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系吴刚老师介绍

研究生院 免费考研网/2006-09-28

吴刚简介


吴 刚
职 称: 教 授(博士生导师)
出生年月: 1964年7月19日

学 历
1982年9月-1986年7月 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1986年获教育学学士学位
1988年9月-1991年7月 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攻读教育社会学,1991年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1996年9月-2001年7月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2001年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1998年9月 参加上海市委党校“中青年理论工作者学习研讨班”
2002年3月至5月 在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做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1986年7月-1988年9月 任苏州教育学院助教,讲授普通心理学等课程
1991年7月至今 任职于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后改为课程与教学系),1992年8月任讲师,1998年8月任副教授,2002年9月起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及研究课题
1988年以来,主要从事课程社会学、知识社会学、教育基本理论、课程与教学论等领域的研究,是国内较早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人员,作为主要成员编撰了中国教育大系·课程论卷教育大词典·课程论,自工作以来,作为负责人独立承担的科研课题有“教育社会学基本问题”(华东师范大学青年基金,1992-1993);“国民素质与研究生教育”(国务院学位办公室,1996-1997);“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1998-1999);“教学的哲学与社会学基础研究”(教育部社政司,2000-2003); “新世纪上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创新及其社会学分析”(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课题);“克拉玛依市教育发展规划研究”(横向课题,2001-2004);“英才学校管理模式”(横向课题,2000-2001);“洞头一中课程与学科发展研究”(横向课题,2002-2004);“初任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其机制研究”(上海市教育基金“曙光学者”项目,2003年10月-2006年10月);“国际教育社会学前沿探索”(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3年11月-2006年11月);“课程创新的社会学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2004年1月-2006年1月)。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研究的课题有“发展中国家发展高等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国家教育委员会,1992-1995)、“国民素质、中小学课程理论和设计的综合研究”( 国家教育委员会,1992-1994);“当代课程与教学基础理论研究”(教育部社政司重大课题)等。
多年以来,深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勤勉于学业的修习,以读书为乐。在教育研究全球教育展望中国教育报文汇报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等国内权威学术刊物及核心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大多为原创性的研究。其中,刊于教育研究1995年第7期的论教育学的终结一文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引发关于教育学命运的讨论;刊于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的教育创新的目标选择和研究报告“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较早提出和分析了“教育创新”的理念和内涵,对教育创新与创新教育作出了区分;教育的中层理论(刊于上海高教研究1998年第1期)提出了一种重建教育理论的设想;文化霸权与课程(刊于外国教育资料1997年第3、4期)为国内最早研究课程社会学问题的论文之一;“网络时代的课程文化和课程改革”探讨了信息技术发展对作为复杂系统的教育的深层影响,“全球化与中国教育的应战”在教育界较早分析了全球化时代不同教育体系之间的互动及其后果;有些论文论述“人文精神和新人文教育”,“脑科学研究的教育意涵”等教育的时代主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此外,在论著知识演化与社会控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中,首次采用比较社会学方法探索中国教育知识的演变及其对中国科学文化的影响问题,从而对“李约瑟问题”提出了新的解释方式。
1999年,参与规划和组建了教育部首批15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的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并任副所长,这是一个国家级的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中心,代表大陆课程与教学理论的研究水平。同时,在全国各地(如浙江、江苏、新疆)的基础学校进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验,传播和扩散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也通过上海电视台、东方电视台、东方电台、解放日报文汇报等大众传播媒体发表对教育热点问题的评述,以普及教育的专业知识。
由于在教育领域的勤奋耕耘,吴刚于2000年获得上海市普陀区“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并担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常务理事;国际权威学术组织AERA(全美教育研究会)国际会员。

主要讲授课程
自1991年以来,为系里研究生主讲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原理教育名著选读教育前沿问题讲座等课程;为本科生讲授国际教育展望的选修课;为来自全国各地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各届学员(包括中小学教师、校长等)开设“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在课堂中,着力于国际前沿研究的追踪和资料的收集,以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注意多种教学方式的运用,以提高教学质量,所以颇受学生好评。

