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西南科技大学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涂超副教授介绍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0-01

导师类别 硕导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83年3月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 四川绵阳
Email chaotu@foxmail.com

个人简介
涂超,男,西南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该同志2013年起任外国语学院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2017年起任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系主任,曾获西南科技大学“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十佳岗位青年”等荣誉称号。
曾多次获得四川省、绵阳市社科成果奖,出版多部国家级、省级规划英语教材及学术专著,著有多篇学术论文在核心学术期刊发表;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四川省社科“十三五”规划项目等多项省部级、厅级学术课题,同时担任学院“语言与认知”研究团队负责人。
主讲课程包括《句法学》、《认知语言学》、《西方文明史》等本科与研究生核心课程;擅长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讲授学术、深受学生欢迎;多次获得学校、学院教学质量奖励,曾获评外国语学院“最受欢迎教师”。

工作经历
2007年至今工作于四川绵阳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教育经历
2000-2004,西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学士
2004-2007,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2018-2021,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

获奖、荣誉称号
获奖:
西南科技大学第七届优秀教学成果奖,排名第三,西南科技大学,2021
绵阳市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绵阳市人民政府,2020
西南科技大学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西南科技大学,2019
四川省第十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排名第三,四川省人民政府,2019
绵阳市第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绵阳市人民政府,2018
西南科技大学教师教学评价奖,2015
西南科技大学教师教学评价奖,2014
西南科技大学教师教学评价奖,2013
西南科技大学第七届教学大赛三等奖,2011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多媒体教学比赛一等奖,2010
荣誉称号:
“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西南科技大学,2017
“十佳岗位青年”称号,西南科技大学,2014
“优秀岗位青年”称号,西南科技大学,2011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通讯评审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通讯评审
四川省认知语言学研究会会员
剑桥商务英语(BEC)高级考官

研究领域
1. 理论语言学:英语、汉语及其他语言的句法形式研究
2. 心理语言学:(1)语言的心理理论研究
(2)心理语言学的实证研究与实验研究
3. 应用语言学: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研究

科研项目
研究生英语“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开发研究,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0年第二批,主持
语境在语用学中的功能研究,四川省“十三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8,主研
生成语法与认知语言学哲学本体论对比研究,四川省“十三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7,主持
语言机制进化的认知心理研究,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2016,主持
进化心理学理论下的语言进化论研究,四川省教育厅规划项目,2014,主持
最简单主义理论框架下的“光杆名词”跨语言句法研究,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规划项目,2012,主持
乔姆斯基与平克的语言机制理论对比研究,西南科技大学青年基金项目,2010,主持

发表论文
已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要代表作包括:
“裂脑人”语言现象的再思考,第三届国际生物语言学研讨会,上海理工大学,201912,第一作者
Paradigm Conflict: The Ontological Comparison between Generative Grammar and Cognitive Linguistics,第二届国际生物语言学研讨会,清华大学,201710,第一作者
光杆论元的生成语法研究,西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06 ,独著
生成语法的本体论研究,认知与语言教育国际学术会议,201610 ,独著
人性的结构-解读乔姆斯基与福柯的哲学范式 名作欣赏,201511,独著
Language Faculty: two Important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s, THE CONTEMPORARY ACADEMIC FORUM, 201510, 独著

出版专著和教材
生物语言学探索(专著),四川大学出版社,成都,201710,独著
CATII二级笔译教程(中国外文局),新世界出版社,北京,201912,副主编
新世纪海外英语(规划教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201212,编委
科技英语阅读(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1106,编委
新通用大学英语(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1007,编委

教学活动
主讲“句法学”、“语言学研究方法论”、 “中西文化比较”、“认知语言学”等课程

指导学生情况
已指导研究生10余人

我的团队
一、基本情况
外国语学院“语言与认知”研究团队成立于2017年,团队负责人为涂超副教授。本团队是在外国语学院“语言+”战略部署下的语言学跨学科研究团队。团队现有教授2名,副教授2名,博士研究生3名,讲师5名,常年指导硕士研究生10余名。团队主攻语言与认知科学、生命科学乃至心理学等学科的跨学科交叉融合领域,团队成立以来已在本方向取得丰富的成果。
本团队活动场地为外国语学院语料库实验室。本实验室为中央财政支持地方专项建设实验室,占地约35㎡,配有仪器设备25台(套),拥有最新的语料库翻译系统以及CAI软件,可支持团队日常研究工作的开展以及研究生的教学科研活动。同时团队拥有专业书籍资料1500余册,常年受到外国语学院专项支持以及自主申请省部级、地市级项目立项资助。
团队成立3年来,已主持教育部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级研究报告20余篇、团队成员作为主编、副主编出版教材5部,获省部级社科成果奖1项、地市级社科奖励4项,主持省部级、地厅级以上项目多项,指导培养硕士研究生18人次,年均培训研究生60余人次,为我校的人文社科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团队成员担任了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四川省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学术委员、理事等学术职务,为西南科技大学乃至本区域的外语学科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影响。
二、日常运作情况
1. 团队运行
团队设有专门的办公室来维持日常运行,设有一名办公室主任和一名秘书。团队有专门的网站,由办公室人员及专业的网络工程师负责网站内容和技术的维护。团队的相关团队科研氛围融洽,学术风气良好,成立以来没有违反学术道德的事件发生。团队对本室研究人员有创新性研究设立了的研究课题,提供研究经费,激励其创新性研究。
2. 团队学术委员会
团队学术委员会由本领域内知名专家、优秀中青年学术专家组成,包括校内和校外专家。学术委员会主要任务为:(1)审议团队的研究方向和近、中、长期发展规划;(2)决定团队相关规章制度;(3)决定团队相关课题基金的申请考察、阶段性检查及结题评定等事宜;(4)讨论团队专业研究分室、研究团队、研究方向的设置和调整;(5)审议团队人才培养计划;(6)组织学术研讨活动。团队通过定期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完成以上任务,对团队发展、学术方向的把握、评价考核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团队效益情况
(一)本团队的主要学术效益首先在于响应当代语言学与认知科学的跨学科研究趋势,为探索人类的心智结构做出了贡献;同时,本团队填补了西南科技大学乃至本区域在“生物语言学”这一新兴前沿学科的空白,能代表西南科技大学乃至本区域的发展水平。
(二)本团队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影响。团队成果出版后引起相关专家的重视,曾受国际学术期刊“Cognitive Linguistic Studies”邀请赴清华大学等地参与历届国际研讨会并在大会上宣读成果,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影响。
(三)本团队是在西南科技大学“老、中、青”三代****“传、帮、带”的努力之下产生的,对于我校社科学术梯队培养、学科建设有重要价值。
(四)在实践价值与应用效益上,团队研究成果首先在于学术教育与参考,进一步转化为教材、讲义等出版物用于学术教育与传承;其次,本课题成果转化应用为社科普及型读物,加深对语言的本质认识,澄清长期以来对于语言本质的表面性误读与误解。
(五)在社会影响上,本团队研究产生了省部级社科项目,在研究开展的过程产生了系列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其中5名硕士已毕业,另有7名硕士研究生已在本课题组的研究工作中完成了论文的基础文献工作并顺利开题。
四、学术交流情况
团队成立以来十分重视学术交流活动,建立了包括校内和校外专家的学术委员会,并建立了对于专家的定期会晤制度,定期带队走访专家或邀请专家来校交流,以获得专家在学术知识、项目申报、成果评审等各方面的支持与指导。



相关话题/西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