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钱宇(兼职)

大连理工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5-04


钱宇(兼职)
院系:化工学院
办公电话:**
电子信箱:wangkf@dlut.ed.cn
更新时间:2005-4-7
其他专业:无



个人简介
198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获学士学位。1984年、1987年获清华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89年获挪威政府奖学金,在挪威工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1年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Canada)副研究员。1994年回国,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1996年被批准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社会兼职
中共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委员,研究生处处长、学位办公室主任、化工学院院长,化工过程工程研究室主任,中国造纸学会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学会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理事。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科技专家。

研究领域(研究课题)
钱宇教授主要从事过程系统工程领域的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在化工过程的数学模型、模拟和优化,设备设计和放大等方面具有较深的造诣。他提出的关于扩散模型和多级返流模型的一致性准则,澄清了国际学术界一个长达20年议而未决的重要学术争议,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同时,他致力于工业过程的优化和技术改造,曾负责炼油厂芳烃抽提过程的技术项目,其研究成果已广泛推广应用,取得了重大经济效益,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将人工智能和系统科学的最新成果应用于过程系统工程研究,是钱宇教授深入探索的一个交叉学科领域。其学术思想是模拟人类处理实际工程问题的思维模式和决策过程,利用专家知识、经验方程等非结构化知识,扩展系统建模理论、优化算法和控制策略,促进开发过程工业计算机集成管理和控制系统。他采用面向对象思想和专家系统技术开发的过程设计软件,被挪威国家石油公司采用;提出的模糊关系模型进行工业优化的方法,被加拿大造纸制浆协会推荐给下属公司采用。他提出的模糊系统的最大隶属度原则,在国际上首次将遗传算法用于求解非线性模糊系统规划并取得成功。对此,1996年欧洲智能计算技术大会主席齐默曼教授指出:智能辅助工程领域的最新进展在于模糊集理论与神经网络及遗传算法的结合。钱博士的研究表明模糊逻辑优化问题能够用遗传算法予以解决。这一基础模型算法问题的解决,使得过程工业系统的模糊控制和最优化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从而确立了在国际学术界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
钱教授上述内容的研究成果“智能辅助过程系统建模、优化的理论与方法”,获得了国家教委1997年科技进步奖。南京化工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时均等学者组成的评议组在评价申请人上述工作的理论成果和学术水平时指出:“钱宇教授对于智能辅助过程系统合成、建模、优化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是一项具有重要发现和开创性的学术成果。在基于模糊逻辑和平行处理的专家系统技术、模糊系统模型化和优化、遗传算法用于模糊系统求解以及人工神经网络用于过程操作优化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索研究,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理论和实用的方法。”
钱教授已将这些工作汇集成具有完整系统的系列论文,发表于国际著名的学术期刊上,获得的成果在国际上的领先性已得到各国学术界同行专家的认可,在国际上被多次引用,得到了国际学术权威的高度评价。表明这一系统性的研究已位于国际先进水平。在某些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钱教授先后在清华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讲授化工过程概念设计,化工过程模型化和计算机模拟,过程系统工程,化工数学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并在挪威、芬兰、加拿大、美国等多所大学讲学。迄今为止,钱宇教授已培养了博士生6名,硕士生10名,国内访问学者1名和指导博士后研究人员1名,为我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作出了贡献。


硕博研究方向
化工过程系统工程

出版著作和论文
钱教授著述颇丰,近十年来他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多达60多篇,其中有20多篇发表于如英国《计算机与化学工程学报》、德国《化学工程与技术学报》、美国《造纸学报》、《加拿大化工学报》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有三十多篇被SCI、EI收录和引用。他目前担任德国Physica-Verlag出版社学术专著的特约撰稿人,中国《高等化学工程学报》编委。钱教授是活跃的中青年学术专家,他多次参加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如世界化工大会、美国化学工程师年会、美国人工智能年会、国际过程系统工程大会等。


工作成果(奖励、专利等)
钱教授目前主持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教育部科研基金等多项课题,同时承担着石油化工、造纸自动化、环境治理工程等多项工业界委托的技术开发项目。


在读学生人数
10

毕业学生人数
16

相关话题/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