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徐 岩

江南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3-12-19


徐岩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详细内容



【个人简介】

姓名
徐岩

性别


出生日期
1962.08

职称
教授

电话
0510-85864112

传真
0510-85918201

E-mail
yxu@jiangnan.edu.cn





【学术简介】

〖学习经历〗:
1984年毕业于无锡轻工大学发酵工程专业、1990年和1997年分别获得无锡轻工业大学发酵工程专业硕士、博士学位。全国优秀教师(2007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4年)、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4年)、江苏省“333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工程”(第二层次)(2002年)、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省级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002年)、教育部****与创新团队的发展计划(团队带头人,2005年)
〖研究经历〗:
1984年毕业于国家级重点学科---无锡轻工大学发酵工程专业,一直从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1991-1992年在日本国东京大学农学部进行应用微生物研究1年;2001-2002年在日本国京都大学大学院应用生命专攻发酵生理研究室进行酶于生物催化研究,2005年在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从事研究。
〖学术及社会兼职〗:
国务院学位评议委员会第五届、第六届学科评议轻工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第十三、十四届化学科学部评议组成员,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酶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酿酒工程技术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日本酿造协会会员、英国酿造协会会员、美国食品技术协会会员、《微生物学报》、《食品生物技术》、《中国酿造》、《食品工业科技》、《生物加工过程》等多本学术期刊编委和多本国际杂志审稿人.

【主讲课程】

硕士研究生:《现代酿酒科学与技术》、《生物催化与手性技术》
生:《发酵工艺原理》

【指导硕、博士生研究方向】

博士研究生:发酵工程
硕士研究生:发酵工程、微生物学

【研究领域】

本研究室的研究活动主要集中在酿造微生物学与工业酶学领域,通过在酿造发酵过程中群体微生物结构与功能、微生物及其代谢机理、微生物新酶及其分子改造等研究工作,从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的水平上,解析微生物发酵机制、探索微生物酶蛋白的结构与催化功能的相互关系,提升和改造传统发酵工艺,采用发酵技术和酶技术发掘和延展新的生物制造过程,满足工业生物制造的需求。
主要研究内容:1)功能定向酿酒微生物及其代谢
2)微生物酶与分子酶工程
主要服务行业:中国优势传统酿造发酵产业、工业酶制剂产业和生物香料等精细化学品产业

【主要论著】(著作和论文)

