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光电检测对光谱、夜间监控、红外导引、光通信等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CMOS技术的发展使得Si基光电子器件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由于Si自身带隙较大,普通的Si基光电探测器通常无法在超过1200nm的近红外光谱区域有效工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在Si材料表面沉积一层金属薄膜,形成金属-半导体之间的肖特基结,金属中自由电子吸收光子能量后可以穿过肖特基势垒,并进入Si材料中形成光电流。这种响应的截止波长由势垒高度决定,从而打破了半导体带隙的限制。在这个依赖热电子发射的光电响应机制下,金属结构对器件的近红外探测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基于如传输表面等离激元共振(PSPR),局部表面等离激元共振(LSPR)和谐振腔共振等,纳米棒、纳米线、光栅等各种金属纳米结构已经被证明可以增强热电子光电响应。然而,这类结构的量子效率仍然较低,同时这些精细规则的纳米结构大大增加了生产工艺的复杂性和生产成本,使其无法实现大规模、低成本制造。
近日,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陈沁课题组联合东南大学的王琦龙教授紧密合作,在低成本高效硅基热电子红外光电探测器方面取得了系列进展。他们首先提出了Au纳米颗粒修饰Si金字塔结构的方案,实验证明他们制备的这些器件的性能与那些精心设计、成本高昂的Si基近红外光电探测器性能相当,有望应用在大规模热光伏电池和低成本红外检测中。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Nanotechnology(28:275202,2017,http://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1088/1361-6528/aa74a3/meta)期刊上。所采用的工艺十分简单:通过使用标准的各向异性化学湿蚀刻法来实现Si基金字塔的构建;然后在其表面溅射一层Au薄膜;接着通过快速热退火法形成修饰的金纳米颗粒;随后在金字塔那面通过磁控溅射沉积ITO薄膜,在另一面通过热蒸发沉积铝膜作为背电极;最后,样品通过铟锡焊接到芯片载体上,就完成了探测器的制作(图1,2)。他们发现金字塔表面增强了入射光子与Au纳米颗粒之间的耦合效应,因为这种金字塔表面减少了背反射光并使得光子在Au纳米颗粒内部多次反射,增加了入射光走的距离,而且Au纳米粒子的引入还使得器件的局部电磁场产生了增强,从而使光子可以被显著吸收,提高了光电转换量子效率。
图1 Au纳米颗粒装饰的Si金字塔制造工艺的示意图和实验结果SEM图(来源于Nanotechnology)
进一步,他们采用了Au纳米颗粒-介质-金反射镜的结构,充分利用无序金属纳米颗粒的宽带高光学吸收和Au/TiO2/Si组成的全向肖特基结,在光学与电学两个方面同时入手提高光电转换的内外量子效率。这种密集的随机热点(hot spot)分布大大提升了光吸收与热电子发射的效率,光电响应度是目前最高结果之一,硅光电响应截止波长扩展到近2um,展示了有效的近红外硅基光电应用。此外,通过时间分辨的IV正反偏压测试分析,他们深入剖析了光热电过程中热电子光电效应和光热效应的关系,揭开了前人工作中忽视的热电子光发射过程寄生的光热效应,为表面等离激元增强的热电子发射在光电转换、光催化、光传感应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相关结果发表在Laser & Photonics Reviews(DOI:10.1002/lpor.201700059,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lpor.201700059/full)
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科院前沿大力支持。
图2 Au纳米颗粒-介质-金反射镜结构的硅基热电子光探测器,能带结构、光学表征和实验SEM图 (来源于Laser & Photonics Reviews)
图3 光电测试分析结果 (来源于Laser & Photonics Reviews)
(部分内容来源于江苏省纳米创新中心,
原文链接:http://jsnano.sipac.gov.cn/Nano/Apps/portal/index.php?s=/News/newsDetail/i/2/id/2DE2DA35-636A-A31A-2662-7DCC415B3B76 )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苏州纳米所与东南大学合作在硅基近红外光电转换方面取得新进展_苏州纳米所
苏州纳米所 免费考研网/2018-05-14
相关话题/纳米 光电 电子 结构 金属
苏州纳米所柔性传感及智能穿戴应用研究获新进展_苏州纳米所
随着智能材料和柔性电子学的迅速发展,为人体内外环境监测与预警,便携式医疗以及人机交互等智能穿戴应用开辟了全新的道路。传感器作为智能穿戴系统的核心,近年来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在器件柔性、灵敏度等方面的研究更是取得了可观的成果。然而,现有大部分柔性传感器仍存在需电源驱动、无方向识别性以及复杂大形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 苏州纳米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苏州纳米所在黑磷掺杂改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_苏州纳米所
黑磷,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维材料,具有可调的带隙(通过厚度调控)以及大于1000cm2V-1s-1的电子迁移率,既能弥补石墨烯零带隙的不足,也能克服TMDCs载流子迁移率低的缺点,是高性能的纳米电子器件的优秀候选材料。然而,本征黑磷是P型材料,虽然空穴传输能力强,但是电子传输能力却很差。这种单极性特性使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 苏州纳米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苏州纳米所等在快速批量制备高质量石墨烯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_苏州纳米所
