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工学一级学科代码:0805一级学科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代码:二级学科名称:)
请点击这里查看英文培养方案
一、学科简介 |
东南大学的材料学科源自上世纪50年代创建的铸造和建筑材料两个专业。八十年代以后上述两专业分别成为我国第一批材料学科的博士点和硕士点,2000年获得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涵盖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化学等二级学科,目前已具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新材料及其应用江苏省优势学科、材料学江苏省重点学科、江苏省土木工程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先进金属材料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形成了高性能金属材料、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凝固材料与组织模拟、特种功能材料及生物材料与器件等重点方向。近五年来,承担了包括 “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与支撑计划、省部级科研计划、重大工程和企业委托项目等大量创新科研项目,获得了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0余项。 |
|
二、培养目标 |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实事求是,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合作精神。掌握数字、现代数字通信理论、信号处理理论、移动通信,熟练掌握软、硬件开发工具。在本研究方向上具有系统和较深入的专门知识与实验技术,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硕士学位获得者能胜任科研,科技开发及教学工作。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
|
三、研究方向 |
1、金属材料2、土木工程材料3、功能材料4、生物医用材料5、生态环境材料6、非晶、纳米晶与微晶材料7、薄膜与涂层8、结构材料的强韧化9、材料组织与性能的预测和控制10、材料加工工艺与理论11、合金的凝固过程与控制12、材料的细观、微观与纳米力学13、材料微生物技术 |
|
四、培养年限 |
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最长可延至4年。 |
|
五、学位论文 |
文献阅读在论文选题及研究方向范围内至少阅读文献20篇,其中外文文献至少10篇,完成一篇综述。论文撰写 除符合学校规定外,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论述严谨、计算正确、数据可靠,且层次分明、文笔简洁、流畅、图标清晰。论文学术水平 学位论文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有一定学术价值,对国民经济发展有一定意义的课题。围绕论文开展科研工作的时间不少于1年。本学科申请硕士学位前发表论文应当符合学校学位委员会要求。 |
|
六、课程设置与考试要求
|
组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时间 | 授课方式 | 考试方式 | 备注 | A 公 共 学 位 课 程 | S000150 | 学位英语 | 68 | 3.0 | 春秋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03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0 | 秋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12999 | 专业外语(文献精读) | 18 | 1.0 | 春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C 专 业 必 修 学 位 课 程 | S000112 | 数值分析 | 54 | 3.0 | 春秋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5301 | 弹塑性力学 | 54 | 3.0 | 春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选1门 | S012102 | 材料热力学 | 54 | 3.0 | 春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S012114 | 材料物理 | 54 | 3.0 | 春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S019301 | 高等物理化学 | 54 | 3.0 | 秋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S012104 | 水泥化学 | 54 | 3.0 | 秋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选2-3 | S012110 | 物理冶金学 | 54 | 3.0 | 春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S012111 | 金属凝固原理 | 54 | 3.0 | 秋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S012126 | 固态相变 | 54 | 3.0 | 春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S012129 | 固态化学 | 54 | 3.0 | 春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S019305 | 高级生物化学与技术 | 54 | 3.0 | 秋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D 专 业 选 修 课 程 | S00030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8 | 1.0 | 秋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限选 |
必修环节 | 实践环节训练 | 一般为教学实践、生产实践(临床实践)或社会调查。计1学分 | 选听人文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 | 要求硕士生在中期考核前应选听人文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至少8次。计1学分 | 参加学术活动及学术论文撰写 | 参加学术研讨活动至少2次并撰写学术论文1篇。计1学分 |
|
注:1. 硕士生在校期间课程总学分最低要求为:理工类28学分,医学类30学分,文管类34学分,其中学位课程最低学分要求为:理工类16学分;文管医类18学分,其余为非学位课程。此外,还应完成必修环节3学分。2.要求硕士生所有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学年半内完成,其中学位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学年内完成。3.学位课程根据此表,非学位课程从“研究生课程目录”中选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