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西南科技大学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胡运高研究员介绍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0-01

导师类别 博、硕导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3年12月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青龙大道59号
Email @qq.com

个人简介
胡运高,男, 1963年12月生,博士,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第八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现代农业创新体系岗位专家,西南水稻产学研联合体管委会常务委员,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遗传学会理事,四川省种子协会理事,四川省水稻商业化育种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水稻产业化创新联盟理事,绵阳市“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先后获得“四川省先进工作者”、“四川省优秀青年”、“绵阳市十大****”等荣誉称号
胡运高同志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潜心水稻育种研究三十余年,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成效显著,贡献突出,育成品种在我国南方稻区13省市及东同亚国家累计推广面积2.37亿亩,创社会经济效益70.53亿元。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励8项,发表科研论文118篇,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二)。
一、具备较强的科研实力,先后承担30余项国家和省市科研课题,获国家、省部级成果奖励8项,发表科研论文118篇。
从事水稻遗传育种研究30年,先后承担了国家水稻育种攻关,国家“863”计划“优质超高产农作物新品种培育”等科研项目30多项。目前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长江上游优质抗病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2014BAD01B03)”、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抗病转基因水稻新品种培育(2014ZX08001-002)”课题研究、四川省支撑计划、教育厅水稻种质资源创新研究团队等科研项目18项。
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8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二),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2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植物新品种权14项,先后在《遗传》、《中国水稻科学》、《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植物研究》、《杂交水稻》、《西南农业学报》等专业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118余篇。在上一轮管理期限内,获省部级成果奖励2项,发表论文34篇。
二、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科研成果创新强。
1、主持完成的“优质高配合力重穗型杂交水稻恢复系绵恢725的选育和应用”项目,经成果查新:绵恢725是国内外率先育成并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具有爪哇稻血缘的优良恢复系。四川省科技厅组织国内同行专家进行成果鉴定后一致认为:该项成果通过爪籼交、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构建强优势恢复系,解决了亚种间杂交组合普遍存在大穗与高结实率,大穗与广适性,大穗与品质的三大矛盾,所配组合米质优、产量高、适应性广,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成果总体达国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该项成果获2003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度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主研完成的“高配合力优质新质源水稻不育系803A的创制及应用”项目,采用爪籼亚种间远缘杂交,创制新不育胞质,利用新创制的不育胞质,成功创制出有生产应用价值的爪哇型不育新胞质,丰富了杂交水稻不育胞质的遗传多样性;首次将爪哇型水稻不育系应用于生产,填补了国内外爪哇型胞质不育系在水稻生产上应用的空白;育成第一个在国家区试中两年平均产量对比照增产8%以上,且品质达国颁优质米标准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实现了杂交水稻产量和米质同步改良的新跨越。该项成果获200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年度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
三、以农业和农民的需求为导向,潜心研究,成效显著,贡献突出,育成品种在国内同类研究领域中具有较大影响力
利用主持选育的杂交水稻恢复系绵恢725,育成了冈优725、Ⅱ优725、金优725、宜香725等十个品种,通过中国、越南、印尼国家审定或我国的省级审定,冈优725、Ⅱ优725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水稻主导品种、四川省水稻重点推广品种;冈优725是四川省区试对照种;Ⅱ优725曾作为湖北省区试对照品种,宜香725获四川省“稻香杯”特等奖,金优725获四川省“稻香杯”优质杂交稻新品种。绵恢725在2005年被农业部授予“水稻授权品种2004年全国推广面积前五名”。 在我国南方13省市和越南、印尼等东南亚国家累计推广1.8亿亩,创社会经济效益53.5亿元,绵恢725系列品种在国内同类研究领域中具有较大影响力。
参与完成的“高配合力优质新质源水稻不育系803A的创制及应用”项目,采用爪籼亚种间远缘杂交,创制新不育胞质,利用新创制的不育胞质,配套选育新质源不育系及高产优质抗病杂交水稻新品种,目前已成功培育出高配合力优质新质源不育系803A及其系列品种B优827 、B优811、B优838、 B优840、B优817、B优820等通过国家和南方稻区九个省市的审(认)定,在我国南方稻区12省市累计推广6000余万亩。

工作经历
1986.6--2008.06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历任技术员、助理农艺师、农艺师、高级农艺师、研究员

2018.06--2017.09
西南科技大学水稻研究所
所长、研究员


教育经历
1983.09--1986.06
原绵阳农业专科学校
取得大专学历

2000.09-2003.06
四川农业大学
取得大学本科学历

2008.09-2011.01
四川农业大学
获农业推广硕士学位

2011.09-2015.06
四川农业大学
获农学博士学位


获奖、荣誉称号
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2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植物新品种权14项,先后荣获“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先进工作者”、“四川省优秀青年”、“绵阳市十大****”等荣誉称号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现代农业创新体系岗位专家,西南水稻产学研联合体管委会常务委员,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遗传学会理事,四川省种子协会理事,四川省水稻商业化育种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水稻产业化创新联盟理事,四川省遗传学会理事,四川省种子协会理事,四川省水稻商业化育种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水稻产业化创新联盟理事等社会兼职。