其他工作
1994年至今 担任华东师范大学辩论队总教练,率队获得第三届上海市大学生辩论赛(1994)、上海市电视辩论邀请赛(1995)
以及第三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赛(1997)冠军。
1999年至2000年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助理、教育部人文与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
2000年4月起 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理论与决策研究咨询中心副主任
2002年9月至2004年2月 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助理
2004年2月至今 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

获奖情况
1996年 获华东师范大学“华电杯”十佳青年教师提名奖
2000年 获第四届“普陀区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主要出版物
1.“美国教育社会学的回顾”,外国教育资料,1992年第6期
2.“论教育学的终结”,教育研究,1995年第7期
3.“迈向21世纪的比较教育研究”,外国教育资料,1996年第1期
4.“文化霸权与课程”(上),外国教育资料,1997年第3期
5.“文化霸权与课程”(下),外国教育资料,1997年第4期
6.“比较教育视野中的‘一流教育’目标”,外国教育资料,1998年
第5期
7.“教育的中层理论”,上海高教研究,1998年第1期
8.“国际与比较教育本土化的尝试”,教育参考,1997年第1期
9.新学科辞海·教育学词条,四川人民出版社与四川教育出版社1995年
10.“社区与家庭”,载施良方主编中学教育学(国家八五重点图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
11.“教育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载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九五国家重点教材),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
12.“素质与教育传统的嬗变”,载钟启泉主编课程设计基础,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13. 编撰中国教育大系·课程论,包括“前言”、“摘要”等,载顾明远主编中国教育大系,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14. 教育大辞典(修订版)·课程论词条50个,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15.“教育创新的目标选择”,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
16.“素质教育:概念与目标”,载陆炳炎、王建磐主编素质教育:理想与目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17.“给知识经济泼点冷水”,载21世纪1999年第2期
18.“统考:历史的抉择,两难的命题”,载张德明主编千僖之擂,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19.“脑科学离素质教育有多远”,教育参考1999年第6期
20.“从脑科学研究看素质教育”,载中国教育报2000年2月12日
21.“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载丁钢主编创新:新世纪的教育使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22.“知识经济中的教育创新”,载金一鸣编教育社会学,江苏教育
出版社2001年
23.“网络时代的课程理念与课程改革”,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第1
期。
24.“脑科学的教育意涵”,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第5期
25.“人文精神与新人文教育”,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第9期
26.“从新人文精神看人文教育”,教育参考2001年第10期
27.“知识选择:中国教育知识历史的社会学分析”,载丁钢主编教育:研究与评论 target=_blank title=网上书城检索>中国
教育:研究与评论
第1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28.“教育与社会在转型期的关系形态”,载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2辑(丁钢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4月
29. “迈向新千年的课程变革”,载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10期
30.“投资于未来”等词条,载袁运开主编简明中小学教育词典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
31. “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创新”,载文汇报2002年9月16日
32.“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载文汇报2002年10月7日
33.“教学专业知识与教学创新”,载台湾教育研究杂志(大陆版)2003年春季刊。
34.“中国意识中的科学与科学教育”,载丁钢主编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4缉,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6月
35.“学习型社会:理念与结构”,载全球教育展望2003年第10期
36.“危机意识中的教育选择”,载教育参考2003年第10期
37. “教育改革与教育机会均等”,载教育参考2004年第2期
38.“优质教育与教育机会均等”,载中小学管理2004年第3期
39.“强化研究生教育 提升城市社会能力”,载文汇报2003年11月22日
40.“论教学创新的知识基础”,载教育研究2004年第1期
41.“从课程到学习”,载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6期
42. 副主编:挑战与应战:世纪之交的中国教育变革(顾明远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
43. 论著:知识演变与社会控制:中国教育知识史的比较社会学分析(独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6月
44.“英国教育社会学研究主题之演变”(编译),比较教育研究,1992
年第2期
45.“存在与发展:新加坡的价值教育”(编译),外国教育资料,1994
年第2期
46.“韩国道德及社会学科教科书的意识形态问题:内容分析”(编译),
外国教育资料,1994年第4期
47.“21世纪来临之际大学的职责和任务”(编译),外国教育资料,1998年第2期
48.“结构分析”(译文),结构主义与教育(第8章),台湾五南图
书出版公司,1995年
49. 主编:纵横申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