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大型腕足动物大长身贝研究取得新进展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2018-05-14

石炭纪是著名的巨型生物时代,除了大家熟知的巨型蜻蜓、巨型蜘蛛等陆生生物,海洋中同样生活着一些体型巨大的无脊椎动物,如菊石,腕足动物等。不少研究已经表明陆地生物的大型化主要是与大气中较高的氧含量有关(石炭纪高达约35%),然而,海洋中无脊椎动物大型化影响因素目前仍无明确结论。

  大长身贝(Gigantoproductus)是体型最大的腕足动物之一,为早石炭世地层中的一类标准化石,在野外通常聚集成层,壳体宽达10厘米以上。而地史时期绝大多数腕足动物体型不超过2-3厘米。为深入了解这类大型腕足动物的分布和演化规律,南京古生物所乔丽博士等在华南多次野外工作中采集了一定数量的相关标本,同时结合已经记录的大长身贝化石产地和地理分布研究分析了它们的分布和演化规律。

  研究发现大长身贝的空间和时间分布具有很明显的局限性。时间上它们主要出现在早石炭世中晚期(维宪期中期——谢尔普霍夫中晚期)。空间上主要分布在欧亚地区。通过古地理重建发现,大长身贝主要是围绕中、低纬度的古特提斯洋分布(图2),因此适应赤道地区相对狭窄的区域气候和环境。因此,当早石炭世晚期全球晚古生代大冰期大规模发展,大长身贝就迅速消失了。目前有关大长身贝体型大小的影响因素仍需更多研究。

  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期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三古》(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本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论文相关信息:Li Qiao, Shu-Zhong Shen, 2015. A global review of the Late Mississippian (Carboniferous) Gigantoproductus (Brachiopoda) faunas and their paleogeographical, paleoecological, and paleoclimatic implications.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420: 128–137.

相关话题/动物 生物 海洋 空间 论文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中的微球粒研究取得新认识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地质记录中的微球粒根据成因可以分为宇宙尘、地外物体撞击成因微球粒、火山成因微球粒、生物成因微球粒、沉积作用微球粒和现代微球形飞灰等。微球粒在各种地层中的赋存对于地层对比和地史事件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判断和研究不同的地质事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媒介。  以往的众多研究表明在华南多个剖面的二叠系-三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南京古生物所外籍科学家在英国白垩系地层发现新的甲壳类动物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等足目是体型较小的甲壳类,一般分为10或11个亚目。其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潮虫亚目的潮虫(有时又称为土鳖、鼠妇、西瓜虫)。缩头水虱科是等足目之下的一个科,其尾肢在尾节两侧并与尾节形成尾扇。该类群有的自由生活,有的寄生在鱼类的身上。缩头水虱科的化石记录非常稀少,目前仅有美国、俄罗斯、黎巴嫩等地区少量发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生物标志物揭示中国琥珀植物来源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琥珀晶莹剔透,适于加工各类工艺品,深受人们喜爱。保存有昆虫等有机体的琥珀更是古生物学研究的绝佳材料。众所周知,琥珀是植物树脂的化石。早在唐朝,诗人韦应物就曾为琥珀赋诗曰:“曾为老茯神,本是寒松液。蚊蚋落其中,千年犹可觌”,提出琥珀来源于裸子植物的树脂。这代表着古人对于琥珀来源的朴素认识。事实上琥珀的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分支分析重建柏科早期化石类群系统发育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杉木属是东亚特有类群,也是我国南方的常见树种。分子系统学研究显示,杉木属是现生柏科中最早分化出的类群。化石资料也显示了杉木的古老,类似杉木的化石,如西沃德杉Sewardiodendron、似纵Elatides等在侏罗纪就已经非常繁盛。然而,尚未有研究揭示这些类似杉木的早期柏科化石类群在柏科系统树中的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热河生物群及缅甸琥珀直翅目昆虫研究取得新进展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短脉螽总科(Elcanoidea)是直翅目昆虫中已经绝灭的一个类群。其系统发育关系一直缺少详细研究,至今分类位置仍然存在非常大的分歧,该类群早先被认为是螽斯亚目的基干类群,后有学者认为它是蝗亚目的祖先类群。该类群最早发现于英国普尔贝克灰岩层;而该地也是短脉螽类昆虫研究最为详细的地区。琥珀中保存的短脉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寒武系芙蓉统生物礁研究取得新进展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在漫长地史中,随着生物的演化、灭绝、复苏及辐射事件不断变化,造礁生物群落在不同时期的生态结构也有所不同。微生物作为一种原始、低等的造礁生物,由于其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自身的钙化作用以及捕获和粘结碎屑沉积物,可以形成多种微生物岩。这些微生物岩一般具有正向隆起的形态特征,可形成形态各异的微生物礁。早古生代生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中生代葬甲的亲代抚育行为研究取得重要进展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生物进化中的一些复杂行为很难在化石证据中观察到。亲代抚育(指双亲对后代的保护和喂养)是高等生命在演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重要的适应行为,也是节肢动物具有社会性的关键所在。亲代抚育行为在生命进化史中多次独立演化,广泛存在于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以及脊椎动物,如哺乳动物、鸟、恐龙等动物群体中。  南京古生物所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贵州瓮安陡山沱组动物胚胎状化石细胞分化研究取得重要进展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产自我国贵州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磷块岩中约6亿年前的瓮安生物群是研究多细胞真核生物早期演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其化石以磷酸盐化的形式保存了精美的细胞结构。1998年,有两篇独立完成的有关瓮安生物群的文章同时在英国《自然》(Nature)和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其中《自然》文章将瓮安生物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多食亚目甲虫化石研究取得系列新发现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鞘翅目昆虫通称甲虫,是昆虫纲乃至动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第一大目,全世界已知约35万种,占昆虫总数的1/3,几乎遍布地球陆地和淡水的每一个角落。鞘翅目可分四个现生亚目,其中多食亚目种类繁多,约占所有已知甲虫总数的90%。多食亚目有144个现生科,16个总科,包含人们熟知的天牛、金龟子、瓢虫、萤火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新疆巴楚地区晚奥陶世生物礁研究取得新进展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研究生物礁建造模式从偏重于对生物礁具体例证的剖析发展到对造礁演化历史和古地理模式的理论综述已持续百余年。厘定造礁群落结构更新和海陆分布格局、古气候、海水化学成分等古环境背景是探讨生物礁建造模式的基础。早-中奥陶世以小型菌藻类形成的藻丘为主,中-晚奥陶世之交,后生动物如苔藓虫、珊瑚、层孔虫等大量出现并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