在发酵工程和生物化工领域的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80多篇,其中SCI文章123篇。近三年代表性论文(均为通讯作者):
1.HuQingsen,XuYan*,NieYao.EnhancementofCandidaparapsilosiscatalyzingderacemizationof(R,S)-1-phenyl-1,2-ethanedioltoits(S)-enantiomerbyahighlyproductive“two-in-one”resin-basedinsituproductremovalstrategy.Bioresour.Technol.2010,101(21):8461-8463.
2.WangYuxia,LiJiming,XuYan*.CharacterizationofNovelβ-GlucosidaseswithTransglycosylationPropertiesfromTrichosporonasahii.J.Agric.FoodChem.2011,59,11219-112
3.DuH,FanWenlai,XuYan*.CharacterizationofGeosminasSourceofEarthyOdorinDifferentAromaTypeChineseLiquors.J.Agric.FoodChem.2011,59,(15),8331-8337.
4.ZhangRongzhen,GengYawei,XuYan*,ZhangWenchi,WangShanshan,XiaoRong.CarbonylreductaseSCRⅡfromCandidaparapsilosiscatalyzesanti-Prelogreactionto(S)-1-phenyl-1,2-ethanediolwithabsolutestereochemicalselectivity.Bioresour.Technol.2011,102(2):483-489.
5.YanZhen,NieYao,XuYan*.Biocatalyticreductionofprochiralaromaticketonestoopticallypurealcoholsbyanovelself-assembledsysteminvolvingcoupledenzymeforcofactorregeneration,Tetra.Lett.2011,52:999-1002
6.Wanghaiyan,Gaoyibao,FanQinwen,XuYan*.CharacterizationandcomparisonofmicrobialcommunityofdifferenttypicalChineseliquorDaqusbyPCR–DGGE.Lett.Appl.Microb.2011,53:134-140
7.DuHai,XuYan*.DeterminationoftheMicrobialOriginofGeosmininChineseLiquor.J.Agric.FoodChem.2012,60(9):2288–2292
8.WuQun,XuYan*.TranscriptomeProfilingofHeat-ResistantStrainBacilluslicheniformisCGMCC3962ProducingMaotaiFlavor.J.Agric.FoodChem.2012,60,2033−2038
9.YuXiaowei,TanNianjiang,XiaoRong,XuYan*.EngineeringaDisulfideBondintheLidHingeRegionofRhizopuschinensisLipase:IncreasedThermostabilityandAlteredAcylChainLengthSpecificity.PLOSONE.2012,7(10):2288–2292
10.YuXiaowei,WangRui,XuYan*,XiaoRong,ZhangMeng.EnhancedthermostabilityofaRhizopuschinensislipasebyinvivorecombinationinPichiapastoris.MicrobialCellFactories.2012
11.ZhangRongzhen,XuYan*,XiaoRong,ZhangBotao,WangLei.Efficientone-stepproductionof(S)-1-phenyl-1,2-ethanediolfrom(R)-enatiomerplusNAD+-NADPHin-situregenerationusingengineeredEscherichiacoli.MicrobialCellFactories.2012
12.WuQun,ChenLiangqiang,XuYan*.Yeastcommunityassociatedwiththesolidstateferment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aotai-flavorliquor,InternationalJournalofFoodMicrobiology.http://dx.doi.org/10.1016/2013.07.003

专著:
1)TradationalChineseBiotechnology,editedinBiotechnologyinChinaII,Springer,2010
2)Moutai:productionandsensoryproperties,editedinAlcoholicbeveragessensoryevaluationandconsumerresearch,Woodhead,2012
3)MicrobialCarbonylReductasesforAsymmetricReductions,editedinBiotechnologyofMicrobialEnzymes.2011NovaSciencePublishers,Inc
4)《发酵工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酿酒工艺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
6)《生物催化工艺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7)《酶工程》,科学出版社,2004
8)《酶工程原理与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9)《酒类风味化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10)《发酵食品微生物学》(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11)《现代食品微生物学》(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12)《葡萄酒酿造微生物学--实验技术与规程》(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13)《葡萄酒风味化学》(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科研项目】

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手性生物催化剂的理性设计(2011CB710802)
2.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酿酒原料高效安全制造技术研究(2013AA102108)
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生物催化不对称氧化还原反应制备芳基手性醇关键技术研究(2007AA02Z226)
4.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食品酶及其应用(2012AA022207)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白酒中异味萜类化合物产生微生物的代谢机制及其对酿造微生物群落结构调控的研究(31271921)
6.****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工业发酵与生物催化技术关键基础问题的研究(IRT0532)

【科研成果及奖励】

完成鉴定14项,其中13项达国际领先水平;验收2项(略)
科技奖励(二等奖以上):
1)传统发酵饮料酒高效、安全酿造的理论与关键技术应用,2012年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2)工业生物催化关键技术及在食品添加剂制造中的应用,2005年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3)氧化还原酶生物催化关键技术在手性化合物制造中应用,2008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
4)苹果酒生产关键技术研究,2005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5)白酒中特征风味及风味导向功能微生物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1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6)华根霉产脂肪酶及有机相中脂肪酶酶法生物转化短链脂肪酸酯技术,2002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7)工业酶开发关键技术及其在绿色行业中的应用,2011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

【所获专利】

申请国家发明97项、美国专利1项,其中授权59项

【在读硕、博士人数】

博士生12人、硕士生13人

【已毕业硕、博士人数】

已经指导84名硕士、15名博士毕业

【指导本科生人数】

58人

【以上资料更新日期】

2013.8.




相关话题/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