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以长文的形式在线发表了南京古生物所研究员、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朱茂炎课题组的最新研究进展:在我国贵州瓮安生物群中发现了一枚6亿年前的原始海绵动物化石——“贵州始杯海绵”(Eocyathispongia qiania)。这一化石十分微小,体积只有2-3 mm3,但保存了精美的细胞结构和完好的水沟系统,是迄今为止全球发现的最古老的可靠海绵化石的记录。该发现不仅将海绵动物在地球上出现的实证记录从寒武纪向前推进了6千万年,还意味着复杂的多细胞动物起源的时间可能远远早于古生物学家的传统推测。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对该进展进行了报道。
瓮安生物群产自贵州瓮福磷矿采区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上部,主要由立体保存的多细胞藻类、大型带刺疑源类和后生动物胚胎等多种化石组成。其中的动物胚胎化石作为迄今最古老的后生动物化石记录,为研究动物在寒武纪大爆发之前的起源和早期演化历程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实证材料,受到全球科学界的极大关注。但遗憾的是,瓮安生物群中发现大量动物胚胎化石的同时却缺乏可信动物成体化石,故一些西方学者对这些胚胎的动物属性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这些处于细胞分裂阶段,分裂形态和大小类似动物胚胎的球状化石也有可能是硫细菌、原生生物或者团藻类绿藻。最近南京古生物所袁训来研究员课题组发现,瓮安生物群中一类球形化石有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的分化,并且缺乏明显的细胞壁。这些证据彻底否定了它们是硫细菌、原生生物或团藻的可能,认为这些胚胎状化石确凿无疑是多细胞真核生物,有可能是某种基干类群动物,或者是某种多细胞藻。但是这一研究没有解决瓮安生物群中到底是否存在动物化石这一受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
那么瓮安生物群中究竟有没有动物呢?朱茂炎带领的国际科研团队通过采用新的技术手段进行了大量的化石标本调查,在这一科学难题的研究上取得了新进展,在瓮安生物群中发现了一枚保存完好的“贵州始杯海绵”。“贵州始杯海绵”是保存细胞结构的三维动物成体化石,不是胚胎期化石,动物的细胞组织结构清晰易辨,终于使得瓮安生物群中是否有真正的动物化石这一疑问有了一个肯定的答案。
“贵州始杯海绵”化石是以磷酸盐化的形式呈三维立体的状态保存在白云质磷块岩中。论文第一作者殷宗军博士等通过使用化学溶蚀法将白云质围岩剥离后得到了完整的化石标本,然后借助大型科学装置同步辐射光源,使用目前最先进的三维无损成像方法——相位衬度显微断层成像技术,重建了该化石标本的三维结构。结果显示化石整体外观呈缠绕的管状,由三个独立的腔室共用一个实体基座组成,每一个腔室都有一个向上的开口。配合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标本保存了精美的细胞结构。同步辐射技术和扫描电镜观察均表明生物体已经发生了明显的细胞分化,而且标本表面的扁平细胞和现代海绵表面的扁平细胞无论是细胞形态还是细胞之间的联接方式都十分一致。化石表面不同区域覆盖的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定向,细胞之间发育了数量众多的小孔,这些小孔直通有开口的腔室,在腔室内壁上还发现了类似现代海绵的领细胞结构。这些小孔和腔室一起形成了简单的水沟系统,为生物体提供了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以上这些生物学特征表明它是一种与现代海绵动物非常相似的原始动物,固着在浅水区的海底通过简单的水沟系统进行滤食生活。
海绵动物是整个动物界中最原始的类群,它们没有真正的组织和器官,而只有细胞分化,因此在化石中识别海绵动物最理想的情况则是找到保存了细胞结构和完整水沟系统的标本。“贵州始杯海绵”的发现恰恰满足了这一要求,精美保存的细胞和完整的水沟系统使得该标本成为目前为止最古老的海绵化石,其发现将海绵动物的化石记录向寒武纪之前推进了6千万年。结合现有的动物谱系树和分子演化生物学(分子钟)的推断,该发现预示着一些与这类海绵动物有共同祖先,但形体更复杂的真后生动物在瓮安生物群中也应该出现,而所有动物的共同祖先则远早于6亿年前。这一理论上的推测为在更古老的地层中发现动物始祖化石提供了依据。
本项研究由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2013CB835000),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02-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41302003)和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资助。
论文相关信息:Yin ZJ, Zhu MY, Davidson EH, Bottjer DJ, Zhao FC, Tafforeau P. Sponge grade body fossil with cellular resolution dating 60 Myr before the Cambrian. PNAS.
