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苏州纳米所冷凝微滴自驱离纳米仿生界面取得新进展_苏州纳米所

苏州纳米所 免费考研网/2018-05-14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高雪峰研究员课题组聚焦冷凝微滴自驱离纳米仿生界面的设计、制备、性能调控及潜在应用展开了一系列探索。受蝉翼及弹射孢子表面冷凝液滴融合自去除原理启发,他们首先仿制了聚合物纳米乳突及纳米锥阵列结构(Chem. Commun.2012, 48, 11322;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2012, 4, 5678;Small2014, 10, 2578),冷凝动力学研究显示:聚合物纳米乳突顶部尖锐化是确保冷凝微滴融合自去除的关键(Adv. Mater. Interfaces 2015, 2, 1500238)。随后,他们提出材料表面原位生长密排列准直纳米针可实现小尺度冷凝微滴高效自弹射去除的策略,实验与理论结合揭示了纳米结构表面极低的固液黏附是确保冷凝微滴利用自身融合释放的微弱过剩表面能实现自弹射去除的机理(J. Phys. Chem. Lett. 2014, 5, 2084)。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功能界面构筑单元的设计原理:特征间距在亚微米尺度以避免水汽侵入;控制足够的高度或深度避免悬浮液桥接触结构底部;采用离散突起形貌降低固-液界面黏附以实现冷凝微滴自弹射去除。遵循这一原理,先后设计制备了多种纳米针锥构型(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2014, 6, 8976;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2015, 7, 10660;Adv. Mater. Interfaces2016, 3, 1600362;ChemNanoMat2016, 2, 1018)、纳米粒子多孔构型(Angew. Chem. Int. Ed.2015, 54, 4876)以及纳米棒-孔复合构型(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2015, 7, 18206;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2015, 7, 11079),经低表面能化学修饰后都具有优异的冷凝微滴自弹射去除功能。

  初步研究显示:冷凝微滴自驱离纳米仿生界面与微热辅助技术相结合,可实现表面持续无霜(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2014, 6, 8976),这一创新策略将有助于研制更节能的空调/热泵换热器。这种仿生界面还具有优异的过冷水不沾功能,是一种理想的节能技术,可用于飞行器机翼防冻雨结冰(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2015, 7, 26391)。此外,这种仿生界面比普通金属表面有更高效的冷凝传热性能(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2015, 7, 11719;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2015, 7,10660),相关知识创新将有助于设计开发性能更卓越的传热传质界面材料与热控器件。

  最近,受《先进材料》杂志约稿,他们对冷凝微滴自驱离纳米仿生界面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专题报道及评述(Adv. Mater. 2017, 29, 1703002, DOI: 10.1002/adma.201703002),文章涉及功能界面的生物原型、机理及构筑原则、金属基功能界面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能源相关应用领域的最新进展;最后,文章还总结了该研究领域目前存在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尤其如何利用其它仿生策略来设计开发性能更卓越的冷凝微滴自驱离功能界面。

  上述工作得到科技部、基金委、中科院、江苏省等项目支持。



图1.冷凝微滴自驱离功能界面的生物原型。(a-b)荷叶表面低黏超疏水特性在冷凝环境下失效,冷凝微滴牢牢粘附在表面。(c-e)具有水汽不沾功能的蚊眼表面。 (f)具有冷凝微滴融合自去除功能的蝉翼表面。(g)弹射孢子利用冷凝微滴融合自弹射去除的模型图。

      

图2.冷凝微滴自驱离纳米仿生界面构筑原则。(a-d) 纳米结构表面冷凝微滴融合自弹射去除的原理图。(e)构筑单元设计三原则。(f-g) 材料表面原位生长密排列准直纳米针实现冷凝微滴自弹射去除的策略。    



