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营员们在“云端”充分感受我校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领略大师之道、感受科学精神、体验大学生活、感悟大学文化,2020年南航分营精心设计活动环节,内容分为“云游南航校园”“名家大师云端面对面”“线上线下互动科研与实践”和“云对话朋辈偶像”等四个篇章。
在南航分营网站上,营员们跟随主持人“一镜到底”打卡了南航校史馆、航空航天馆、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学生科技作品展示中心等地。学校10余名教授、研究员,20余位研究生携手“出镜”,从云端打开了营员们了解南航的一扇窗口。镜头中每页泛黄的历史记录、每台精密的实验仪器、每架功勋飞机都带领营员们认识了这所诞生于抗美援朝烽火中的院校,让营员们对“三航“特色、对一代代南航人传承的报国情怀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营员们对国之重器背后南航人的巨大付出十分感慨,也对优秀学子在科创赛场上创造的“南航现象”非常向往。

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纳米研究所所长郭万林以《航空航天与智能时代一一21世纪的科学问题》为题,带领营员们一同回顾了人类社会和航空航天科技历程,纵观纳米科技时代的革命性进展,感受智能科技时代的战鼓雷鸣,郭万林寄语营员们要培养家国情怀,在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上共同努力;航天学院院长助理康国华给营员们带来了一场《微小卫星技术前沿及大学生科创》的视听报告,用视频、图片等方式展示了国内外现代卫星的概念、种类、起源和发展,让营员大开眼界,南航网红“后浪”刘上的故事更让营员直呼“大神”;分营特邀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赴湖北黄石采访团成员、扬子晚报记者蔡蕴琦面向营员开设信仰公开课,直播分享《战“疫”最前线的永恒记忆——在湖北黄石“疫”线的32天》,在“感动、感恩、珍惜”刷屏的弹幕评论中,营员们为疫情防控中体现出来的中国力量点赞!

这场云端对话中,200名青少年不仅了解了航空航天民航领域科技发展的前沿知识,感受到了祖国科技的伟大成就,更激发了他们将青春融入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美好期望。
在今年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开营,分营不仅带营员们“云游”了重点实验室,还提前为每位营员提前邮寄了科学实验包,通过老师线上指导、营员线下操作的方式,完成了全息拍照大揭秘、木蜻蜓、吸管承重3个经典科技作品实践赛项目,以及由我校设计的线上物理仿真实验。不同地区的营员组队竞赛的方式让带队老师和学生热情高涨。在2天的实践操作中,营员们创做出了60余件科技作品。

除了科技活动,南航科学营的文化交流活动也多姿多彩,注重将“活动有意思”与“经历有意义”有机结合。营员们与“全科学霸”薛北辰、“双创达人”杨子剑、“机甲男孩”张天立等学长学姐屏对屏交流互动,在三航知识“一站到底”竞答赛中共享知识盛宴,在自编自导自演的营员联欢会中结识青年朋友,在“啃掉鸭梨,遨游蓝天”的线上心理减压游戏中了解自我、释放压力、管理情绪。

五天时光,200名青少年在云端南航度过了一段难忘的“科学之旅”、“逐梦之旅”和“成长之旅”,营员们不仅了解了三航科技的高精尖发展,懂得了团队协作与人文关怀,更领略了南航“智周万物,道济天下”的博大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