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学院初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 |
机械原理 |
科目代码 |
801 |
一、考试范围及要点 |
|||
1、机构的组成;机构运动简图和示意图;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平面计算机构自由度的注意事项;平面机构组成原理及结构分析。 2、机构运动分析的目的与方法;机构速度分析的瞬心法;机构运动分析的矢量方程图解法;综合运用瞬心法和矢量方程图解法作机构速度分析;机构运动分析的解析法。 3、力分析的目的与方法;构件惯性力的确定;不考虑摩擦的机构力分析;运动副的摩擦分析;考虑摩擦的机构力分析。 4、机械的效率;机械的自锁。 5、平面四杆机构的类型与应用;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知识;平面四杆机构设计的图解法;平面四杆机构设计的实验法和解析法。 6、凸轮机构的应用与分类;推杆的常用运动规律;凸轮廓线的图解法设计;凸轮廓线的解析法设计;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 7、齿轮机构的应用与分类;齿轮的齿廓曲线;渐开线及其特性;渐开线齿廓的啮合传动;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与尺寸;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传动的重合度;渐开线齿廓的切制原理;齿廓的根切及最少齿数;变位齿轮概述;变位齿轮及其传动计算;斜齿圆柱齿轮传动;蜗轮蜗杆传动;圆锥齿轮传动。 8、齿轮系的功用与分类;定轴轮系的传动比;周转轮系的传动比;复合轮系的传动比。 9、棘轮机构;槽轮机构;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 10、机械平衡概述;刚性转子的静平衡计算;刚性转子的动平衡计算。 11、机械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概述;稳定运转状态下机械的周期性速度波动及其调节;机械的非周期性速度波动及其调节。 |
|||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
|||
考试形式:笔试。 试卷结构:选择题、填空题、分析题、作图题、计算题 |
|||
参考书目: |
|||
《机械原理》,孙恒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年5月第7版。 |
科目名称 |
控制工程基础 |
科目代码 |
802 |
一、考试范围及要点 |
|||
1、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重点是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的概念,理解对控制性能的基本要求,了解各种典型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控制理论的发展过程。 2、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掌握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的基本概念,了解微分方程一般建立方法,理解传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掌握动态结构图的建立和化简规则。知识点为:传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动态结构图的建立,动态结构图的化简,自动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3、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 了解和掌握经典控制理论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时域分析法,能够用该方法分析控制系统的各种控制性能(包括稳定性,快速性和稳态精度)。知识点为:典型控制过程及性能指标,一阶系统分析,二阶系统分析,高阶系统的低阶化,稳定性与代数判据,稳态误差分析。 4、自动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 要求掌握各种系统和环节的幅相频率特性和对数频率特性的画法,并能通过频率特性分析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知识点为: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系统开环频率特性,乃奎斯特稳定判据及对数稳定判据,稳定裕度及计算,系统闭环频率特性。 5、自动控制系统的校正装置综合 在对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控制性能的改进就涉及到系统的校正。要求在建立控制系统校正的一般概念的基础上,对串联校正,反馈校正,前置校正有较为全面的理解。掌握频率法校正的一般方法。知识点为:控制系统校正的概念,串联校正、反馈校正和前置校正在校正中的应用。 |
|||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
|||
1、填空(25分) 2、简答题(15分) 3、计算及分析题(80分) 4、综合应用题(30分) |
|||
参考书目: |
|||
《控制工程基础》(第三版)孔祥东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
科目名称 |
基础工业工程 |
科目代码 |