美国《科学》杂志报道:Oldest known sponge pushes back date for key split in animal evolution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瓮安生物群最古老的原始动物化石研究取得重要进展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2018-05-14
相关话题/动物 细胞 生物 胚胎 贵州
莱尼蕨类在华南早泥盆世地层中首次被发现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莱尼蕨类被认为是最原始、最早登陆的维管植物之一,它的解构非常简单,个体微小,茎干二分叉,非常纤细,直径往往还不到1毫米。莱尼蕨类最早发现于英国苏格兰的莱尼燧石层中,通常以硅化保存为主。自从莱尼蕨被报道以来,其化石产地除了英国以外屈指可数。 最近,南京古生物所徐洪河研究员与北京大学薛进庄副教授、中国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华南地区泥盆系-石炭系界线碳同位素记录研究取得新进展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泥盆纪-石炭纪之交发生的Hangenberg生物灭绝事件,是显生宙以来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之一。该事件导致了古生代层孔虫的灭绝、后生动物生物礁的消亡和海洋中生物群落结构的明显变化。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气候和环境变化,并伴随着全球碳循环异常。 为深入研究这一关键转折期海洋中环境变化和碳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威瓦西亚虫在澄江生物群中首次被发现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威瓦西亚虫(Wiwaxia)是一类寒武纪大爆发时期出现的造型非常奇特的代表性疑难生物,其身体背部覆盖着鳞状硬片,它奇特的身体特征使其在动物系统分类位置上一直存在争议。这类化石最早发现在寒武纪中期加拿大布尔基斯页岩动物群中,由于其硬片不易降解,易保存,零星的硬片化石在世界上14个地区的寒武纪早中期泥岩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中的微球粒研究取得新认识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地质记录中的微球粒根据成因可以分为宇宙尘、地外物体撞击成因微球粒、火山成因微球粒、生物成因微球粒、沉积作用微球粒和现代微球形飞灰等。微球粒在各种地层中的赋存对于地层对比和地史事件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判断和研究不同的地质事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媒介。 以往的众多研究表明在华南多个剖面的二叠系-三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大型腕足动物大长身贝研究取得新进展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石炭纪是著名的巨型生物时代,除了大家熟知的巨型蜻蜓、巨型蜘蛛等陆生生物,海洋中同样生活着一些体型巨大的无脊椎动物,如菊石,腕足动物等。不少研究已经表明陆地生物的大型化主要是与大气中较高的氧含量有关(石炭纪高达约35%),然而,海洋中无脊椎动物大型化影响因素目前仍无明确结论。 大长身贝(Gigant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南京古生物所外籍科学家在英国白垩系地层发现新的甲壳类动物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等足目是体型较小的甲壳类,一般分为10或11个亚目。其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潮虫亚目的潮虫(有时又称为土鳖、鼠妇、西瓜虫)。缩头水虱科是等足目之下的一个科,其尾肢在尾节两侧并与尾节形成尾扇。该类群有的自由生活,有的寄生在鱼类的身上。缩头水虱科的化石记录非常稀少,目前仅有美国、俄罗斯、黎巴嫩等地区少量发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生物标志物揭示中国琥珀植物来源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琥珀晶莹剔透,适于加工各类工艺品,深受人们喜爱。保存有昆虫等有机体的琥珀更是古生物学研究的绝佳材料。众所周知,琥珀是植物树脂的化石。早在唐朝,诗人韦应物就曾为琥珀赋诗曰:“曾为老茯神,本是寒松液。蚊蚋落其中,千年犹可觌”,提出琥珀来源于裸子植物的树脂。这代表着古人对于琥珀来源的朴素认识。事实上琥珀的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分支分析重建柏科早期化石类群系统发育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杉木属是东亚特有类群,也是我国南方的常见树种。分子系统学研究显示,杉木属是现生柏科中最早分化出的类群。化石资料也显示了杉木的古老,类似杉木的化石,如西沃德杉Sewardiodendron、似纵Elatides等在侏罗纪就已经非常繁盛。然而,尚未有研究揭示这些类似杉木的早期柏科化石类群在柏科系统树中的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热河生物群及缅甸琥珀直翅目昆虫研究取得新进展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短脉螽总科(Elcanoidea)是直翅目昆虫中已经绝灭的一个类群。其系统发育关系一直缺少详细研究,至今分类位置仍然存在非常大的分歧,该类群早先被认为是螽斯亚目的基干类群,后有学者认为它是蝗亚目的祖先类群。该类群最早发现于英国普尔贝克灰岩层;而该地也是短脉螽类昆虫研究最为详细的地区。琥珀中保存的短脉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寒武系芙蓉统生物礁研究取得新进展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在漫长地史中,随着生物的演化、灭绝、复苏及辐射事件不断变化,造礁生物群落在不同时期的生态结构也有所不同。微生物作为一种原始、低等的造礁生物,由于其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自身的钙化作用以及捕获和粘结碎屑沉积物,可以形成多种微生物岩。这些微生物岩一般具有正向隆起的形态特征,可形成形态各异的微生物礁。早古生代生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