研究领域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长期从事水稻种质资源创新与应用研究,通过爪籼交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构建强优势水稻恢复系。主持完成的“优质高配合力重穗型杂交水稻恢复系绵恢725的选育和应用”,成果总体达国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采用辐射诱变的方法创制的水稻氮高效种质资源新材料;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18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植物新品种权和国家发明专利15项,育成品种30余个,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育成品种在我国南方推广面积2.37亿亩,创造社会经济效益70.53亿元,为我国粮食安全农田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

科研项目
从事水稻遗传育种研究30年,先后承担了国家水稻育种攻关,国家“863”计划“优质超高产农作物新品种培育”等科研项目30多项。目前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长江上游优质抗病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2014BAD01B03)”、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抗病转基因水稻新品种培育(2014ZX08001-00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西南水稻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培育”、四川省支撑计划、教育厅水稻种质资源创新研究团队等国家省市科研项目18项。


发表论文
代表论文、著作

论文、著作名称
论文:刊物名称,时间,卷(期),起止页码
著作:出版社,时间,社址,共
排名

The Effect of Magnaporthe oryzae Conidia on Photosystem in Ri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Development
2013
4(5)
582-585
通讯作者

水稻矮秆多分蘖突变体bf370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中国水稻科学
2015
29(4)
357-362
第一

直立密穗基因DEP2-1388的遗传分析及在杂交稻中的育种利用
遗传
2016
38(1)
72-81
第一

稻瘟病菌粗毒素对水稻PSⅡ的影响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2014
42(8)
45-51
第一

高原土壤中稻瘟病拮抗细菌的抑菌效果及抗菌机理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7
23(1)
33-40
通讯作者

籼稻直立穗突变体R499对群体小气候的影响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5
21(6)
1106-1111
通讯作者

水稻直立穗突变体抗倒伏性的遗传力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6
17(5)
834-841
通讯作者

钾、硅肥处理对杂交水稻Ⅱ优838抗倒伏性的作用研究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7(4)
623-632
通讯作者














科研创新
专利种类
专利项目名称
国别
年度
是否授权

发明专利
利用两系不育系与三系保持系杂交选育杂交水稻新材料的方法
中国
2014
已授权

植物新品种权
C优725 (CNA**.7)
中国
2007
已授权

植物新品种权
川7优89 (CNA**.9)
中国
2007
已授权

植物新品种权
绵恢272 (CNA**.7)
中国
2007
已授权

植物新品种权
绵恢725 (CNA**.4)
中国
2003
已授权

植物新品种权
金优725 (CNA**.9)
中国
2003
已授权

植物新品种权
宜香优725(CNA**.7)
中国
2004
已授权

植物新品种权
B6A (CNA**.2)
中国
2016
已授权


教学活动

近五年主讲课程情况(限3门)
时间
课程名称
学时
主要授课对象

201701-201706
生物学研究近展
16
硕士研究生

201509-201706
作物育种技术
32
本科生

201409-201706
作物育种与良种繁育技能实训
32
本科生


指导学生情况
每年指导本科毕业生5-10人,目前招收硕士14人,毕业8人,留学生1名。

我的团队
主要研究方向:水稻新材料创新及高产高效配套技术
研究内容:以水稻新材料创制为基础,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重要性状基因进行定位和克隆,并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进行高产高效种质新材料的创制及应用研究。提供新品种创制、推广和技术咨询服务,具体向种子公司和水稻种植户提供新产品和技术服务的项目包括:
1. 突破性杂交水稻新材料、新品种的创制;
2. 水稻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服务;
3. 水稻高效施肥技术咨询服务;
4. 水稻病虫草综合防治技术咨询服务。
团队成员: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历
学位
职务/职称
研究领域

1
胡运高

1963.12
研究生 (博士)
研究员
水稻新材料及新品种选育

2
向珣朝

1965.01
研究生 (博士)
教授
稻米品质分子生物学

3
陈永军

1964.06
本科(学士)
研究员
两系杂交水稻新材料选育

4
王学春

1979.03
研究生(博士)
副教授
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5
杨国涛

1982.01
研究生(硕士)
助理研究员
水稻恢复系新材料选育及肥料高效研究

6
彭友林

1985.02
研究生(博士)
讲师
水稻分子生物技术

7
张 杰

1990.09
研究生(硕士)
实习研究员
水稻新材料创制


获奖与申请专利(品种权):
科研奖项:
1. 高配合力优质新质源水稻不育系803A的创制及应用,200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2011年度农业部中华农业科学一等奖;
2. 高产耐热优质杂交水稻B优811的选育与应用,2010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3. 高配合力优质新质源水稻不育系803A的创制及应用,2011年度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
4. 突破性杂交水稻B优827的选育及应用,2012年度绵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5. 杂交水稻B优827的选育、推广及应用,2013年度信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6. 高配合力高生物产量杂交稻骨干恢复系乐恢188的选育与应用,2015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授权专利(品种权)情况:
1.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新型水稻盆栽系统(ZL2016 2 **.X)
2. 发明专利:利用两系不育系与三系保持系杂交选育杂交水稻新材料的方法(ZL9.X)
3. 植物新品种权:B6A(CNA**.2)





相关话题/西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