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2019年东北财经大学各学院、专业介绍(6)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9-24


金融硕士(非全日制)旨在为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培养具有扎实的金融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富 有创新精神和进取品格,具有较强的从事金融实际工作能力,适应银行类金融机构、证券类金融机构、基金管理公司、 期货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以及政府金融管理部门、企业资金运营部门等工作需求的高层次金融专业人 才。该专业招收大学本科毕业后有 1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 3 年以上工
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 1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联系电话:0411-84713242 传    真:0411-84713242
联 系 人:谭永志
邮    箱:dufemfi@126.com 学院网址:http://sf.dufe.edu.cn


010 经济学院
学院简介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成立于 1997 年 9 月 12 日,其前身是东北财经大学经济系。2002 年 8 月,改建成立经济 学院。2015 年 5 月,学校进行学科重组,原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的数量经济学科调整至经济学院,成立新经济学院。
自建院以来,学院禀承“经邦济世,学本求真”的院训,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共 有教师 50 人,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具有教授职称的 18 人,其中博士生导师 14 人。这支队伍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
特殊津贴专家 4 人,国家****领军人才 1 人,全国模范教师 1 人,财政部学科带头人 3 人,辽宁省教学名师 1 人,
辽宁省特聘教授 4 人,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1 人,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副理事长 1 人。 学院包含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经过二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的学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构建了以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特色的本科、硕士及博士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除具有经济学学士学位授予权 外,拥有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等七个 专业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理论经济学还增设了经济哲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其中,产业经济学为国家重点学 科,数量经济学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经济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的办学方针,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加强科研创新能 力建设。“计量经济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及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经济计量分析类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优秀 教学团队;多项教学成果获国家级或省级教学成果奖;多名教师被省、市及学校授予“教学名师”称号。多位教师指 导学生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并获奖。近 5 年来,学院科研成果丰硕,共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和其它省部级科研项目 90 余项;出版了 40 部高水平学术著作;在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经济学季刊》、《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统计 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500 余篇;获教育部优秀成果奖、省级教学成果奖、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省自然
科学学术成果奖等各类奖励 90 余项。 学院注重国内外学术交流,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新加坡等国家著名大学建立了密切的学术合作关系,聘请美
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 Aman Ullah 教授、南加洲大学萧政教授、华盛顿大学范延琴教授、堪萨斯大学蔡宗武教授多名 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和计量经济学家担任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聘请新加坡管理大学余俊教授为****讲座教授。
学院一直秉承高、精、尖的目标,培养经济学基本功扎实、知识结构合理、理论与实践应用能力相结合的优秀人 才。截至 2018 年,累计为社会培养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183 人,硕士研究生 1249 人。近 5 年,共有 5 名硕士毕业
 