图3.纳米仿生界面节能应用探索:(a,b)空调换热器除露防霜的需求及功能界面效果演示。(c,d) 机翼防冻雨结冰的需求及功能界面效果演示。



图4. 纳米仿生界面强化传热探索。(a,b)棱状纳米针簇结构SEM图。(c)光学图显示了纳米表面相比光滑疏水表面具有非凡的小尺度冷凝微滴高效自更新功能。(d-f)纳米结构表面高密度冷凝核化机理的模型图。(g,h)针簇内冷凝液滴自输运-自膨胀生长模式。(i,j) 针簇顶部汇聚处的冷凝液滴自膨胀生长模式。(k) 冷凝液滴融合自弹射去除的模型图。(l) 纳米样品与铜表面滴状冷凝传热系数对比。
相关话题/纳米 结构 材料 传热 设计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苏州纳米所锂硫电池研究取得进展_苏州纳米所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人类对电化学储能技术的需求日益增大,研究人员都在寻找具有更高比能量的下一代二次电池。锂硫电池以硫为正极活性物质,基于硫与锂之间的可逆电化学反应来实现能量储存和释放,其理论质量比能量可达到2600Wh/kg,是目前锂离子电池的3-5倍,有望被应用于动力电池、便携式电子产品等领域, ...
    苏州纳米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高性能半导体性碳纳米管分离纯化取得新的进展_苏州纳米所
    单壁碳纳米管(SWCNTs)由于其优异的电荷传输性能、良好的溶液加工性,高柔性,优异的力学性能和高的导热性能,优异的机械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在电子器件和光电子器件上有广泛的应用,例如,透明导电膜电极,薄膜晶体管,逻辑电路,柔性可穿戴电子器件,化学与生物传感器,超级电容器,太阳能电池等。其中,以SWC ...
    苏州纳米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中国科学报】中科院苏州纳米所构建新型复合超疏水智能涂层_苏州纳米所
    制造人工超疏水表面并将其广泛地应用于防水、自清洁以及选择性吸收等领域已经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然而稳定性、灵活性以及实用性目前仍然是超疏水材料在应用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除此之外,能将超疏水材料与可穿戴柔性传感应用相结合的超疏水智能涂层还未见报道。记者日前从中科院苏州纳米所获悉,该所张珽团队构筑了有多级微 ...
    苏州纳米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苏州纳米所薄膜太阳能电池能级排布研究取得新进展_苏州纳米所
    近年来,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例如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器件,有机光伏器件等,以其低成本、高效率、结构简单、柔性携带等优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对于薄膜太阳能电池而言,器件能级排布决定着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复合、传输和收集等微观物理过程,是器件性能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如何有效调控和表征器件能级排布,是理 ...
    苏州纳米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苏州纳米所可穿戴汗液传感器研究获得新进展_苏州纳米所
    人体汗液中富含大量潜在的与健康和疾病相关的标志物,相比较常规的血液和尿液检测,其具有非侵入(Non-invasive)和实时连续监测等优势,因此可穿戴汗液传感器的研究成为了目前可穿戴健康电子设备领域发展的重点之一。微型化、集成化的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和全固态参比电极是检测汗液中电解质离子浓度的核心传 ...
    苏州纳米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苏州纳米所在多功能超疏水智能涂层方面研究获得新进展_苏州纳米所
    超疏水界面,通常是指水与材料表面的接触角大于150°,如:生活中常见的荷叶和水黾科昆虫的腿部。制造人工超疏水表面并将其广泛的应用于防水、自清洁、减阻以及选择性吸收等领域已经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然而稳定性、灵活性以及实用性目前仍然是超疏水材料在实际应用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除此之外,能将超疏水材料与可穿戴 ...
    苏州纳米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苏州纳米所与东南大学合作在硅基近红外光电转换方面取得新进展_苏州纳米所
    近红外光电检测对光谱、夜间监控、红外导引、光通信等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CMOS技术的发展使得Si基光电子器件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由于Si自身带隙较大,普通的Si基光电探测器通常无法在超过1200nm的近红外光谱区域有效工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在Si材料表面沉积一层金属薄膜,形成 ...
    苏州纳米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苏州纳米所柔性传感及智能穿戴应用研究获新进展_苏州纳米所
    随着智能材料和柔性电子学的迅速发展,为人体内外环境监测与预警,便携式医疗以及人机交互等智能穿戴应用开辟了全新的道路。传感器作为智能穿戴系统的核心,近年来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在器件柔性、灵敏度等方面的研究更是取得了可观的成果。然而,现有大部分柔性传感器仍存在需电源驱动、无方向识别性以及复杂大形 ...
    苏州纳米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苏州纳米所在黑磷掺杂改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_苏州纳米所
    黑磷,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维材料,具有可调的带隙(通过厚度调控)以及大于1000cm2V-1s-1的电子迁移率,既能弥补石墨烯零带隙的不足,也能克服TMDCs载流子迁移率低的缺点,是高性能的纳米电子器件的优秀候选材料。然而,本征黑磷是P型材料,虽然空穴传输能力强,但是电子传输能力却很差。这种单极性特性使 ...
    苏州纳米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苏州纳米所等在快速批量制备高质量石墨烯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_苏州纳米所
    因为在半导体工业中具有良好的集成兼容性以及低廉的成本优势,铜基表面化学气相沉积(CVD)法被认为是最有潜力实现大规模制备高质量石墨烯的方法。通过近10年的努力(2007-2017),铜基CVD法已经在大批量、高质量和快速制备三个方向分别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进展。然而,对于能够同时实现快速,大批量和高质 ...
    苏州纳米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