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张春庆

大连理工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5-04


张春庆
院系:化工学院
办公电话:**
电子信箱:zhangchq@dlut.edu.cn
更新时间:2014-3-30
其他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个人简介
毕业院校:

11998/04-2005/11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高分子系,工学博士
1992/09-1995/07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高分子系,工学硕士
1988/09-1992/07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高分子系,工学学士

研究工作经历:

2005/01 - 至今,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高分子系,副教授
2012/01 -2012/06,美国PITTSBURGH大学,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访问学者
2011/06 -2011/12, 美国AKRON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科学系,访问学者
1997/11-2004/12,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高分子系,讲师
1995/07-1997/10,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高分子系,助教


社会兼职
《合成橡胶工业》通讯员
《石化技术与应用》通讯员


研究领域(研究课题)
主要研究兴趣集中在两个方面:
* 负离子聚合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
* 高性能功能化弹性体及树脂的合成

主要在研及完成项目:

1.负离子聚合技术制备侧基带反应性基团聚烯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
2.XXXXXXX用声隐身材料,军工863项目(2007AA03A232),项目负责人。

3.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项目,负离子聚合制备高反式丁二烯-异戊二烯橡胶的研究,项目负责人。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质子导电含氟六元环聚酰亚胺型膜材料的研制,项目第二完成人。
5. 企业委托项目,透明耐冲击丁苯纳米材料的研制,项目负责人。

硕博研究方向
1.负离子聚合基础理论及应用
2.功能化弹性体的合成
3.高性能树脂的合成


出版著作和论文
1.刘贤光, 张春庆, 张玉玲, 胡雁鸣*, 张学全. 以新癸酸钕/正丁基锂/氯化二乙基铝催化体系合成聚丁二烯, 合成橡胶工业, 36卷, 4期, 264-267页, 2013
2.刘贤光, 张春庆, 胡雁鸣*, 张学全. 钕系催化剂合成高顺式窄分布聚丁二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9卷, 6期, 28-31页, 2013
3.郁剑林, 李战胜, 李杨*, 张春庆. 丙烯腈-丁二烯-异戊二烯三元无规共聚物的催化加氢及表征, 合成橡胶工业, 35卷, 3期, 206-209页, 2012
4.古文正, 张春庆, 李杨*, 王玉荣. 丙烯腈-丁二烯-异戊二烯三元共聚物的合成, 合成橡胶工业, 35卷, 2期, 102-105页, 2012
5.高阳峰, 李杨*, 张春庆, 王艳色, 王玉荣. 窄分布液体聚丁二烯的聚合动力学及加氢效果, 石油化工, 41卷, 11期, 1272-1276页, 2012
6.Hongwei Ma, Bai Wang, Chunqing Zhang, Yang Li*, Yanming Hu, Yurong Wang.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 [(4-vinylphenyl)- dimethylsilane]-b-polybuta -diene-b –poly [(4-vinylphenyl)dimethylsilane] (PVPDMS-b-PBd-b-PVPDMS),.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2卷, 1371-1374页, 2011
7.马红卫, 李杨*, 张春庆, 王玉荣. 基于高真空实验技术活性阴离子聚合方法学研究进展, 高分子通报, 9期, 35-51页,2011
8.郭文俊, 李杨*, 张春庆, 胡雁鸣, 李战胜, 王玉荣. 用负离子原位聚合法合成链端氨基官能化集成橡胶, 合成橡胶工业, 34卷, 4期, 263-267页, 2011



工作成果(奖励、专利等)
已授权专利:

1.张春庆, 李战胜, 李杨, 王柏, 孟艳芳. 一种侧基含有硅氢反应性基团聚乙烯及其制备方法, 2014.1, 中国, **6.5
2.张春庆, 李杨, 李战胜, 刘晓磊, 胡雁鸣, 赵忠夫, 王艳色, 王玉荣. 聚丁二烯-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2012.9, 中国, **8.5
3.共轭二烯和单乙烯基芳烃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中国, 发明专利 ZL**。
4.共轭二烯和/或单乙烯基芳烃聚合物的制备方法,中国, 发明专利 ZL**.0。
5.多螯型有机锂引发剂、用其合成宽分子量分布高门尼粘度聚合物的方法,中国, 发明专利 ZL**.7。




在读学生人数
指导硕士3人,协助指导博士1人

毕业学生人数
已指导硕士18人

相关话题/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