804 |
一、考试范围及要点 |
|||
1、生产与生产率管理 生产率定义,生产率测定与评价定义,生产率测评的意义、种类,生产率评价方法及其计算。流水线生产的基本特点。 2、工业工程概述 1)工业工程概念及说明,工业工程学科性质、内涵、意识,工业工程三个代表人物贡献及发展历程。 2)工业工程与生产率工程的关系,工业工程与管理科学的关系。 3、工作研究 1)工作研究的特点、内容、分析技术、实施步骤。 2)方法研究的概念、特点与目的。 3)作业测定的定义、目的与用途。 4、程序分析 1)程序分析的概念、特点与目的。 2)工艺程序分析的概念,绘制工艺程序图。 3)流程程序分析的概念与特点,绘制物料型流程程序图和人流型流程程序图。 4)结合线路图与流程程序图对生产或管理流程进行分析。 5、作业分析 1)作业分析概念、种类,绘制人-机作业分析图(含闲余能力计算)。 2)联合作业分析概念、目的与基本原则,绘制联合作业分析图。 3)双手作业分析概念、特征与应用,绘制双手作业分析图。 6、动作分析 1)动作分析的概念、用途。 2)理解动作经济四条基本原则、动作三要素。 3)绘制动素图并结合动作经济原则对工作地布置和工作方法进行改善。 7、秒表时间研究 1)秒表时间研究的概念与特点,秒表时间研究的步骤。 2)速度评定法和合成评定法。 8、工作抽样 1)工作抽样的概念、特征。 2)工作抽样方法与步骤。 9、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 1)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的概念、用途。 2)模特排时法的基本原理与特点,熟练掌握模特法21种动作分类。运用模特法进行简单时间分析。 10、学习曲线 学习曲线的概念、原理与应用。 11、现场管理方法 1)现场管理、目视管理、定置管理的概念、方法。 2)“5s”定义、“5s”管理的内容。 |
|||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
|||
1、考试形式 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8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 2、试卷结构 考核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理解”约占40%,“简单应用”约占30%,“综合应用”约占30%。题型为: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分析题。 |
|||
参考书目: |
|||
《基础工业工程》,易树平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06年第1版。 |
科目名称 |
工业设计理论 |
科目代码 |
337 |
一、考试范围及要点 |
|||
1.设计的概念与内涵及工业设计的学科体系 2.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经济形态与设计观念和方法的关系 3.不同设计观的正误 4. 第一自然与人为事物 5.工业设计的定义和外延 6.工业设计的内容 7.系统与系统论思想 8.产品设计目标系统的外部与内部因素 9. 产品设计程序 10.以机器为本、以人为本及以生态为本的设计思想 |
|||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
|||
1.名词解释 2.简答题 3.论述分析题 4.设计分析题 |
|||
参考书目: |
|||
1.《工业设计学概论》,柳冠中著,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第1版; 2.《工业设计概论》,程能林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第2版; 3.《工业设计思想基础》,李乐山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第1版。 |
科目名称 |
工业设计史 |
科目代码 |
803 |
一、考试范围及要点 |
|||
1、工业革命以前的设计 1)设计的萌芽;2)手工艺设计; 2、1750—1914年的工业设计 1)18世纪的设计与商业;2)机械化与设计;3)设计改革 3、1915—1939年的工业设计 1)工业、技术与设计;2)艺术变革与现代设计;3)20世纪20—30年代的流行风格 4、1940年至当代的工业设计 1)战后重建与设计;2)职业工业设计师的出现;3)走向多元化;4)信息时代的工业设计 5、设计表达 1)设计理念、思想和方法;2)手绘表达 |
|||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
|||
闭卷考试。填空题、名词解释题、问答题、论述题、设计题 |
|||
参考书目: |
|||
工业设计史,何人可,高等教育出版社,第4版 |
复试考试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 |
机械设计 |
科目代码 |
|
一、考试范围及要点 |
|||