因为在半导体工业中具有良好的集成兼容性以及低廉的成本优势,铜基表面化学气相沉积(CVD)法被认为是最有潜力实现大规模制备高质量石墨烯的方法。通过近10年的努力(2007-2017),铜基CVD法已经在大批量、高质量和快速制备三个方向分别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进展。然而,对于能够同时实现快速,大批量和高质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 苏州纳米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苏州纳米所等在碳气凝胶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_苏州纳米所
气凝胶曾被誉为改变世界的新材料,在航空航天、国防等高技术领域及建筑、工业管道保温等民用领域都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从结构上看,气凝胶是由零维的量子点、一维的纳米线或者二维的纳米片等低维纳米结构经三维组装而成的超轻多孔纳米材料。低维纳米结构的各种变量,如几何形状、尺寸、密度、表面形貌、化学属性等参数,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 苏州纳米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苏州纳米所在利用DNA折纸术构建金纳米棒 @ 金纳米粒子手性螺旋超结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_苏州纳米所
等离子体纳米粒子及其组装结构因为优异的光学特性在纳米科技中具有广泛应用,如超材料,生物传感器,光电器件等。精准构建等离子体纳米结构对于光学特性的深入研究意义重大,而精确调控等离子体纳米粒子的表面功能性质则是进一步获得复杂自组装体系的关键。目前借助各种物理和化学方法,可在纳米粒子表面的一定区域范围实现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 苏州纳米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苏州纳米所与中电十三所合作取得石墨烯太赫兹外差混频探测器研究新进展_苏州纳米所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三研究所专用集成电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与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中科院纳米器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再次合作,在高灵敏度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G-FET)太赫兹自混频(Homodynemixing)探测器的基础上,实现了外差混频(Heterodynemixing)和分谐波混频(Sub-h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 苏州纳米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苏州纳米所柔性超级电容器研究取得新进展_苏州纳米所
随着柔性电子学的发展,可穿戴电子设备正在飞速进入人们的生活。为了实现可穿戴器件的产品化,其供能部件也需要柔性化和高性能化,因此,高性能的柔性储能器件将越来越显示出其潜在的市场价值。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的电能存储器件,能量密度高于传统的平行板电容器,功率密度和使用寿命优于锂离子电池,因而被广泛的研究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 苏州纳米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苏州纳米所取得高灵敏度太赫兹探测器研究新进展_苏州纳米所
近日,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中科院纳米器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秦华团队公布了能够在液氮温度下灵敏探测太赫兹波黑体辐射的氮化镓基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探测器研究结果,首次直接验证了天线耦合的场效应晶体管可用于非相干太赫兹波的灵敏探测。结果发表在Appl.Phys.Lett.110,171109(2017),并被A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 苏州纳米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苏州纳米所等在高灵敏度石墨烯太赫兹探测器研究中取得进展_苏州纳米所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中科院纳米器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秦华团队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三研究所专用集成电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合作,成功获得了高灵敏度石墨烯(Graphene)太赫兹探测器,灵敏度达到同类石墨烯探测器的最好水平,该结果近期发表在碳材料领域著名的Carbon杂志上---Carbon116,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 苏州纳米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苏州纳米所在GaN基功率器件界面控制研究中取得进展_苏州纳米所
氮化镓(GaN)基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具有高电流密度、高开关速度和低导通电阻等优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使得GaN基HEMT器件成为下一代功率器件强有力的竞争者。然而,GaN器件与传统Si基器件不同,很难通过热氧化的方法获得低界面态密度的绝缘介质层。因此,如何降低界面态密度已经成为GaN基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 苏州纳米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