生获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有 3 名博士毕业生和 1 名硕士毕业生分别获辽宁省优秀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目前在读博士研究生 115 人,硕士研究生 194 人。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始终保持 95%以上,连续位居学校各院系就 业率前列。
专业简介
1.经济思想史 经济思想史是理论经济学所包括的六大学科之一,是理论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思想史对于从源流上、从
历史发展过程上掌握现代经济理论的各方面内容具有至关重要的基础作用。经济思想史专业将从世界范围、从中国和 外国相结合的角度研究人类经济思想从古代、近代到现代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性,培养高素质的学贯中西,博古 通今的经济理论人才。
经济思想史专业,尤其是中国经济思想史方向,曾经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占据着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界“四分天下 有其一”的地位。以张守军教授为带头人的中国经济思想史硕士点是我国经济思想史专业较早的硕士授权点之一。2002 年学校理论经济学学科被国务院批准成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经济思想史专业又增加了外国经济思想史和经济 方法论史两个方向,并开始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目前,东北财经大学经济思想史学科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制度 经济学分析”、“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研究”、“转型经济理论的比较研究”、“后凯恩斯经济学发展与演进”与“经 济哲学与方法论”等具有显著特色的学科方向,推出了一批高质量成果。
该专业的毕业生可以承担高等学校的经济学、外国经济思想史、中国经济思想史、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当代 经济理论和经济学方法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该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主要课程: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学说史、新政治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奥地利经 济学研究、人力资本理论等。
2.经济史 经济史是理论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类社会各个历史时期、各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
系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它为总结历史经验和预见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提供依据,也为研究各个历 史时期形成的经济思想、学说和政策提供历史背景。经济史如按地域范围划分,有国别经济史、地区经济史、世界经 济史等;如按行业或部门划分,有工业经济史、农业经济史、银行发展史等;如按历史断代划分,有古代经济史、近 代经济史、现代经济史等。世界经济或某一国家经济现状的研究也属于现代经济史范围。
东北财经大学的经济史学科历史悠久,底蕴丰厚。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建校之初直至 90 年代,著名经济史学家 马大英教授在中国财政史方面的研究就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他的《汉代财政史》、《中国田赋史》等一系列开 创性的研究成果,不仅为学校的经济史学科奠定了学术根基,而且为中国经济史学科的发展做出了的重要贡献。经济 学院组建以后,重新整合了学术研究队伍,建立了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教学部,从而使经济史学科在学术团队建设、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学术交流等方面又有了突破性的进展。2002 年,经济史专业开始招收博士生和硕士生,从 而使本学科建设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目前,本学科在既往积累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财政史”、“明清时期贸易史”、 “经济制度与文化史”和“中外经济发展比较”等学科方向。
经济史专业的毕业生可以承担高校教师和与经济史相关的社会科学研究以及出版、文化传媒等部门的工作。 该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主要课程: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史研究方法与文献选读、中国经济制度变迁研究、
中国古代与近代经济史、中国现代经济史、经济学说史等。 3.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是研究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流行的经济理论以及根据这些理论制定的经济政策的学科,是理论经济学的 主要内容之一。西方经济学运用与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完全不同的理论逻辑和数学模型,揭示市场经济运行的基 本规律,以及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居民实现效用最大化、政府机构通过宏观调控实现充分就业,保证国民经济良性 运行的条件、机制和手段。通过学习和比较,有利于建立学生的理性思维,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经济学基 础。
东北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学科由早年在芝加哥大学留学的汪祥春教授创立,并分别于 1998 年、2002 年获得硕士 学位与博士学位授予权。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东北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学科目前有博士生导师 5 人,教授 6 人,副
教授 7 人,讲师 3 人,且全部具有博士学位。东北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学科的发展坚持高起点、国际化的思路,瞄准 国际经济学界的前沿领域和中国经济改革理论与实践的重大问题,并紧密结合自身队伍与学术资源的特点,逐步形成 了“新政治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和“人力资本理论”等具有显著特色的学科方向,相关老师在《中国社会科 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等高水平学术刊物发表了一批高水平学术论文。学科带头人杜两 省教授于 2012 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北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学科极为重视学生从事学术研究和创新性工 作能力的培养,本学科研究生多次获得省优秀博士论文和硕士论文奖。该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开设的课程: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经济学说史、西方经济学流派、制度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等。
 
4.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研究人口发展、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之间关系的一个经济学分支学科,
教育部将其设置为理论经济学的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科体系起源于 20 世纪 90 年代,作 为一个新兴学科,近年来迅速发展,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丰富。该专业为国家培养专业人才将较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基 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揭示、分析人口经济过程以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基本规律和 辩证关系,评价和指导制定相关政策的能力。本学科研究成果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路径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东北财经大学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是教育部最早设立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 授权点院校之一。本学科依托经济学院的辽宁省“一流学科”重点建设规划项目及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的经济学科优势, 侧重于将人口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相融合的交叉理论与应用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区域 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资源与环境政策管理,人口经济学等。本专业在全国模范教师为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下,研究团 队获得本门学科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省部委等科研项目 30 余项;出版本领域 6 部
高水平学术著作;在本学科专业领域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 100 余篇。本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师资研究团队已经积累 了丰富的本学科研究生培养经验,课程设置多样化并与国际接轨。在人才培养方面,本专业培养的专业人才是与区域 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高层次理论和高级研究人才,能够承担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相关资源与环境 政策管理部门的高级管理和规划工作。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学制二年半,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 该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方法、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
学、生态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应用时间序列分析、高等数理统计等。 5.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或称产业组织学,是从微观经济学细分出来的独立学科,是关注产业内部产业组织状况、具有竞争关 系的经济主体之间相互关系及政府产业政策的一门应用经济学学科。产业经济学学科体系建立于 20 世纪 30 年代,形 成了大量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数据,为产业界、高校、研究机构及公共部门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产业经济学的研 究成果为现实产业运行与政府产业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人才支撑与智库支撑。数位经济学家因在 产业经济学领域的研究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专业始建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取得长足的进展,目前是国家级 重点学科,也是我校最早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之一,在全国该专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拥有本领域全国 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产业经济学专业师资力量雄 厚,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众多,有很多具有重要影响的经济学者。研究成果丰硕,近些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 刊上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出版了大量产业经济学专业著作和译著。毕业生就业范围广泛,分布于高校、产业界与 政府部门,从事教学研究、专业咨询、产业监管等领域。
相关话题/东北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