1、机器的组成;设计机器的一般程序;对机器的主要要求;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设计机械零件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机械零件的设计准则;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 2、材料的疲劳特性;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机械零件的抗断裂强度;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 3、摩擦;磨损;润滑剂、添加剂和润滑方法;流体润滑原理。 4、螺纹;螺纹连接的类型和标准连接件;螺纹连接的预紧;螺纹连接的防松;螺纹连接的强度计算;螺栓组连接的设计;螺纹连接件的材料和许用应力。 5、键连接;花键连接。 6、带传动概述;带传动工作情况的分析;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V带轮的设计。 7、链传动概述;传动链的结构特点;滚子链链轮的结构和材料;链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 8、齿轮传动概述;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齿轮的材料及其选择原则;齿轮传动的计算载荷;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齿轮传动的设计参数、许用应力与精度选择;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齿轮的结构设计;齿轮传动的润滑。 9、蜗杆传动的类型;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普通圆柱蜗杆传动承载能力计算;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效率、润滑及热平衡计算。 10、径向滑动轴承的主要结构型式;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及常用材料;轴瓦结构;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设计计算;液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设计计算。 11、滚动轴承的主要型式及其代号;滚动轴承类型的选择;滚动轴承的工作情况;滚动轴承尺寸的选择;轴承装置的设计。 12、联轴器的种类和特性;联轴器的选择。 13、概述;轴的结构设计;轴的计算。 |
|||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
|||
考试形式:笔试。 试卷结构:选择题、填空题、分析题、作图题、计算题 |
|||
参考书目: |
|||
《机械设计》,濮良贵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年5月第8版。 |
|||
科目名称 |
测试技术基础 |
科目代码 |
|
一、考试范围及要点 |
|||
1、测试技术概述 掌握测试含义、测试系统及其组成,理解电测法含义。 2、信号及其频谱分析 掌握信号的分类,理解周期信号及非周期信号频谱分析方法,掌握复杂周期信号频谱的绘制,掌握复杂周期及非周期信号的频谱特点,理解时域及频域描述的含义 3、测量装置的基本特性 掌握线性时不变系统特性、测量装置静态特性指标,掌握一阶装置的动态特性指标,掌握二阶装置频响曲线特点,掌握装置实现不失真测量的条件,理解测量装置基本特性的测试方法,了解信号失真的原因及类型。 4、传感器 掌握传感器的定义、组成、分类,掌握电阻式、电容式、电感式、磁电式、压电式、涡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掌握传感器的选用原则。 5、中间转换电路 掌握交、直流电桥电桥特点及其基本特性,调制和解调的基本概念,幅度调制及解调的的方法及应用,滤波器的分类、作用及其特点。 6、运动参量测量 掌握位移、速度、加速度测量的基本原理,重点掌握光电编码器、光栅传感器测量位移的原理及实际应用。 7、温度测量 掌握热电偶测温的工作原理、冷端温度补偿、实际应用,理解热电阻、热敏电阻测温的基本原理 |
|||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
|||
考试形式:笔试; 试卷结构:a.填空(约20%); b.单选题 (约30%); c.简答题(30%); d.计算题(20%) |
|||
参考书目: |
|||
测试技术基础, 韩峰,刘海伦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
|||
科目名称 |
设施规划 |
科目代码 |
|
一、考试范围及要点 |
|||
1绪论 (1)物流概念,分类、特征以及物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2)掌握物流工程的概念,发展过程及发展趋势。 2 企业物流网络规划与厂址选择 (1)厂址选择的重要性。 (2)厂址选择的基本原则。 (3)厂址的环境影响评价重要性和报告内容。 (3)厂址选择分析方法(重心法、运输法)。 3 系统布置设计 (1)设施规划与设计的研究范围、目标和原则。 (2)工艺过程图绘制、物流强度计算、物流相关表的绘制、作业单位相互关系表、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总平面布置图需要考虑的因素。 4 物流搬运系统设计 (1)物流搬运的概念。 (2)物料搬运的活性、搬运活性指数、物料搬运的单元化和标准化、物流基础模数和物流模数的定义。 (3)物流搬运系统分析方法SHA,设计阶段、物料分类、移动分析(搬运路线分析、物料进出表和搬运活动一览表)、搬运路线和方案选择、SHA与SLP的结合分析。 5方案评价与选择 (1)物流距离图分析。 (2)单项指标比较评价。 (3)综合指标比较评价。 |
|||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
|||
闭卷考试 试卷结构为概念题、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 |
|||
参考书目: |
|||
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程国全,中国物资出版社,第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