方向为理论语言学。承担课程包括《大学英语阅读》、《语言学(英)》、《英语人文经典选读》等。曾于《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出版专著《论英语中进入Pro-XP的合并》1部,译著1部,主编、副主编教材多部,博士论文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31
  • 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宋丽珏
    宋丽珏(1982年6月出生)副教授,文学博士,法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语料库语言学、计算机辅助翻译、法律翻译。主持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项,司法部青年项目1项,上海市教委项目1项。获得卡西欧奖教金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1项。在《学习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31
  • 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马莉
    马莉,女,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就职于外语学院。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法律翻译。曾出版《法律语言翻译中的文化制约》、《第二语言信息处理及策略培养》等专著四部;在国内重要刊物发表《论语言理解的超认知策略及培养》、《语用原则与外交修辞》、《测试的真实性与文化偏见》、《语用视角下的法律语言翻译》等学术论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31
  • 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童珊
    童珊,女,博士,外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2009-2010年哈佛大学访问****。研究方向为语言问题的跨学科研究。承担课程包括《综合英语》等。主持上海市教委创新课题1项,曾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术月刊》、《国外理论动态》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及译文三十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以及《中国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31
  • 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夏天
    夏天,女,文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就职于外语学院翻译系,外国文学学科方向带头人。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文学翻译史。承担课程包括《大学英语》、《翻译学》等。曾于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赴美国华盛顿大学访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在《外国语》、《中国翻译》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文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31
  • 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广杰
    张广杰,男,日语系主任;国际法学博士(在读),讲师。就职于外语学院日语系,担任日语系主任一职。研究方向为国际私法。承担课程包括《基础日语(Ⅲ、Ⅳ)》,《日语词汇学》,《日语语法理论与实践》,《日语语音》,《日语语言学理论》等。曾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赴日本冈山大学访学。在《华东政法大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31
  • 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曹嬿
    曹嬿,女;翻译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就职于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翻译系,担任翻译系主任一职。研究方向为口译习得和法庭口译。承担课程包括《基础口译》(硕士研究生必修课程)等。主持“目标引导下的同伴合作学习在口译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以培养应用型法律翻译人才为目标的翻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等多个口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